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在阅读课堂上创新教学策略,注重结合当下的时事与社会的热点话题,让英语阅读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仅学习词汇、语法等方面,还需要关注英语的人文特点,应当以英文的应用环境和规律作为切入点,紧紧地掌握核心素养理念,重视文化之间的协调。就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上,教师应当科学地选择多元化的方法,不断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激发自身的积极性,改正阅读中的问题,掌握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属于语言类的科目,英语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技能。英语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课本上的语法以及表达方式,更多的是文化的多元,这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方面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阅读能力,是具有高度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打开学生的阅读通道,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打通输入信息的通道,并且保证输入的英语学习信息是有效的。很显然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当前的基础教育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说传统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话,那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就是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提炼新的策略,只有教学策略与核心素养培育相匹配,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才能有较大的空间。
为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更要围绕这一细致的要求,助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探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训练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新方式。
一、组织情境教学模式,增强综合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的学习特点,那就是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情境。可以说情境中素材越丰富,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英语学科虽然是一门语言学科,但是英语并非我国学生的母语。在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英语语言风格的不同,使得学生在母语基础上理解其内容、了解其表达方式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做法往往是通过重复训练的方法来让学生达到所谓“熟能生巧”的程度。实际上这种熟能生巧,并不是学生主动建构英语语言知识的结果,而是学生机械记忆的结果。在核心素养的视阈之下,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英语文本的时候,有一个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很显然,教师通过组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面对这些抽象语言信息的时候,有一个更加形象的思维加工对象,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维加工水平也就会更高,从而也就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在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技能的进程中,必须要充分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定的情景教学模式,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实际意境来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小学生就可以更加自主地进入其中,在模拟的想象空间内体会文章深刻的含义,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领悟英语知识。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采用形象性强的视频或者图片体现文章的内容,使整个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简单。学生也可以在持续性的锻炼中,通过情感立场感知文章,增强英语综合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新版牛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的Unit 5 Seasons进行教学时,课程名称是Seasons Story time,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如图一展示的情景图。教师为学生介绍四个季节的基础词汇,接下来提问学生各个季节为他们所留下的印象。让学生展开深思,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四个季节的特点视频,例如,春天象征着flowers、tender grass,夏天象征着heat、sun,秋天象征着harvest、rice,冬季象征着cold、snowflakes,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讨论欲望,用简易的英语词汇展示相应的季节。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围绕具体的图片对学生发问:What season is it?并让学生用英语给出问题的答案。
二、构建3S阅读课堂,语言文化深度融汇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具体的教学策略。一些同行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围绕语言,理解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掌握方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妙借插图,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移情感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事实证明,这些策略都是有实际效果的,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运用,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推崇时尚阅读,确保阅读实效
Smart是小学英语中构建3S阅读课堂的目标导向。一方面教师应当在阅读课堂上融入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结合当下的时事与社会的热点话题,让英语阅读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推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使阅读课堂跟上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学途径和时代性较强的学习工具可以把阅读课堂变得更加时尚,但是新型教学手段和所应用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和信息化的素养也有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专业结构,采用全新的元素取代落后的元素,为阅读课堂注入活力。微课教学模式、时事阅读、多媒体教学法皆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时尚。
例如,教师在对“My family”进行教学时,首先分析了课程的重点部分,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表达家庭成员的方法,还需要学会使用简易的语言介绍家庭中的各个成员,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也要爱自己的家庭。为了让阅读课堂变得活力满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首先给学生展示每个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方法,然后为其匹配相应的动画形象,让单词含义的表达更为饱满。随后,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家庭当作实例,采用简易的英语对自己的家庭加以介绍,提供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在后续的阅读中保持饱满的热情。教师在课件的最后关于课程思想感情的升华给出总结的论述,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I love my family.Whenever I live,whatever I do,I will always love my family and family members.除此以外,将时事阅读作为基本内容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性很强。在应用这一模式时,教师需要将目前社会上大家尤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介绍到课堂中,让学生可以深切的理解文本表达主题的内涵。
时事阅读与一般的阅读不同,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时事阅读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学生在阅读相关文本的时候,可以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文本中的相关时尚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亲近感,形成比较浓郁的阅读兴趣,产生较强的阅读动机。一旦达到这样的目的,那就能收获实实在在的阅读实效。
(二)关注人文元素,传播文化内涵
教师教学时务必要把语言和其中体现出的文化结合起来,让英语成为学生了解世界,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告诉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能够只学习词汇、语法等方面,还需要关注英语的人文特点,应当以英文的应用环境和规律作为切入点,围绕核心素养,重视文化之间的协调。这样,在未来参阅英文文献时,小学生也可以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体会文化,准确地把握好英文阅读材料的核心,学生也不会产生过大的理解偏误。
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寻找一定的阅读素材,小组内部成员结合之中的内容扮演角色,实战演练课文中的对话。通过持续的练习,小学生便可以深刻地了解相关的话语,更加高效地背诵与记忆英语句式。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立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建立教学理念、寻找教学策略的时候,不能因为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忽视必要的人文元素。事实上,在小学阶段进行文化内涵的讲解,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化元素,感受各种文化的存在,那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在这些人文元素的滋养之下,获得更多的文化认识。这会让学生真正形成阅读的获得感,会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动机。在这一动机的作用之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化的多元,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培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指向传统的词汇记忆与语法感知,而且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广泛调度新型资源,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当下的英语学科教学离不开互联网资源的利用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撑。这些教学手段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技术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借助微课等技术来让学生的阅读过程获得助力,通过阅读速度与效率的优化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
(一)应用微课技术,组织自主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英语学科教学的结合,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也越发关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微课的应用使学生无需在课堂中就可以建构合理的英语知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关于该内容给出了细致的要求,确保学生可以切实地把英语当作渗透于生活中的基础要素。但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过去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把学生作为看客,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教育的僵局,合理地应用微课等现代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My week”进行教学时,围绕“What day is it today?”和Monday、Tuesday等内容制作微课,形成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在微课中不但需要介绍普通的词句,还需要简易的分析阅读内容,便于让学生在微课的观看的基础上认知阅读内容。随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前,把已经完成的资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中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但可以深切地认知阅读内容,还可以采用观看微课的形式渐渐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资源不但能够变成教师扩充课堂的有效工具,还可以变成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增添颜色。
(二)提升阅读速度,增强阅读效率
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课堂的效率,这是构建小学英语3S阅读课堂最根本的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并不充足,假如教师不寻求效率,仅仅是开展单篇精读指导,会造成阅读课堂被教材所限制,无法拓展,也无法扩充教学容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受限于教材,而不能够拓展,更不能扩大教学容量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就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上,教师应当科学的选择多元化的方法,不断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可以在英语阅读中激发自身的积极思维,渐渐地改正阅读中的问题,掌握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Seasons”进行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快速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学生互动探讨的形式增进学生的思维互动,通过学生的灵感让阅读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探究,完成下列的问题: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What are they?What are the characters about every season?
What will you do in different seasons?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格外关注文本,更加注重现实生活,通过学习和探讨化解难题,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显著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教师在对“My day”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在教学中组织速读比赛,通过刺激的阅读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到紧张,学生就可以自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首先介绍给学生正确的速度技巧,让学生得知精读、泛读、略读等各个阅读方法的不同,随后利用阅读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情况。教师还在比赛的最后让学生总结课程的阅读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表现来点评学生,指出学生阅读上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提升阅读速度与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扩充教学形式的方式,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制作知识信息库,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日常英语阅读训练,采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熟练度等方法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从多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围绕英语学科与小学生的特性,设计具有合理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倪茜.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5):41.
[2]陆红旭.悦读“阅”美“阅”有滋味——浅谈核心素养目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东方英语,2018(9):145.
[3]沈萍.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2):4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