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策略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4:06: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将优秀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 , 可以让幼儿 从 小 接 受 民 间 文 化 的 熏 陶 ,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从提升教师民间美术素养 , 遴选与整合民间美术 资源 , 丰富与创新民间美术教育活动 , 完善民间美术教育协同机制四方面探究民间美术 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策略 。

  关键词 : 民间美术,幼儿园,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瑰 宝 , 是 人 们 感 受 美 、 表现美和创造 美 的 主 要 形 式 , 兼 具 实 用 性 与 审 美 性 , 其教育意义更是内涵丰富 。 民间美术对于儿童 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认知有着巨大影响 , 充 分挖掘民间美术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将其融入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 , 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感知和欣赏 中丰富审美体验 , 提高审美情趣 , 也能让幼儿在表 现和创作中提升动手能力 、观察力 、想象力和创造 力 ,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 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 认同感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

  一 、提升教师民间美术素养

  1. 提高教师对民间美术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应更新 美 育 理 念 , 重 新 审 视 和 理 解 开 展 美术教育的内涵 与 形 式 。 幼 儿 美 术 教 育 要 基 于 幼 儿的 生 活 实 际 , 在 生 活 中 去 感 受 、 表 现 和 创造美 。

  民间美术来源于日常生活 , 容 易 被 幼 儿 接 受 , 主要表现在 : 一是其表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高度 契合 。 民间美术如剪纸 、年画会对日常事物表征进 行艺术化 、夸张化处理 , 在色彩运用上整体趋向明 亮鲜艳 。而幼儿对印象深刻的东西会夸大感知 , 偏 爱色彩鲜艳的事物 。二是其材料的易得性和可操作 性强的特点更易于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 。 民间美术 中所运用的材料与工具 , 如泥巴 、木棍 、染料 、毛线等 , 便于获取 。三是其形式的娱乐性更易于幼儿 接受和参与 。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活动的 载体之一 , 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在幼儿眼 中 , 用泥巴 、纸张 、毛线等易 得 的 材 料 制 作 动 物 、 人物等形象是有趣的 , 用手帕 、染料等进行扎染是 好玩的 。 因此 , 当幼儿真正参与到民间美术活动中 后 , 更容易接纳并产生兴趣 。

  2. 开展专业培训 , 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 长 效 培 养 机 制 , 围 绕 思 想 理 念 、方 式 方 法 、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综合制定包括民间美术在 内的民间艺术教育培训课程 , 注重采用体验式 、参 与式的培训形式 , 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民间 美术的知识技能 。教师培训除了旨在掌握民间技艺 之外 , 更需要加强理论学习 , 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根 据幼儿成长发展的特点 , 针对性设计教育活动 , 有 效地将民间美术融入幼儿美术教育中 , 提升课程开 发力 , 从长远的角度提升民间美术教育的科学性和 可持续性 。


\

 
  二 、遴选与整合适合幼儿的民间美术资源

  充实民间美术资源 , 是推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 动深入开展的首要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资料 查 阅 、 调查走访 、参观学习 、访谈咨询等方式 , 采用文字 记录 、绘图 、录制音视频等手段 , 分类收集 、厘清 民间美术资源 。

  1. 遴选原则

  一是要贴近幼儿生活 , 利于幼儿参与 。基于幼 儿生活经验与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 将 有 趣 、有 益 、 生活化作为选择内容和设计活动的重要标准 。要认 真分析所选用的资源是否能够支持幼儿自主活动 、 主动探索 、充分体验 。二是要符合幼儿兴趣 , 具有 一定挑战性 。要充分兼顾幼儿的兴趣 , 进一 步考虑 运用这些资源设计美术活动时是否能够拓宽幼儿的 经验和 视 野 。 三 是 要 具 有 代 表 性 、经 典 性 和 生 命 力 。 民间 美 术 博 大 精 深 , 要 以 幼 儿 全 面 发 展 为 初 衷 , 把民间美术巧妙地融入幼儿日常美术教育 中 , 给幼儿以真善美的熏陶 。

  2. 整合方法

  一是根据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需要 , 理性 、科 学地分析民间美术各类资源以何种方式运用于幼儿 美术教育最能贴近幼儿生活 , 最能与幼儿日常生活 产生紧密联系 , 最有利于幼儿成长发展 。在此基础 上 , 对已经 遴 选 出 的 教 育 资 源 进 行 重 组 、 整 合 。 二是开发生成各类活动主题 。根据不同民间美术的 特点和幼儿不 同 年 龄 段 的 发 展 水 平 , 确 定 主 题 内 容 , 围绕主题对各类资源进行重组 、改 编 或 创 编 , 进一 步突出内容的趣味性和游戏化 。三是整合过程 要形成闭环 。在开展相关活动后 , 要及时收集来自 幼儿 、家长 、 同行教师等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 将显 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进一 步结合起来 , 最终实现资源 整合的生活化 、情境化 、趣味化 , 有效促进民间美 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3. 形成资源库

  一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将教师在开展民间美 术教 育 活 动 中 收 集 到 的 可 利 用 资 源 按 照 教 育 主 题(剪纸 、扎染 、泥塑 、版画等) 、教育场 景(区 域 活动 、集体活动 、环境创设等) 、材料属 性(模 具 、 美工刀等) 等 进 行 分 类 。 二 是 多 种 形 式 进 行 存 储 。 对于可重复利用的实物资源 , 可以统一规整到固定 的存储空间 , 妥善保存管理 , 方便教师在开展民间 美术教育活动时使用 。对于非实物资源如活动设计 方案 、活动实施录像 、幼儿作品电子照片 、培训讲 座视频资源等 , 可以统一上传到网络空间 , 建立资 源目录 , 方便教师进行检索 、调取和使用 。


\

 
  三 、丰富与创新民间美术教育活动

  
1. 明确目标 , 有的放矢

  制订合理适切的目标 , 不仅能增强教师组织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还有助于促进民间美术教育由碎片化和随意性走向系列化和系统性 。一 是制订民间美术教育的总目标 , 尽可能涵盖情感态度 、知识经验 、行为方式 、能力发展等多个方面 , 关注幼儿是否通过 民 间 美 术 教 育 掌 握 了 民 间 美 术 相 关 知识 , 培育了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 提升了独立思考 、积极表达 、有效交流的能力 , 发展了审美 、想象 、操作等能力 。二是结合具体的美术形式和幼儿不同年龄特征 , 制订更加具体的教 育 目 标 。 例 如 ,关于民间美术作品的认识和欣赏 , 小班幼儿侧重于喜欢与自我情感表达 , 中班幼儿侧重于关注与自我感受表达 , 大班幼儿侧重于发现与自我理解 。

  2. 构建模块 , 形成体系

  构建模块是确保民间美术教育活动走向系列化和系统性的重要保证 。模块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 一是在纵向方面 , 遵照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 , 设计由浅入深 、 由易到难 的 教 育 活 动 ,既要保证幼儿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开展探索性 、创造性活动 , 又能保证活动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 二是在横向方面 , 将遴选后适宜幼儿开展活动的民间美术进行合理分类 , 分别设计教育主题 , 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 这既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活动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 又 能 在 主 题 的 引 领 下 整 合 和 融 入 艺术 、社会 、语言等各个领域 , 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 。

  3. 创新形式 , 丰富内容

  将主题活动 、美术集体活动 、 区域活动 、社会实践 、家园共育等多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 , 持续调动幼儿学习民间美术的积极性 , 为幼儿创设更多直观感知 、亲身体验 、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师可以将民间美术活动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系列 , 融入主题活动中 。例如 , 在系列活动 “青花 ”中 , 教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青花瓷 , 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布置成青花瓷展 ; 引导幼儿欣赏并了解青花瓷的不同器型 、不同图案以及不同器型上图案的装饰位置和排列规律 , 并尝试用刮画 、写生以及装饰等方法表现青花瓷 ; 在了解青花瓷图案与色彩特点的基础 上 , 引导幼儿将青花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 , 如设计青 花笔筒 、青花 T恤 、青花拎包等 。

  4. 营造环境 , 拓展空间

  一是基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需要 , 结合幼 儿认知能力 , 创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文 化环境 , 模拟民间社会生活情境 , 开展适宜的民间 美术游戏活动 , 使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 , 调动幼儿 参与的兴趣 。二是在民间社会生活重要节庆文化的 时间节点上 , 结合本地域民间生活习俗与相关主题 的游戏活动 , 有意识地选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 、本 地特有的民间美术文化元素作为环境创设的内容 。 此外 , 环境创设除了在班级教室进行创设外 , 还可 以在园内设置民间艺术长廊 , 开辟专门的民间艺术 活动室 , 还可以拓展到家园合作 、社区共育的教育 大环境中 。

  5. 家园联动 , 深层合作

  在民间美术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 , 教师 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幼儿家庭生活环境中的物质 与人力资源 。 一 方面 , 教师可以通过家 长 委 员 会 、 家园互动平台等 , 开设民间文化讲堂 、幼儿家长秀 绝活 、 民间美术亲子游戏等活动 , 指导幼儿及其家 庭成员制订亲子活动方案 、活动材料收集与准 备 、 家庭文化与生活环境营造等 。另一方面 , 教师可以 收集记录幼儿家庭成员的文化背景和技艺专长等 , 建立家长民间美术资源信息库 , 丰富幼儿园民间美 术资源的内涵 , 改 善 民 间 美 术 资 源 利 用 不 足 的 现 状 , 解决幼儿教师民间美术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或技 能水平有限的问题 。

  6. 多元评价 , 共同参与

  一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不能仅仅把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 主体 , 应该也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评 价中 , 还可以邀请幼儿园管理人员 、家长 、 民间艺 人参与到评价中来 。二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 性 。 不仅要关注 幼 儿 在 民 间 美 术 活 动 过 程 中 的 美 术 知 识 、技能的获得 , 也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 出的主动性 、兴趣性 、专注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等 情感态度 。三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 可以综合运用谈话 、观察记录 、作品分 析 等 方 法 , 聚焦幼儿的美术行为 , 通过照片 、录像 、文字等方 式记录和分析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 。有计划 、有目 的 、系统地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和相关资料 , 让幼 儿的成长有迹可循 。

  四 、完善社会资源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发挥专家学者和民间专业艺人的引领指导 作用 , 从民间美术知识与技能 、课程开发实施与评 价 、 民间美术教育策略方式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有效 指导 。二 是 发 挥 家 长 和 社 区 的 协 作 支 持 作 用 。 例 如 , 邀请家长参与调查 , 搜集民间美 术 教 育 素 材 , 指导家长进行家庭环境创设 , 开展亲子合作 活 动 , 拓展民间美术 教 育 的 空 间 。 三 是 加 强 馆 园 合 作 共 建 。组织幼儿参观当地民俗博物馆中有关民间美术 的展厅 , 让幼儿在更直观的了解和更直接的体验基 础上潜移默化渗透民间美术教育 。 民俗馆 、美术馆 等可以不定期在幼儿园举办陈列展览 、艺术体验等 活动 。 四是从单向交流走向多向交流 。 民间美术融 入幼儿园美术教育 , 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资源的融 入 , 还应该体现在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成果的 输 出 。 例如 , 幼儿园可以在社区的支持下 , 将幼儿制作的 民间美术手工艺品在社区进行陈列展示 , 既宣传展 示了教育成果 , 又弘扬了民间美术文化 。

  参考文献

  [1] 李桂芬. 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 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 2016.

  [2] 潘妍宏 . 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路径[J] . 广西教育 , 2020(21) : 152- 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