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提高职校“贯培学生”创造性 思维水平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15:26: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目前职校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不 高,分析原因如下:学生态度消极,学习被动,不愿创造;学生基础薄弱,内心恐惧,不敢创造;教学模式守旧,注重进度, 不让创造;教学延伸不够,课内外脱节,不利创造。通过认真探索,得出如下策略:精心设计引入,激发兴趣,学生愿意创 造;师生关系融洽,树立自信,学生敢于创造;转变教学模式,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创造;课内课外结合,注重实践,学生 乐于创造。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 守正创新,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 时代。”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 人才”为己任,高素质技能人才中的 “高”蕴含着“创造性思维”。善于学 习、敢于创造,才能打造出能工巧匠 和大国工匠,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 撑。本文基于笔者实践,以职业院校中 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为样本,通过跟踪 调查与研究,分析了职校贯通培养项目 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现状,剖析了原 因,提出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 面发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 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 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 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 是开创人类认识新领域、拓展人类认 识新模式的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 和内、外在联系,具有新颖广义模式 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维活动,是富有 创见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特点如 下:第一,思维方向的多向、求异性。

  第二,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第 三,思维效果的整体、综合性。第四, 思维结构的广阔、灵活性。第五,思 维表达的新颖、流畅性。

  二、职校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创造 性思维水平现状分析

  北京市教委自 2016 年开展的高端 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由部分职 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国内外大型企业合 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 收初中毕业生,完成中职阶段基础文化 课学习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专 业教育。贯通培养中职阶段学生的中 考成绩大多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 分数线,高职阶段学生直接由中职阶 段转段而来,不需参加普通高考。因 此,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 态度较为消极、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 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学生创造 性思维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氛围不浓

  目前,职业学校大力弘扬劳动精 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虽然工匠 精神基本内涵中有创新的元素,但是体现的力度不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 提及不多,没有营造提升学生创造性 思维水平的氛围。因此,教师和学生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一 个良好的氛围对于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学校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应共同努力 为师生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氛围。此外, 学校为贯通培养中职学生专门搭建的 创造性思维平台不够, 目前每年可以 参加的只是“互联网 + 大赛”。由于 贯通培养中职学生没有专业作为背景, 所以,在“互联网 + ”大赛中取得名 次的可能性比较小。导致了中职学生 有很多的闲置时间被浪费。对于充满 活力,可以提升创造性思维水平的他 们来说,真的很可惜。

  (二)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 的教法不足

  贯通培养中职阶段的学生的学习 内容以基础文化课为主。据了解,目前 北京市贯通培养中职阶段学生有的学习 中职教材不参加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有 的学习普通高中的教材并且参加高中 学业水平测试。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上课时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 法,以通过考试作为根本目的。“灌输 式”的教法省时高效,所以老师也没有 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 的教法。“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阻碍了 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导致了 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观 意识不强

  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学习态度比 较消极,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一部分 学习态度端正、习惯较好的学生可以 做到上课不睡觉,坚持听讲,但是不 主动发言,只是被动接受。他们没有 强烈的求知欲,不愿主动思考。一部 分态度消极、习惯较差的学生上课时 精神涣散,甚至逃避学习,对学习持 抵触态度。通过访谈得知,有的学生 觉得学习没有用,专业也不喜欢,上 贯通是无奈的选择。有的学生直言: “不发言是多年的习惯,考试只求及 格。”由于课堂评价维度单一,激励措 施不够,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学生态度消极,学习被动。

  三、提高职校贯培项目学生创造 性思维水平的策略

  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 们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也有利于推动 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社会的发 展。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创造性思维水 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 和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首先,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氛 围、搭建丰富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培养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俗 话说:“学以致用,光说不练是‘空把 式’”,关键是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 没有实践的基地,没有实战的战场, 再好的技艺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同样是创造性 思维的培养关键。其次,教师需要从 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 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角色,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项目式学习、实习、案例分析等 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创造 性思维。在积极友善、求真务实、全 面多维的评价中树立创造的自信。使 学生有据可依有法可学,大胆发明积 极创造,提高创造性思维水平。

  (一)积极营造提高学生创造性思 维水平的氛围

  学校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学生创 造性思维水平的培养,明确创造性思 维对于人才的塑造和国家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各个领域积极营 造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氛围, 通过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等方式对 “创造性思维”进行宣传,使教师、学 生、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团委学生会干部认同“创造性思维” 的重要,开设“创造性思维”宣传专 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对于在 “创造性思维”比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 表彰,组成“创造性思维”宣讲团向 学生进行宣讲,积极营造提高学生创 造性思维水平的氛围,为提升学生创 造性思维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搭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 维水平的平台

  贯通培养学生展现自身创造性思 维的平台目前有两个:一个是每年的 “互联网 + 大赛”,一个是每年的“中 学生数理化生实践活动比赛”。作为 贯通培养中职学生,这两场比赛对于 他们都缺乏优势。由于贯通培养基础 阶段以学习高中基础文化课知识为主, 缺乏专业课的学习,所以“互联网 + 大赛”不占优势。由于贯通培养基础 阶段学习的高中基础文化课比较浅显, 所以“中学生数理化生实践活动比赛” 同样不占优势。所以,为了提升贯通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学校可 以参考社会上提升创造性思维水平的 比赛开设自己学校或二级学院的比赛, 如: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现;生物 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乐高拼装比赛; 魔方比赛;诗歌创作比赛;原创歌曲大赛等等。结合贯通培养中职学生特 点,为学生搭建适合他们的平台,激 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创造性思维水平。

  (三)教师积极创造新教法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

  1. 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个体 一旦对某 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 的效率。教学内容出色的引入,是教 学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感觉教师教 授的内容距离自己很遥远,或者难度 太大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后面的创造 不会有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与生活相 结合,拉近知识与生活经验方面的联 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策略需 要教师用学科的眼光观察生活,寻找 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中的真 实问题引入本课,使学生感受到知识 的价值,激发创造的欲望。可见,精 心设计引入,激发兴趣,学生愿意创 造,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2. 融洽师生关系,提升信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积极 主动学习,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学 生对老师的热爱、崇敬之情会转换为对 这位老师平时所教的学科的喜爱,对老 师所教的学科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动 力。学生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老师细 心、热情的关怀,给了学生莫大的鼓 励,学生跟老师谈自己生活上和学习上 的感受,愿意跟老师成为朋友。良好的 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可以 激发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从而使 他们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敢于创造。 俗话说“爱屋及乌”,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学生不再焦虑, 自信心不断增强,从不敢创造到敢于 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提高。

  3. 转变教学模式,鼓励创造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 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 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大多沿用“传 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 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 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 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 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 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 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 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 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所 以,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多元评价鼓 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 对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激发学 生思维表达的新颖、流畅性,使学生 感受学习的乐趣。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 有闪光点,但是人无完人。多元评价,能够客观地从不同维度发现学生的长 处,因材施教。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也会 受到教师某方面或多方面的鼓励,自信 心不断增强,创造性不断被激发,久而 久之,创造性思维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 造性思维水平的策略研究,应以心理 学理论为指导,以贯通培养学生特点 为前提,以氛围创设为先导,以日常 教育教学为保障,以搭建平台为手段, 全面多维地提高贯培学生创造性思维 水平,为祖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 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莉 .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 堂教学评价 [J]. 教育研究 , 2002(7) : 37-41.
  [2]曹一鸣 . 数学教育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
  [3]田忠华 .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训 练方法的研究 [J]. 青少年研究 ( 山东省 团校学报 ), 2000(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0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