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随着新课改深入 开展 ,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 要立足课改要求 , 从教学目 标要求出发 ,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 提升教学质效 。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 学现状问题 , 详细探讨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效果的诸多因素 。在此基础上 , 着眼 新课程标准有关要求 , 结合相关教学经验 , 分别从实施生活化教学 、深度整合教学资源 等维度 , 提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
关键词 :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 , 对于 培养学生基础数学技能 , 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 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深 化 , 为确保教学质效 , 教师应当调整思路 , 对小学数学 教学开展总结 , 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 强化对 教学资源的深 度 整 合 , 以 全 面 促 进 数 学 教 学 质 效 提升 。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 ,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小学数 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在细化和完善宏观 政策导向 、优化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 益探索 , 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新课改 宏观背景下 , 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教学要求 , 有 着新的目标任务 , “以生定教”“情感教育 ”等教学方 式先后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 取得良好效果 。尽 管如此 , 教师应客观地看到 ,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 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 。这主要表现在 : 教 学设计创新性不足 , 未能严格遵循以人为本 、 以生 为本的教学原则 , 不能有效发掘与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与探究能力 ; 课堂教学气氛趋于低迷 , 学生受限 于封闭式的教学环境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存在 欠缺 , 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与沟通 ; 部分教师不注 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 忽视学生渴望独立与自主学习的现实需求 , 未能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 对多 媒体技术运用不充分 ,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掌握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精髓与核心 , 课堂教学效率有待 提升 。 因 此 , 探 讨 与 分 析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方 法 的 创 新 , 对于改进教学弊端 , 升华教学效果 , 实现新课 改的迫切现实需求具有关键作用 。
二 、影响小 学 数 学 教 学 方 法 创 新 效 果 的 因 素 分析
1. 数学课程特点
小学数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 不仅在数学知识 内容上具有逻辑性与关联性 , 而且在教学目标上同 样要求体现出形象思维的传导 。教师只有立足课程 特点 , 才能拓展和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纵观 当前小学生心理与思维实际 , 他们普遍存在对情感 与色彩丰富 的 事 物 具 有 较 强 喜 爱 心 理 倾 向 这 一 特 征 , 而数学课程特点却恰恰相对枯燥乏味 , 尤其是 部分理论知识相对抽象 , 理解难度大 , 影响着课堂 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 不利于从多个维度实现教学方 法的创新 。
2. 教师态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数学教师始终扮演着关键 角色 , 是完成特定教学任务 , 满足课堂教学目标的 直接实施者 。教师的职业态度 、专业素养及教学教法运用深刻 影 响 着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心 态 和 学 习 方 式 。部分数学教师漠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 性地位 , 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 在教 育教学 新 形 势 下 , 依 旧 沿 袭 陈 旧 、僵 化 的 教 学 方 法 , 难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 极 性 。 同 时 , 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化 ,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教 学的技能不甚熟练 , 导致教学方法创新受限 。
3. 数学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使移动智能终端等 现代化设备开始进入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 这为实 施多样化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 为教 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载体 。但现状表 明 , 部分教学单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力度不足 , 未 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方法与设备 , 无法充分有效 地挖掘与彰显翻转课堂 、微课 、慕课等知识获取渠 道的重要价值 。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相对滞 后 , 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方式的支撑力度不足 , 且难以在 不同学段之间进行教学资源的交互与共享 。
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1. 运用生活化教学 , 深度整合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 密 切 关 联 , 在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下 , 教师可有效突破僵化的 数学教学方式的束缚 , 更加灵活多变地利用各类生 活化元素 ,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 性 , 做到活学活用 , 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 水 平 。 例 如 , 在 “小数点的位置 ”这一知识点教学中 , 教师可围绕 课堂教学目标 , 结合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货币开展 教学 , 引导学生 把 握 不 同 货 币 单 位 之 间 的 换 算 关 系 , 了解小数点的不同位置可对数值大小产生决定 性影响 , 从而降低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理解难度 。在 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中 , 教师应做好高效的课堂导 入 , 及时观察学生表现 ,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 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 同时 , 鼓励学生善于观 察与发现隐藏于日常生活背后的数学知识 , 密切数 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 , 以收获更多知识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
2. 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 加深学生理解
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价值极为突出 , 可有效实现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 , 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为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 , 教师可融入小组合作模式 , 将不同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 使他们深化知识理解 , 拓展思维空间 。例 如 , 在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等 知 识 教 学中 ,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特点 ,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合作学习小组 , 并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 小张 、小李 、小王三个小伙伴一起去打 扫 卫 生 , 一 共 带 了 5把 扫 帚 和 4个 簸箕 , 他们应如何分配这些工具呢? 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状态进行观察 , 及时解答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产生的各类疑惑 , 进 而 促 进 学 生 深 化 对 “有 余 数的除法 ”的理解 , 启发他们的思维 。
3. 运用多媒体教学 , 使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实践应用 , 为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 、拓展学生思维 、打造高效课堂带来更为灵活的工具选择 , 使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难以完成的教学创新任务更具可行性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 应主动强化信息化教学思维意识 ,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全过程 , 活化练习形式 ,使学生能够在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资源导向下 , 升华学习效果 。例如 , 在 “角 ”等知识点教学中 , 教师可摒弃僵化固化 、传统静止的教学方式 , 提前整理图片 、视频 、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 对课堂知识进行生活化模拟 , 将 “角 ”的各项特征状态通过动画形式表现出来 , 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把握相关知识点和核心概念 。还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 自主探索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各类 “角 ”, 既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 又可巩固其内化所学知识 。
4. 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 提升课堂活力与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学生 是 课 堂 教 学 的 主 体 ,是接受知识 、运用知识 、整合知识的主要对象 。 为创新教学方法 , 数学教师有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摆脱应试教育等狭隘理念束缚 , 转变课程教学模式 ,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法 ,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 。数学知识的核心和精髓不在于 “学 ”, 而在于 “用 ”, 只有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日 常 生 活 , 才 能 有 效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例如 , 在 “混合运算 ”教学中 , 教师应在充分整 合课堂教学要求与目标任务的基础上 , 分清教学重 点与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 “没有括号 , 只有加减 或 乘除的算式 ”的运算顺序 , 使学生运用同级运算顺 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 , 教师可运用传 统讲授法 , 也可运用师生互动法等 , 通过 “坐公 交 车 ”的游戏方 式 进 行 导 入 , 强 化 学 生 理 解 与 记 忆 , 提升课堂活力与效率 。
5. 发挥数学例题的独特作用
例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 是支撑 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载体 。数学教师应注重对经典 例题的讲解 , 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 度 , 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例题选择方面 , 教师应注 重例题的难度系数 , 把握由易及难 、 由浅入深的原 则 , 避免因难度较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应 根据学生个体化之间的差异 , 选择有助于拓展学生 思维的例题 , 降 低 单 纯 理 论 讲 解 与 复 杂 计 算 的 难 度 。例如 , 在 “小 数 、分 数 等 四 则 综 合 运 算 ”教 学 中 ,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 应当结合 教 学 要 求 , 立足班级基本学情 , 运用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等手 段 , 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价值的经典例题 , 向学生 讲解经典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以做到 “以点带 面 ”, 提 升 学 生 的 数 学 综 合 素 养 。 通 过 经 典 例 题 , 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知识衔接性将大大增强 。
6. 实施科学教学评价 , 激发学生潜力
在新课改持续深化背景下 , 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同样会产生变化 , 教师不应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者 , 而应朝着多元化角色转变 , 更好地发挥引导作 用 , 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教师应 充分运用科学 、合理的教学评价 , 对学生取得的进 步予以有效鼓 励 , 使 学 生 感 受 到 成 功 与 进 步 的 喜 悦 。例如 , 教师可在班级教学中实施积分制 。在新 学期开始 , 制订相应的积分规则 , 在完成相应的学 习任务后赋予学生相应分数 , 在学期尾声对学生进 行积分评比 , 对积分较高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 励 , 对积分较低的学生及时鞭策和鼓励 。在此过程 中 , 教师可设置必要的加分项目或减分项目 , 提高积分方法运用的针对性与差异性 ,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坚 定学习目标 , 实现自我价值 , 时刻保持旺盛的求知 欲望 。
7. 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从以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 , 更多 教师倾向于单 一 化教学方法 , 过度依赖课堂 讲 解 , 忽视师生互动与交流 , 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得不到 有效体现 , 与新课改的宏观趋向不 相 吻 合 。 因 此 , 教师应高度重视师生互动与交流的现实价值 , 搭建 多元化的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与纽带 , 强化师生互 动效果 , 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拉近师生之间 的心灵距离 ,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距 离 感 , 做到师生平等 、师生融合 。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与 交流 , 教师可精准把握班级学情特点 , 分析学生在 数学知识消化吸收中的实际状况 , 找准教学薄弱环 节 , 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予以修正 , 进而 提高课堂效率 。
参考文献
[1] 曹红玉 . 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 研[J] . 成才之路(下旬刊) , 2022(12) : 133- 135.
[2] 刘锋 . 现 代 化 教 育 技 术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研 究[J] . 学周刊(电子版) , 2022. 2(2) : 53- 54.
[3] 赵俊生 . 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应 对策略[J] . 教师 , 2021(4) : 53- 54.
[4] 陈菲 . 润物无声 , 立德树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2(7) :68- 70.
[5] 陆燕华 . 论小学数学班主任如何加强数学教学管理[J] . 当代家庭教育 , 2020(3) : 147.
[6] 丁爱平 .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路径探 究[J] . 数学教学通讯 , 2022(28) : 53- 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