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13:5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文章以广西某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对“互联 网+”背景下医学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自主学习效果,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医学高校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的若干意见》[1]《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等文件中提出,要围绕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 多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 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 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3]指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是高等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主要标志之一 。 由此可见,提高 学生课堂教学之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校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申克、陈贺文、孙佳林、王洪江等[4-7] 国内外学者从 多角度提出自主学习理论 、研究框架和评价工具,认 为自主学习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是学生主动 使用和调节元认知、动机与行为,进一步优化传统授 课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具体表现 为在自主学习活动中 , 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偏 好和目标,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 确定学习资源 , 并能正确选择和实施自主学习策略、 评估学习效果,进而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 。 自主学习 评价方法的发展呈现多元整合趋势,故通常从学习动 机、学习行为和认知策略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自 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概言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效 果体现为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制订 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式并能自我评 估的学习行为。

  医学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均为四年制,与上一版相 比,新版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总学时 减少了 12%左右,这意味着学生增加了大量自主学习时间,同时专业课学时减少导致授课内容均有不同程 度的压缩,故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学时更好地实 现延展、深入和运用专业知识,成为非医学类专业人 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与医学类专业相比, 医学高校非医学类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发展时间短、自 建教学和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学生课堂教学之 外的自主学习主要依赖“互联网+”教育资源[8] 。因此,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医学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 自主学习效果进行研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 重要课题。

  一 、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以广西某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 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体抽样方法,选择 2018 级 至 2021 级的 120 名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 120 份调 查问卷,纳入标准为学生自愿填写,并以匿名方式回 收问卷,以保证问卷真实性和保护学生隐私 。最终回 收有效问卷 114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其中,男生 33 名,女生 81 名;大一学生 15 名,大二学生 24 名,大三 学生 27 名,大四学生 48 名,样本分布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


 
  (二)研究方法

  参考张博文、李月等[9-10] 学者提出的自主学习理 论模型、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及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设 计“互联网+”自主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因变量为自主 学习效果,操作化为“‘ 互联网+ ’自主学习能提升专业 知识掌握水平”,自变量包括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 动机、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策略 、 自我评估 6 个维度 13 项指标,选项分为“ 完全符合 ” “ 比较符合”“ 一般符合”“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 合”五个等级,使用李克特计分法进行评分,即对指标 选项按“ 完全不符合”到“ 完全符合”分别赋 1—5 分 , 量表自变量总分为 13—65 分,某个维度得分越高代 表对因变量积极推进作用越大。

  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检验调查问卷信度,多数学者 认为,系数在 0.8 以上表明调查问卷信度较好,调查结 果比较可靠,而本研究调查问卷信度系数为 0.873.因 此调查结果值得信赖;采用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分析 调查问卷效度,一般 KMO 值大于 0.6、巴特利特检验的 显著性小于 0.05.说明调查问卷效度较好,而本研究调 查问卷 KMO 值为 0.689.巴特利特检验的近似卡方为 413.83.P 值小于 0.05.因此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效度较好。

  (三)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利用 SPSS 24.0 对调查数 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首先对调查样本的自主学习效果 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性别、年级 为控制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对 因变量的影响程度,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 结果

  (一)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基本情况分析


  如表 2 所示,因变量“‘ 互联网+ ’自主学习能提升 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均值为 3.54.标准差为 0.82;自 变量 6 个维度中,自主学习态度均值最高,为 4.46.自 我评估次之,均值为 3.95.自主学习计划均值最低,为 3.53. 自主学习方式均值仅高于自主学习计划,为 3.65.同时自主学习策略标准差最大,为 0.99.自主学 习方式标准差仅低于自主学习策略,为 0.98.自主学 习态度标准差最小,为 0.68.自我评估标准差仅高于 自主学习态度,为 0.70;自变量的 13 项指标中,“ 自主 学习态度”维度中“ 我认为本科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 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指标均值最高 , 为 4.54. “ 自主学习计划”维度中“我能严格制定预期的自主学 习目标”指标均值最低,为 3.50.同时“ 自主学习态度 ”维度中“ 我认为自主学习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指标 标准差最小,为 0.67.“ 自主学习策略”维度中“在自主 学习前我会预习学习材料 , 并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指 标标准差最大,为 1.09.


\

 
  (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变量“‘ 互联网+ ’自主学习 能提升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如表 3 所示,性别、年级等控制变量对自主学 习效果影响不显著(P >0.05),“ 自主学习计划”“ 自主 学习策略”有显著性影响,标准化系数分别为 0.776(P< 0.01)、0.294(P<0.05),VIF 值均小于 5.调整 R2=0.473. F=6.272(P<0.01),说明该模型通过多重共线性检测、 能解释因变量 47.6%的变异量,模型构建效果良好。

  三 、 讨论

  (一)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好的自我评 估,建议加强自评


  对医学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互联网+”自主学 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人群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好的自我评价。一是在 6 个自变量维度中自主 学习态度的维度均值最高,标准差最小,在 13 项指标 中,自主学习态度维度的 2 个指标均值均较高,同时 标准差均较小,这说明样本人群普遍认为非常有必要 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即在主观意识上认可利用 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认为其有助于专业 能力提升。

  本研究调查样本来自广西某医学高校的信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该专业一方面会在新生入学 时介绍专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明晰个 人发展目标,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学 习态度的培养,另一方面以 OBE 理念[11]为导向推进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尤其是从优化课 程目标角度入手,将 OBE 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通过 探索综合实践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获取的 主动性,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 。二是自我评估的 维度均值仅次于自主学习态度,标准差也仅大于自主学习态度,分别为 3.95、0.70.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 自我反思并认识到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也会尝试采 取措施进行改进 。自我评估作为自主学习的最后一个 环节 ,对自我认知和反思自主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不断自我提升,进而达到预期 学习目标 。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自我评估维度得分 较高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效率均较高,得分 较低的学生则反之;谷绍娟、张安忠等[12-13]研究发现, 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通过 自评不仅有助于学生认清现有水平和预想水平的差 距和不足 , 而且有助于提高追求进步与成就的责任 感,因此建议引导自评维度得分较低的学生多采用纵 向发展性评价,与自身历史学习水平比较,以缓解自 主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产生的焦虑感,同时重点关注学 生学习过程中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调整 自主学习目标、策略和进度,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

 
  (二)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是学生提高自主学 习效果的首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是提 高自主学习效果的首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在 6 个 自变量维度中,自主学习计划的维度均值最低,标准 差偏高,且在 13 项指标中自主学习计划维度的 2 个指 标均值全部较低,标准差全部偏大,这说明大部分学 生不能有效地制定合理的预期学习目标,未能详细计 划“互联网+”自主学习的内容量和时间,只有少数学 生能够制定有效计划和目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自主学习计划的标准化系数(0.776)最高,对自 主学习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学生 越能有效地制订和实施自主学习计划,越能提高自主 学习效果。

  维果茨基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 原理[14]认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体现在两个发展水平 上,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一方面现有发展水平相同的学生,未来发展也存在差异,即潜在发 展路径大概率不一致,另一方面这两种水平的距离就 是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蕴含着尚未成熟的能力,需 要设置合理的任务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 发展[15]。根据该理论可以得出结论:自主学习过程中学 习目标和计划设置过高或过低,会造成难以实现计划 或不努力也能实现计划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均会影 响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执行力度,进而影响自主学习效 果,因此要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制订长、中、短期自主 学习计划,以便学生能自觉地逐步向上攀登,而每个 阶段学习计划的有效落实都有利于增强自主学习信 心和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对此,建议在教师授课过程 中探索“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16],即授课教师可将教 学任务分解成多个不同难度的阶段目标,让学生在学 习任务的驱动下,制定预期学习目标以解决阶段性问 题,尤其是要引导自主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效分解 自主学习内容,制订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计划,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三)选择适合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学生提高自主学 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方式是提 高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在 6 个 自变量维度中,自主学习方式的维度均值仅高于自主 学习计划维度,标准差偏大,且在 13 项指标中自主学 习方式维度的 2 个指标均值均较低,标准差均偏大,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面对互联网中海量教育资源,尚不 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也就不能积极 主动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仍拘泥于课堂提供 的教学资料,不能开发或找到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方 式,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 习环境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学习方式 维度的标准化系数(0.294)仅低于自主学习计划维度, 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该专业学生越能自主选择适合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学 习环境,就越能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应具备根据自身经验建 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这种知识构建能力往往可以 通过合作、互动和交流获得提升 。因此,在建构主义学 习环境下,教学设计既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又要 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协作是教学设计中 情境创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中对话交流则是良好 协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 即小组成员思考同一个问题, 不断修正、调整交流方式、表达内容和理解方式,共享 会话思维成果(智慧),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因 此,针对缺乏学习意志力、选择自主学习方式困难的学 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帮扶,以“ 组内 异质”为原则,成立自主学习互助小组,尽量保证小组 中包括高、中、低三种不同自主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时 教师要通过周期性评估整体工作进展,确保组员间有 促进性交互,即学会有效地互相评价、反馈意见、分析 挑战,并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和交流学习心得,且在此 过程中引导自主学习方式得分较低的学生学会选择合 适的自主学习方式, 能使之找到适合自身认知水平的 网络教育资源,调动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实现自我指 导和自我强化,进而逐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研究自主学习效果,有助 于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策 略,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利用网络优质教 育资源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因素会影响“ 互联网+ ”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以 外,仍存在学校整体学习环境、教师教学理念等影响 因素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为医学高校非医学专业学 生,由于与医学类专业相比,教学资金投入和现有教 育资源均受到限制、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仍需要 不断提升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水平与医学 类专业学生均有较大差异 。另外,大多数专业课教师 受到传统以讲授为主教学模式的影响,短时间内很难 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然不 利于提升“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和自主 学习能力,未来可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 干意见》的通知[EB/OL].(2005-01-01)[2022-11-02].http://www.moe. gov.cn/s78/A08/moe_734/201001/t20100129_8296.html.

  [2]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的意见[EB/OL].(2018-09-17)[2022-11-02].http://www.moe.gov.cn/src- 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 OL].(2017-01-10)[2022-11-0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4] SCHUNK D H,ZIMMERMAN B 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is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M].New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5] 陈贺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综述[J].教育参考,2015(6):47-52. [6] 孙佳林,郑长龙.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国际研究:现状、趋势与启 示[J].比较教育学报,2021(1):67-84.

  [7] 王洪江,李作锯,麽晓玲,等.在线自主学习行为何以表征元认知 能力: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及元分析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 (6):94-103.

  [8] 姜慧.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主学习 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255-256.

  [9] 张博文,凯丽比努尔·略依木, 际显清,等.信息化背景下自主学习 量表在医学生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30(3):298- 302.

  [10] 李月,姜强,赵蔚.基于过程挖掘的在线自主学习行为模式识别 及干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5):61-69.

  [11] 鲁艳霞,吴迪,黄川林.基于 OBE 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 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1):46-50.

  [12] 谷绍娟,宋治,张如旭,等 .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 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4):32-34.

  [13] 张安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及提升对策[J].西部素质教 育,2022.8(3):35-37.

  [14] 何克抗.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中国学者对西方建构主义的批判 吸收与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科学,2021.4(1):14-29.

  [15] 吴志华,王思淆.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及活 动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8):44-46.

  [16] 李璐. 自适应学习的内在动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能影响的实 证研究[J].江苏高教,2021(11):52-59.

  通讯作者 : 李继宏(1970 — ),女,副教授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教 育,卫生信息管理 。(E-mail:381103518@qq.com)。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