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解析了“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概述了“ 五育并 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结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 版)》的要 求,探索了“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五育并举,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1“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
1 . 1“ 五育并举”的概念分析
通常来说,“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共同发展,涵盖了“德育”“体育”“智育”“美育 ” “ 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 五育并举”往往是将其 中的某一“育”作为主导,其他教育元素作为载体进 行渗透和融合.所以,“ 五育并举”中的元素相互独 立但又相互促进,实现了其中某一“育”就能有效推 动其他几“ 育”的发展.例如,高中化学学科内容蕴 含了“德智美”的教育元素、高中化学课外实践过程 蕴含了“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教育元素.究其本 质而言,“五育并举”就是充分展现出教育的“ 以人 为本”“ 以生为本”,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活动.
1 . 2“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意义
1 . 2 . 1 引导学生理性分析
结合“五育并举”理念培育高中生的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学习 素养、学习思维、化学思维等均能得到促进,可以让 高中阶段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对化学知识内涵、化学理论概念等进行学习和思考.
1 . 2 . 2 构建学生正确三观
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德育、三观引导的元 素,能够有效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的德 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所以,“ 五育并举”视野下 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
1 . 2 . 3 与核心素养培育相辅相成结合
“五育并举”理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还能让高中生潜移默化完成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持续学习过程中完成自我认知、建构思维,推动学 生综合发展.“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 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和“ 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相辅相成.
2“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2 . 1 转变教育思想,精准教学定位
“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 的培育,首先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育思想上进行 转变,开展精准教学定位,并与“ 五育并举”构建的 教育观念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推动高中化学教学过 程核心素养培育的全面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 充分结合“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以正确的教育 观、育人观、学习观实施德育融合,将传统单一追求 “ 升学率”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教育.教师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当以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先行”为教育思想,融入 “ 育人”“做人”“求知”“ 生活”等“ 五育并举”内容, 让学生朝着“学做人”“学生活”“学发展”“学技能 ” “ 创新探索”的方向发展,实现高中化学教育的和 谐、全面和统一,保障“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 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顺利实施.
2 . 2 增强学生意识,强化“ 五育”氛围
“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 的培育实施,也依托于“ 以人为本”“德育先行”“ 教 书育人”,即要求教师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构 建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 五育”氛围,让学生可以积 极主动参与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 五 育感知”,进而完成“ 五育并举”和核心素养强调的 “ 求知”“全面发展”“ 学做人”.且在“ 五育并举”的 教育氛围之中,学生更能够感受到“ 相互尊重”“ 相 互学习”“学会学习”“学习技能”等核心素养培育元 素.最终,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呈现“ 主动学习 ” 的状态,教师也摒弃了“ 强势输入”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轻松有趣,且核心素养培育得到保障.
3“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3 . 1 构建核心素养培育情境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情境构建过程中, 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并将“ 五育并 举”的理念渗透和融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同时, 结合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思维、化学思维能力、化学探 索能力等实际情况,以高中生的化学兴趣为核心,创 设丰富趣味的核心素养培育情境,将高中生日常学 习、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学科建立联系,尽 可能将化学现象或者化学理论呈现出“ 生活化”状 态.这样,一旦高中生融入情境之后,就能在学习过 程中发觉化学现象,探究化学规律,归纳化学原理, 实现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比如,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相关内容的教学 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播放“有机化合物”相关 的一些影视作品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情 境中.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寻“有机化合物”影视 作品中能够体现“认识有机化合物”“ 乙烯与有机高 分子材料”“ 乙醇与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等相关内 容,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接近真实、轻松愉快、和谐 平等的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引导学 生在教学情境中,针对“ 有机化合物”中“ 有机化合 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评判标准”“有机化 合物的功能”的理论概念等开展知识深化和知识学 习引导,潜移默化实现学生化学知识分析能力、化学 知识观察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3 . 2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 的培育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情况,科 学地按照学生能力、性格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 小组,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合作学习氛围 营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并依托主题探究为核心,推动学生化学探究素养的提高,将“五育”元素渗透其中.
3 . 3 立足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开展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思维培养务必立足 于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习综合品质、 化学学习综合能力、化学学习水平等实际情况.需要 注意的是,为了凸显化学学科思维培养的特征,还应当充分展现出化学学科知识的应用情境、实验情境等.
例如,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电能”相关内容的 教学,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 和发展需求,提炼归纳“ 原电池”“ 电解池”“金属的 腐蚀与防护”中相关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验内 容,以实验教学、实验操作、理论知识作为知识体系 传授核心,逐渐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能 力基础之上构建知识体系.尤其是在“ 化学方程式 中的变化与守恒”“ 电化学过程的系统思想与方法 ” 等重难点化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化 学思维、计算思维、解题思维、学习方法转变等,引导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完成化学知识架构搭建、学习主 题感悟、重难点知识掌握.最为关键的是,一旦学生 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找准时机, 将“简单的电镀实验”“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的实 验操作融入其中,指导学生借助化学理论、计算思 维、实验技能等开展化学实验.最终,在高中化学教 学对学生化学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借助理 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将“化学发现”“知识感知”“ 实验 观察”作为关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化学反 应与电能”的重难点知识和理论内容实现了多思、 多想、多做、多看、多分析,并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完 成化学学习思维和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不仅 整体掌握了相关知识,还有效提高了化学思维的培养质量,并学会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3 . 4 强化实验教学成效
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依托实验教学,将核心素养 作为关键,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思、多想、多做、多看、多分析,并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完成化学学习思维的搭建,进而让高中生学会采取多元化 的方式解决化学难题,尤其是采取灵活简单的解 题技巧解答化学习题.同时,实验过程涵盖了“ 劳 动操作 ”“ 语文阅读 ”“ 数学计算 ”“ 美术绘图 ”等 学科内容,与“ 五育并举 ”概念有着紧密关系.所 以,化学实 验 教 育 教 学 开 展 之 前,高 中 化 学 教 师 务必充分 研 读 教 材 内 容,明 确 实 验 教 学 方 向,归 纳总结实验教学中可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的元素, 并寻找核心素养培养和“ 五育并举 ”的融合点.这 样,高中化 学 实 验 教 学 过 程 中,学 生 才 能 在 教 师 引导之下 进 行 实 验 操 作,接 受 知 识 传 递,并 在 这一过程中接受核心素养培养 .
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应用 化学理论的课程,更是最贴近高中生生活的重要理 科课程.高中化学教学自身带有完成学生核心素养 培育的属性,让学生在概念学习、理论验证、知识探 索等流程中形成了化学学习思维和化学探究能力. “ 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 育能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推动学生核心 素养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化学教学 融合,让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得 到有效提升,推动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素养、学习品 质等有效发展.所以,“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 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为高中学生的高效高质的 化学知识学习注入了“强心针”,推动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田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备考策略研究[ J] . 试题与研究,2022(34) : 21 - 23 .
[2] 马思怡,李秀华,胡志刚.高中化学新旧教材中 元素化合物实验内容对比分析:以人教版“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为例[ J ] . 化学教与学,2022(21) : 72 - 7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