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优化作业设计是“双减”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业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文章从取材生活、渗透文化、增强体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情感关怀这六个维度去优化数学作业设计,以期达到减量提质的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优化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作业的质量,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旨在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
1取材生活,让数学作业“鲜活”起来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处处有可成为我们设计作业的素材,从实际生活中选取素材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数学知识基本上以公式、定理、性质、定义等纯数学的形式呈现,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是以纯数学的模式出现,需要用数学的眼光和知识去发现,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可以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经典素材融入到作业中,从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评析本题以当地学生熟悉的信号塔为素材,通过建立模型,抽象出几何图形,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画图能力和对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能力.
2渗透文化,让数学作业“丰富”起来
2014年3月24日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孕育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各领域各学科.数学学科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史料,让数学作业浸透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评析 《九章算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该书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系统归纳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经典案例和方法,是值得研究学习的经典著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能力及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迁移能力.
3增强体验,让数学作业“形象”起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爱学习,爱劳动,强调的正是手脑并用.数学并非都是抽象的概念及运算,数学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感知事物的发展变化,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4一题多变,以不变应万变,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题多变,可以立足基础,关注过程与方法,同时又凸显对学生思维的考查.科学合理的一题多变可以将数学活动巧妙地融入变与不变之中,将学生的思维融入智趣祥和之中,从而启发学生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助生长,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本质,最终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评析 本题有3个小题,第(1)小题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第(2)小题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结论,第(3)小题则是对新知识、新方法的迁移应用.注重四基四能的考查;以题目串联考点,引导学生对通性通法的应用;问题设计起点低、坡度缓,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本质知识被突出,特殊技巧得以淡化,灵活考查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能力为立意,有效考查了数学核心素养.使本题达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5一题多问,提高巩固知识的效果
相同的题干,设计问题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谓之一题多问[1].一题多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巩固知识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
评析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通过一题多问构建知识网络,采取以题串点,由易到难,逐级递进的原则设置问题.设计了5个小问题,第(1)小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第(2)小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的关系;第(3)小题考查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第(4)小题考查图像与性质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第(5)小题借助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会考查反比例函数图形和性质.学生通过这5个问题的解答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6情感关怀,坚定学生做好数学作业的意志
学生做作业时,总是会碰到各种困难,数学教师适时地问候或鼓励关怀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一句鼓励性的评语,一段情真意切的话语,都可以让数学作业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2].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让数学作业充满人情味,让学生对数学作业兴趣盎然.
评析 此项作业与传统的数学作业不同,更侧重于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知识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审视自己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体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设计质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情、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高质量作业,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作业变得更加智慧生动,让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伍国清.“一题多问”提高物理复习效率[J].课程教学研究,2012(11):52-55.
[2]陈闽旭.“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提质需“七度”[J].读写算,2022(05):168-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