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中的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8 10:36: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自然资源是一种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尤其在美术课堂中,自然资源有着天然的教育优势。在幼儿园的美术自主课程开展中,自然资源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幼儿教师要借助自然资源创设美术课堂情境,引入自然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材料,围绕自然资源培养审美观察能力,运用自然资源拓展美术想象能力,感知自然资源积累美术创作素材,采用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美术创意,利用自然资源培养美学创造能力,以此优化美术自主课程的设计,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

  幼儿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向往,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美术自主课程是一种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的美术活动。在美术自主课程中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教师要具体结合美术自主课程的主题,深度分析融入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借助自然资源激发幼儿对美术自主课程的兴趣。将自然资源引入美术自主课程中,能够给幼儿提供探究美术主题的丰富资源,打开幼儿的美术创作思路,助力幼儿的探究行为。借助自然资源,教师能够帮助幼儿深入挖掘大自然中的美,深刻感知生活中的美,从而提升幼儿的美学素养。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在美术自主课程中的应用。

  一、借助自然资源创设美术课堂情境

  美术自主课程是以幼儿的主动思考及自主探究为主的活动。美术自主课堂的有效开展需建立在幼儿浓厚兴趣的基础上,需要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有新意的美术作品。课堂情境是对美术自主课程进行立体化设计的重要前提。在课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将美术活动的主题融入丰富生动的情境,促使幼儿受到有趣情境的吸引,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自然资源对幼儿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借助自然资源,教师能创设具有吸引力的美术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美术探究兴趣。

  以美术自主课堂《美丽的树叶》为例。在这堂创意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运用油性笔和油画棒,通过自主探究画出各种类型的树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树叶,如枫叶、杨树叶、柳叶、松树叶、桃树叶等。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叶子的成长过程,从最开始树叶吐出嫩芽到树叶伸展开,形成鲜嫩的绿色,再到树叶完全长成深绿色,再到秋天树叶变成黄色。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带领幼儿感悟树叶不同时期的美。当教师展示到冬天树木光秃秃的样子时,可以提问:“树叶去了哪里?”这时,幼儿大多会回答树叶都落了。之后,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的树叶洒向空中,让幼儿感受落叶的真实情境。伴随树叶的散落,幼儿仿佛置身于深林中,真实地感受树叶飘落的场景。这时,幼儿会对探究不同类型的树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树叶的美术创作中。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中的运用论文

  二、引入自然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材料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正处于表象直观阶段,因此幼儿自主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作为研究载体。在美术自主课程中,幼儿是课堂活动探究的主体。幼儿需要在自主观察、认真分析、思考创新的过程中提升美术素养。美术自主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引入丰富的课堂材料,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行为,使幼儿在直观表象的材料支持下提升美术探究的效果。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同时幼儿对大自然也比较熟悉,因此自然资源是一份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将自然资源引入美术自主课堂能够丰富课堂材料,给课堂注入鲜活的素材,拉近美术自主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促使幼儿在熟悉的材料中提升美术素养。

  以美术自主课程《蔬菜水果做游戏》为例。在这堂课中,幼儿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及其彩印图案。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如苹果、梨、香蕉、杧果、杨桃、茄子、黄瓜、西红柿、豆角、蒜薹等。幼儿对这些丰富的材料进行观察和探索,并抓住其特点创造不同的美术形象。例如,小朋友们将杨桃的横切面作为模板可以印出一个个五角星,用香蕉的横切面能够印出一个个小圆圈,用豆角可以印出一条条小蚯蚓,用蒜薹能够印出一条条小蛇。有的小朋友甚至可以结合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印出故事中小蛇在吃完苹果及香蕉后的样子。将自然资源作为美术材料能够促使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中感受生活的美,然后展开想象去创造美。可见,丰厚的自然资源能丰富美术创作材料,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成果。

  三、围绕自然资源培养审美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察能力是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幼儿审美观察能力是审美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幼儿只有具备了审美观察能力,才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并将美根植于自己的内心,从而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再创造。在美术自主课堂上,教师需要精选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对教育资源展开细心的观察,培养幼儿挖掘美、欣赏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审美观察能力的提升。自然资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美术自主课程中能从生活教育理念出发,培养幼儿感悟美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美的再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察能力。

  以美术自主课程《奶牛顶呱呱》为例。这堂课要求幼儿画出奶牛的形象特点,感悟奶牛在草地上吃草的和谐美。很多幼儿特别是城市的幼儿,缺乏具体观察奶牛的生活经验,因此难以感受奶牛吃草的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奶牛的真实形象,提供奶牛吃草的动态画面,引导幼儿在生动的自然资源观察中提升审美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幼儿会发现黑白色的奶牛悠闲地走在绿绿的草地上,蓝蓝的天空中飘着白白的云朵,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呈现了自然界的色彩美,促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幼儿还会发现,奶牛的身体非常健壮,在肥沃草料喂养下的奶牛有着非常健壮的美。围绕自然资源,幼儿能够从中发现很多美的事物,从而提升审美观察能力。

  四、运用自然资源拓展美术想象能力

  美术想象力是幼儿开展美术创作的重要条件。幼儿需要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无限的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新意的美术作品。然而幼儿的想象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以现实为基础才能激发出更丰富的想象。在美术自主课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对美术主题展开无限的想象,鼓励幼儿对美术创作材料进行发散思维,产生联想,从而为美术创造提供充足的条件。

  以美术自主课程《蚂蚁过冬》为例。这堂课要求幼儿在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画一幅蚂蚁过冬的图画。蚂蚁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动物,也是大多幼儿喜欢观察的一类生活资源。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运用蚂蚁拓展幼儿的美术想象力。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寻找爬行的蚂蚁。幼儿就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看到蚂蚁头上的触角,幼儿可以将其想象成传递信号的天线;看到蚂蚁椭圆形的腹部,幼儿可以想象蚂蚁吃得非常饱;看着来回走动寻找食物的蚂蚁,幼儿可以想象成它们在为过冬储存食物。在此基础上,幼儿就会联想到蚂蚁洞中肯定保存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看到蚂蚁成群搬运食物,幼儿可以想象蚂蚁洞中一定有很多的洞穴,就像人类的房间一样。幼儿通过对蚂蚁的观察,想象蚂蚁在过冬时一定会关上洞穴的大门。它们在洞穴内,每天睡觉、吃东西、串串门、聊聊天、做游戏等,以此度过漫长的冬天。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美术想象力,并将想象落实到绘画中。

  五、综合自然资源积累成美术创作素材

  美术自主课程中,幼儿的美术创意需要有丰富的素材支撑。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浅,很难依靠单纯的想象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将自然资源引入美术自主课程能够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幼儿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综合感官形式全面感知,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样,幼儿才能在感知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强运用自然进行美术表达的能力,同时为美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中的运用论文

  以美术自主课程《向日葵》为例。这堂课要求幼儿运用水彩有新意地创作各种向日葵的水彩画。幼儿都见过被制成零食的瓜子,却对向日葵的生长状况及成熟后的向日葵花盘熟悉度不高。为了给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资源与向日葵实物自然资源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深刻感知向日葵。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展示向日葵的成长过程,使幼儿能够具体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了解向日葵是怎样生长的。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真实的向日葵花盘。幼儿可以通过对花盘的认真观察,了解瓜子是怎样生长在花盘上的,可以通过触摸感知整个花盘的手感,可以仔细地闻一闻感知花盘散发的清香。幼儿还可以品尝从花盘上取下的葵花籽,感知新鲜瓜子的味道。这样幼儿通过主动探究,拓展对向日葵的认知,积累更多关于向日葵的创作素材。通过综合感知自然资源,幼儿能积累丰富的美术创作素材,提升美术自主课堂的活动效果。

  六、采用自然资源助力幼儿美术创意

  美术创意是幼儿美术自主课堂上重点培养的幼儿美术素养之一。美术创意是展现幼儿独特审美角度,表现幼儿个性化审美表达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美术创意,能够综合提升幼儿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及美术表达能力,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注入灵魂。自然资源中隐藏着无数的美感和惊喜,能够给幼儿带来无尽的灵感,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意。因此,教师要在幼儿美术自主课程中合理采用自然资源,助力幼儿美术创意的发展。

  以美术自主课程《美丽的鱼》为例。在这堂课中,教师组织幼儿运用彩泥捏成各种各样的鱼,展示鱼的美丽。幼儿在生活中都见过多种类型的鱼,并且对鱼也有许多美好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鱼这种自然资源,给幼儿增加更多创意灵感。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鱼缸,里面有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鱼,让幼儿对小鱼进行观察,使幼儿对鱼的外貌和动作行为进行猜想。看到鱼儿停留在水面上,幼儿可能会用彩泥捏一只正在发呆的鱼;看到鱼儿紧贴着水缸,幼儿可能会捏出一只正在生气的鱼;看到两只并行游动的鱼,幼儿可能会捏出两只正在聊天的鱼。围绕自然资源,幼儿可以打开思路,赋予自然资源丰富的思想,激发自身无限的创意。这些充分说明,教师采用自然资源,能够助力幼儿的美术创意发展。

  七、利用自然资源培养美学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幼儿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能力。在美术自主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幼儿借助所提供的素材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出更多具有新意的作品。在自然资源中,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挖掘自然资源独特的一面,并通过好奇心对自然资源进行多种尝试,从而在自然资源的帮助下提升自身的美学创造能力。

  以美术自主课程《在大自然中作画》为例。在这堂课中,教师要组织幼儿对所用自然资源素材的形状进行探索,鼓励幼儿用大自然中的现有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资源,如花生壳、藕段、五颜六色的豆子、玉米、橙子皮、瓜子、西红柿等。借助这些自然资源素材,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探究,使其通过观察思考进行再创造,以此培养幼儿的美学创造力。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幼儿可以用红豆粒粘贴成菊花的花蕊,将花生壳粘贴到花蕊周边,制作成一朵开放的菊花。幼儿可以用藕段沾上颜料,在白纸上进行捺印,给印出的图案勾上四肢,用黑豆做头,就变成了一只瓢虫。幼儿可以将橙子皮剪成一小片的形状,拼接在一起做成小裙子;还可以用玉米当作鱼儿的鳞片拼凑在一起,等等。利用自然资源,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再创造,从而提升了美学创造力。

  总而言之,幼儿美术自主课程是一种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的美术形式。自然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资源,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资源类型。借助自然资源,教师能给幼儿提供鲜活的美术探究材料,激发幼儿的美术探究兴趣,促使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在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中充分运用自然资源,优化课程的活动设计,提升美术活动的教育效果,全面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青.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策略研究[J].智力,2023(11):139-142.

  [2]胡月.浅析幼儿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J].漫画月刊,2023(Z2):25-27.

  [3]严晶.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教育界,2022(11):119-121.

  [4]陈清花.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68-69.

  [5]陆轶.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1(27):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4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