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成长并成为更加优 秀的自己。正是因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就显得越发地重要,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 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纪较小, 心思较单纯,这个时期的思想道德品 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们 应该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目标,努力提高 教育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 们可以采用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改进,从而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 的品德教育和法治观念方面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然而,尽管它在教育体 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教学方法和 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 题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为了从根 本上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主动地去发现并解决这些影 响教学的因素。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 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练 习和测试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 需求和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导 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尝 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 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 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在这 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将所学的知识 视为一种任务或义务,而非一种内在 的价值追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 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 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 们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能 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 于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而忽视了 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 面对不同情境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 的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理。因此,教师 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 策略,以提高他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 中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缺 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这可能导致教 师无法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如定期进行自 我评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参加 教育培训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 教学水平。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定义及其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定义及积极 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 依照不同的单元对教材进行讲解,它 将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根据每个 单元的不同教学目标去开展教学,对 单元进行整体的设计和梳理,方便学 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用清晰 的思路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 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 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个章节通常 是独立的,学生需要分别学习这些章节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整合和应用。 这种分散的学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 到困惑和压力,因为他们需要记忆大 量的知识点,并且很难将这些知识点 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单元整体教学则要求教师在教 学时,将分散的章节整合到一起,形 成一个特定的教学主题。这样做的好 处是,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整 体把握单元主题,而不是零散地学习 各个知识点。当学生掌握了单元主题 之后,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 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更加深入和全面 的知识体系。此外,单元整体教学还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通过 整体把握单元主题,学生可以在复习 时更加有针对性地回顾相关的知识点, 提高复习效率。
(二)单元整体教学对小学道德与 法治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1. 便于学生复习和归纳知识点
从教学形式来看,单元整体教学 方式是按照教材编写的不同单元来对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这 种教学形式方便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 进行复习和归纳。单元整体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不同的主题来 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材的不 同单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利 用清楚的脉络去整理知识点,方便自己 对知识进行学习。这是单元整体教学 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 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大的优点和难点。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它要求教师在课 堂教学之前要对不同单元的主题有清 晰的认知,要花较多的时间去寻找同 一单元里不同篇章的内在联系,只有 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完成单元整体 教学的前期准备,方便后续教学。
2. 符合教材的设计形式
从教材的编写角度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教材的设计形式。 仔细观察《道德与法治》可以发现, 这本教材在编写上分为不同的大单元, 在不同的大单元下又分设有不同的小 篇章。传统的教学是按照不同的小篇 章来进行教学的,但在这种教学形式 下,不同篇章之间的教学是孤立的、 分散的,这不能够体现同一单元内不 同篇章的内在联系,也无法体现教材 编写者的苦心,更不能帮学生将知识 点串联起来。而单元整体教学就不同 了,单元整体教学将会按照不同的单 元对学生进行教学,它能够让学生感 受到单元内部知识点的联系,帮助他 们了解单元的主题,按照教材的编写 角度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讲解,方 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3. 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固 化,缺乏趣味性,新教学方式的采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趣 味,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
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 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充 分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学生对道德与 法治的兴趣,增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 效果,让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中更好地 学习,完善自身的性格,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单元整体 教学实施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形式的正确使用能 够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 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尽快掌握单元整 体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 教学质量。
(一)教师巧妙设计,满足不同单 元教学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心备课,把握不同单元的主题,设计不同的 情境满足不同单元的教学。《道德与法 治》教材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教师在备 课时,要认真地了解单元内每一小节的 内容,寻找内在联系,把握单元主题, 思考如何才能设置恰当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我是小学生啦”这 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让学 生回忆自己第一次来学校的场景,鼓励 学生大胆发言,利用师生问答的教学方 法,营造合适的场景,以此来开展后续 的教学。其实,经过备课可以发现,本 节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培养学生 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 活。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小游 戏或者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 尽快熟悉彼此,增强他们的与人交往能 力,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整体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实践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 行为举止上,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学 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不应该只局 限于课堂,而是要带领学生走出去, 在实践中完善学生的品质。实践为学 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方便教师 评价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 深入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和自然”这一 单元时,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带领学 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 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通 过亲身经历的形式引导学生要保护自 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比传统的师 讲生听的教学形式,实践能够增强教 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 体验感,加深他们对保护自然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这 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 室,观察自己的学校,指导学生绘制 学校平面图,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 思想道德修养,掌握教材知识。
(三)教材立足,以学生为主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一定要立 足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 需求来展开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基 本内涵就决定了教学要立足于教材,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立足于教材 的编写角度,因此在采用这种教学方 法时,一定要按照教材顺序,设置教 学大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 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情况、心理成熟 程度这些不同的因素考虑在内,以学 生为中心,让教学更加适合学生。教 师可以在课后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意见和想法,以此 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要多了 解班级学生的水平,多和学生沟通交 流,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教材,让课 堂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水平,以此发挥单元整体教学最大 的作用。
(四) 家长接力,提升单元整体教 学效果
单元整体教学形式的发展离不开 家长的支持,家校合作才能发挥教学 的最大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父母 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教师要合 理利用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好 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这一 单元时,教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引 导学生理解家长的辛劳,与家长共同 经营自己的小家。因此,在教学时教 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课后学生对 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看看学生 在家是否能够帮父母做家务,是否懂 得体谅父母的辛劳。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此来 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的。
家校共同合作,能够更加全面地 检验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水平,指导 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 更加完美的自己。
(五)重视情感教育,呵护成长
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素 质,包括情绪管理、同理心、自我意 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在开始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故 事、视频、图片等方式导入相关的情 感主题,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 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展现友善的力量, 或者通过一个冲突的情景来探讨情绪 管理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这 一单元时,在开始教学前,教师进行 情感导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 活中见过的环境污染现象,以及自然 环境被破坏的场景。通过引发学生的 情感共鸣,让他们意识到环保的紧 迫性和重要性。教师在阅读过程中 引导学生理解小明为什么愿意主动 担当绿色小卫士的角色,他的行为 对环境和他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 论,让他们分享对故事中小明行为 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表 达对小明环保行为的赞赏和敬佩, 也可以谈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环 保的想法和行动。
情感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愿意主 动参与环保行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 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 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道 德情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社会 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离不 开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 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是思想道 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教师要意识到家 长的陪伴和辅助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而 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则可以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 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要意 识到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对教学的重要 性,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 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思 . 基于课堂实际探析有效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1(19):146-147.
[2] 李田 诗,卢丹丹 . 小学 道德 与法治课“双主体”堂教学模式构建 策略研究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 38(7): 84-87.
[3] 王雪霞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J]. 当代 家庭教育 , 2021(34):119-120.
[4] 王 涛 . 让 生 活 之 花 开 满 课 堂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 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J]. 华夏教师 ,2021(32):83-84.
[5] 冯少丹 .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 教学的小学生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J]. 教师 , 2022(20):15-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