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数学课堂生活化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需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的原则 , 并可通过以下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路径提高学生思维训练 : 教学氛围生活 化 ,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生活化 , 引导学生独立发散思维 ; 教学情境生活 化 , 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 ; 作业设计生活化 , 帮助学生培养拓展思维 ; 策划生活类学习 活动 , 激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
数学是一 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 , 学 生在学习中具备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 拥有数学 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生活化的数 学教学将生活现象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相结合 , 将抽 象的数学逻辑转化为 “接地气 ”的生活实例 , 提升学 生对数学理解程度 。 因此 , 为了避免一些教师 一 味 采取 “单一 的 ”“死板的 ”教学 , 不注重学生数学思维 训练 , 可采取教学课堂生活化 , 对培养学生数学思 维 ,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
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方式 , 需要通过训练 才能提高 。而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 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 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和兴趣爱好 , 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 识 ,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生活化教 学方法需 要 遵 循 三 个 原 则 : 主 观 性 、 实 用 性 、趣 味性 。
主观性原则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发挥主观能 动性 , 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 学生个性差异 , 从学生自身出发 , 设计有情境感和 启发性的问题 , 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 、交流和 探究 。例如 ,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 , 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 如买东西找零等 ,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
实用性原则指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 以 体 验 数 学 知 识 的 实 用 性 和 实 际 意义 。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 通过与学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 ,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解 决 电 费 、水 费 等 实 际 问 题时 ,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 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
趣味性原则指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 ,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 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 ,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 、趣味竞赛等 , 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策略 。 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能够在 实 际 生 活 中 应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问题 ,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 ,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通过 主 观 性 、实 用 性 和 趣 味 性 三 个 原 则 的 指导 , 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二 、提高学生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路径
1. 教学氛围生活化 ,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对提 高学生思维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活化的 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 提高学习 效果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 更是学生自主学 习的引导者 。通过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 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参与度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到学习过程中 。这种生动 、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 让学生在学习 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兴 趣 , 更加愉 快 地 掌 握 知 识 。 首 先 , 教 师 应 理 解 学 生 需 求 , 为其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尤其在教学中 , 教 师应该理解学生需求 ,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舒适 、温 馨 、安全的学 习 环 境 。 例 如 , 可 以 在 课 堂 上 布 置 一些有趣的装饰 , 让学生觉得课堂是一个温馨的地 方 。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 、灯光等元素 , 让学生感 受生活气息和舒适氛围 , 更容易投入学习中 , 保持 学习的乐趣 。其次 ,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 法 , 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 增强参与感 和归属感 , 进而激发其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 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合作 , 让学生 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助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采用 小组讨论 、竞赛 、合作探究等方式 , 让学生在小组 中相互交 流 、相 互 帮 助 、 相 互 鼓 励 , 共 同 探 究 问 题 。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 高 。 教师通过创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 让学生在生 动 、 有趣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 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 从 而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 更好发展数学思维 , 提升综 合能力 。
2. 课堂教学生活化 , 引导学生独立发散思维
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独 立发散思维 , 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 通过生动有 趣 的 课 堂 教 学 方 式 激 发 学 生 思 考 和 兴 趣 。例如 , 在学习 “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质 ”时 , 可以 用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来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让 学生找出自己身边的对称物体并加以分类 , 如对称 轴的种类 、对称图形的种类等 ,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性质 , 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对称性质的定义和 特点 。这样的教学方法 , 不仅让学生对对称性质有 更深 刻 理 解 , 还 锻 炼 了 学 生 的 分 类 能 力 和 发 散思维 。
3. 教学情境生活化 , 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
教学情境生活化是通过设置具有生活情境的问 题和场景 ,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和 技能 , 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提升他们 的探究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教师可以将问题 场景化 , 让 学 生 通 过 探 究 来 理 解 和 解 决 问 题 。 例 如 , 在学习 “面积和周长 ”时 , 可以给学生提供 一 组 不同大小的纸片 , 让他们通过实际测量纸片的长和 宽来计算纸片的面积和周长 。教师可以提出 一 些问 题 , 如 “当纸片的长和宽相等时 , 它的面积和 周 长 分别是多少?”“当纸片的长宽比为 3 ∶ 2时 , 它的面 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当纸片的面积为 12平方厘 米时 , 它的长和宽可能有哪些组合?”… …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例子 , 帮助学生理解 抽象的数学知识 。例如 , 在教学平面向量时 , 可以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如风筝的飞行或 人行走的方向等 , 来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 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 , 还可以 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 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数学知 识 。 在 学 习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时 ,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这节新课 , 可 以问学生 “你们见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图案吗 , 除此之外你们还见过哪些图标?”学生就会去联想生 活中的图标 , 诸如禁止停车标志 、洗手间标志 、红 绿灯标志以及各种建筑位置的指示牌等 。教师还可 以通过学生耳熟能详 的 儿 歌 去 引 导 教 学 , 如 “一 只 青蛙一 张嘴 , 两只眼睛四条腿 , 扑通一声跳下水 ”, 通过提问学生 : 两只青蛙呢? 三只青蛙呢? 训练学 生探究性数学思维 。
4. 作业设计生活化 , 帮助学生培养拓展思维
首先 , 课 堂 练 习 生 活 化 。 学 习 是 为 了 服 务 生 活 , 应用于生活 , 学以致用 。在数学教学中 , 教师 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 , 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每次学完新课后 ,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 , 让学生练习 , 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例如 , 在某个节日 , 教 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关于那个节日 的问题并解答 。此外 , 在课堂上让学生找出那些学 生表现好的行 为 , 以 此 来 促 进 学 生 课 堂 参 与 积 极 性 。其次 , 课后作业生活化 。建议可以布置一 些生 活化的作业 ,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 识 。 例如 , 在学习 “立体图形 ”后 , 让学生在家中找出这 些图形 , 巩固所学知识 ; 在学习 “0的意义 ”后 , 让 学生在家中找到哪里有 0这个数字 。此外 , 布置作 业让学生用相机站在不同的位置给自己最喜欢的玩 具拍照并上传到线上班级群分享 , 以此来提高学生 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些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 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5. 策划生 活 类 学 习 活 动 , 激 活 学 生 实 践 应 用 能力
很多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 缺乏实 践和应用的机会 , 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 识 。 而策划生活类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 , 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让他 们在活动中获得学习乐趣 。那么 , 如何策划生活类 学习活动呢? 教 师 要 结 合 学 科 特 点 和 学 生 实 际 情 况 ,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活动 。 以小学数学 为例 , 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 , 如益智 游戏 、数学手工制作 、户外探究等 , 让学生在游戏 和活动中 , 自然地掌握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在此 过程中 , 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让学 生自主组队 , 开展合作探究 , 共同解决问题 , 培养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思维 。例如 , 在设计数 学益智游戏时 , 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 , 共同设计和 制作游戏 , 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检验各组的游戏设计 是否合理 、是否有趣 。
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 , 挖掘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 , 让学生到市场 、超市等地 方 , 观察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 计算各种折扣 。 或者 举办简单的绘画竞赛 , 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生活 , 同 时 激 发 他 们 的 创 造 性 和 艺 术 天赋 。在绘画过程中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几何知识来构图 , 确定比例 、角度和尺寸等 , 从而加深他们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 , 让学生绘制自己家的平面图 , 要求按比例尺绘制 。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几何概念 ,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或者组织数学手工制作活动 , 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数学模型 , 如正方体 、长方体等 ,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
三 、结语
本文探讨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路径 , 从 教 学 氛 围 、课 堂 教 学 、教 学 情 境 、作 业 设计 、策划生活类学习活动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到 , 将教学生活化 ,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 同时 , 教学生活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氛围中快乐学习 ,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重要趋势之一 , 当然 ,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 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创新 , 积极寻找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逐步推进教学生活化 , 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训练水平和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1] 陈亚晶 . 生活即教育 数学伴成长 —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 . 新课程导学 , 2022(13) : 63- 65.
[2] 张亚男 . 高中数学思 维 训 练 策 略 探 微[J] . 数 理 化 解 题研究 , 2019(12) : 9- 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