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微课是高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学生之间 的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时机灵活应用微课,可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疑难问题;解决实践
高中物理学科包含了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 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毅力、逻 辑思维、建模能力等要求较高.由于物理学科内容多 偏于抽象的理论,很多学生对此产生畏难情绪,学习 缺乏主动性,因而成绩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 师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方式,通过微课分析疑难问题, 为学生排忧解难[1] .
1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 . 1 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复杂性、隐蔽性的问题 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力 学中的向心力问题、万有引力问题,电磁学当中的电 磁感应问题,光学中的全反射问题,等.以往传统的 教学方式难以将这类问题展示出来,导致学生学习 积极性较差,学习效果不佳,对知识的应用存在困 难.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 容,依靠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中, 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剪辑视频和音频,丰富教学内 容、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 向发展,改进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2] .
1 . 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涉及范围较广,对学生学习能力 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概念、定理的学习,还是物理实 验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在微 课的协助下,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自主拟定学习方案,明确预习的各项要求,并利用课 后练习完成自我检测,提前掌握关键知识点,减少疑 难问题,提升学习效率.微课具有短小、易于理解的 特点,是学生重要的自主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前 对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不懂 的知识点,结合需求制定自学计划,补足短板、提升 优势.
1 . 3 优化教师的教学技术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 教学技术等方面与时俱进,让高中物理课堂更加高 效、生动、有趣.过去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有抵 触心理,主要原因是教学技术不足,在数字化教学方 面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技对物 理教学的作用.通过引入微课,教师可以运用摄像 机、教学演示工具、视频编辑工具等自主创建教学素 材,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疑难问题,利用微课进行分析,改进教学技术.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设计方法
2. 1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设计
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高 中物理教材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筛选出重难点内容, 实现微课和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这样才能利用微 课解决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在以往的物 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微课教学的目标,过度使用 微课,在一节课中设计多个微课视频,学生抓不住重 点,很多微课使用价值不高,这种就属于无效微课.
2. 2 围绕学生主体进行设计
微课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教师要结合学 生的基础,为学生设计学习清单、练习题,利用学习 清单和练习题进一步凸显微课重点,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微课是重要的教学 工具,教师需要通过微课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微 课设计和制作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微课内容的趣味 性、直观性,抓住学生的学习难点,用生动、形象、带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3 融合微小知识进行设计
微课的特点是“ 小”“ 简”“ 精”.在高中物理教 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为学生量身打造微 课,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在海量的微课当中进行 挑选,无论是哪一种微课,教师都要注重视频内容的 精简性,避免微课视频过于冗长.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拆分,将疑难问题分 解为多个微小的知识点模型,确保知识点的独立性, 这样才能让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另外,教师 需要用知识点来命名微课,例如“ 单摆周期公式 ” “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等,这种命名方式 能够辅助学生开展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反复钻研,确 定重点学习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3 利用微课解决高中物理疑难问题的实践策略
3 . 1 在预习环节引入微课,减轻学生压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让 学生在课前掌握重要知识点,减少学生上课的阻力.
通过引入微课,教师能够在视频当中讲解新课的重 点内容,同时穿插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在短视频中 进行预习,把握难点和重点知识.
案例一: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动量守恒 定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 课前预习微课,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复习动量表达式、 动量定理的相关内容.在分析“ 物体碰撞前后两者 的动量之和”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呈现冰壶 比赛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冰壶相撞之后的运动 方向,从中抽象出运动规律,为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 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 难度.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知 识,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的接受效果.
3 . 2 利用微课辅助课堂,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不但可以应用于课前预习方面,还可以应 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环节, 适当穿插微课视频,全面保证课堂教学效率.针对高 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很多物理知识过于抽象,物理 模型过于复杂,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难以通过教师 的语言描述完全听懂物理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 可以通过微课来讲解疑难物理知识点,减少物理知 识的讲解时间,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单摆》.在学习 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单 摆运动的特点,理解单摆运动的模型,熟练应用单摆周 期公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等效重力加速度与等 效摆长的理解.下面为《单摆》教学的微课视频设计.
微课视频片头:( 播放剪辑的单摆模型运动视 频)同学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单摆周期的计算方法, 是否可以在实践当中熟练应用呢?下面的问题可以 考查大家的学习效果.
正文讲解: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
问题:图中的单摆摆长为 L , 小钉在悬点正下 方,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摆线的上半部分会被小钉 挡住,摆长会发生变化.下图是摆球的频闪照片,N 和 M 是最高点,P 是最低点,求小钉和悬点的距离?
在解决这道题时,学生首先需要确定频闪照片
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可以设相邻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t , 所以摆球在右侧摆动的周 期为 T1 = 8 t , 左侧的摆动周期为 T2 = 4 t , 从而得出 T1 和 T2 的比,接下来可以运用单摆周期公式研究摆 长的关系,最终可以得出小钉和悬点的距离.
通过引入微课,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 学生展示单摆模型,让学生全面了解问题的情境,掌 握解题的关键点.在这道题中,教师可以运用建模软 件,使学生了解摆球的运动过程,深入理解问题,应 用单摆周期公式解决问题.
3 . 3 基于微课演示实验,辅助学生观察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实 验室完成,还有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学生难以观察物 理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演示实验,对实验内容 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录制实验、下载实验视频等方法,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观察.
案例三: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受迫振动 共振》.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 共振的条件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共振的应用方法和 防止策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演示实 验过程,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总结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微课当中引入相关 科教节目的片段,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共振 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 趣.下面是本节课的微课内容.
微课视频片头:( 视频展示与共振相关的图片)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受迫振动 频率的影响因素,知道了受迫振动频率是由驱动力 决定的,下面我们将通过微课视频观察共振实验现 象,通过实验来探索振动的振幅与固有频率的关系. 正文讲解第一部分:探索振幅与驱动力的关系.
播放共振现象实验视频,利用小球、丝线、铁架 等实验器材,展现共振现象.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各个球的摆动情况,分析振幅最大的摆球, 通过多个视频引导学生探索振幅与驱动力的关系.
播放共振演示仪的实验,运用共振演示仪来展 现共振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共振演示仪的原理.
正文讲解第二部分:展示生活中的共振.
呈现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木桥垮塌事件:士兵 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一座木桥,原本坚固、足以承载 过桥军队重量的木桥瞬间垮塌,属于共振现象.
在该实验中,微课视频能够帮助教师减少课堂 实验的时间,使学生观察更多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 更加有力的实验结论.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 需要把握好视频模拟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比例, 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实验演示方 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
通过应用微课,教师能够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效 率,让学生深入掌握物理实验的原理,加强学生在课 堂上的讨论,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微课视频可 以反复播放,还可以放大实验效果,学生不但能够在 课堂上观看微课视频,还可以在课下预习或复习的 过程中自主观看实验视频,深入钻研实验原理,将实 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3] .
总之,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 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多学 生无法真正理解,以致产生了很多疑难问题.针对这种 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可视 性等特征,应用微课来解决疑难问题,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简洁,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军伟.浅谈如何利用微课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J] . 文理导航 · 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9) : 155 - 156 .
[2] 李鸣.用“微课模式”解决高中物理疑难问题的研究[ J] . 物理教学,2017 , 39(2) : 23 - 26 , 17 .
[3] 龙家础.微课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以 贵阳市第六 中学为例[ D] . 贵阳:贵州师范大 学,201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