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源自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呼唤。本文基于笔者主 持的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注册“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域名:ydshq. cn),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美好向善的网络环境,构建自主体验、自我实现的学习情境,实现百花齐放、自省互助的多元培 养,聚焦自我反馈、重在过程的适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 联网 + 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日常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主持的 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小学数 学移动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注册“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域 名:ydshq.cn),通过构建小学数学移 动学习社区,探索线上线下相互结合 的教育体系,为孩子的发展营造巨大 的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 形成新型的数学学习样态。
一、构建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 的价值意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第五条指出促进信息 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 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 式方法的变革。《2020 年全国未成年 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 未成年网民规模达 1.83 亿,互联网 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达到 94.9%。调 查显示,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2020 年达到 92.1%,初中、 高中等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 98.1%、 98.3%。可以看出,互联网已成为学 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帮手。
笔者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小学 数学移动学习社区的探索与实践,可 以让所有学生随意使用各种教育信息 资源,并可以随时与人分享,努力构 建全时空、全方位、全身心、全自主 的新型学习社区。
二、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 学移动学习社区的核心要义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人物角色
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容易被他 们接受。在建设“基于微信平台的小 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中,我努力从 生活中找寻他们最感兴趣的人物,定 位社区角色。笔者有两个聪明活泼的 女儿,于是灵机一动,把微信平台的 名字定为“俩小丫的窝”,平台和学生 们一见面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同时, 笔者根据小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 尝试让他们做“小老师”,于是,“小 老师 大智慧”板块便诞生了。就这样,笔者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路慢慢找寻, 创设一个又一个人物角色,都得到了 大家的喜爱。
(二)巧组层次丰富的六大板块
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区知识点的 梳理和星级资源设计为泛在学习、自 主学习、个性化需求的实现,从不同 层级、不同视角提供服务和依托,开 启了实现智慧教育的大门,改变学习 形态、构建学习闭环、实施循环学习。 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 区的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六方面:
1. 德育在线。生活处处皆德育。我 们要摒弃唯才是用的观念,德与才相辅 相成、缺一不可,移动社区是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情感交融、无缝对接的黏合 剂,引导家长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短 时间内结成一条强大的“共育”纽带。
2. 亲子共学。这一板块又叫“陪 孩子一起学数学”,这一部分与教材 同步,有知识梳理、计算达人、分级 挑战,实现资源化学习,让父母做个 “不同寻常”的陪伴者。
3. 数学阅读。众所周知,让学生变得更聪明的方法不是刷题,不是报 更多的课后辅导班,而是阅读、阅读、 再阅读。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发展孩 子的思维,提升孩子的数学素养,给 孩子一种不同于教科书的角度来看数 学,给数学赋予新意及新的生命。
4. 思维训练。这个板块围绕八大 问题—计算问题、整数问题、图形 问题、应用问题、行程问题、组合问 题、计数问题和综合问题进行知识整 合,配合思维导图开发内容。
5. 数学游戏。柏拉图、皮亚杰等教 育家都阐述过“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 法”这一观点。这一板块通过基于教材 又超越教材的小学数学游戏案例,建立 游戏资源库,改变“重知识结构建立、 轻内化渗透应用”的学习现状。通过设 计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探究数 学的兴趣,享受数学学习通关的乐趣。
6. 小老师 大智慧。这一板块结 合学生所学知识确定讲题内容,也可 在所学知识上适当提升,每次讲一题, 题目完全由学生自主讲解。社区成员 互相学习,聚合所有智慧。小老师在 “讲”的过程中体会到要博览群书、广 采博纳,还要向同伴学习,树立终身 学习的理念,拥有与时俱进的知识。
(三)设置互通关联的“五大场域”
本着因材施教、易于学习、便于 反馈的原则,我们成功建构“五大场 域”— 网站、公众号、视频号、抖 音号、头条号,以此实现场域之间的 互通关联。“五大场域”让学生的学习 交流,真正做到行为自主化,形式交 互化,过程个性化。
三、建构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 学移动学习社区的实践策略
(一) 营造积极向上、美好向善的 网络环境
使用移动学习社区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逻辑 思维能力和自制力还在不断进步中。
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学移动学习社 区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为学生营造 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培养他们网 络文明的意识,使用规范、文明的语 言进行交流,倡导网络文明的新风尚。
(二)构建自主体验、自我实现的 学习情境
我们从不同层面展开调查研究,努 力建设人性化的移动学习社区体系,从 视觉、听觉和动觉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 发展需求。我们关注学生差异化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脚手架”,为学生 创设了自我实现、自我体验的情境。学 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板块进行学习,在 社区中形成发现、思考、表达、应用、 反思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个 探索知识的过程远远比得到知识本身 更有意义。同时,社区为学生提供了 个性化的交流平台,均可以通过后台 留言,微论坛进行沟通交流,分层指 导。学生根据学习需求进行菜单式选 择,与社区成员一起学习数学、开展数 学实验和数学阅读,获得加倍的效果。
(三) 实现百花齐放、自省互助的 多元培养
社区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的常态路 径,提高综合效率,使学生更好地享 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线上线下 相互结合的纽带,形成教育合力,提 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意义和目标不断明确,形 成自主参与、多级分布、互通互联的 多维教育资源社区体系,满足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
借助平台开展“趣味数学自主学 习”的活动,低年级“智慧拼搭,创 意无限”,请“智慧建造师”们发挥奇 思妙想搭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到平 台,大家集赞,看看谁的创意十足。中 年级“玩转 24 点,巧算生花”,开展网 络挑战 24 点赛,让孩子们感受数学魅 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 孩子们四则运算的能力。高年级“流动课堂,智慧传递”,请金牌巡讲员录 制 4 分钟左右的数学趣题和故事,流动 的课堂,行走的思维让大家收获满满。
(四) 聚焦自我反馈、重在过程的 适切评价
“社区”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 区成员及同伴等形成评价共同体,充 分发挥各自在评价中的协作作用,共 同去解释收集到的各类资料,描述进 展,记录反思和表现,发现“社区成 员”的优点并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及同伴作为评价的参与者和主动 学生,学生将利用评价机会来了解自 己的进步、评判自我的不足和监控自 我的发展,开启自主的终身学习模式。 教师作为学习评价的伙伴,在社区中 与学生、家长、社区成员构建动态 SNS 关系,并把他们当作学习伙伴, 成为激活淡定生头脑的帮助者;家长 和社区成员对学生成长的评价更不可 忽视,当家长融入到社区中,与孩子 共享智慧,陪孩子一起成长时,孩子 就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社区搭建切实回归学生的发展和真 实的学习需要,将人与知识进行情境 化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的 体验学习场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 习需求,更好实现了个性的教育,助 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生命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2020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 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 [J]. 国家图 书馆学刊 ,2021.30(4):13.
[3] 瞿 汉 荣 . 构 建“e 学 习 ” 时 空的探索与实践 [J]. 江苏教育研究 , 2020(13):23-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