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不断完善和优化班级管理,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中是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 点。通过德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降低班级管理的难度。本文结合初 中学生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班级管理与德育相结合的优势,深入分析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具体策略,并 且就在班级管理与德育相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 道德教育 初中教育
当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 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却往往收效甚 微,甚至还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如何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 当前校园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其实,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 时期,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 认识到初中生该时期的心理特点,转 变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与观察 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增强班 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初中学生德育的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一)德育教条化、形式化,脱离 实际生活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 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有自己的 看法,并且愿意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相 关问题。但是受其生活阅历和经验的 限制,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思考 的独立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传 统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内容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限制了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多地区的 德育工作内容多年未变,已经与现代 社会和学生的生活脱离,不利于德育 教育的开展。
(二)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抵触情 绪,积极性不强
由于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 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内容都是“老生 常谈”。想象力与创造力旺盛的初中学 生对于说教式的教育内容存在着一定 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当前德育的考核 评价标准依然以书面考核为主,学生 在考试时也是应付了事,完全没有主 动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新课 改”要求德育要与学校日常教育与管 理相融合,传统的德育过于强调书本 内容,本本主义严重,学习的积极性 较差。
(三)德育的形式单一,不符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和学生都是道德教育实施的 主体。但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以说教为 主,往往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 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忽视 了学生实践应用的需求。新时代的德 育工作,如果仅仅依靠书本内容已经 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的兴 趣和爱好也得不到发展。不顾品德内 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以规 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教育方式并不 能达到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将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相结 合的优势
(一)有利于实现班级“软管理”
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可 以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弱化教师与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 对立地位,减少学生逆反,缓解紧张 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管 理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对管理的认同 感,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初中学生 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教师往往会苦口 婆心地劝说其好好学习,但效果甚微。 把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邀请各行业专家来校 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 生认识到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才能够 触摸到自己的梦想,从而重新燃起 学习的动力。这种德育教育方式可 以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降低班级 管理的难度,赋予班级管理更多的 可能性。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
德育工作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实现 落地,打破传统德育工作说教的模式, 让学生将所接受的价值观引导转化为 实际行动,在生活中加深对价值观的 理解,并且产生认同感。这种德育工 作的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 学生在生活中去验证和尝试,并且形 成自己的行为标准。比如,很多学生 由于社会阅历及氛围的影响,甚至会 与同学产生肢体冲突,给班级的和谐 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班主任在管理 过程中往往是三令五申,牵扯了教师 大量的精力。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随 机表达出同学的优点,在互相表扬的 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 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将德育与日常管 理相结合,共同推进和谐班级的建立。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运 用和渗透德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班级 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而言 非常重要,它能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 力放在学习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并且也利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当前很多初中学校存在着教学氛围差, 学生拉帮结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 常的教学秩序。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将德育融入到管理中,可以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让学生在良 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同时,学生 在德育的熏陶下能够了解一些传统文 化和民族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形成坚定的理 想信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 健全的人格。
三、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道德教育 的具体策略
(一)变“枯燥式”为“趣味式”, 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
要将班级管理与德育相结合,就 必须找准二者之间的契合点。班级管 理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 科学的学习环境,道德教育则是为了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行为规范与行动准 则,二者在结合的过程中,要从实践 活动出发,提高教育的综合性与科学 性,从而达到教育和管理的效果。比 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采摘活 动。在采摘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 的引导,让学生体会采摘的辛苦以及 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勤俭节约和团队 协作的意识。这种将德育融入实践活 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书本上的内容 更加有感染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 学内容的认知。随着学生德育水平的 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工作也更加便 于开展。
除了开展实践活动,教师也要善 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德育 的呈现形式。比如 , 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观看红色电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更加深刻认识到热爱祖国的内涵, 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更深 刻的了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 不同的主题开展短视频创作,如“家 乡的变化”“我爱我家”“我的理想” 等,这些主题在学生的视频中呈现出 不同的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德育 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德育的内容。这 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可以成为班级 管理的切入点,加深德育教育与班级 管理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教育的影响力。
(二)变“说教式”为“启发式”, 增强德育的说服力
教师在开展教育和管理时应该认 识到说教式的管理方式并不能达到预 期的目的,也不符合现代初中学生的 认知方式。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加 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和教育,让 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且逐渐形成 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很多班 主任对于学生早恋问题非常头疼,对 于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经发现就采用 严厉的批判方式,并且会在第一时间 通报家长,这种强硬的管理方式不但 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学 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 过程中对男女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 并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行为引 导,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教 师要适当地在班会上开展情感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正确地认 识恋爱的意义,从而从思想根源上消 除早恋的想法,维护正常的班级秩序。
在日常的行为引导过程中,教师 要特别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对自身的尊重和理解。德育是针 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展开的, 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 将德育引入到日常管理中来,能够进 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缓解师生 之间的对立情绪,提高班级管理的 效率。
(三)变“单向式”为“交流式”, 增强德育感染力
管理的关键在于理解,教师要理 解学生行为产生的缘由,学生也要理 解教师开展管理的目的,从而达到互 相体谅,互相尊重的效果。当师生关 系比较紧张时,部分学生逆反心理强 烈,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有较强的 恐惧心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沟通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 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从而 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比如,部分学 生受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经历的影响, 有较强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 响了学生对自己的客观判断,也不利 于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学 习目标。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 问题,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及时的 鼓励和表扬,提高其自信心。教师也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其参 加实践活动与学术竞赛,让学生在参 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提高自 身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 学习和生活中。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认识到自 己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代沟的,但是要 给学生平等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 在表达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 的观点,这样教师才能发现问题,从 而引导学生成长。教师要善于发现 学生个体思想与情绪变化,及时予以 沟通,从而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的 效果。
四、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相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调动学生自发意识
将德育融入班级管理中,要注重 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作为 一个群体,很多心理变化与情绪波动 都属于共性问题,因此班主任能够及 时发现并且予以引导和教育,但是对 于学生个体情绪的变化,班主任往往 很难及时发现,因此在日常管理中, 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调动非常 重要。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觉遵守,规 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情绪,为 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教师要 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戒骄戒躁,谦虚 谨慎地对待学习,不能因为学习进步 就沾沾自喜,要始终保持健康正确的 学习态度。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学 生们亟待提升的重要素养,应得到教 师的重视。
(二)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班级讨论,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 结合社会热点以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展开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价值, 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频频 爆出的封杀逃税的“网红”和明星事 件。很多学生曾是这些“网红”和明 星的粉丝,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谈谈自 己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并且引导学生 认识到交税是一件光荣的义务。其实, 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对这类事件产生更 加深刻的认知,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追星观,抵制这些“网红”、明星的 违法违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更加生 动,也更加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 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德育真正走 进学生们的心里。
(三) 完善德育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传统的德育只是以书面考试为主 要方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德育要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不断丰富 德育的评价标准。完善的德育评价机 制是提升德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 提升教师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 表现融入德育评价体系中,也可以将 班级管理的相关活动纳入德育课程中,让德育更加“接地气”,让班级管理更 加科学化。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以 及学习中的态度、表现以及完成作业 情况等都可以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部 分。学生在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也能够 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 理能力,为初中教育管理工作减负。
综上所述,将德育与班级管理相 融合既能够丰富班级管理的形式,让 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富有“人情味”,又 能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 实地感受德育的价值的同时,也丰富 了教学管理的内涵。教师要充分认识 到在初中学生群体中开展德育的重要 性,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 展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 践与生活中不断强化德育理念,提升 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萍 . 优化班级管理 , 践行道 德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J]. 新一代 : 理论版 , 2021(18):2.
[2] 朱胜凤 . 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 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J]. 学生 · 家长 ·社 会:学校教育 , 2021(3):181.
[3] 莫良滨 . 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 任管理工作中渗透的思考与实践 [J]. 读与写:上旬 , 2021(3):1.
[4] 焦清 .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 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学苑教育 , 2021(24):2.
[5] 郭晓彤 .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 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真情 , 202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