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得知,复习不是简单的知 识再现,而是秉承“生本教育”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方案,组织针对性的复习教学,旨在促使每一个 层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鉴于此,本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作为实践,针对分层复习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课 是最为重要的组成,也是最为常见的 课型。通常,在完成一个章节,或者 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常常会借 助复习课,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整理, 旨在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体 系,并在复习中促进数学知识的巩固、 迁移和内化等,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 复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 渐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显著提升学 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唯有立足 于有效复习和无效复习的差距,认真 反思当前数学复习课现状,在尊重学 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融入分层教学 理念,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 效性。
一、分层教学法与小学数学高段 数学复习教学
分层教学又被称之为差异化教学、 分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这一教学理念,真正凸显了新课改下 的生本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结 合班级中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水平,以及当前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 兴趣爱好等,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 小组,并按照每一个小组中学生的实 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将分层 教学理念融入到复习教学中,有效扭 转了当前小学复习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真正实现了小学数学的高效复习。首 先,分层复习模式的应用,践行了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分层教学 观念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复 习的时候,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科 学的分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质、 学习需求等,开展了个性化的课后复 习,有效解决了传统数学复习中出现 的“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 的现象,借助针对性的数学分层复习 模式,满足了所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分层复习模式的应用,提升了 学生的数学复习效果。在传统的数学 复习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 点再现—重难点练习”的方式进行, 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难以照顾到 班级中优秀生和后进生的需求。面对 这一现状,通过分层复习模式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复习中的不足,形成 了一套具备针对性的复习模式,使得 班级中的优秀生、普通学生,以及后 进生,均可在针对性的复习中,有所 成长和发展;最后,分层复习模式的 应用,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师的专业素 养。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复习教学活动 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直 接决定了复习教学开展效果。通过分 层复习模式的应用,教师从思想观念 上有所转变,逐渐形成了科学、先进 的教学观念。同时,经过分层复习模 式的实施,数学教师复习课设计能力、 组织能力素质提升,促进了数学教师 服务的专业化发展,真正实现了“教 学相长”。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复习”分层复习途径的开展策略
(一)做好分层复习的准备工作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小 学数学教师所秉承的教学观念,直接 体现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以 及对新教学方法的认知。一直以来, 小学数学教师都束缚在传统的复习观念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自行设 计数学复习教学方案,设计数学复习 练习题目等。而在分层复习中,教师 唯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数 学新课程、数学复习、分层教学等理 论知识进行学习,不断革新自身的教 育观念,关注小学生在传统学习中面 临的个体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 的原则,设计出差异化的课后复习方 案,从而满足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 复习需求。
第二,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 精准把握复习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是 教师组织新知识教学、复习教学的重 要依据。为了全力提升分层复习的有 效性,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之前,必 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科学 确定复习目标、把握复习重难点。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复习课 教学之前,就结合数学新课标的深层 次解读,将本节内容的复习教学目标 设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整理与 复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概念、 计算方式等形成深刻的理解;(2)能 力目标: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内 在联系,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体系, 强化学生的知识归纳和概括能力;(3) 情感目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体会其 中蕴含的数学价值。鉴于课程标准中 的复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思考班级中优秀生、后进生的学习基 点、发展点和增长点在哪里,旨在提 升复习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小学数学分 层复习教学中,为了真正提升分层复 习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复习 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在平时学习 中的表现、数学成绩,掌握关于“长 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关知识水平。 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思维发展水平 等,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其成 为 A 、B 、C 三个层次。其中, A 层次 的学生属于班级中的优秀生,数学成 绩良好,尤其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 体体积”相关知识掌握效果良好,数 学思维和能力比较强,在引导学生进 行复习时,以攻克重难点知识作为主 要复习目标, 旨在提升其数学综合能 力。 B 层次学生属于班级中的普通学 生,这一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处于一般的状态,关于“长方体和正方 体体积”知识掌握一般,能够运用这一 部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鉴于此,在 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就以巩固和强化 作为主要目标。针对 C 层次学生来说, 这一部分学生属于班级中的“学困生”, 由于其基础知识薄弱、数学成绩比较 差,尤其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 积”这一概念的认知中,还存在“一 知半解”的现象。鉴于此,在针对这 一部分学生设计复习方案时,应以基 础知识为主,使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 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应用。
(二)合理确定分层复习目标和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中, 复习目标存在极强的统一性。在统一 复习目标的引导下,无论是复习内容, 还是练习题目,都是“一刀切”,针 对班级中的学生实施统一的方案。在 这种复习课堂教学模式下,导致“两 级”的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厌烦心理。 鉴于此,在分层复习的教学模式下, 必须要彻底打破“统一复习目标”的 限制,依据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习需 求,设计出差异化的复习目标。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复习课教 学中,就依据班级中 A 、B 、C 三个 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需求, 对复习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分层。首先, 针对 A 层次的学生来说,就将复习的 目标确定为“数学综合能力、一题多 解、举一反三,利用这一知识点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目标的 引导下,又为其设计了“基本题目 + 变式题目 + 灵活运用题目”等练习题 目,强化优秀生的综合素养;针对 B 层的学生来说,适当调低了复习教学 目标,稳定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提升和升华,通过“夯实基础知识 + 合理变式”,高效达成复习目标;针 对 C 层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知识 薄弱,可将复习教学的目标集中在基 础知识层面上,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 识的巩固。因此,针对这一层次学生 来说,可将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基础知识 + 基本练习”。如此一来, 班级中所有层次的学生,均可在针对 性的复习目标、复习内容中获得不同 程度的发展,兼顾到了所有学生的学 习需求,从整体上提升了全班学生的 复习效果。
(三)开展分层复习指导
在小学数学分层复习教学中,依 据复习总要求,设计出来的复习目标 和练习题目也具备极强的梯度性。鉴 于此,教师也必须紧紧围绕不同的学 习任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满 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 过程中,还应努力打破传统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不仅要照顾班级中所有学 生的学习需求,还应兼顾班级内不同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处理好局 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复习 课教学中,先面向班级中的全体学生, 花费 5 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导入:先给学生展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引 导学生想一想要想计算出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体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接 着,指导 B 层学生进行回答,结合其 回答的结果“需要知道长方体的长、 宽、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之后, 又请 A 层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 积的推导过程进行回答。之后,又结 合两组学生的回答,为学生出示了相 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引导学生给出 的条件进行计算,并引导 C 层学生进 行回答。如此,不仅照顾了班级中所 有学生的复习需求,也满足了 A 、B、 C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之后,结合分层指导的内涵,又 对数学课堂进行了划分,使得学生在 分组巩固练习、生生交流和生生指导 三个环节,完成分层复习。在具体的 复习教学中,针对了 A 、B 、C 不同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不同的 方案:为 A 层的学生呈现了 1 道基本 练习题目,2 道变式题目,1 道拓展题 目,旨在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 运用。待到学生完成基本的练习之后, 引导学生进行反馈和交流,并指导学 生思考“长方体的高和宽为什么可以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求解?你的依据是 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 的解释为主,教师可在学生解释的基 础上,做出适当的补充。针对 B 层的 学生来说,提供了 2 道基本题,2 道 变式训练题目, 旨在夯实学生的基本 解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针对其 练习的结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辅助, 使得学生在小组交流、同桌交流的过 程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内化。在这一 过程中,由于 B 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 有限,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充 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针对 C 层的学生 来说,继续引导其思考“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并辅 以 3 道基本练习题目,使得学生在训 练中,真正掌握这一计算公式。由于 C 层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还应 借助 A 层学生的一对一指导,使其在 同伴互助的背景下,逐渐形成扎实的 基础知识,以及基本问题的解决能力。
最后,在分层复习指导的最后一 个环节中,又从分层指导过渡到整体 教学,引导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 习情况,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 会和收获。
(四)布置层次化的复习作业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分层教学中, 还应设置相应的作业练习题目,以便 于学生在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中,有所 收获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 果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复习作业相同, 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就难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为了满 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复习需求,教师 在优化复习教学时,必须要坚持分层 复习指导的原则,设计出差异化的数 学复习作业。在“正方体和长方体体 积计算”复习作业设计中,针对 C 层 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知识薄弱,在 设计复习作业时,就围绕“基本的数 学知识点”,为其设计了一些基础性的 题目,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针对 B 层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具备了 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在设计复习 作业时,就以巩固类型为主,辅以 1 道基本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在巩固 性的作业训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数 学综合能力。针对 A 层的学生来说, 在设计复习练习时,就逐渐提升了作 业的难度,为其准备了一些难度比较 大的题目,引导学生在变式、拓展和 延伸作业练习中,提升了自身的数学 综合素养。如此一来,通过数学作业 的分层设计,有效满足了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使所有学生在针 对性的数学复习作业训练中,提升了 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 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旨在完成知 识的巩固、内化和理解,全面提升学 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但在传统的复习 教学中,受到传统复习模式的制约, 难以照顾到班级中优秀生和后进生的 需求,致使数学复习教学效果不佳。 面对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 复习教学时,唯有转变传统“一刀切” 的复习模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 则,积极开展分层复习指导,使得班 级中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复习 中有所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冠伊 . 基于差异教学的小学 数学复习课设计研究 [D]. 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 , 2022.
[2] 赵栩苑 . 学习风格理论指导下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 [D]. 重 庆:西南大学 , 2021.
[3] 张超 . 如何采用“因地制宜” 进行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 [J].科幻画 报 , 2021(2): 75-76.
[4]杨洁. 结合分层教学体系提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的方法[J].家长,2020(11): 117-118.
[5]韩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 积”教学设计[J].山东教育, 2019(Z4):86-88.
[6] 朱照霞 . 试析小学数学复习课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青少年日记 ( 教 育教学研究 ), 2019(S2):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