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思辨思维能力是近些年高等教育教学强调的重点。本研究以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综合英语”为 例,探讨通过综合英语课程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的路径。文章提出,通过综合英语课程提高英 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应注重两点,即从跨学科视角对学生思辨思维进行培养和运用互动启发方式进行 教学。 当将语言内部和外部的本质性特点通过互动方式进行教授时,学生不仅在学科内部对语言本身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同时也对语言学习所涉及的学科间的融通性加深了理解,从而促进了自身思辨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综合英语”课程; 英语专业 ; 思辨思维;提升路径
Abstract : The abil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emphasi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This study takes the course Comprehensive English for English major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the course.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wo poi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Eng- lish majors'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namely,cultivat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nd using interactive heuristic methods for teaching.When teaching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through interactive means,students not only systematically learn the language itself within the discipline,but also gain enlightenment on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language learning,thereby promoting their own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English ; English major ; critical thinking ; improving path
一、引言
思辨思维,一个已经被研究近一个世纪的话题,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提出的“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 ”概念[1]2 。之后,美国 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 John Dewey[2]9提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根据支持某种信念或假定形式的知识的基础以及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 进一步结论的积极、持久和认真的考虑”,也被视为 现代思辨思维理念提出的鼻祖。学生思辨思维能 力的培养多发生在课堂里,而课程是课堂实施的载 体,因此,这便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的各环节中为 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英语作为全 国高等学校设立最多的外语专业,其课程 门类繁 多。 因此,英语课程是实现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就国内研究来说,学者们对思辨思维从多维 度、多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徐锦芬等[3] 对德国某 英语教材进行了研究,指出课堂批判性阅读与课下 探究式项目学习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范能维、王爱琴[4]探讨了在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课 程模块设计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可能性。李莉 文、刘雪卉[5] 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探讨 了教师反馈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林岩[6] 以“说 服策略”单元课例为依托,探索英语演讲教学中的 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指出英语演讲教学中大量使用 高阶思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伊蕊[7] 对 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课例进行研究,指出归纳中心 思想、梳理论证思路、以意义为引导、重点讲解阻碍 理解的复杂句式及结合社会学理论视角的教学方 式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穆从军[8] 等人对英语 专业生写作思辨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学生在写作过 程中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写作思辨 能力提升框架。杨鑫[9] 针对英语辩论课 PBL 教学 模式进行研究,指出“问题— 思辨—探究”的课程设 计路径对构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启示。
就国外研究来看,相关研究大多是国内学者在 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如,Hu[10] 对中国英语专 业大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的干预进行研究,指出教师应在写作教学的不 同阶段通过适当的、有目的的指导干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思辨思维能力。Wang[11] 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进行研究,指出课堂展示是培 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Sharadgah 等[12] 对通过议论文写作促进和评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 能力的提升进行研究,指出通过议论文写作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释、分析、评估、推理和解释技能。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显示,国内外有关英 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多围绕写 作课进行,对以精读课程为依托的探究相对较少。 综合英语( 又称“精读”) 是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在英 语专业本科生阶段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且在整个 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所占的学分最多,水平 上覆盖 了多个班级,垂直上跨越了多个年级。 因 此,通过综合英语课程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 思维能力对促进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及提高英 语专业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广泛而长久的意义。
三、《现代大学英语》教材介绍
以目前国内常用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 科国家及规划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为例,该教材由 国内多位著名学者共同编著,教学内容以国外著名 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主,题材和体裁多样。教材每单 元包括主课文和副课文各一篇,分别标识为 Text A 和 Text B,且课后配有辅助练习,包括口语、词汇、语 法、完形、改错和写作,能够从多角度对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训练。 同时,该教材中对通过该教材所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表述截取如下 :
理解能力 : 首先要做到字面上的理解,即对生 词、词组或句子要能借助工具书用英语释义,解决 语言的难点。其次要进一步学会在作者话说半句 时猜出全句的意思 ; 在字里行间和文字背后看到作 者的别意、真意和深意 ; 还要透过作者幽默、讽刺、反话、夸张等文字手段体会其表达的深层的感情。
赏析能力 : 对文章理解了还不够,还要努力提 高欣赏水平,学会细细品味文章的思想美、修辞美、 结构美、逻辑美、音韵美。为此,还需要了解不同的 题材、作家、时代、观点、文体和风格,还要关切人世间各种问题,倾听过去各种优秀人物的真知灼见。
应用能力 : 精读课不能停留在理解和欣赏上, 还要对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实际的帮助。精读 通过“读”带动了“听、说、写、译”的训练,为此,课文 还是要朗读,背诵还是要鼓励,教师还是要坚持用 外语讲课,学生应该坚持听课文录音,生词和有用 的短语、句型还是要会活用,各种练习还是不能照 抄教学参考书应付,围绕课文的问答、复述、讨论还是要认真进行。为此,必须保证课内外有足够的操练时间。 ( 前言)
可以看出,该教材所规定的三个课程学习目标 难度依次递增,即第一个目标的实现是基础,学生 在实现第一个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第二个目标, 且第二个目标是对第一个目标的扩展及升级。而 只有在前两个目标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下,第三个目 标才有可能实现。之所以说“有可能”得以实现,是 因为第三个目标的实现实则已涉及学生在该课程 学习过程中对思辨思维能力的较好运用。 因此,为 顺利、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第三个课程目标,学生 需要在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语 篇进行分析、理解和讨论,从而形成较强的思辨思 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但由于课时有限,该课程 多数情况下只能选取主课文 Text A 进行讲解,辅助 以部分或全部课后练习进行操练。但即便如此,由 于课时有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内容进行 拓展的机会也不多。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培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就 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提高思辨思维能力的机会。 就现实情况来讲,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 力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在本科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 中仅专注于对基础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只有少数学 生能够基于所学从而在多种能力上崭露头角。这 与我国外语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 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 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简称《标准》) 的目 标不符。 因此,有必要对基于综合英语课程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提升路径加以思考。
四、基于综合英语课程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提升路径
文章认为综合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思维能力 :
课前 : 利用 5~10 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英文 对话,话题可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或某 一新闻事件等。在对话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 事实性信息进行描述,同时也要引导其基于所谈论 话题阐述自身观点,启发其将所描述信息与自身和 社会或其他学科原理或概念相联系,帮助其在事物之间以及学科之间进行联系和比较。
课中 : 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对课文的讲述还 是对课后练习题的讲解和操练,在涉及重点内容 时,教师结合社会现实生活或新闻事件等对重点内 容进行拓展,同时启发学生将拓展内容与其他同类 事件和其他学科原理、概念等相联系,为其呈现出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以及同一问题可以从 其他学科视角进行阐释的逻辑,从而实现学生专业
知识的迁移以及跨学科思辨思维能力的提高。
课后 : 基于课文,安排个人或小组作业并要求 学生当堂或者下次课上进行展示。展示时不仅要 求主讲学生进行展示,同时也要求学生听众在欣赏 同伴展示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听 众提出问题或给出评论,然后主讲学生进行回答, 最后任课教师给出评语或解答,形成一种“报告— 思考—提问— 回答—评论”的多向度思辨思维培养
模式。
简而言之,以上通过综合英语课程提高学生思 辨思维能力的路径主要围绕两点核心思想进行 : 第 一,从跨学科视角对学生思辨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 第二,运用互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这两点核心思 想不但迎合了我国目前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趋势,同 时也是互动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作为一门外语,英语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讲授语言本身,也要讲授通过语言所传递 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内容通 过互动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实则已涉 及对语言作为音、结构、意义的系统及语言作为指 涉符号所蕴含的哲学性、文化性、历史性等方面的 特点的融合。 当将语言内部和外部的本质性特点 有机融合并通过互动方式传授给学生时,学生不仅 在学科内部对语言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同时也对学 科间的融通性有所了解,因此能更好地从多视角思考某一问题,从而提升思辨思维能力。
五、结语
外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提高是目前高 校外语教育教学强调的重点。文章以英语专业本 科生“综合英语”( “精读”) 课程为例,探讨通过综 合英语课程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的 途径。经过研究,文章认为,通过综合英语课程提 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应注重两点 : 第 一,从跨学科视角对学生思辨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 第二,运用互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 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讲授语言本身,也要讲授语言 所传递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将这 些方面的信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架构一个横向、 纵向相互联通的思路和思维,以互动和启发的方式 教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提高。 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主要 群体,肩负着促进我国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和塑造 我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而综合英语课程 又是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世界 的主要课程。 因此,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的英语 专业本科生思辨思维能力提升路径应以以上两点
为出发点。
参考文献 :
[1 ] Fisher A. Critical thinking : An introduction[M].2nd ed.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 Dewey J.How we think[M].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09.
[3] 徐锦芬,朱茜,杨萌.德国英语教材思辨能 力的体现及对我国英语专业教材编写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5,36(6) : 44-48.
[4] 范能维,王爱琴.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 模块设计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J].外语界,2017: 7-14.
[5] 李莉文,刘雪卉.教师反馈与思辨能力培养 的个案研究——— 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J].外语界,2018(6) : 20-27.
[6] 林 岩.英 语 演 讲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 养———“说服策略”单 元课例研 究[J].中 国外语,2020,17(3) : 63-69.
[7] 伊蕊.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思辨能力培养 课例研究——— 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 3:社会与 人》第 六 单 元 为例[J].中 国 外语,2020,17 ( 3 ) :70-76.
[8] 穆从军.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调查[J].现代外语,2016(5) : 693-703.
[9] 杨鑫.英语辩论课 PBL 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思辨-探 究路径[J].外语 学刊,2021 ( 3 ) :70-74.
[10] Hu M.Teachers'intervention in developing English majors'critical thinking when teaching writ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7( 12) : 1290-1294.
[11] Wang X.A Study on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of English major students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7(8) : 670-676.
[12] Sharadgah T A ,Sa'di R A ,Ahmad H H. Promoting and assessing EFL colleg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argumentative essay writing[J]. Arab World English Journal,2019(4) : 133-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