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文章在概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特征的基础上,说明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含义,指出了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推进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说明了深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着重探讨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 略。文章认为,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并联系生活实 际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能对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创新思维等能力起 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 的困难,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在解题和实践过程中 加以灵活应用,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 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 养的切实提升。
一、深度学习概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深度学 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获得明显提升,这主要 与深度学习的以下特征有关。
首先,深度学习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活动 的主体,对数学问题或定理有思考的权利和思考的空 间,能够沉浸在专注思考的状态。其次,深度学习意 味着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需 要教师的催促或强迫,而是自愿、自主地对数学知 识展开思索探究,探知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逻辑关系,探求数学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并在潜心思 考的状态下钻研数学问题,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并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理论与现象之间建立对应的联 系。所以,深度学习有益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顺 利开展 [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和定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深化学 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数 学思维会处于兴奋的活跃状态, 专注度会显著上升, 对 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和教材上的数学定理等都会进行 认真、细致和严谨的探究,从而形成更深刻、全面和 客观的见解与认识,而非浮于表面。如此一来,学生 所汲取的数学知识就不再只是服务于解答数学题,而 渗透到生活中,发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 一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具体、深刻,小 学数学的教育价值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也会相应得到有效培养 [2]。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促进社 会多领域的变革。为了取得高质量发展,我国对培养 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视。在此背景下, 小 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渗透 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符合社会发展的 方向。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富含创造力,正是由于一 代代数学家孜孜不倦地求新、创造和钻研,人类才能 在数学领域取得今天的成就并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而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人的创造本能就会在潜心 思考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对数学问题、数学定 律和数学现象也会有创新性的认识,创新思维能力将 逐渐得到强化,这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数学领域的发 展和社会进步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习惯给 学生“讲述”知识,学生则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学习状 态,只有在进行随堂练习、回答教师提问时才会进行 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就会 明显不足, 思维容易僵化, 并很有可能形成思维定式, 处理数学问题时只会机械地利用数学定理和公式,学 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热情 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对数 学知识展开深层探究,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数学的兴 趣就会显著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和活跃度就 会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深度学习模式是非常必要 的,而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恪守传 统的教学理念,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讲述数学知 识时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 都欠缺自主思考能力,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 仅 限于运用数学公式和定律去解题,并未在真正意义上 理解数学知识, 也不具备变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构建深度学习 模式 [3]。下文将阐述具体的实施策略,并以人教版数 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为 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学生的数 学思维能力还不足。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 境, 那么学生在思考时所遇到的困难就会有所减少, 更 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会由于思维受阻而中断深 度学习过程,或不敢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因此,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生活元素或 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同时,小 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高度相关,教师可以联系生活 实际为学生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就会轻松进入深度学 习状态 [4]。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如 在便利店购物。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小 学数学教师可以就此为学生创设情境,即去便利店购 买商品。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绎,扮演店员和 顾客。至于商品的展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陈 列出便利店中的一系列商品,并标注好价格,尤其是 零食、文具和饮料等学生熟悉的商品类别,以增强学 生的情境体验。商品的价格都要设置成小数,以适应本课的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让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讲台演绎便利店购买商品的情 景。“顾客”在选择好商品后,要自行计算总价,然后 交给“店员”一百元, 店员再次计算后给“顾客”找零, 最后“顾客”核对所找钱数的金额是否正确。在如此 逼真的情境下,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二)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顺利进 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 兴趣。学生如果对知识并不抱有兴趣,就不太可能进 入深度学习状态。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自身的抵触 情绪和逃避心理分散,在面对数学问题、探究数学知 识时就容易出神,而一旦过程中断,再要进入深度学 习状态就非易事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方式,重塑教学语言,不能过于严肃和刻板,要营造 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深 度学习奠定基础 [5]。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 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 起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课堂游戏,使学生 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推动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 理进行认真思考,并对正确的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比 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探秘故事,用多媒体 设备以视频的形式呈现,长度大约 5 分钟,故事中有 人物和情节,类似于冒险家在奇异的地域进行宝藏探 秘,最后的谜底即为一个小数加减法算式。在探秘过 程中,视频里的冒险家所遇到的一个个提示就可以设 计成分解后的、递进式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原理。这样, 学生就会在趣味的解密游戏中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并 渐渐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
(三)引导学生思考,做好课堂提问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对数学问题和定理 展开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小学数学教师还有必要加 强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思 考,加强课堂提问,并对提问模式进行优化,设计递 进式的问题串, 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对学生进行 课堂提问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数学天赋和数学基础,在课 堂上对教师所讲内容产生的疑问也不尽相同, 对此, 教 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 地向不同的学生提问,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课堂提问的效果。
例如, 在给学生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时, 教 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的 思维先进入小数的领域。然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 出几道整数加减法算式, 如“12+36= ”“33-17=”等,选 择几名在整数加减法计算上不太熟练的学生来回答, 以 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接着,教师可以在原有算式的 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动,即在加数的个位数后加一个小 数点和一个零。然后,教师再让几名学生进行口头计 算,并询问另几名学生前后两次计算的区别,引导学 生思考小数点对加减法计算的影响,以及存在小数点 时应当如何进行加减法计算。接着,教师可以变更小 数点后一位数字,使它变为小数加减法算式。在层层 递进的提问下, 学生就会深入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 对 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6]。
(四)拓展数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数 学经验都会在其深度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 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够自觉自主地进入深度学习状 态,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使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数学经验更加丰富,在 面对数学问题或探究数学定理时不会迟迟没有思路。 学生能够在累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集思广 益,对问题展开思考,渐渐找到正确思路,逐步接近 数学问题的核心。在这一专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 逐渐进入了深度学习状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 堂上要丰富教学内容, 围绕教材上的知识点旁征博 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奠定坚 实基础。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计算 时,教师可以用题目给学生演绎不同的计算方法,如 数量关系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逆向思维分析法 等,为学生积累不同的解决应用题的经验,提高学生 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7]。
(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情绪紧张。面对教师,不少学生都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紧张、不自在甚至畏惧心理,这会 严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生会 放松心情,注意力会更集中,也就更易于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 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点 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方法保持批判性思 维,促使学生以科学精神探究数学问题,进入深度学 习的状态,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教 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拓展学 生的数学思维,教师有必要推进深度学习模式,引导 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自主学习状态。教师要创设教学 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方式, 通 过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拓 展数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 养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使小学数学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红慧.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193-195.
[2] 张亚莲.聚焦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 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22(11):58-60.
[3] 幸世强,周祝光,罗文力.高中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 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 根”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8):55-57.
[4] 黄启林.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3):189-190.
[5] 陆术珠.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提炼的 探究[J].亚太教育,2022(12):25-27.
[6] 杨一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 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83-84.
[7] 刘俊,窦学芳,刘春燕,等.基于深度学习的“3+1” 数学解题教学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 40(3):83-87.
[8] 陈春芳.不同教学策略影响深度学习的比较研究: 以小学“循环小数”教学为例[J] .上海教育科 研,2020(11):85-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