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应性的改动,加强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物理基础,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整体教学活动达到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能力,使得高中物理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题目,而是充分应用于生活实践过程之中.本文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情况、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要点及提效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理念下,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参考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现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物理观念.即学生要通过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的探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物理认知体系;其次,科学思维.即鼓励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客观辩证性物理思维,进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1].
1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探究是重要的知识理解及应用模式.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经典的物理实验有所了解,进一步理解其蕴含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物理学习的客观规律及抽象概念进行深度的理解;其次,科学态度与责任.即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为之后大学阶段的物理学习筑牢基础,并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将物理学习的实践精神从书面的做题考试的形式向可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变,基于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物理学习氛围,积极利用课堂教学环节,以及课后知识拓展环节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能力,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化与转变来呼应新时代教育政策的指导精神.
2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分析
2.1高中物理教学优势动作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更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侧重对物理学科概念性定义的理解以及做题考试中的解题应用,这对于物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并不友好,该类学生的物理想象及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持其理解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2].
然而,现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占比,首先,在教材设计方面.几乎每一个单元内容中都有着“说一说,做一做”的环节,其目的在于以教师示范性实验的讲解模式,活跃高中物理课堂,增强课堂物理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在教师认知方面.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示范性教学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留出了相对较多的物理思考时间,鼓励其自行深化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及变化形式;最后,在教学模式方面,由于教育信息化潮流的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多媒体结合教学的应用频次,部分物理课堂也会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代替实际的物理实验示范操作,一方面,这提升了物理实验的过程清晰度,允许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了解;另一方面,降低了教师的备课难度,提升了物理课堂丰富度[3].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体情况是向好发展的,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认知三方面都有着顺应时代的优势改变.
2.2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部分问题限制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下文以三个有代表性的方面举例进行说明.
2.2.1作业模式不够与时俱进
受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思维的影响,以及部分教师对学生提升成绩的迫切愿望,存在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情况.首先,在作业设计的方面针对性不强.对知识点的锻炼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筑牢物理学习基础;其次,在作业讲解方面过于笼统,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来分析,教师常常选取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困难的错题部分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属性及物理发展潜力,导致学生的物理成绩呈两极化差异,优等生的学习表现一如既往的良好,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出现抵触物理、抗拒学习的表现[4].
2.2.2重理论轻实践
现阶段的物理教育注重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但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灌输式教学.出于对学习效率的考虑,教师更希望学生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的概念及不同的应用形式,因此,相对于启发式的教学和以物理实验示范性的教学,教师更倾向于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物理结论,更关注物理结论在高中物理题目中的应用,对于物理公式与抽象概念是如何推导及验证的,不甚关注,这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以及做题应用,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及实际生活中的物理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疏于指导.
2.2.3物理教学呈碎片化
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各模块知识点的呈现更接近于碎片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而在物理学科的考核过程中,考核题目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在同一个题目中涉及到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全面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高效地解决物理考核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物理考核方式,设计有系统性、允许学生充分联想的物理教学模式.
3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要点
在核心素养下设计高中物理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侧重考虑.
3.1注重物理实验的示范性作用
高中物理是教师与学生普遍认为具有一定学习理解难度的学科,主要表现在物理概念的抽象性理解难度上.以高中物理中“电流与磁场”的教学模块举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想象出电流与磁场的作用方式,而“电流与磁场”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性事物,教师难以通过常规的教学形式,以实例的形式展现出该模块的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实践特性,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展示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亲手实验操作,感受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内容.
一言以蔽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物理实验的示范性作用,引导学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对教材知识重点的印象,降低物理学习的理解难度,以物理课堂的实践性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
3.2注重学生的物理观念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物理整体能力的培育,包括物理认知、物理思维、物理联想与物理逻辑等一系列可以应用于解题,也可以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的综合性能力.基于此,教师有必要辅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以高中物理的解决问题为例,在教材中,物理知识往往是基础的、概念性的定义,而力学的问题则可以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分析,提升到力学综合题的高难度应用.
4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对策
4.1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主要内涵包括相信学生的物理学习潜力,注重学生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平衡提升.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与薄弱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具有亲近感与体验度的教学情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物理实验的教学占比,在塑造物理观念与提升物理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切实强化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4.2注重兴趣,制定教学规划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物理个体属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兴趣引导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有专属性的教学规划,同时,也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育.教师应该秉承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对物理基础不同的学生平等看待,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认知,了解自身的物理水平以及物理成长方式,使得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友好交流,获得物理学习方式的启发,进而提升学好物理的信心与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应该从教师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方面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使得新时期的教学活动更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使得物理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知识更加立体有活力,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通过物理实验示范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感受更直观,以培养物理观念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意愿,鼓励其主动投入到物理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要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以有自身特色的物理认知观念,对有难度的教学问题进行理解、分析、解决,在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两方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鹏.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从培育科学思维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实践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06):24.
[2]余海兵.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新课程(下),2019(01):195.
[3]孙越.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2(06):58-60.
[4]俞小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2(05):26-27.
[5]杨帆凡,许怡然,李春密.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基于《物理教学》期刊论文(2015—2020年)的内容分析[J].物理教学,2021,43(12):5-7+4.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