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移动学习APP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7 16:19: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学生群体广泛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本文就我区《医学生物化学》移动教学的可行性、设计思路、主要内容与课堂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开发出一套新型、高效的医学生物化学移动学习APP混合教学模式,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生物化学;移动学习APP;混合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高蕊等.基于移动学习APP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1):159-161+171

Explor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APP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Gao Rui,Li Dong-mei,Zhang Jin-li,Zhu Jing-ling,Amir Abriz,Huang Jin

(The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hihez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Xinjiang Shihezi,China)

Abstract:Smart phones were widely used in college students’and“Internet+”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easibility,design ideas,main contents and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mobile teaching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in our district,to aim at developing a new and efficient APP mixed teaching mode for mobile learning in basic biochemistry learning,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n related teaching fields.

Key words:Biochemistry;Mobile Learning APP;mixed Teaching Model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前沿的医学基础课程,属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分子式复杂、结构抽象、反应式复杂难记等特点,是一门较难全面系统掌握的医学必修课程。尤其是对大多数来自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好该门课程难上加难。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互联网+”的大浪潮下,以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快速应用与普及,便捷优势凸显,使得其快速代替传统电脑而成为主流的电子学习设备。基于移动教育APP互联网络的应用,为师生搭建一个可以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平台,还可以极大程度地分享《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提前将即将授课的最新的教学咨询、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教育资源通过移动终端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授课时的教学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生物化学》在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在民族地区探讨教学型APP与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本研究设计基于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即把传统教学优势和电子化教学优势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个性化自主学习、资源分享、授课效果评价等多种教学环节进行有层次有组织地整合,赋予学生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生为主体学习的个性特点,是近年来研究我区大学基础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将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一 新疆高校开展移动教学的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新疆高校在校生智能手机拥有率为99%、各类移动式电脑普及率约为80%,其中两所医科类大学的在校生个人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灯)普及率则更高,几乎人人拥有。同时我区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无线网络全覆盖,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的学习平台和混合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此外,网络还还有一些现成的移动教学资源可利用,如一些基于“云技术”的课堂教学APP,这些教育网络平台界面简洁、功能多样、资源丰富、使用灵活且容易操作,一经推广,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我们可以结合我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实际,借鉴一些现有的、成功的教学APP开发经验,通过消化、吸收与整合创新,同时加入自己的新元素,使得成功开发并推行适宜我区医学生化教学的移动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

 
二 新疆《医学生物化学》移动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针对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课堂幻灯片授课,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动性与师生的教学互动。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的学习和混合型教学平台,建立以形成性及多元化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教师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供依据,建立更为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体系。目前石河子大学校园网络及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无线网络已做到课堂、餐厅、图书馆、宿舍等学生密集场所的全覆盖,为开发和营造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保障。各大网站开发的面向手机用户的应用程序APP比较多,为了最大的提高老师、学生的应用率,我们挑选了简明易懂、操作简单的APPpark(应用公园)APP制作平台,该平台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开发平台,应用面比较广。以移动应用程序APP作为载体,开发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的核心软件,我们将《医学生物化学》的网络学习资源和APP的相关功能区进行整合,构建适宜在我区推广的移动学习APP混合型教学模式与体系。包括账户及信息安全功能区、消息通知功能区、学习与测试功能区、病例分析功能区、师生互动功能区、师生评价功能区以及专业双语学习区七个教育模块[2]。具体的APP功能区如下:(1)包括账户及信息安全功能区:主要包括登陆账户与密码管理、学生自我介绍、班级、学号等个人与学籍信息。(2)消息通知功能区:主要推送课程的教学任务、授课时间提醒、预习内容、作业、考试以及学生请假条等信息。(3)学习与测试功能区:该区域是移动学习APP混合教学的关键环节,将名师授课课件、精彩的视频与音频、详尽的内容讲解文本、疑难点解惑导图与动画、课程小结与章节测试、模拟考试试卷库等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起来,便于授课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从而有正对性的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4)实例分析功能区:《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基础性、理论性较强,很难联系实际,针对这一难题并结合医学专业,本课程开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例分析模块。教研室相关教师历时2年时间收集大量的生活事例、科研实例和相关病例,通过对有关事例进行严密地论证、划归、甄选出恰当的实例加以收编,构建一个具有一定覆盖面、难易适合、形式多样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实例库。该功能区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力。此外,大量实例的引入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5)师生互动功能区:在传统的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非常重要,但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之基础课学生众多,师生间的教学与学习互动难以开展。为此,APP混合型教学模式专门开辟出一个专供师生交流的功能区,师生可将教学的心得与感悟、难点疑点问题在此平台上自由、互动交流。(6)师生评价功能区:该功能区是APP混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可以相互评价对方、为对方点赞和相互提建议,可以匿名或者公开评价。使得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相互之间都能够明得失,从而优化与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7)专业双语学习区:我区为民族地区,部分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很难通过汉语准确掌握基础与专业性较强生化知识点。此时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民族学生可以在本功能区里通过讲授自己民族语言的方式,帮助汉语较差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专业知识点。同时这一模块的设置也可以提升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与专业的能力。

三 新疆医学生物化学APP混合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利用移动终端课程APP支持的apppark作为开发《医学生物化学》线上教育的应用软件,整合涵盖教案手稿、ppt课件、课后习题、章节测试题库、视频、教学导图、病例案例等原创网络教学资源,设计适宜于在我区推广的《医学生物化学》APP模式的标准化教学线上精品课程,形成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混合型教学模式,提升我区医学基础生化的教学效果。线上课程还将通过课程APP的测试功能及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构建以形成性及多元化评价的教学评价主体,综合评价基于课程APP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探索信息化时代下,建立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新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

(一)移动学习APP的开发及内容模块的设计

        配合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借助先进网络教育apppark平台,开发生物化学课程APP的核心软件,构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线上资源教育板块,包含账户及信息安全功能区、消息通知功能区、学习与测试功能区、病例分析功能区、师生互动功能区、师生评价功能区以及专业双语学习区七个模块,支持整个混合型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活动。

(二)移动学习APP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推广使用

        构建适合于《医学生物化学》课程APP模式教学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复习与测试等环节的教学实施,将《医学生物化学》PPT课件与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推陈出新形成符合我区特色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推送消息将学习内容要点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任何时间进行网络预习,主动熟悉学习内容与任务,将预习中遇见的疑难知识点与问题带入课堂教学中,课中教师则重点讲解学生的难点与疑点问题。并通过一系列课后温习、测试与效果评估模块提高教学与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 移动学习APP在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应用开发

        利用手机APP系统具有多次记录和动态反映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结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构建以形成性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混合型教学模式进行多维度验证。

四 新疆医学生物化学APP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更新换代,高校医学生移动终端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已成为当前我区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工具。我区《医学生物化学》移动APP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过程[4]:

\

 
(一)《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课前预习阶段

        《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复杂、抽象,知识的跳跃性很大,难于学通弄通做实,为此对其进行提前预习非常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口头布置下一节的学习内容时信息量有限,学生很难掌握即将授课全部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学习的重点难以突出、目的性不够明确。而移动APP混合型教学模式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授课教师将即将授课的内容(教案、案例、视频等资料)提前推送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重点画出学习方向及重点难点。学生则按照教师的预习要求,通过学习移动终端上共享的教学资源,完成新课程的预习与学习效果测试考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预习测试考评结果,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薄弱点与学习盲区进而调整授课时的教学重点。

(二)《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课中教学阶段

         在理论与实验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在掌握学生预习阶段学生预习的相关数据后,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重点,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教师可在一些知识难点、知识“盲区”与知识“陷阱”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循序渐进地进行诱导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疑点、难点。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生的课堂互动,一些简单浅显的知识内容可以提醒学生从APP中的文本与视频中学习,课堂上则主要突出重点与难点的讲解,测试与提问互动环节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上。最后,发布预设好的作业以及布置下次课程的预习任务。

(三)《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效果评估阶段

        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阶段是混合型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检验与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巩固与提升《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重要阶段。课后的授课效果的评估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授课教师通过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可以通过在平台的讨论区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学习的能动性,实现教学知识的固化;强化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对平台教学资源中的医学“案例”进行从理论到实际的深度学习;学生可以通过APP点评区评价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师则可根据你学生的点评改进今后授课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而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突出难点和易错点,在教学上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

五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应用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与时尚[5-7]。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不受任何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真正的做到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课外自主择学相结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这种课堂被动与线上主动的混合教学模式相较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具有灵活、便捷、互动、高效等特点,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将业余时间加以利用,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是促进我区《医学生物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值得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振世,刘延华.高校公共课APP移动教学平台模型建构及功能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72-74.
[2]张立娜,杨波.基础生物化学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01):235-237.
[3]黄国威.基于教育APP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8.
[4]李丹,廖婵娟,尹秀娟.基于移动终端的课程APP混合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2017,7(1):36-40.
[5]顾维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7-8.
[6]张艳君,武丽萍,刘林.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现[J].教育现化,2017,4(35):181-182+190.
[7]邹红丽,孙丽娜,魏菲.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1):98-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