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07 11:08: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 义务教育语 文 课 程 标 准(2022年 版)》设 置 了 贯 穿 四 个 学 段 的 六 个 学习 任 务 群 , 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表明语文教育应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实现语文课程 的育人价值 。教师需以核心素养统领学 习 目 标 , 发挥各个素养整体协同作用 ; 以学 习 任 务群重构学 习 内容 , 设计连续且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和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 ; 以 表现性评价变革学习评价 , 落实与检测学生在未来学 习 与生活中解决实 际 问 题 的 综 合 能力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 称“语文新课标”) 指出以语文学习任务群呈现与组 织课程内容 , 语文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教(学) 什么” 的问题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 务组成 , 共 同 指 向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发 展 , 具 有 情 境 性 、实践性 、综合性 。这意味着一线教师需设计相 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 、创设真实语文情境 、引导学 生在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 展语文核心素养 。现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为例 , 阐述语文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的教 学实践 。
\

  一 、以核心素养统领学习 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 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情境的语言运用中 形成的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的综合体现 。 以学习任务群整合课程内容 , 要立足 核心素养 , 彰显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 。语 文新课标提出“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 目标”。因此 , 每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应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 。 陶行知 提出 ,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 不是教 学 生 , 乃 是 教 学生学”。具体来说 , 教师要在素养 目标统领 下 设 计相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 ,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 程中掌握方法和策略 , 获得情感体验 , 形成与发展 未来学习与生活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

  结合单元内容 , 以《儿童与自然— 夏季》为主 题构建四个学习任务群 : “诗 词 寻 夏— 文 学 阅 读 与创意表达”“荷塘景色—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夏 夜音乐会— 整本书阅读”“夏天的歌唱家—跨学 科学习”。其中 , 在设计“诗 词 寻 夏”这 一 学 习 任 务 群时 , 确定学习 目标 : ①激发自己对自然的向往之 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②能准确理解古诗 中的重点词句 ; ③能够从古诗联想到大自然及自己 的真实生活 ; ④学会欣赏描写夏季的古诗并能分享 古诗 。这四个学习 目标虽然分别指向文化自信 、语 言运用 、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 但并不意味着学习 目标都要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一一对应 , 而是要 围绕这四个方面 , 有所侧重 , 不能割裂 。如在设计 “夏夜音乐会”这一 学 习 任 务 群 时 , 确 定 学 习 目 标 :

  ①通过共读一本书 , 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 ②能够流 利地介绍故事内容 ; ③学会清晰地与他人分享 一 本 书 ; ④体会夏夜里的唯美温情 。这四个学习 目标更 侧重语言运用 , 但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中 , 学 生的思维能力 、 审 美 创 造 以 及 文 化 自 信 都 得 以 发 展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 一方面 , 核心素养在语 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情境的语言运用中 形成与发展 ; 另一方面 , 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 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表现 , 各个素养整体 、协同发 挥作用 , 任何单一 素养都无法满足真实情境中解决 复杂问题的需求 。

  二 、以学习任务群重构学习内容

  语文新课标指出 , “设计语 文 学 习 任 务 , 要 围 绕特定学习主题 , 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 践活动 。”设计学习任务群 , 要从教材重组和资源整 合角 度 重 构 学 习 内 容 , 将 单 元 内 容 进 行 课 程 化 。 “诗词寻夏”“荷塘景色”“夏夜音乐会”“夏天的歌唱 家”这四个学习任务群具有内在逻辑关联 , 通过教 学可以引导学生在识字与写字 、 阅读与鉴赏 、表达 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文的关键 能力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群”是指由多个连续任 务组合而成的课程内容 。

  如在“诗词寻夏”这一学习任务群里设计了四个 学习任务 : ①依平仄诵读古诗《小池》《池上》; ②比 较两首古诗中风景的异同 ; ③背诵积累描写夏季的 古诗 , 《采莲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四时田园杂兴 · 梅子金黄杏子肥》; ④小组合作分享一首古诗 。

  再如“荷 塘 景 色”这 一 学 习 任 务 群 里 也 设 计 了 四个学 习 任 务 : ①学 习 课 文 , 说 一 说 你 眼 中 的 荷 叶 ; ②读《荷花》一 文 , 介绍文中描写的荷塘景 色 ; ③比较阅读 , 找一 找古诗与《荷叶圆圆》《荷花》中描 写荷叶与荷花的词句 ; ④生活体验—公园赏荷 。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 首先要创设符合学生认 知水平的学习情境 , 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 逐渐积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 。

  1. 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主要是激活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 。创设真实情境并据此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有两种方式 : 一 种是依据主题虚构 情 境 ,另一种是立足儿童生活情境 。

  如在“荷塘景色”任务 一 中创设虚构情境 活 动 :

  ①如果你是小水珠 , 说 一 说你躺在荷叶上的 感 受 。

  ②你见过的停机坪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是小 蜻 蜓 ,说一说你在天空中飞翔和停落在荷叶上的心情和感受 。③你在舞台上演唱过吗? 把你在舞台上唱歌的心情说给大家听 。 ④炎炎夏 日 , 如果 你 是 小 鱼 儿 ,炽热的阳光照在水面上 , 你来到荷叶下乘凉 , 你会说什么?

  学生在创设情境中 , 像小水珠 、小蜻蜓 、小鱼儿一样感受荷叶是怎样的 。在接下来进行角色表演时 , 学生情感体验能得到升华 。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 理 念 。

  创设真实的情境应立足学生现实生活 , 将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完成古诗诵读与鉴赏以及比较阅读课文《荷叶圆圆》《荷花》系列学习任务以后 ,学生对荷塘景色形成了丰富的认识和体验 , 接下来设计学习任务 : 生活体验—公园赏荷 。到洪湖公园观赏荷塘景色 , 细心观察荷叶与荷花 , 并尝试把自己观察的景色和体会到的心情简单写出来 。 由课堂学习到生活体验 , 既立足真实生活情境 , 也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

  2. 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

  学习任务的达成则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任务是目标 , 是为了解决真实的问题 ;活动是手段 , 是完成任务的路径”。

  在“荷 塘 景 色”任 务 一 中 : 读《荷 花》一 文 , 找一找文中描写的荷塘景色 。共设计三个活动 : ①请在小组内交流 ,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②请分别把描写荷叶 和 荷 花 的 句 子 找 出 来 , 读 给 同 桌 听 , 并 说一说它们 有 什 么 特 点 。 ③火 眼 金 睛 。 找 一 找 : 那一池中有一 朵 最 特 别 的 荷 花 , 说 一 说 它 的 样 子 和 姿态 。学生完 成 任 务 实 际 是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 在 这 一个任务中解决了两个问题 : 荷塘中有哪些景 色? 如何描写荷塘景色?

  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夏天的歌唱家”中 , 结合 科学“观察动物”的单元学习内容 , 运用科学课上所 学的观察动物方法来观察夏天的歌唱家—蝉 , 设 计了两个学习任务 : ①回顾科学课 , 总结观察动物 的方法 ; ②观察蝉 , 了解蝉的特点 , 呈现你的观察 与发现 。

  在任务二中设计五个活动 : ①阅读《歌 唱 夏 天 的精灵蝉》, 向同学介绍蝉的成长过程 、生活环 境 等 。②诗中蝉 。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三首咏蝉诗 : 虞 世南的《蝉 》、 李 商 隐 的《蝉》和 骆 宾 王 的《在 狱 咏 蝉》。查阅资料 , 了解古诗含义 , 讲 一 讲 古 诗 中 蝉 的特点 。③画中蝉 。欣赏画家齐白石笔下的蝉 , 你 也来画一 画蝉 。 ④查阅资料 。 了解蝉的 现 代 寓 意 。 ⑤以 “蝉”为 主 题 , 做 一 张 书 画 小 报 或 写 一 篇 小 短文 。

  学生是 活 动 的 主 体 , 创 设 活 动 要 基 于 学 生 特点 、能力与兴趣 , 才能让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经 验 。通过以上五个活动 , 学生能从不同层面多角度 认识蝉 。

  三 、以表现性评价变革学习评价

  核心素养时代 , 亟须探索从评价改革入手 , 从 而驱动课程 、教学与学习的变革 , 表现性评价便是 素养导向的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

  1. 评价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现性评价对焦核心素养 , 评价学生在未来学 习与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因此 , 表现性评 价首先要设计接近于真实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任 务 , 让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 来解决问题 。

  在“荷塘景色”学习任务群中 , 任务一 : 学习课文 , 说一说我眼中的荷叶 , 设计了情境 体 验 活 动 、分角色朗读活动和表演课文活动 , 三个活动都将学 生置身于课堂虚构的真实情境中 。任务二 : 读《荷 花》一文 , 说一说文中描写的荷塘景色 。设计活动 : 小组交流荷塘景色 、与同桌分享词句和火眼金睛找 一找池中最特别的一朵荷花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置 身于作家叶圣 陶 先 生 所 描 写 的 荷 塘 世 界 里 。 任 务 三 : 请你找一 找古诗与《荷叶圆圆》《荷花》中描写的 荷塘景色 。在文本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辨和归纳 能力 , 在多个连续且有逻辑关联的任务中 , 学生核 心素养得以发展 。

  接下来设计任务四 : 公园赏荷 。六月正是深圳 洪湖公园赏荷时节 , 设计活动 1: 和爸爸妈妈或与 朋友相约一起到洪湖公园观赏荷塘景色 , 细心观察 荷叶与 荷 花 , 说 一 说 洪 湖 公 园 的 荷 塘 景 色 。 活 动 2: 尝试把自己观察到 的 景 色 和 体 会 到 的 心 情 简 单 写出来 。在以往学习任务中 , 荷塘景色尤其是对荷 叶与荷花的 认 识 与 体 验 都 已内 化 为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 能否用已形成的素养创作出 自己的作品 , 便是 检测学生面临真实情境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而这正 是表现型评价的内容 。

  在“诗词寻夏”中设计任务一 : 背诵积累描写夏 季的古诗 。选一首古诗在课堂前展示 。任务二 : 小 组合作分享一 首喜欢的古诗 。活动 1: 用自己的话 讲解古诗 , 并说一说你喜欢这首古诗的理由 。活动 2: 诗配画—《古诗 中 的 夏 天 》。 这 两 个 任 务 都 以 诵 读 、小组分享 、书画呈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在 “夏夜音乐会”中设计任务 : 家庭阅读分享会 。 和爸 爸妈妈一起分享故事—《夏夜音乐会》, 录制视频 在班级分享 。在“夏天的歌唱家”中也以研究小短文 和书画小报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表现性评价的内 容不同于标准化评价中的选择 、填空与问答 , 而是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构建反应 、作品生成与行 为表现 。

  2. 利用评价规则促进反思学 习

  传统的纸笔测验提供选择性回答 , 表现型评价 则提供建构性 回 答 。 表 现 性 评 价 要 求 学 生 建 构 反应 、完成任务 、展示能力 , 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结果 , 同时也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 。 因此 , 需 要制定评价规则综合评价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 同时 , 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 学生在依照评 价规则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过程与成果进 行反思与调控 , 明晰“我做得怎么样”“做得好是怎 样的”“我可以如何改进”。

  在“诗词寻夏”学习任务群中设计小组合作分享 一首古诗的学习任务 , 学生以视频方式呈现学习过 程与学习成果 。教师依靠自身经验和智慧制定符合 学生实际学情的评价规则 , 让学生参与评价 , 并依 据评价规则在自我评价 、 自我反思的学习支架中逐渐形成认知地图 。

  在制定“诗词寻夏”古诗鉴赏评价表时 , 可分精 神 面 貌 (20%) 、 语 言 表 达 (30%) 、 小 组 合 作 (20%) 、展示形式(30%) 四个评价维度 , 每个维度 可再分为优秀 、 良好 、合格 、有 待 改 进 四 个 层 级 , 每个层级中都有一些相关评价要点 。

  如“语言表达”维度中“优秀”层级评价要点是 : 语言优美 、 吐字清晰 、普通话标准 、声音洪亮 、能 依据平仄声情并茂地诵读古诗词 、能创造性讲解古 诗词且内容丰富 、能联系生活说出 自 己感悟 ; “良 好”层级评价要点是 : 语言流利 、 吐字 清 晰 、普 通 话标准 、声音洪亮 、能正确用平仄诵读古诗词 、能 完整准确讲解古诗词 、能说出 自 己的感悟 ; “有 待 改进”层级评价要点是 : 语言不太通顺 、 吐字不 清 晰 、声音偏小 、没有依据平仄诵读古诗词 、讲解古 诗词时内容比较少且不完整 。

  学生依据评分规则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逐渐 理解评分规则 , 并一边评价一边反思自己在语言表 达 、组织形式等四个维度的表现 , 从而明晰“我 现 在做得怎么样”“做得好应该是怎样的”“我怎样才能 做得更好”。基于前期反思 , 对照评分 规 则 , 在 接 下来的“夏夜音乐会”学习任务群中完成学习任务 : 家庭阅读分享会 。 和爸爸妈妈一起推荐这本书 , 录 制“我推 荐 书 来 读”时 , 学 生 会 自 觉 进 行 调 整 与 改 进 , 最后呈现出来的学习成果也就自然实现了学习进阶 。

  在“荷塘景色”和“夏天的歌唱家”两个任务群中都产生了相同的短文作品 。评价时编制调查表让全班学生参与投票 , 分别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十篇作品在班级公众号发表 。在编制调查表时把评分规则定为 : ①用词准确 , 语句通 顺 ; ②语 言 表 达 流 利 ,读起来朗朗上 口 ; ③情感真挚 , 能体会到赞美与喜爱之情 ; ④描写生动 , 眼前能浮现出一 幅美丽的画面或栩栩如生的形象 ; ⑤我能在文中找到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 如 ; ⑥我学到了写作的方法 , 试举一例 : 。

  调查表用五级量表“非常赞同 , 赞同 , 不 一定 ,不赞同 , 非常不赞同”来进行测量 。 如 上 , 在 参 与评价的过程中 , 学生会互相仔细阅读作品 , 逐渐理解评分规则 , 并在反思中把评分规则内化为 自我标准指导下一次写作 。
\

  四 、结语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实现语文课程育人价值 , 一线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树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 构建素养型语文课程 目 标 ;深入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 , 以语文学习任务群重构课程内容 ; 积极践行表现性评价 , 推动语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深度变革 。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 4- 19.
  [2] 崔允漷 . 试论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与路径的建构[J] .中国教育学刊 , 2022(7) : 65- 70. 78.
  [3] 郑国民 . 以文化人 , 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 准— 义务教育语 文 课 程 标 准 (2022年 版) 解 读 [J] .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2022(9) : 30- 36.
  [4] 刘飞 , 黄伟.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体系重建—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22. 23(4) : 1- 6.
  [5] 王本华 . 任务 · 活动 · 情境—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 . 语文建设 , 2019(21) : 4- 10.
  [6] 周文 叶 . 促 进 深 度 学 习的 表 现 性 评 价 研 究 与 实 践 [J] .全球教育展望 , 2019. 48(10) : 85- 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6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