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三聚焦”: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效性—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 Unit5 Seasons 教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0:0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5 Seasons一课的教学为例,紧扣语篇教学中输入、输出和评价的“三聚焦”,围绕聚焦主题意义、聚焦核心素养以及聚焦能力提升三方面,探索提升教学实效的可行性路径,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以提升儿童英语语篇学习的整体水平,为其英语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主题意义;核心素养;语篇教学;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英语语篇的学习概念,其中一级、二级(小学阶段)对语篇主题的理解、语篇结构的判断、语篇类型的认知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我们下阶段抓好语篇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以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5 Seasons为例,围绕语篇教学,提炼出聚焦语篇教学的输入、输出和评价三方面,就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升语篇教学实效,做了如下探索。

  一、语篇教学输入的关键:聚焦主题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主题意义是指作者围绕主题并通过语篇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核心思想或者深层含义,语篇教学组织应以主题为中轴展开。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5 Seasons的话题是四季,其主题范畴为人与自然,主要描述了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季节开展的活动。其中Story time板块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了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并通过展示这些季节开展的活动表达儿童对大自然的喜爱;Fun time板块是一个手工制作活动,要求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制作一张明信片,儿童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season cards,巩固词汇和句型;Cartoon time板块描述了Sam和妈妈乘飞机去澳大利亚,在下飞机时忘记拿手提包的场景,并在情境中渗透了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通过归纳提炼,该语篇的主题意义为让儿童在体验四季之美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为进一步拓展主题内涵,丰富语篇内容,围绕主题中轴,在语篇教学中分横纵两维展开,具体做到“两融入”。

  (一)横向融入多方关联语篇素材

  新课程标准的语篇教学内容中明确了对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等多种不同类型文本的要求,针对当前教材中的语篇素材少、类型不丰富等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方关联的路径,补充语篇素材,丰富阅读内涵。一是自编。紧扣语篇主题,创编文本,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紧扣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意图,以此次语篇教学为例,笔者创编了以下文本。

  I like winter best.I can stamp ice puddles that nip my toes.I can build a snowman with a carrot nose.I can make snow angels,sled down hills.I can sip hot chocolate to thaw out my bones.

  I can choose the colors to paint my pinecones.I can leave cookies for Santa and hope he comes.I can play games indoors,learn to skate and snuggle by the fire。

  二是精选,从“丽声”“朗文”“跟上兔子”等绘本系列中精选文本素材,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文本类型多样、素材成熟,此次语篇教学中,笔者挑选了A Long Wait、A Leaf Walk、I am a Bunny等多篇作为补充素材。三是热点,结合时事热点,摘选文本素材,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与儿童当前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热情,此次语篇教学中,笔者结合2022年冬奥会,摘选了Freestyle skier Gu Ailing等非连续文本作为补充素材。

  素材的收集不等于有效输入,在具体教学中,还需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课内与课后的关系。课后要成为课内的有效延伸。课内教学重点在于让儿童领会语篇主题意义,掌握语篇阅读方法,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在课后,笔者尝试制定“两单一图”,即导读单、分享单和思维导图,引导儿童深度阅读,以期在课后这种弱控制场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儿童语篇阅读的实效。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以共性阅读为基础鼓励个性阅读自由发展。一般根据教学目标,将自编素材作为共性要求来组织阅读,而后考虑每名儿童的学情、兴趣及经历的区别,在精选素材和热点素材中,尽量根据生词、句型的难度等分类,做到难度可选,根据文体不同做到类型可选等等,以期能够最大限度逼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纵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程标准在文化意识部分指出,要加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并在新增的文化知识部分中强调“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为此,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儿童正确思辨,是语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具体应做到“两个深”。

  1.深刻对比

  通过对比,让儿童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次语篇教学中,笔者让儿童对比语篇中的中国的四季之美和自编材料中的其他国家的四季之美的区别,通过阅读,感悟中外文化的差异,并引导儿童完成季节的对比。下图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冬季民俗和饮食对比。(见表1)

“三聚焦”: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效性—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 Unit5 Seasons 教学为例论文

  2.深挖内涵

  要有效引导儿童透过文本素材领会其后文化内容的本质。在此次语篇教学中,笔者以三个分层问题为台阶:

  1.What do we do in winter?

  2.Review the poem,what do they do in winter?

  3.Why do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o different things in winter?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儿童关注相同季节不同国家开展的不一样活动背后的缘由,引导儿童感知与体验文化多样性,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最后,笔者用开放式的问题作为引导:

  Which way do you like?Why?

  通过此问题引导儿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二、语篇教学输出的指向:聚焦核心素养

  输出模块的设计应紧扣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围绕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展开。

  (一)以说提质

  新课程标准对一级、二级表达性技能做了大幅的调整,其中特别强调了口语表达,目的就是避免儿童将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因此,除了传统的背诵、复述等,笔者更加鼓励儿童通过阅读语篇以及补充素材,开放式地提炼自己的想法或者观点,并用口语进行总结表达,但考虑儿童还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词汇的掌握、语法的运用还不够充分,一般笔者会给出一个语言支架供参考,具体如下:

“三聚焦”:提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效性—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 Unit5 Seasons 教学为例论文

  大部分儿童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都能较好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少部分英语基础、学习水平和表达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儿童能够脱离教学支架进行表达,即所有学生均能获得提升。

  (二)以写固本

  书面表达是课后巩固的传统方式。“双减”以来,笔者大幅度缩减抄写、默写等儿童不喜爱的作业形式,链接生活,创新生活化的作业,让传统的书面表达焕发新生。在此次语篇教学中,笔者结合主题意义,提炼关键词汇以及句式,让儿童参照语篇仿写、续写、扩写或者改写,同时表达形式也可以多样,可以是写一封信、可以是写一篇报道等等,儿童的反馈超乎笔者预期。节选一篇:

  I love summer very much.Summer is a green season.Green leaves on the trees,green grass in the fields,it’s time for all things to grow up.I love summer very much.I can eat watermelons,peaches and grapes.I have holidays in summer.I can go swimming and go sightseeing.How nice the summer is!

  (三)以悦赋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儿童“悦”享的活动方式,为儿童英语专业成长赋能。在实践中,笔者结合“两单一图”中的分享单,组织读书分享会,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儿童分享阅读感悟,评选“阅读之星”“阅读达人”;思维导图能够极大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结构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结合“两单一图”中的思维导图,组织展示活动,评选“思维之星”,让儿童能够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语篇教学评价的目的:聚焦能力提升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语篇教学内容丰富,以此次语篇教学为例,笔者将评的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并通过多种方式评价,以评促学,不断逼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儿童的专业能力。

  (一)即时评

  在语篇学习中,总有一些“小意外”发生,比如,I like swimming in summer.I like swimming in winter too/Most watermelons are round,but some are square,这正是儿童认真阅读思考的成果,要及时予以评价,对于I like swimming in summer.I like swimming in winter too.等紧扣主题的内容,要以评价引导儿童进一步深入思考,Why do you like swimming in winter?对于Most watermelons are round,but some are square.等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内容,不应全盘否定,这样会打击儿童的积极性。反之,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利用“错误资源”做适当的引导,让儿童的思绪重新回到语篇主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Are they sweet?I like watermelons in summer.How about you?通过问题将学习引向深入。

  (二)互动评

  改变教师评的传统模式,让儿童之间进行互评,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以此次语篇学习为例,笔者创设了很多互动环节,如在读书分享会中,儿童分享之后,笔者组织小组儿童进行评价,还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追问,特别是追问这一环节,能够进一步加深双方对语篇材料的理解,真正评出儿童心中认可的“阅读之星”“阅读达人”。

  (三)分层评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在重点环节,教师要对儿童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时的评价要注重分层,兼顾所有儿童,让每个层次的儿童都能在评价中有所收获。如Checkout time板块要求儿童把不同季节的天气、活动进行连线,并用英语完整地表达出来。针对不同儿童,笔者给予了不同的评价:有的儿童完整地背诵了课文,笔者会表扬他声音响亮,发音标准;有的儿童根据自身能力及经历,在基本句型上进行了适当拓展,笔者会就拓展内容进行评价;还有的儿童勤于思考,除了基本句式,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笔者会与儿童进行讨论,引导儿童进一步提炼升华主题。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教师要多方拓展语篇素材,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篇教学输入效能。还要在说、写、活动等方面发力,让儿童“悦”享语篇。同时还要通过即时评、互动评、分层评等不断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切实帮助学生成长。总之,要通过抓实、抓细、抓优输入、输出、评价三个环节,做好主题意义、核心素养和能力提升的“三聚焦”,为儿童的成长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沈国锋.主题意义探究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21(26):7-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8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