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学习任务群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习任务群基于课程教学, 由多个学习任务组建,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实践性。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 教 师可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完善以往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文章结合学 习任务群的特点及设计要素,提出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提高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 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构建语文学 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这对教师的 教学工作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身 的教学观念,以“任务”为主导,帮助学生开拓多样 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合作探究、 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体验语文学 科魅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依据多 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 好学习任务群的理念,需要教师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特 点以及构成要素,再结合实际的教情和学情,为学生 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为此,笔者针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 教学实践展开论述。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群就是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系列 具有挑战性、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旨在通过任务驱动 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在语文大单 元教学中,学习任务群倡导改变以往直接教学的方 式,将静态的语言知识融入生动的任务中,强调引导 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实践学习, 逐步领会课程知识, 并 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进行 了三个层次的划分,具体表现的特点是各年级学习重点不同,因此任务内容和任务方式也各不相同。如低 年级以识字为主,学习任务群偏重于学生对文字意、 形的掌握,体现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因此,教师 需要考虑如何选择思辨性、跨学科类的学习任务。中 年级学生开始理解句子、阅读课文,因此学习任务群 偏向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探究,同时联系生活实际 思考文章中表达的哲理。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收集信 息、整合信息,体验整本书阅读,因此学习任务群偏 重于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思想、情感、 品德等整体的认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素
(一)情境要素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使用离不开情境的引导,这 主要是由于在小学阶段,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如 果直接将任务抛给学生,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直 接影响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 课程知识,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任务情境 [1]。常规的情 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环境。通过情境引 导,学生能明确任务内容及目标,构建不同的语言认 知,同时激发对任务群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要素
任务是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要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 中,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多以作业、测验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 用。因此, 教师要重视任务的设计, 突出挑战性、实践 性、丰富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带给学生新 奇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乐在课堂,实现深度学习。
(三)活动要素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好学习任务后,还要针对任务 内容,结合课程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 习活动。这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打开学生的学 习思路,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群的兴趣;另一方面可 以促使学生沉浸于课堂中,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帮 助学生尽快达成任务目标,同时积累多样化的语言学 习经验,从而促进学习任务群目标的有效落实 [2]。在 设计活动时,教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学生 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四)资源要素
任何教学的高效实施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旨 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 系,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选择教学资源 时, 教师需要根据任务需求, 考查学生的学习实况, 做 好资源的筛查工作,同时采用合适的方式巧妙地融入 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认知。 而资源的来源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课外文章、课外 书或者数字化资源、网络平台、信息设备等。
(五)评价要素
评价是学习任务群落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 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以及成果的考查,同时也是反馈学 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操作。在评价要素的设计中,教师 要关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标准 主要基于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表 现,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分层设计评价标准,满足不 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评价形式则可以丰富多样, 教 师可以根据任务目标以及课堂活动效果,自主确立评 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积分评价等,从不 同的角度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同时发现学生身 上的亮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化发展。
三、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聚焦预习任务,解读单元结构
大单元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整体意识,能够全面把 握单元知识结构,按照单元主题,有目标、有规划、 有方法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有效的单元教学。 因此,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 先从预习环节出发,借助预习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 从整体上熟悉单元篇章结构和脉络,了解单元主题内涵, 为后期的单元学习打好基础。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按照基础性原则,以简单的任务引出单元主 题,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学生对单元学 习的期待值,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例如,三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 然”,包括三首诗及两篇文章,通过对单元内容进行整 体了解,能够看出本单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环境的 喜爱,通过对燕子、鸭子、河豚、黄鹂、梅子、荷花 等动植物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生动形象 的景物,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基于此,教师 在学生预习环节,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预习任务:
任务一:熟悉单元结构,略读单元内的故事和文 章,用简短的词语总结单元主题。
任务二:谈一谈你对大自然的印象,说出一个你 最喜欢的植物或者动物,并说明为什么?
任务三:找到单元中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者一 篇文章,并说明为什么?
预习任务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了 初步了解,同时预习任务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兴趣 特点,降低了单元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在教学 中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价,自然而然地将 单元内容引入课堂中, 从而促进单元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设计合作任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大单元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单元主题划 分多个小主题,并将单元知识划分为多个课时进行授 课。在每一个课时中,教师都可以采用学习任务群的 教学方法, 丰富课堂结构, 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用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学习, 主动思考 [3]。但在现阶段小 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任 务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他人的依 赖性较强。为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布置 合作任务, 鼓励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以动物为主题, 通 过说明性散文的行文手法介绍了家庭中常见的动物, 如 猫、母鸡、白鹅等,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动物的 观察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在教学《猫》时, 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 过合作任务的引领,加深学生对“猫”这一动物的了 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 的有效实施。
任务一:小组合作, 找出课文中描写猫的句子, 说 一说这些句子哪里写得好?
任务二:小组合作, 总结每一段落的核心大意, 并 用关键词进行总结。
任务三:你家养猫吗?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家里养 的猫是什么样的,并制作猫的介绍卡。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合作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 时间和空间去深度研究课文,同时调节课堂气氛,鼓 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自主总结课文, 自主延伸课文,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另外, 在合作任务中,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指导学生明确任务 问题,同时按照正确的思路思考,最快地输出任务成 果,以此保障课堂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进度。
(三)布置实践任务,挖掘学生潜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包含大量丰富的文本资料, 但 其中存在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远,是大单元教学 的难点,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一味地引 导学生阅读、背诵、抄写,只能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形 成短暂记忆,对学生思想、情感、品德等方面的发展 难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 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在大单元主题下设计多个小任 务,以小任务支撑大的实践任务,从而凸显课程教学 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针对我国的 传统节日进行课文选编, 包括春节、腊八节、寒食节、 七夕节、中秋节等。在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 同的课例内容,划分不同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 实践、热情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实践任务。 例如, 在《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的教学中, 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节 日”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演讲、歌唱、舞蹈、手抄 报等不同的形式,演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师可以 根据学生的表现选出最优秀的演绎形式,以此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寒食》《迢迢牵牛星》等古 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和古人一起过 节”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搜索相关的文化节日资 料,联合古诗词内容,对传统节日的背景、发展、现 状等进行梳理,制作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电子海 报等。同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过节的情景, 说一说现代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与古人过节方式有 哪些不同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四)做好任务评价,推动学生发展
在学习任务群的实际实施中,教师还需要针对学 生的过程表现以及任务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参考,对大单元 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完善学习任务群教学 模式,推动学生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到 学生小组中, 与学生一起交流合作, 记录学生的发言, 并通过打分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学生参与合 作的积极性、学生对小组任务的领导能力、学生自身 对任务的完成兴趣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评价中表 扬优秀的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另外,教师可 以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拓展 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维度,促进学生多角度反思自己的表 现, 改进学习方法, 以此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学习任务群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 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任 务群在不同年级中的应用特点,同时把握好学习任务 群的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 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况,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巧妙地融入学习任务,优化以往 常规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学生对 语文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 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贾建飞.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四年 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3 (17):10-11.
[2] 刘珠琴.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 践研究[J].教师,2023(10):27-29.
[3] 林丽平.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3(6):172-174.
[4] 冯雪.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3):60-65.
[5] 乔海平.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思考[J].求 知导刊,2023(4):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