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作为一种以发展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交际语境理念较好地契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教师变革语文习 作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基于真实交际语境的语文课堂应突出情境性、实践性。本文以交际语境下四年级语文习作课 堂的构建为例,进行语文习作教学优化探究,并在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中,提出交际语境下优化语文课堂的四大策略,切实推动 四年级语文习作课堂的发展与革新。
[关键词]交际语境,小学语文,四年级,习作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 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并将习作与口语交际部分合并为“交 流与表达”,进一步强调了习作的交 际功能。交际语境习作也因此走进了 一线教师的视野。
交际语境习作是由荣维东先生 提 出的,以 交际定义写作, 强调作 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写作教 学模式,也是一种基于真实语境的 真学、真探。 在基于交 际语境的语 文习作教学活动构建中,教师需以 话题为依托创建真实的交际语境, 并组织学生以书面表达为信息传递 方式,扮演作者角色、围绕特定话题、 运用个人智慧向“读者”传递自己 想要传达 的信息。在这一过程 中, 作为“作者”的学生需要自主收集、 筛选、组合素材资料, 形成带有交 际特征的习作。以四年级语文习作 教学为例,笔者对交际语境下语文 习作课堂的构建之法进行深度探究, 并梳理所获,得到交际语境下四年 级语文习作课堂优化策略如下。
一、以“交际”为目的,构建真 实语境
习作目的是习作活动的出发点, 目的不同习作的内容就不同。当学生 以“应付老师”“完成写作”等模糊的、 不确切的词汇来定义写作目的时,他 们写出的作文必定是套用模板、缺乏 内在思考的。因此,在四年级语文习 作教学推进中,教师需以“交际”为 目的,设计真实的探究情境,让学生 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交际意图”,进 而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规划习作、 整合资料。
(一)以“论”破题,长驱直入
在语文习作课堂情境构建中,教 师可根据习作话题设计适宜的导引问 题,以“论”破题,让学生在习作前 先通过真实的口语交际阐述自己对习 作主题的理解,进而明确自己的交际 意图(习作目的)并以明确目标为指 引进行习作训练。
例如,在“我的乐园”习作指导 期间,教师直接抛出问题: “大家觉 得什么样的地方可以被叫作乐园? ”通过让学生解析“乐园”的含义,教 师帮助学生提炼了乐园应具备的条件, 进而让学生能依据自己“理想乐园” 的条件进行素材筛选,选定自己想向 大家展示的“乐园”。接着,教师问 学生: “你为什么要向大家介绍你的 乐园呢?你的乐园有哪些独特之处 呢? ”以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并梳理自 己乐园的独特点,对自己头脑中储备 的信息资料进行有意的筛选与组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解决了“我 要展示什么样的乐园? ”“我要展示 乐园的什么? ”等问题,并在独立思 考的过程中整合资料、融入情感,故 其在写作时无须再去套用“介绍 + 抒 情”的老套模板,而是能够根据自己 的意愿分析、整合,以交际为目的完 成写作,从而写出更灵动、更精彩的 文章。
(二)融“情”于生,链接现实
生活本就是极佳的交际情境。在 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重视语 文习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以生活为境,推动语文习作实践,引 导学生自主链接、探索现实,表达真实的自我。
例如, 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主题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刚刚结 束暑假假期且在假期里去了很多地 方的现实, 设计“暑期精彩展示会” 情境。在教学开始,教师先以多媒 体展示乡村美景、海边风景、公园 小景、名人故里等不同的场景图片,
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忆假 期生活,展开联想、自主定义“好 地方”。之后, 教师询问学生: “你 的假期都去过哪些地方,若让你将 自己去过的地方推荐给同伴和老师, 你会选哪一个?你为什么要选这个 地方?”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个人真 实生活经历、确定自己的交际意图、 思考自己该如何用书面语去实现这 一交际意图,帮助学生在完成习作 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意义与价值, 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以“话题”为依托,设计驱 动任务
话题是交际语境的重要构成部 分,它限定了习作的内容,是习作任 务设计的核心依托。在基于交际语境 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构建中,教师需 以“话题”为依托,设计真实且具体 的写作任务,搭建跨度适宜的习作训 练支架,为学生在情境交际中提升个 人的习作能力、发展自身的语文综合 素养提供现实支持。
例如,在“我的动物朋友”习作 教学中, 教师以交际语境理论为依托, 以习作话题为核心,在尊重四年级学 生生活经验及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设计习作探究任务如下。
(一)预习任务:记录我的动物 朋友
在习作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先 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发布“记录我的动 物朋友”任务如下:
“记录我的动物朋友”任务单 任务详情:
(1)录制一段精彩的视频,展 现你的动物朋友。
(2)用一段与视频相匹配的文 字展现你的动物朋友的特点。
(3)给视频配音,并将成果分 享到在线作业审核平台。
【自我反思】
在预习任务完成期间,你是否遇 到了下列问题(见表 1) ,如果遇到 请选“是”,没有遇到请选“否”。
(二)导入任务:猜猜我的动物 朋友
教师展示学生介绍动物朋友的文 字片段,由班级学生共同猜测“我的 朋友是什么动物? ”并以视频展示的 方式揭示答案。
(三)情境任务:介绍我的动物 朋友
(1)寻找我的动物朋友
我最好的动物朋友( )不见了, 请( )帮我找找,它 。
(2)托管我的动物朋友
你好,我们全家要出去旅游,我 想拜托你照顾我的( ),它 。
(3)请收养我的动物朋友
你好,我们要搬家了,因为场地 原因,新家不能养( ),请你收养它。 它 。
(4) 我的动物朋友。
(四)反思任务
请从介绍情境、介绍给谁、介绍 重点入手梳理你在完成情境任务时的 收获,说说你的收获与感悟。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预习 任务、导入任务的设计,还是情境 任务、反思任务的设计都是围绕“我 的动物朋友”这一核心话题展开的。 在设计这些任务时,教师先以生活 观察记录任务,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关注动物朋友;再巧用学生预习收 获,生成“ 猜动物”的小游戏,以 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朋友的特点 描绘方法及语言,为后续情境学习 与探究奠定基础;接着,教师设计“四 大情境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 际情境完成动物朋友介绍任务,以 情境任务促使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 目的进行语言表达思考与实践,最 后再从交际语境入手反思实践所得, 累积语言交际经验。四大任务层层 递进,为学生搭建了 一个跨度适宜 的知识技能学习与探究阶梯,切实 驱动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提升。
三、以“镜我”为中心,构建习 作身份
作者是习作的主体,是语篇意义 的构建者。在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实 践中,作者的身份会随语境的改变而 改变,作者对角色的认知将切实影响 习作作品的形成。在小学语文习作教 学实践中, 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语境, 在与他人的交际中形成“镜中我”, 进而以“镜我”的身份完成习作素材 处理及加工任务,写出更优质的习作 作品。
(一)强化学生对习作身份的认 同感
认同习作身份是学生以“镜中 我”的身份进行习作的前提。在小 学语文习作教学期间,教师可在习 作开始前,设计关于习作身份的讨 论活动,引导学生调动相关经验, 形成更深刻的角色认知、更强烈的 角色认同。
例如,在“我的奇思妙想”习作 教学中,教师先问学生: “你们觉 得从事哪个职业的人奇思妙想最多 呢? ”在学生答出“科学家”后,教 师又询问学生: “你们知道哪些科学 家?他们 / 她们又有哪些奇思妙想 呢? ”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头脑中储 备的关于科学家的知识,教师辅助学 生快速形成对科学家身份的认同及向 往之情,进而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 科学家角色,让他们以杰出科学家的 身份思考自己发明了什么东西,怎么 介绍这种东西等等,以切实提升学生 在习作表达时的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对个人印象的管 理能力
印象管理即个体采取一定的方式 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进行管 理和控制的能力。在实际交际中,学 生需根据语境有选择地展示自己,适 当放大自己想要被读者看到的一面, 隐藏不想被读者看到的一面,进而给 读者留下自己想要的印象。
例如,在“我的‘自画像’”习 作教学中,教师限定的语境是“如 何向新老师 / 新朋友介绍自己”。 在向他人介绍自己时,每个人都希 望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给 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此时,就需要 学生对“真我”(现实中的“我”) 的特点进行筛选,选择美好或独特 的特点作为展示对象,进而有目的 收集事迹、资料,形成不一样的自 我介绍材料。
四、以“读者”为对象,推进习 作实践
作为习作的交流对象,读者是语 篇潜在的塑造者。在基于交际语境的 习作实践中,作为“作者”的学生要 具备良好的读者意识,要在审视自身 所有的基础上考虑“读者”的需求,生成“读者”愿意看到的文章,而不 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情感的过度 宣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站在交际 对象的角度上进行习作细节调整与完 善,在不断进行习作修改的过程中提 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一)以问引思,细化读者要素
在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训练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读者的存在,并 从数量、年龄、关系等角度入手细化 读者要素,将读者具体化,进而帮助 学生写出更贴合读者需求的作品。
例如,在“写信”这一主题习作 任务推进中,教师要求学生考虑:你 要将这封信写给谁? “他”是一个人 还是一群人?他和你的关系是陌生还 是熟悉?他的接受水平、接受心理是 什么样的?你想对他说什么?他是否 会对你说的内容感兴趣?你该以什么 样的语气对他说? ……通过细化读者 要素,语言交际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作者的身份也更加明确,文章的语言 风格、情感基调等也得到了细化。比 如,当读者是陌生人时,学生的用词 应该是文明有礼、客气正式的,而当 读者是熟悉的人时,学生的用词则可 以适当调皮一些,语气可以轻松活泼 一些等。
(二)内容筛选,满足读者期待
在基于交际语境的语言表达实践 中,学生思维是活跃的、发散的,可 展示的、想表达的内容是多样的。但 受时间、字数的限制,学生并不能面 面俱到地展示所有自己想展示的,而 是要根据读者的身份,确定他们的期 待内容,进而筛选部分内容进行重点 展示。
以“我的动物朋友”主题习作为 例,在此主题习作中教师设计了不同 的交际任务,每个交际任务的交际情 境和交际对象都各有不同。在学生完 成“寻找我的动物朋友”交际任务时,教师要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习 作作品, 然后让学生共同思考: “根 据他 / 她提供的信息,我们能不能 找到他 / 她走丢的爱宠呢?”
通过带入情境去思考,学生发现 并解决了很多问题。如,在讨论某 同学寻找黑白花的小胖猫的启示时, 生 1: “很多猫都有这样的特点,你 的猫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 作者: “它喜欢到处逛。”生 2:“它 都喜欢去哪儿逛,我们可以去碰碰 运气。”生 3: “还有猫的品种也可 以说一下! ”在展示互动中,学生 以读者的身份发现了作文的不足之 处,帮助作者完善了想要展示的信 息, 切实提升了习作内容的针对性, 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综上所述,基于交际语境的语文 习作课堂是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目的 明确、身份明确、读者具体的话题写 作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 要连接生活, 做好真实情境创设工作, 也要抓住重点, 搭建适宜的任务支架, 为学生明确交际意图, 明确读者身份, 并根据交际意图、读者身份合理筛选、 组织习作素材,形成习作作品提供更 优质的外部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志成 .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中的习作单元教学例谈——以四年级 上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 [J]. 小学语文, 2019(10):63-66.
[2] 陆晓婷 .“旧瓶换新酒”式童话 习作教学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 年级下册“故事新编”为例 [J]. 科学咨 询 (教育科研 ),2023(2):187-189.
[3] 吴冕 .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 作单元教学支架群的应用研究 [D]. 杭 州 : 杭州师范大学 ,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