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农村初中物理作业地位尴尬,存在感缺失,质量堪忧.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针对农 村初中物理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优化提升作业质量迫在眉睫.文章指出农村初中物理作业优化提 升势在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从作业情境的创设、作业层次的分解、作业形式的借助、作业内 容的整合以及作业深度的挖掘等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农村初中物理作业优化提升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农村初中; 物理作业
作业,应成为学生自我评估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学习态度与意志品质提升的重要工具,学校、家庭和 社会三方共育的重要“纽带”.农村初中物理作业, 机械性强,缺乏针对性,作业没有量身定“作” ,于是 “作”之无味,“作”之无欲.如何让物理作业与农村 中学学生的成长更好地融合,避免物理作业沦为 “规训”学生的工具,需要物理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与研究,实现农村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提升.
1 农村初中物理作业优化提升势在必行
1.1 落实“双减”政策需要“作业优化”的落实
2021 年 7 月,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作业改 革是本次“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减少作 业的数量,切实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促使作业设计 差异化、个性化和弹性化是本次作业优化提升的重 要内容.通过实施“双减”政策,积极提升学生学科 技能,从关注学生“知识本位”向“全面发展”的角度 转变,为社会筛选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物理作为 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充分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 生活化、探究性和实验性等特征,以“作业优化”为主要研究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势在必行.
1.2 作业低效现状亟待“作业优化”的突破
美国作家科恩曾经在《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 中指出家庭作业具有较高的成本,恶劣的亲子关系、 枯燥的作业形式、低迷的学习状态、有限的自主空间 等特点.造成如此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各科家庭作业 没有精心设计,低效重复,最终造成“本末倒置” “满 盘皆输”的后果.笔者所在的公办农村中学,物理作 业现状十分堪忧.物理教研水平薄弱,教师“各自为 战” ,缺乏统筹,无法从备课组层面统筹物理作业时 间、内容和进度,造成班级与班级之间差距明显.物 理教师不够重视物理作业的诊断与反馈功能,脱离 学情,常常“拿来主义” ,不能根据学情进行作业的 筛选与强化,作业布置机械重复,给学生造成课业压 力.物理教师忽视课程标准的引导,缺乏对物理教材 资源的挖掘和整合,物理作业类型一,缺乏生活性 与实践性.
1.3 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作业优化”的牵引
家庭作业有力衔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 家校协作育人的有效工具,是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伸.笔者所任教的公办农村中学,初中物理学科面对 的家庭教育生态环境更加窘迫,学生之间的能力参 差不齐,部分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物理家庭作 业,家长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对学生物理作业起 到辅导和监督作用.因此,在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影响 下,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将明显拉开差距,学生之间 的物理技能和素养水平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2 农村初中物理作业优化提升的意义深远
2.1 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
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指明学生学习过程 中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明确方向,是学生学习的“指 明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有关 评价建议明确指出 : 注重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指导 学生改进学习 ; 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 果,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作业的育人功能.可见,物理 作业正是物理学科发挥评价功能的重要载体,教师 需要深入研究物理作业,增强物理作业的价值,体现 物理作业评价的诊断和导向功能,使物理作业成为 物理教学的有效补充.
2.2 符合核心素养的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的物理 课程理念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 : 面向全体学 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1].可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课程目标.当然,初中物理课 堂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场所,但它的形成更 加需要借助作业这个载体进行长期的练习、强化与 巩固,帮助学生感悟体验,使学生善于运用“科学思 维”解决问题,用“实验探究”验证结果,在掌握知识 与技能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2.3 追求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落实“教育均衡”的政策背景下,城乡之间的 教育师资配备和硬件设施都在不断缩小差距.但如 何真正做到“教育均衡”的公平与公正,笔者认为应 该提升教师的育人理念,制定个性化育人目标,发掘 学生的成长潜力,实现共同进步.在农村中学物理一 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基础差距较大,同一难 度的作业,不能同时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此外,男女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思维模式 差异明显.男生在综合思维、实践探究能力等方面优 于女生,女生在理论识记、规范作答等方面强于男 生,因此,同一类型的作业,不能满足男女学生不同 的学习特点.鉴于以上现状,优化提升物理作业,进 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的设计,能够遵循“最近 发展区”原理,实现因材施教,共同发展.
3 农村初中物理作业优化提升的具体措施
3.1 创设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情境
笔者认为相较于前后关联不紧密的题干设计, 创设作业情境系列化和整体化,更有利于帮助学生 感知与体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强化高阶思 维的训练,提升迁移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和《电 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于电路、用 电器、电源和开关等有进一步的理解,笔者围绕“自 制手电筒”的作业情境,设计了以下问题链 : 一是设 计出手电筒的电路图.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设计的 能力,也为后面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简单电路 奠定基础.二是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制作手电筒. 学生第一次制作电学仪器存在一定困难,可以让学 生根据自身情况合作完成,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三 是提问“开关 闭合后,小灯泡不亮,原 因可能是什 么?”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更进一步理解短路和断路的原理与区别.总 之,创设围绕“自制手电筒”的任务情境,串联相关 知识点,让学生深切感知知识的前后关联与相互影 响,同时,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了探究与实践, 实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
3.2 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作业层次
物理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笔者围 绕课程标准,分层设定作业目标,根据学情进行分 层,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精准设置作业.以中 等生为参照,在难度上设定难度系数适中的作业,在 数量上合理定量,为优等生适度提高难度系数增加 作业量,注重拓展题与实践题,为后进生降低难度系 数减少作业量,重点做好基础题.
例如,苏科版《力 弹力》的作业设计,笔者根据 物理课程标准中围绕力和弹力的概念以及弹簧测力 计的认识和使用,创设以下三类作业 : 第一类,完成 配套练习中的基础练习.此类作业全班学生均需完 成,其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上, 结合基础练习能够对本节课的力和弹力有基本的认 知.第二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调查生活中哪 些物品需要利用弹力来工作.此类作业完成的群体 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其设计的目的是让此类学生提 升观察能力和调查能力.第三类,利用生活中的弹簧 设计和制作出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并利用自己制 作的弹簧测力计完成力的测量.此类作业完成的群 体是优等生,其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分层作业的设计难 度系数逐渐增加,能力要求层层递进,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能参与课堂.
3.3 借助基于“思图结合”的作业形式
初中物理具有综合性和模块化等特点,需要借 助思维导图,进行图形转换,将物理零散的知识点进 行串联,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构筑空间模型,形 成空间思维.
例如,在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相关知识时,笔 者布置了“绘制比热容和热值思维导图”的作业,并 要求学生结合表格,利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段将比热 容和热值相关知识点整合出来,最后利用思维导图 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设计的原因是比热容和热值 知识,学生容易混淆,这两类知识点在概念的建立、 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步骤的操作、表格的制作 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等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 这两类知识也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对于学生的要求 较高.
3.4 整合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内容
单元作业是建立在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基础上. 相对于每节课的作业,单元作业更加重视系统性和 整体性,将有关联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作业,让 学生站在更高处“俯视”整个知识框架.
例如,在《欧姆定律》作业设计时,笔者考虑到 本章是中考电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多知识面广,分 别从电学概念、电学实验和电学计算三个角度设计作业.其中,在电学实验中,以滑动变阻器为载体,设 计的作业有“本章中有哪些实验用到滑动变阻器, 并从实验类型进行分类 ”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 生能够从探究类和测量类区别本章中的电学实验, 清晰区分这两类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谈谈每个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共性作用和各自的主要作 用”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刻了解电路安 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在滑动变阻器中的 具体体现.“怎么利用滑动变阻器结合单个电表测 量定值电阻阻值或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 ” ,其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具体要求设计出测量电阻 的方法,并正确操作.这些作业的设计将本章碎片化 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强化了知识的关联性与整体性, 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3.5 挖掘基于“学科融合”的作业深度
笔者积极编制实践性作业,打破学科之间的界 限,使相关学科有效融合,搜寻校内外课程资源,使 学生感知身边的物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在《物质的物理属性》作业设计时,笔者 设计了撰写“大美汤山——— 山水之源”的实践性作 业.具体设计如 下 : 利用假期游玩阳山碑材的机 会,测量出碑身的体积和质量,具体操作让学生 利用生活中的皮尺等工具测出阳山碑材碑身的 长宽高,再利用天平量筒等工具测出其周围石块 密度,最后根据密度公式算出碑身质量,作业把 数学“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素养融入在物理中, 同时让学生感受汤山文化浓浓的历史厚重感.这 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是对本章的知识建构,让学生 深度参与物理学习,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 科的价值.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作业应该量身 定“作” ,轻负高质.作业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 障,是家校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是学生素养提升的 有效手段,使学生“作”有所乐,“作”有所为.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