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5:0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中 ,  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  改进教学方法 ,  组 织开展实践活动 。 文章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入手 ,  从四个层面探讨了基于思 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

       关键词 :  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    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  培养学生的政治学  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  订) 》提出了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和 公  共参与 ”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高中政治教师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 ,  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  素养培育这一 目的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

       一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 思 想 政 治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是 高 中 思 想政治课堂教育 的 核 心 内 容 ,  教 师 要 不 断 地 在 教 学理念 上 进 行 创 新 ,  时 刻 关 注 学 生 的 思 想 动 态 , 并观察其外在 的 实 际 行 为 ,  从 而 调 整 策 略 ,  把 握 好方 向 ,  让 学 生 始 终 能 够 意 识 到  自 我 的 思 想 变化 。

       例如 ,  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 。公民拥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 利 ,  同时也有义务在选举 、决策 、监督当中行使这 些权利 ,  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建言献 策 、贡献力量 。为此 ,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 公民身份 ,  并且对国家所赋予的各类权利以及公民 所要承担的各类义务有着明确的认知 。 同时 ,  要培 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甘于奉献 、不畏艰苦的价值 观 ,  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同时 ,  树立起正 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又如 ,  在教学过程当中 ,  教师要注重对课本知 识的外化处理 ,  让学生意识到 ,  思想政治学科在实 践当中所能够起到的重要导向作用 。教师要注意让 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  了解所有学生的思 想动向 ,  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教师要及时纠 正学生娱乐至上的错误思想 ,  让其认识到提升自我 才是人生的重心 ,  同时让学生深入思考并真正理解 和明白这一点 。

\
 
       二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科学 、合理 的 教 学 模 式 能 让 教 学 过 程 更 加 顺 利 ,  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  这适用于所有学科 。教师 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新模式的发掘 ,  运用多 种方 法 帮 助 学 生 更 好 地 汲 取 知 识 ,  发 挥 主 观 能 动性 。

       1. 情境教学法

       教师要尝试引入多种情境 ,  将课堂内容用学生    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融入其中 ,  让学生在获得新的    教学体验的同时 ,  学到新的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    处于青 春 期 ,  思 想 活 跃 ,  对 新 鲜 事 物 充 满 了 好 奇    心 ,  因此 ,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些特点 ,  因地制    宜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 。例如 ,  在讲解 “爱国主义 ” 的相关内容时 ,  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 、 电    视剧的片段 ,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  从而深刻地    理解课程知识 。

       2. 小组合作法

       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 ,  要多选择能够让学生进 行互动和沟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  营造活泼的课堂 环境 ,  让学生在不断的思想碰撞当中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分为 不同的小组 ,  在进行统一 的讲解之后 ,  列出关键的 问题 ,  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 ,  让其分组讨论 ,  讨论 完毕之 后 ,  再 由 各 组 的 代 表 宣 讲 。 在 这 个 过 程 当 中 ,  学生可充分发挥自我优势 ,  主动参与到讨论当 中 ,  丰富课堂内容 。

       3. 先学后教法

       常规的课堂教学是先教后学 ,  为了激发学生政  治学习的积极性 ,  可以采用先学后教法 。例如 ,  在  高中政治必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 ,  第三课重  点讲述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这  对于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学  生的政治认同感与学生个人的政治水平 、价值观的  形成以及个人未来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为  此 ,  教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先 进 行 自 学 ,  通 过 课 前 微  课 、查阅资料 、观看相关视频等 ,  了解其中所涉及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发展 、完 善 等 内 容 ,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  树立道路自信 、理 论 自 信 、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  树立强烈的政治认同感 。

       三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1. 结合教材 ,  组织实践活动 ,  开展实践锻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的学习只能 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  但 要对知识进 行 深 入 的 理 解 和 消 化 就 必 须 要 结 合 实 践 。否则 ,  学生对知识内容只能死记硬背 ,  而且更 为关键的是 ,  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就难以在道德层 面上建立起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这不利于学生 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 “弘扬劳动精神 ,  实现人生 价 值 ”这个知识点 ,  学生只学习课本内容会很难理解 劳动和奉献的真正价值 ,  必须让其亲身参与到相关 活动当中 ,  才能在其内心构建起艰苦奋斗的精神内 核 。 因此 ,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 ,  结合学校的相关 平台 ,  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情境 ,  带领学生亲身参 与其中 ,  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锻炼自我 ,  深入体验和感悟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 。

       2. 关注社会 ,  深入社区 ,  发现问题 ,  积极探索

       学校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和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为其将来真正步入社会打    下坚实的基础 ,  因此 ,  社会问题是教师必须引导学    生所关注的 ,  在实践活动里 ,  要让学生对时事以及    各类现实问题有自我的思考和认知 。学生可以通过    实践活动深入社区 ,  悉心观察 、认真采访 ,  收集到    相关的内容 ,  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结    论 ,  在这种实践当中 ,  学生可以锻炼自我的探索和    思考能力 ,  学会如何发现和解决问 题 。举 例 来 说 ,    在教学必修 3“政 治 与 法 治 ”第 六 课 第 三 框 “基 层 群    众自治制度 ”中 “探究与分享 ”的这 一 内容时 ,  教材    中提到了 “你所在的村或社区正在开展哪些活动?” “走访你所在的村或社区 ,  收集相关事例 ,  围 绕 人    们依法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 ,  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    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 ,  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综合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以居    住在同一社区 为 前 提 组 建 小 组 ,  组 内 学 生 走 访 社    区 ,  了解到社区近期所组织的一些活动 ,  了解活动    的流程和参与 活 动 的 居 民 情 况 ,  并 对 社 区 工 作 人    员 、居民等进行采访 ,  最后撰写调查报告 。

       3. 模拟实践情境 ,  提升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

       实践并不一定要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上的各类活动 ,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 ,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参与其中 。这种方式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  在学习 “科学立法 ”一节知识的时候 ,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我国具有立法权的机关 ,  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  就这些立法权限展开探讨 ,  并开展 “模拟立法 ”实 践 情 境 ,  使 学 生 切 实 感 受 科 学 立 法 的环节 。

       4. 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 ,  组织实践活动

       教师对 实 践 活 动 的 选 取 要 有 充 分 的 理 由 和 依据 ,  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 ,  要选择最能够锻炼学生认知的活动 。如让学生通过亲身寻找 、发掘故乡当中的典型人物 、事件等 ,  这种活动使学生乐于参 与 ,  因为对于故乡的热爱是每个人天然都带有的情 感 ,  也会让学生认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如 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这一知识点 的教学当中 ,  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疑惑 。他们 认为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当涉及个人 的 利 益 时 , 人都是自私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到 自己的故乡进行调查和采访 ,  通过寻找那些发扬集 体主义精神的模范和榜样 ,  在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思 想的 过 程 当 中 ,  使 学 生 建 立 起 对 此 知 识 内 容 的 认同 。

       四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是提高学生道德  修养 ,  使其成长为勇于奉献社会的有用人才的根本  方法 。 当前 ,  对于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已经不再是以  考试成绩为最终标准 。 因此 ,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  养的评价需要构建新型的评价系统 ,  要将学生在各  个方面的表现都纳入其中 ,  如思想道德水平 、 日常  学习成绩 、身体素质 、心理建 设 能 力 、 审 美 意 识 、 实践行为能力等 。为了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  教师可  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

\
 
       第一 ,  创新学校评价形式 ,  改变仅凭纸笔测试 成绩来评判学生学业水平的固有评价方式 ,  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使评价指标体系 更偏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例如 ,  核心 素养中的科学精神 ,  要求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 物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模式 ,  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所 必须要具备的素养 。 只有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  培 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 知和判断世界 ,  才能让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 力 、全面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合格人才 。为此 ,  在 评价时 ,  可以对学生的科学精神 、独立思考能力等 进行科学的评价 。

       第二 ,  构建过程性评价机制 。 以往的思想政治 教学中 ,  教师更多偏重于结果性的评价 ,  这是不全 面的 ,  也是不科学的 。为此 ,  教师应该构建过程性 评价机制 ,  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 为维度展开评价 。例如 ,  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素 养 ,  要求学生形成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在这 一 点 上 ,  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相关的意识 ,  或者虽然有 参与的意向 ,  但缺乏相应的能力 。为此 ,  应该构建 过程性评价机制 ,  注意向学生讲解与公共事务相关 的知识和内容 ,  让其对此有着深入的了解 ,  明白参 与的正确方法和路径 ,  培养其主人翁的精神 ,  并考 察其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  使其能够提升自 我 ,  为 将 来 成 为 社 会 发 展 建 设 的 中 坚 力 量 做 好 准备 。

       参考文献

       [1] 崔格格 .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 .   延安 :  延安大学 ,  2022.

       [2] 李媛 ,  张灵 .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J] .   教育观察 ,  2021,  10(27) :  40- 42.

       [3] 张向红 .   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培育的困境与突围[J] .   教学与管理 ,  2021(12) :  115- 117.

       [4] 陈莉丽 .   基于 “四以 ”教学策略的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 .   教育科学论坛 ,  2020(16) :  29- 31.

       [5] 李琦琦 .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培育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研究[D] .   聊城 :  聊城大学 ,  2022.

       [6] 赫明娟 .   新经济下核心素养视域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研究[J] .   财富时代 ,  2021(9) :  168- 169.

       [7] 李超民 ,  吴芳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 “浸润式 ”教学应用探索[J]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1) :  147- 154.

       [8] 李超民 ,  张彩玲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41(1) :142- 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