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2022 版新课标提出了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小学音乐学科教材当中,每个单元都会从审 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角度切入,为学生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当中积极落实大 单元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新课标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挑战出发,分析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讨论了小学音乐学科大单元 教学现存问题,并结合有关文献和自身教学经验,给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音乐 大单元 教学实践
“双减”政策落地,五育并举成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小 学音乐学科作为美育代表学科,要结 合当前教育形势, 积极落实教学改革, 融入大单元教学,以满足培养学生音 乐核心素养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 音乐教师需要明了自身所面临的挑 战,深入了解大单元教学内涵,并在 此基础上结合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形成具体的大单元教学方案,保证音 乐教学提质增效。
一、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面对 的挑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 准(2022 年版)》已明确指出艺术 教学以音乐与美术为主线。艺术教 学要根据学段进行教学安排,遵循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学 段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中学段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上, 让学生阐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高学段则以音乐实践为主。目前, 在信息载体不断增多、人与人交互 日益便捷的今天,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多元化。和上一代不同,他们 除了要学习音乐理论、技巧,还需 要教师创设贴近现实的学习情境, 为他们创造新的条件,需要将多种 艺术形式融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 舞台。这也决定了音乐教师要善于 分析学情,并结合学情形成科学的 教学方案。
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传统音乐教学以课时为单位, 这导致理论学习较为分散,且和实 践割裂,不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 多元需求,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 音乐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是指以 单元为单位展开的教学活动。大单 元教学需要在单元教学基础上,结 合学情来重组单元教学内容,最终 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教 学方案。在大单元教学当中,要设 立一个大的主题任务,通过主题任 务引领,让学生将所学学科理论知 识运用到探索过程中,真正地达成 学以致用、理实结合。大单元教学 也在于教师形成团队,做到资源整合,让教学获得全面保障。
三、小学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现 存问题
目前大单元教学开始被小学音乐 教师所采用,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 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并 非所有教师都认可这种方法,主要是 因为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资源管理、教学评价上存在 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约束
首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音 乐教师在教学上存在孤军奋战的问 题,在音乐教学中学科团队和集体的 智慧优势得不到发挥,这与大单元教 学的内涵背道而驰。其次,教师缺乏 学情分析意识。导致此问题的根本原 因是教师没有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含 义, 没有认识到教与学对接的重要性。 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情分 析的缺失,导致教学方向不清晰,教 学环节不科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实践能力。最后,教师对音乐所具有的美 育功能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在应 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以音乐乐 理、歌唱技巧为主,将主要目标集中 在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上面,却忽视 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显然, 这样的教学和大单元教学追求的多元 能力培养相违背。
(二)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障碍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小学音乐 学科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 表现、文化理解等能力和品质为目标, 需要在大单元教学中架设不同的主题 和情境,并且融入多元教学方法,以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 都有所获。然而,目前小学音乐大单 元教学中,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以讲授式为主,缺乏游戏式教学、跨 学科教学、小组教学、STEAM 教学 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
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拥有资源 整合能力。大单元教学的每一堂课 都有教学导入、课堂教学、课后活 动、教学评价等环节,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然而,小学 音乐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不扎实,无法整合资源、 保证每一个环节顺利展开。例如, 在教学民族音乐有关的教学内容时, 没有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只是以 教材当中的音乐作品为讲解对象。 这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民族音乐 的多样性,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文 化理解能力。
(四)资源管理落后,难以保障 教学
资源管理包括教材、素材、器具、 设备、合作对象的综合管理。换言之, 教师只有从大视角切入,对教材内容 进行重构, 并在这一基础上选择素材、器具、设备、合作对象(社会音乐机 构、非遗文化单位等) ,才能保证大 单元教学落地。然而,很多小学音乐 教师受能力水平、思想认识等影响, 并不能有效统计资源、区分资源和利 用资源。
四、小学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提 质增效的策略
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行、以立 德树人为现代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 下,笔者以小学音乐的民族乐教学为 例,具体分析实现小学音乐学科大单 元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为大单元教 学夯实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好的理念会 让人行动高效。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 教学模式,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核心。 创新教育理念是保证大单元教学理念 能够跟上时代、紧贴学生学习需求的 关键。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教育 理念创新是重点内容。
音乐教师要形成集体合作意识。 大单元教学需要多种教育理念的碰 撞,需要不同的资源支持。通过集体 力量可以保证各类资源得到整合,给 予大单元教学根本保障。所以,教师 在教学民族音乐课程之前,需要改变 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地融入集体和 团队。
(二)创新教学方法活跃大单元 教学氛围
在民族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能力、实 践能力,以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为目 标。将情境教学法、小组教学法、跨 学科教学法、STEAM 教学法等融入 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也要搭建沟通 平台,让同一学科不同教师在充分互动下取长补短。培养音乐教师学情分 析的习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大 单元教学应当以素养培养为导向,创 设活跃的教学氛围。
1. 情境教学法
不同的情境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不 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例 如,民族古典音乐的情境,会让学生 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沧桑;民族现代音 乐的情境,会让学生感受到某个民族 音乐文化具有的磅礴生命力。故而, 情境教学法是着眼于学生的内部心 理,同时结合外部资源,构建可以触 发学生感受的情境为手段的一种综合 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 学生融入情境展开想象,进而产生情 感上的共鸣。
2. 小组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学 习,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法来调动 气氛。例如,组间比赛是较为有效的 一种方式。学生各有所长,能够在小 组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教师应当 认真观察各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形成针对性指导,保证每一位学生充 分地融入课堂学习。
3. 跨学科教学法
在大单元教学中,有效建立跨学 科教学思维,才能够打破学科界限, 不断赋予“大单元教学”新的内涵。 例如,在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 师让学生结合语文知识来分析音乐作 品中的情感。通过舞蹈语言将音乐情 感加以表达,以美术形式展示出民族 音乐作品的声音规律。通过这种跨学 科教学,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得到了灵 活运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 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4.STEAM 教学法
STEAM 教学法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族乐器发声的原 理、声带和发声位置、节奏和肢体动 作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并 且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有效地找到节 拍,以及灵活地配合肢体语言,达成 音乐和舞蹈的融合。通过常见的树冠 线之美、建筑物高低变化、舞蹈中肢 体动作变换等形象地说明民族音乐作 品中声律的变化。
(三)提高音乐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水平
首先,在教学导入环节应用信息 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融入与大 单元教学有关的素材。其中,最关键 的是要融入那些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 习兴趣的素材。例如, 少数民族舞蹈、 少数民族乐器、少数民族歌曲等,这 些有关的视频、音频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 让某位精通民族歌曲的学生穿上该民 族的服饰来演唱民族音乐作品,以这 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 受。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信息 技术。教师在教学环节需要充分利用 智慧课堂工具,将较为分散的各类资 源集中在课堂上,方便教学方案的可 持续落实。民族音乐赏析、民族音乐 学习需要尽可能寻找各民族的经典音 乐,这样才能建立起小学生学习的兴 趣,并且认识到祖国民族的多样性, 对各民族的音乐有深度了解。此外, 教师可以在校园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将经典的少数民族乐器在课堂上展示 出来,让学生尝试弹奏,感受各类乐 器的质感和声音上的区别。最后,课 后活动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音乐理 论、音乐技能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内 化,将理论和技能转化为自身能力。 课后活动中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教 师可以通过学习群积极了解学生对音 乐学习和实践的需求。整合有关资源展开必要的情境设计,从而提高学生 音乐实践的兴趣。
(四)扩大资源管理,让大单元 教学获得保障
从大单元教学有关实践来看, 需要学校进一步扩大资源管理范围, 将教材、素材、器具、设备,包括 文化馆在内的合作对象作为管理对 象,做到资源的高度整合。首先, 小学教学管理人员要为小学音乐大 单元教学提供资源。主要包括专业 音乐学习教室,以及相应的各类设 备。同时,学校应当积极联络非遗 音乐文化传人,为小学生提供定期 表演,打造出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 氛围。其次,教学管理人员带领音 乐教师做好资源重构活动。按照传 统音乐教学,校内现有资源很难得 到综合利用。在大单元教学下,可 以将不同的资源区分开来,为音乐 教师大单元教学提供资源保障。例 如,在课后服务中,为小学生音乐 实践提供空间和场地。具体而言, 学校可以将音乐学习室、表演室等 作为音乐实践的空间,为学生提供 各类器材,方便学生演唱和演奏民 族音乐。最后,还可以为学生提供 一些材料,让其根据所学乐理知识 来创造民族乐器。例如,埙是一种 以土烧制的音乐器材,在课后活动 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探究埙的制作方法。
(五)创新评价为大单元教学提 供驱动力
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 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评价。首先, 利用教学视频评价法来找到自身教学 以及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目前,智 慧课堂具有动态录制视频的功能,可 以完整重现教师整堂课的教学情况。 教师通过回看视频,可以很好地找到自身存在的资源利用不足、教学环节 缺失、师生互动较少等问题。另外, 教师在视频观察的过程中,也可以发 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机械、 缺乏合作等问题,找到学生的这些问 题后, 就可以形成针对性举措。其次, 将学生转化为评价者,让学生说出学 习感受,可以让教师大单元教学获得 更多灵感。小学生的表达虽然呈现碎 片化,无法对教师大单元教学形成非 常完整的评价,但是他们可以描述自 我学习感受。教师通过每一位学生的 自我反馈来评价自身教学,往往可以 找到优劣势。
五、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需要 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先导,需要精通 信息技术的音乐教师作为主导,通过 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音乐 学习上做到理实结合,让学生真正地 内化音乐理论、音乐技能以及技巧, 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音乐创造、文 化理解能力,从而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田田 . 基于新课标的音乐 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3(8):166-168.
[2] 赵霞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 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J]. 吉林教育, 2016(48):169.
[3] 赵骁彤 . 素养导向的音乐大 单元教学内涵探微 [J]. 中国音乐教育, 2022(5):30-36.
[4] 包玉兰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 音乐教学探究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 理 ),2021(5):293-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