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0:10: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稳步推进,在超星公司的慕课平台———学习通的加持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日益凸显。文章从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实例着手,深入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指出当下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可能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Internet+”technology and the steady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ith the support of Chaoxing's MOOC platform—Xuexitong(Chaoxing Learning App).Based on the college English class of art undergraduate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still exist and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nd the possible effec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Xuexitong(Chaoxing Learning App);blended teaching mode;art undergraduates;college English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并紧密贴合学生需求。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课堂教学。

  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式受到巨大冲击。2012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应运而生。2013年大量的慕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了慕课海量资源的加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革命中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为例论文

  超星学习通平台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场所。以学习通平台作为基地进行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探索。学习通平台具备强大的功能,可以高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各自优势,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对多元化知识的渴求都比以往学生强。因此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国内外各个数据库平台的搜索整合,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已经到达一定的理论高度。在国外研究中,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国外学者普遍给予混合式教学高度评价,肯定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获得更为真切的学习体验和更加深刻的理解感知。但是国外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某一具体学科上的应用较少,多是偏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究和整体评价。

  国内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有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也都纷纷尝试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也相继展开。”[1]在知网搜索引擎输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查得截至2022年7月13日已有1.52万篇期刊论文、572余篇硕博论文、259余篇会议论文等。由此可见国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热度很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的应用,诸如英语写作、听力、口语、阅读、翻译等。然而国内对大学英语与学习通平台的结合上针对艺术生群体的研究较少。

  超星学习通隶属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办公应用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

  超星学习通的PC端是超星泛雅平台,移动端是学习通App。在该平台教师和学生分别以各自的身份登录,各自执行不同的操作。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上传学习资源、教学课件;发起课堂活动,诸如签到、讨论、抢答、选人等;进行教学效果检测、评价,如发布作业、测验等。学生在平台上可以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作业测验等。作为一个在线教学平台,除了教师发布的资源外,学习通自身也具备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将学习通平台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来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具体化,可行度高,可以为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具体参考。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进行语言操练、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2]就教学现状而言,艺术类本科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强。因此传统的讲授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不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有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创新思维与活力,助力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明确设计好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表1)。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为例论文

  (一)教师课前准备

  线上线下相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3]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将大量课外学习资料、知识拓展材料整合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并将相关任务发布为任务点和章节测验。然后在每次课前,提前以学习通通知的形式发布学习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线上线下任务,便于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和准备。此外教师本人也应认真备课,一是备学情,提前通过学习通平台掌握学生任务点完成情况。二是备内容,教师应对所上传的课外资料、拓展内容及教材授课内容熟稔于心,便于课上进一步进行授课及探讨。

  (二)教师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相较于统招本科生而言,大多数艺术类本科生文化课欠佳,英语基础薄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对专业课之外的公共课不上心。此外,艺术生专业课开展的形式比公共课灵活,实操性训练多,大班上课少,一些学生纪律性意识不强,迟到、早退、课堂不遵守纪律等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学情,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线上线下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问卷、投票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了解学生厌学原因。例如,发布高考成绩调查问卷,设置A.0~50分、B.51~90分、C.90~150分等三个成绩区间,根据学生的问卷回答情况,判断其英语基础状况,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设计相应难度系数的教学任务。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不拘泥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在艺术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想要呈现一堂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需要结合艺术生所学专业特点、艺术生自身的个性特色进行教学内容的巧妙安排。艺术生普遍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一板一眼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教师应选择艺术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资料。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目标大学英语3教材中Unit 4 Art Inspirations,Text A The Starry Night,探讨梵高的《星夜》。教师可在学习通平台上传《星夜》赏析的英文篇章,课上由学生进行复述并评析该作品的创作手法,由此方式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

  然后,针对学生纪律性意识不强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例如主题讨论、分组任务、问卷、投票、评分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各项课堂线上活动均计入过程性考核成绩之中,任课教师使用学习通平台相关统计数据来精确核算过程性考核成绩。此外在任务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艺术生认知、兴趣维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双管齐下,调动艺术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师课后检测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课后检测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下次课教师对教学资料、学习任务、课堂活动等进行设计和开展的基础。每次课后,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程内容相关的测验、作业、分组任务等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四、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外语课堂教学是多方因素互动的一个过程。“我们主张自觉遵循外语教学规律,继续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都非常认真投入,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很难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就教师而言,目前在艺术生课堂中践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多种素养亟待提升。具体说来一是教师本身的艺术素养,二是教师的信息素养,三是教师的评价素养。

  在艺术素养方面,英语教师多是英语类专业毕业,即便对艺术专业有所了解也仅仅是皮毛,难以跟艺术生产生“共情”。在信息素养方面,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Paul Zurkowski率先提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并指出这一素养是教师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水平和能力。我国学者陈坚林将信息素养一词定义为“人们主动、有意识地通晓并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了解、检索、评估和利用有效信息内容的知识结构,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素质反应”。[5]

  此外教育评价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就不再适用于教学评价环节,形成性评价应运而生。相应地,教师也应具备较好的评价素养。实际上,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评价占据1/3甚至是更多的比重。因此教师的评价素养对有效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素养能否跟上关乎课堂教学实效。

  就学生所参与的线上线下活动而言,许多活动仍存在问题。如课堂签到活动,虚假签到频发,浪费时间,难以起到考勤的作用。目前学习通平台有5种签到模式供教师选择,分别是二维码签到、手势签到、位置签到、签到码签到、普通签到。除位置签到以外,其他几种模式缺席学生均可以通过课上学生拍下的照片完成虚假签到。而位置签到目前难以实现精准定位,从而难以判定其是否缺课。

  此外主题讨论中,学生的回答不认真或无效作答如(Yes,No,Good)均可获得相应课堂积分,这对认真作答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在线考试防切屏、作弊功能功能有待加强;作业的收取困难,学生面对多门线上课程,作业任务多,因此不停有学生在作业截止日期后单独对教师提出补交请求,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为统一批阅任务带来阻碍。

  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应自觉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多涉猎艺术知识;自觉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提升信息学习意识,掌握实用信息技能;在充分备课的同时精确筛选可用素材供学生高效学习。此外,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充分利用学习通的平台优势,因此教师评价素养方面,也要相应地具备充分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活动评测的能力。在过程性评价的监管和实施上,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比如教师在学习通平台挑选拟定适合自己班级的过程性评价模块(签到、分组活动、抢答、主题讨论等)并设置百分比,学生参与相应的活动后,过程性评价成绩可以直接导出数据供教师使用。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学习通平台,提前规划好过程性考核模块及其比重,并且做好监管和验收工作。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因地制宜。比如签到活动,教师可通过将固定座位、学委课前点名等与线上签到相结合,综合进行考勤。线上主题讨论活动亦是如此,对无效作答学生单独提问,从而对所有学生起到震慑作用。

  在线考试为防作弊,教师可在考试时长上进行合理设置,不给学生作弊、切屏查询的空余时间。最后,作业上,教师应严格要求,禁止延迟补交,此外作业应适量,不可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

  五、结语

  在艺术类本科生课堂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次基于实践的一次探索,对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来说,艺术类本科生英语课程由于其语言学习功能及学生特殊学情而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性,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在学习通平台上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将会是一次崭新的融合再生。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各种在线教育平台不断涌现出来,但是真正把握好其中一种,真正做到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才是重中之重。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本科生课堂中的实践为在线平台与课堂的融合、教育与教学的交汇、信息与知识的贯通进行了一种可能行之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贺红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评价体系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挑战[J].国际公关,2020(5):41-42.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3):446-455.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7):547-558.

  [4]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22.

  [5]王剑娜.信息化环境中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20(15):104-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0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