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聚焦大概念下初中生物单元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0:59: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观念。以大概念为载体,组 织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本文在解读大概念与单元教学间的关系上,基于 单元教学目标,厘清概念层次;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激活概念认识;预设单元思考问题,发展概念思维;组建单元学习活动,建 构概念系统等角度,剖析单元教学具体策略,旨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概念   初中生物   单元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关于大概 念的研究逐渐增多。大概念的本质内 涵即为学科知识背后所反映的学科特 征,具有持久的可迁移应用价值。单 元教学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整合学习 内容,通过知识内部联系形成一个完 整的知识框架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 大概念组织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核 心素养发展、帮助其提高学科思维的 有效途径。因此,广大教师应及时更 新自身教育理念,关注单元教学的积 极影响,巧妙利用大概念,帮助学生 在系统性的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

\
 
       一、大概念与单元教学间的关系

       为更好地落实初中生物核心素 养,首先应从大概念以及单元教学之  间的联系出发,剖析二者之间的连接  点,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大概念是指某些特定知识内容在归纳 总结后形成的有逻辑可循、能够使得 各学科知识间相互连接并最终形成的 一个整合体, 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 大概念凸显了学科的本质特征,是连 接生物学知识的纽带。而单元教学则是以特定主题为核心,将知识综合 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教师可结合 教材中的某一课时或多个相关课时的 内容,补充与之相关的多个实践、阅 读材料, 从而构建教学单元。简言之, 单元教学所围绕的“主题”即大概念 中的“整合”,单元教学是围绕大概 念所展开的,而大概念又是单元教学 内容、教学活动的黏合剂。通过有效 的单元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构建系  统的、科学的概念,有助于其对知识 的理解与深化。

       二、聚焦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单元 教学策略

       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中,教 师需要深刻把握大概念的核心内涵, 不是简单地将单元内所有知识黏合在 一起,而是要根据大概念的原则,挖 掘知识的潜在规律,使得碎片化的知 识产生有机联系,从而构建单元整 体,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笔者结 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把聚焦大概念 的初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以下 总结。

       (一)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厘清 概念层次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 和归宿, 统领着教学系统的其他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  基于单元教学设想,教师需要深入梳 理单元教学中各部分知识点的内在联 系,并根据整体目标合理划分各部分 概念层次,基于客观事实抽象提炼、  内化得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考 虑到部分学生并未系统接触大概念及 单元学习,在前期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中,教师可以按照大概念——重要概 念——次位概念——认识进阶维度的 步骤呈现,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强学 生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 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一单元教学 为例,本单元包含了植物的生殖和发 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命起源和 生物进化三大部分的内容。基于单元 主题,教师首先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 并能 够总结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 在具体情境中, 能列举总结出昆虫、两栖类动物、鸟类的生殖和 发育特点。

       (3) 掌握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并且能够阐述遗传性状的概念。

       (4)通过学习能自主概述自然 选择学说,通过对生物进化原因的分 析,总结并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通过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理,  本单元概念体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主要包含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 以及进化,从三个层次揭示了生命 的延续和发展。因此, 教师可以“人 与生物圈”为抓手,带领学生总结 概念层次。首先,本单元大概念为“遗 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 递给子代”。重要概念为“生物通 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  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在总结重要概念后,为发展学生的 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  主阅读教材内容,根据重要概念梳 理次位概念,如植物的无性生殖板 块次位概念包含了“生物可以通过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在整理概念层次的过程中,学生将 初步厘清概念层次,并构建初级的 概念体系。随着课程的推进,教师 再将生命观念逐渐渗透教学,帮助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界的发展变 化,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为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如上,借助单元教学目标整理概念 层次,能为后续单元教学活动的开 展做好铺垫,使学生建立整体性观 念,初步形成学习框架,逐步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激活 概念认识

       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完毕后,教 师便可以根据概念层次设计相关教学 活动。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水平有限,为保障其学习参与 效率,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 利用生活实例或动态视频进行导入, 凸显生物的学科特征,带领学生共同  梳理单元主题重点,从而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切实提高活动质量。

       以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 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单元教学为例。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我 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一 重要概念。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激 发学生学习分类知识的积极性,教师 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校图书馆 图片,并邀请学生观察图片中图书分 类的基本形式,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尝试对教师所提供的图书进行分类。  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将同一种类的图 书摆放在一起,如文学、漫画、科技等。 当学生完成分类后,教师可以由此为  切入点提出:在摆放书籍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其种类进行划分,延伸到生  物知识上,为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 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也需要 对生物进行分类。

       基于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可以整 合单元内植物分类以及动物分类的相 关内容,邀请学生根据植物特征、动 物类群,尝试与同学交流,总结生物 的分类方法。结合本单元大概念“生 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后续学习 中,教师还可以用热点新闻作为情境 线索,邀请学生阅读分析这一材料: “我国‘三北’防护林早期采用的树 种大多数是单一的杨树,饱受星天牛 肆虐之苦,虫灾严重地区的树木被蛀 得千疮百孔。”在讲解过程中,教师 可以为大家提供相关图片,帮助学生 以直观的方式了解“三北”防护林的 现状。基于情境内容,教师可以顺利引出“为什么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 然林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呢? ”借 助这一问题,带领学生走进大概念,  剖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通过学习达成本单元学习  目标。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渗 透大概念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同时,提升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 性,帮助学生逐渐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为后续参与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奠定坚 实基础。

       (三)预设单元思考问题,发展 概念思维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是发展学生 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单元整体教 学中,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概念、 重要概念、次位概念等内容,教师需 要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结合单元 主题设计递进问题,提炼单元核心概 念,并辐射知识范畴,指导学生在问  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逐 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构建更为完善 的知识体系。

       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 圈中的人” 一单元教学为例。在教 学活动初期,教师可以借助郭沫若 先生在《女神》中赞美的诗句进行导入,带领学生走入人类起源与个 体发育的过程及人体生命活动的结 构基础。根据本单元大概念“人体 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 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梳理出契合 单元主题的核心问题,再根据核心 问题分解并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串。 结合这一设想,教师设计进一步的 课堂学习活动(见表 1)。

\
 

       通过上述问题,能帮助学生在自 主探究中深化大概念,掌握单元重点 知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 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 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大家提 供资源支持,根据人的由来、人体的 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 输、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 对生物圈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利用多 媒体技术为学生分享图片、相关信息 或视频,邀请学生整理具体内容,从 而实现教育目标。

       基于大概念整合单元学习内容, 设计核心问题,并结合学情,延伸具 体问题的方式,能帮助学生经历问题 解决过程,发展思维能力,逐渐掌握 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树立整体的生 命观念。

       (四)组建单元学习活动,建构 概念系统

       由于班级内学生的层次不同,理 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 同,为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单元 学习构建大概念系统,教师可以结合 教学主题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根 据实际学情,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 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帮 助其在小组合作实践中获得知识,构 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注 重课后评价的重要价值,基于学生实 践活动记录过程性评价,助力学生全 面发展。

       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 圈中的绿色植物”一单元教学为例。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生物 圈中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和各类群的 主要特征,并能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以及在生物圈水 循环中的作用。基于学情,教师设计 以下实践活动:

       (1)观察种子的结构。选择红 芸豆、花生、黄豆、玉米等种子,按 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种子的结构, 拍照标注各结构的名称或录制视频讲 解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各 组成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假设, 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根据 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拍照记 录或录制视频讲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 件。观察、记录发豆芽的过程,撰写 小豆芽成长日记。

       (3)观察被子植物的一生。采  购某种被子植物的种子,亲自呵护  并见证一粒粒种子经历“种子的萌  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完整的生命过程,录制视频进行记录  或绘制手抄报。

       上述实践活动难度中等,学习能 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 1—2 项完成; 学习能力较强且思维敏捷的学生, 在 完成 1—3 项实践活动的同时,要与 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实验计划表, 并根 据实验项目提出自己的猜想与意见。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深化大概念 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质疑与批判性 思维,构建概念系统,使学生树立 爱护绿色植物的观念。在各组成员  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针对学生的 表现做出合理评价, 采取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等方式督促学生对不足之 处进行改善。

       如上,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能汇总单元整体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 操作水平,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与此同时,有效的评价也能帮 助学生在问题的诱导下,及时完善自 我,提高单元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 建概念系统。

       综上所述,为落实初中生物教学 的教育改革,教师需要深刻梳理大概 念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 据实际学情,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整 合单元内知识内容,凸显生物学科的 本质要求。在大概念的视角下,助力 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 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秀 . 单元整合理念融入初中 生物教学设计——以“动物的运动和 行为”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J]. 福建教 育学院学报 ,2022(3):60-62.
       [2] 全莹 . 初中生物单元教学及评 价任务设计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2(3):45-47.
       [3] 朱瑞 .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概 念生物实验教学 [J]. 文理导航( 中旬), 2021(11):49-50.
       [4] 余丽花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 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思考 [J]. 天津教育, 2021(31):154-155.
       [5] 崔允部 . 学科核心素养呼唤 大单元教学设计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8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