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财经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困境, 最后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策略,包括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把握渗透财经素养的生长 点;关注例题财经背景,促进知识迁移;合理设计作业或考试题目,指引财经素养培养方向;等等。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大量涉及学生的网络 诈骗、校园贷等问题,学校广泛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 十分必要的 。作为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念与 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总和 , 财经素养不仅关乎个 人发展和家庭稳定,更关乎国家的金融安全、经济乃 至政治的稳定 。通过学校教学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 提高公民财经素养的主要路径 , 能起到更为高效和 持久的作用。从 2012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 数学科目 的测试中首次引入财经素养 , 以及 2015 年 PISA 正 式对学生的财经素养进行测评开始, 有关财经素养 的教育与研究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 。这也使得 国内外专家都积极探索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由此,本文通过梳理高中数学教 材中与财经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 , 以及对教师课堂 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财经素养渗透的问题进行总 结,从而提出相应对策。
一、财经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012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给出了财经素 养的定义。财经素养是指学生对财经概念和财产风险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 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在广 泛的财经情境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 利益及参与经济生活[1] 。财经素养教育则是使学生掌 握必备的财经知识,能够在财经生活中做出有效的决 策,获得相应的财经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财富观与 人生信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 到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经素养教育是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提升 及道德观念养成的重要途径。财经素养教育作为一种 品格教育,对学生个人品格的形成、文化素养的积淀 及责任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2-3],其能够帮助学 生从劳动的视角理解人性及人性之平等性 、不平等 性,理解社会共同体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 的关系[4]。第二,财经素养教育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 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素养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也是 思维、方法、能力的训练,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大有 裨益[5]。第三,财经素养是 21 世纪个体的必备素养、技 能,通过财经素养教育能使学生树立理性、健康的财 富观,并掌握未来生活必需的理财技能。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财经素养的重要时期,在这 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 健康发展 。然而,当下我国高中学校对学生财经素养 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 面临着诸如没有开设专门 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课程 、没有形成系统的财经素 养评价体系等问题 。财经素养作为一种跨学科素养, 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体验 、渗透 , 才能有所提 高 。高中数学知识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除必修课 程 , 还设置了供有志于学习经济专业的学生选择的 选修课程,涉及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 以及模型四个专题[6] 。其中,模型专题就包括经济数 学模型 , 其能为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分析简单的经济 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因 此 ,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具有必要性和 可行性 。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在现实层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 出改进策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困境
当前 , 虽然教育界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越来 越重视,但在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过程中,特别是在 高中数学教学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定位模糊,现阶段,各界学者对 财经素养的概念及其所在学科没有统 一 的界定,使 得财经素养培养没有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当中;其 次,评价困难,目前的财经素养教育评价体系缺乏一 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甚至中小学没有涉及财经素 养的评价,使得财经素养培养难以落地;最后,内容 无系统,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涉及财经的 内容,缺乏培养学生财经素养视角下的系统化设计, 即数学教材中涉及财经知识的部分只是根据数学内 容的学习需求进行编排,并没有在财经素养培养方 面做到循序渐进。
(一)定位模糊:财经素养没有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
财经素养是 21 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故而需要 各方协同合作,将财经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财经素养 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在学生身 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校 , 在学生财经素养 培养过程中应占据主要地位 。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小 学教育并没有开设具体的财经素养课程, 对财经素 养的培养更多的是渗透在其他学科当中 。比如,高中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中涉及渗透财经素养的 重要知识点 。另外,一些学校认为财经素养教育只需 结合德育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渗透财经素养,即学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 实践 , 逐渐提高自我修养 , 形成个人品德和财经素 养 。 由于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甚至学校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是德育的途径 , 故可通过培养学生的 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从而 培养其财经素养 。财经素养除了具有品质属性,还是 一种技能 , 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落实虽然有一定的意 义,但这一过程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太过 于空泛 。此外,作为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数 学课程中的统计 、数列及函数等内容都是渗透财经 素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来渗透财经 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但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往往是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素养 , 因此较少渗透 财经素养 。概言之,财经素养没有落实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是目前渗透财经素养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评价困难:财经素养难以落地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我 国现行的教育评价中,在评价内容上,更多的是采用 财经知识测试题进行教育效果的评测; 在评价的 方法上,大多是通过量表、问卷的形式进行评测;在 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制 定不同的评价标准[7] 。财经素养作为 一 个全新的领 域,其评价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中 。有学者认为,对 财经素养的评价应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技术 及评价结果方面入手[8] 。2018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提出的财经素养评价框架,分别从认知领域 的钱和交易、规划和管理财务、风险和回报及金融格 局四个维度与非认知领域的信息和教育的获取、货 币和金融产品的获取 、对金融问题的态度和信心及 支出和储蓄行为四个维度对中学生的财经素养进行 测评[9] 。由于财经素养认知领域的风险和回报需要了 解在特定情况下或特定金融产品中将存在亏损风险 和有时收益的可能性 , 故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设计 相应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 , 这需要比数学素养评 估更多的财经知识,较为困难 。而目前我国教育领域 对于财经素养的评价还无法达到评价内容整体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分层化,以及评价结果促 进发展的效果,从而使得财经素养评价困难,渗透财 经素养的教学难以落地。
(三)内容不系统:财经素养的培养缺乏体系
教科书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学习主题、基 本线索和具体内容 。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写以函数、 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 活动为四条内容主线,充分贯彻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 理念和要求,始终贯穿发展学生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 养的主线,体现数学内容的发生、发展过程。在高中数 学教科书的具体内容设计上,或明或暗地涉及财经内 容,具体涵盖新课引入、例题及练习题等各方面 。 比 如, 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内容包含函数概念与性质、基 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 数、函数应用、数列,以及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在 引入设计中 , 函数概念与性质及指数函数概念的内 容,都以我国的经济情况为背景进行引入;等比数列 的教学中,则以银行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为背景 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在例题设计中,函数概念与性质、函数应用的函数模型、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教学都设计了与经济生 活相关的例题 。习题设计中涉及财经内容的较多,函 数内容中的各个模块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这些高中 数学教科书对财经内容的设计大多都是以情境的形 式出现在引入、例题或习题部分,并没有固定的章节。 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科书对财经内容缺乏系统化设 计,涉及的财经知识缺乏难度和深度的思考,在教学 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财经知识。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策略
针对我国财经素养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没有开 设专门的财经课程等问题, 学校教师可以选择在与 日常经济生活较为贴近的数学教学中渗透财经素 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的同时, 培养财经素养 。基于这一 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 科特点及学生的情况 , 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 生的财经素养。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把握渗透财经素养的生长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 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 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10] 。高中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 生活,又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故而高中数学的许多 知识点都是渗透财经素养的重要载体。统计是高中数 学与经济联系最多的一个知识点,通过统计相关知识 教学渗透财经素养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在众数、中位 数、平均数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企业员工的薪资待 遇为情境进行导入,让学生理解用中位数与用平均数 描述职工待遇的区别 。借此,让学生了解一些企业的 招聘套路,规避将来就业落入高薪陷阱 。在概率知识 的引入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街头摸奖游戏,让学生 体验中奖率的高低,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帮助 学生揭穿这类游戏的欺骗性,进而明白“君子爱财,取 之有道”的道理。
除统计、不等式与不等关系内容,高中数学中的 数列、导数、函数等内容都可以渗透财经素养。教师可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中学生可能面 临的经济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 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相应的财经知识,在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财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财富观。
(二)关注例题财经背景,促进知识迁移
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些数学 例题涉及财经背景、经济活动,如市场调查、商品定价 等 。例题教学不仅是数学教学活动,也是立德树人的 教育活动[11]。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挖掘题 目的背景信息, 讲授数学知识具体如何在实际中应 用,将数学知识迁移到财经情景中,从而培养学生的 财经素养。
例如, 课本例题给出了 2019 年 1 月 1 日始生效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税率、速算扣 除数的计算公式及表格,还介绍了“ 综合所得”“专项 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的规定。此题设计了两个小题, 一是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t , 应缴纳个税税额为 y, 求 y =∫(t),并画出图像;二是知道某人的收入情况,求 其全年应缴纳多少综合所得个税?
在数学例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关注例题背景 涉及的财经因素,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课本上提 供了一些个税的知识 , 教师可以在讲例题的同时,给 学生普及与个税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 国家税收价值, 同时借此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 高中数学例题中涉及财经情景的题目较多,对于这一 类题目的教学 , 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对应的财经内 容,将财经素养培养融入课堂教学。
(三)合理设计作业或考试题目,指引财经素养培 养方向
数学作业的布置应坚持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 原则,在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根据 PISA 测评结果 , 财经素养与数学素养具有一定 的联系,因此,高中数学作业是渗透财经素养的有效 途径,故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其 数学素养,同时使其获得一定的财经素养。
例如, 教师可布置以下作业:“ 假如你有一笔资 金要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 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 40 元;方案二:第一 天回报 10 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 10 元;方案 三:第一天回报 0.4 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 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通过这道题的 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函数模型,还可 以检测学生是否能在财经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 此外 , 这道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市场上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情况。
(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度融合财经素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高中生增进 对社会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对所 学数学知识的运用 , 故教师要设置数学综合实践活 动课,在活动内容中深度融合财经素养 。这些渗透财 经素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的数列知识 , 将所学的数列知识应用于实际 问题解决中 ,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收集相关信息的过 程中了解一定的财经知识。
例如,以“购房中的数学”为题设置数学综合实践 活动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制定购房方案的过程中掌 握相关的财经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 。组织 实施“购房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下 流程进行实施。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 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住房问题是我们生存发展 的基本要求之一,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激发 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第二,通力合作,制定计划。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班 会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整理所有想法后根据本班 情况及实践的可行性,共同设计方案,分配小组。
第三,各有所长,明确分工。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 情况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定各组组长,再由各 组组长分配本组人数及职责分工。
第四,搜集材料,设计操作。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 用校内外资源,通过请教教师、网上查阅,以及社会调 查等方式,大胆地参与社会实践。
第五,收集资料,参与实施。教师指导各小组根据 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汇总、整合,并运用所学的数列知 识来解决问题。
第六,小组汇报,展示成果。学生展示小组的研究 成果,突出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 从而养成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的习惯。
设置与财经内容相关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 财经问题,从而在多个方面有所收获 。一 是通过实 践活动过程,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培养 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在进行购房材 料的搜集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在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运用过程中,学 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 题 。三是在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能让学生感 受到购房的不易,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养成 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四、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支付方式 改变,广告、明星的消费导向等方面的影响,年轻 一 代的消费金额敏感度下降 。加上当下借贷方式多样, 更加促使部分人进行不够理智的消费 。在这一背景 下,亟须提高公民的财经素养,让他们有知识 、有能 力、有效地进行经济规划,合理消费 。 当下需要通过 中小学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财经素养 , 才能够快速 地、大范围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高中数 学有很多内容可以渗透财经素养,数学教师可以通 过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关注例题财经背景 、合理设 计作业或考试题目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方式有 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 眼光看待经济问题,用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解 决财经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小虎,杨玉冬, 陆璟.上海学生的财经素养表现及影响因素:基 于 PISA 2012 的数据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6):36-43.
[2] 庄舒涵,何善亮.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理财教育的价值、问题与对 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54-58.
[3] 朱曦,谭燕,权荔馨.财经素养教育对中小学生经济伦理品格提升 的基本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21(9):81-86.
[4] 刘次林.立时代之德树百年之人: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J].教 育发展研究,2020.40(4):68-71.
[5] 岳昌君.财经素养教育何以变得更重要[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 (1):56-6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
[7] 苏凇,黄四林,张红川.论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财经素养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3-78.
[8] 陈启山,李文蕊,黄彬彬,等.PISA 财经素养测评对我国财经教育 与财经素养研究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3):6-15.28.
[9] 苏凇,龚诗阳,龚江辉. 中国居民财经素养:基于全国实地抽样调 查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探索[J].国际金融研究,2023(2):14-24.
[10] 钱珮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1 A 版[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70.
[11] 孙丽佳.关于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建议[J].数学教学通讯, 2022(27):60-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