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从选文内容的角度看,更加尊重原文;从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看,更加注重语文要素 的落实。为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每年教材编印时还会根据广泛征集来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这就给一线教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思考如何从新旧教材的差异处入手,把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开展创新教学,以更好地 落实语文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 时,保留了很多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 中的经典篇目,但在内容上却做了较 大幅度改编,方向是更加尊重原著, 还要凸显单元语文要素。同时,教材 在近几年的试行中,每年都会根据实 际使用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内容的改 编,语文要素的提出,不断的修改, 这些都给一线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 的挑战,对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材内容的改 变,导致原本已经形成的教学经验在 新的教材中却不能再照搬照套,必须 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 任务,实现教科书编者意图,更好地 落实语文要素,完成统编教材的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
现以《田忌赛马》教学为例,谈 一谈如何从新旧教材的差异处入手, 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落实, 开启创新教学新境界。
一、新旧对比,找出差异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在以往 的苏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中,都有选编。然而,当这篇课文选入统编版 教材时,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 有如下三点。
(一)赛马次数的删减。老教材 中描写了齐威王与田忌之间的两次赛 马,新教材把第一次赛马删除了。由 于田忌与齐威王之间第一次赛马的删 减,导致孙膑献策只是保证了田忌赛 马的胜利。而老教材中孙膑献策后, 就让田忌赛马的结果转败为胜的戏剧性 效果有所削弱。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 把注意力从对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上转移 到深入体会孙膑献策的思维过程上来。
(二)观察所得的改变。老教材 中孙膑的观察所得是“齐威王三个等 次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新 教材中变成了“大家马的脚力都差不 多,而且都分成上中下三等”。前后的 表述看起来差不多,但老教材强调的 是齐威王总能取胜,为后面的转败为 胜埋下伏笔,可增强故事的戏剧性效 果;而新教材强调的却是不同等次的 马之间差别明显,突出孙膑献策的基 础条件,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孙膑献 策的内容上来。
(三)观赛心情的省略。齐威王 因第一次赛马大获全胜后的“得意洋 洋、夸耀”的伏笔在新教材中被省略。 在没有被胜利冲晕头脑的情况下,当 第一场赛马结时,有了田忌的下等马 比齐威王的上等马慢了很多的表现情 况,按常理来说齐威王应该容易发现 其中的异样。纵使没有发现,如果当 时有人能从旁提醒,齐威王就完全有 可能会看穿孙膑所献的赛马策略。
二、思考支架,内化思维
找到了新旧教材的差异,明晰 了内容与表达效果的变化后,再结合 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思考,就能发现 “差异处”和“编排意图”两者之间的 内在关联性。所以抓住了新旧教材的 差异处这个牛鼻子展开创新教学设计, 就等于找到了打开“提领而顿,百毛 皆顺”的创新教学设计的钥匙。
《田忌赛马》是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本单元的 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 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语文要素 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些都是教材的编排 意图。而《田忌赛马》课文删除了第 一次赛马,缩减了齐威王的情绪描写 的内容,却突显了孙膑献策的思维过 程。孙膑的思维过程主要分为两大步: 第一步是细心观察田忌与齐威王,以 及其他大臣的赛马过程,得到了“大 家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分成上、 中、下三等”的结论;第二步是依据 观察所得思考出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来 帮助田忌获得赛马的胜利。
要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 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要给 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让他们也能沿着 孙膑的思维走一遍,这样就能了解人物 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初识思维支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孙 膑在观察田忌与齐威王及其他大臣赛 马的时候,就看出了一个门道——大 家马的脚力都差不多,每个人的马都 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从中可以 领会到孙膑是如何善于观察的。
当孙膑向田忌献策时,可抓住“胸 有成竹”想象孙膑十分有把握的样子, 体会他的“勤于思考”的品质;赛马过 程,可以通过演示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孙膑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巧妙。由此引 导学生发现,孙膑超出一般人的智慧 都来自他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二)内化思维品质
明确了“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的思维支架,离内化使用这个支架还 有一段距离。这就需要带领学生从孙 膑的思维过程中走一个来回。孙膑的 善于观察,他观察到了什么?他观察 到了大家的马整体上都差不多,而且 每个人的马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他的“勤于思考”,又思考到了什么 呢?他思考到了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可以取胜的赛马策略。观察是思考的 前提和基础,思考的内容——“如何赢得赛马?”是观察的指向和目标。 而“大家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且每 个人的马都分成上、中、下三等”的 观察所得,正是通过思考得到“调换 马的出场顺序”来取得赛赛胜利的充 分必要条件。
三、基于差异,开启创新
找到新旧教材的差异处和教材编 排意图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就找准了 使用教材的方向。如何沿着这个正确 的方向展开教学,达成统编教材的育 人目标,还得回到原点,由差异处挖 掘教材的育人价值。
从上文新旧教材异同的比较中可 知,《田忌赛马》减去了老版课文故事 的曲折性,降低故事本身的戏剧化的 效果。这些改变正是为了给单元语文 要素“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 文理解”,和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跨 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的 落实腾出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一)基于文本,创新思维方式
新教材赛马故事的丰富性和戏剧 化效果虽然有所减弱,但思想性却并 没有减少,可引导学生运用“善于观 察、勤于思考”来体会课文语言表达 的严谨和孙膑思维的巧妙,亦能收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用“快慢”理解“调换”的玄妙
本单元的主题是“思维的火花”, 通过课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显然 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这一课, 学生思维训练的基础和示范无外乎就 是孙膑运用“调换马的顺序帮助田忌 转败为胜”的智慧。可这巧妙的策略 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孙膑善于观察, 发现了“大家马的脚力都差不多,且 都分成上、中、下三等”。再启发学生 发现“差不多”背后隐藏的玄妙。无 论是齐威王的马,还是田忌的马,若 在对方不变的情况下,变得再快一些,或是再慢一些,导致哪一方的中、下 等马赶上另一方的上、中等马的话, 孙膑的调换马的顺序都将没有意义。 可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掌握情况, 对后面调换马匹出场顺序的赛马策略 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用“观察”领悟“赛马”的成败
孙膑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为策略, 帮助田忌取得赛马胜利的绝妙,源自 于对比赛双方上、中、下三个等次马 的细致观察,源自于对比赛双方情况 的准确掌握,孙子兵法称之为“知己 知彼,百战不殆”。再加上孙膑的“勤 于思考”,才迸发出如此巧妙的应对策 略。要学习孙膑的智慧,就得先学会观 察,而且是细致观察,准确分析才行。
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 能止步于孙膑观察到的内容,还要引 导学生想象,如果齐威王也善于观察 的话,第一场比赛,齐威王的马比田 忌的马快了很多,就应该能发现其中 异样。而事实却是,齐威王的大意和 不善观察为他后面的赛马失败埋下了 伏笔。
如果能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 察到上述两点,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根据 观察所得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便能得到 一次难得的锤炼,单元目标中的“思 维的火花”在此也就有了些许落实。
(二)穿越千年,碰撞思维火花
有了思维支架的建构,便可带领 学生一起穿越到第一场赛马后,让他 们运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得来 的智慧帮助齐威王争取到获得赛马胜 利的机会。
1. 穿越千年,学会观察
学生顺着课文内容去体会孙膑的 “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思维过程,理 解孙膑赛马策略的巧妙之处,都是顺 向思维,对于孙膑为何能想出如此巧 妙的赛马策略并没有深刻的体验;而 当学生以齐威王门客身份站在齐威王的角度去总结失败教训的时候,就是 逆向思维,由失败的结果倒推导致失 败的原因。其过程便可以帮助学生深 刻领会“善于观察”在孙膑所献的赛 马策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田忌赛马》教学片段:
老师: 同学们,如果你和孙膑生 活在同一年代,而你又是齐威王的门 客,齐威王赛马失败后,你能帮助齐 威王总结赛马失败的教训吗?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 果:齐威王赛马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 为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老师追问: 什么顺序?
学生: 田忌拿下等马对齐威王的 上等马,输了一局;又拿上等马对齐 威王的中等马,赢了第二局;又拿中 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赢了一局。 所以三局两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老师: 那如果齐威王的三个等次 的马比田忌的都快了不少, 以至于齐 威王的中等马、下等马都有可能赢了 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这样调换顺 序还能赢得赛马的胜利吗?
学生(思考):那应该就不行了!
老 师: 可见,如此巧妙的赛马 策略来源于前面孙膑的细致观察。同 学们再一起用心读一读孙膑观察所 得—— “大家马的脚力差不多,且都 分成上、中、下三等”中包含了哪些 有用的信息?
学生: 同等次马的脚力都差不多。
老师: 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还有 个更重要的信息,想一想。
学生: 不同等次马之间的差距很 明显,就是中等马不可能战胜上等马, 下等马不可能战胜中等马。
老 师: 你善于观察,还善于发 现。这两个关键信息缺一不可,没有 同等次马脚力差不多,没有不同等次 马之间差距明显,后面孙膑的赛马策略就完全没有用处。可见“善于观察” 是“勤于思考”的前提和基础。
2. 勤于思考,碰撞火花
当学生观察到了双方马的特点, 还识破了孙膑的赛马策略时,就要用 自己的智慧去帮助齐威王挽回最后的 败局。这里牵涉两个问题要引导学生 明确。一是要充分利用孙膑的观察所 得和自己对第一场赛马的观察所得: 大家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分成 上、中、下三等;而第一场赛马中, 齐威王的马却比田忌的马快了很多。 二是要讲清楚自己对孙膑赛马策略的 推测,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服齐威王相 信自己的观点,从而改变齐威王未能 预知的本次赛马的结果。
《田忌赛马》课堂教学片段:
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 孙膑的赛马策略,如果时间穿越到齐 威王与田忌第一场赛马刚结束,第二 场赛马还未开始的间隙。你将如何运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写历史,让齐威 王重新获得本次赛马胜利的机会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后,师生合 作扮演学生与齐威王对话过程(老师 扮演齐威王,学生扮演穿越过来的齐 威王的门客)。
学生: 大王,刚刚的赛马过程有 些蹊跷,您有没有发现?
老师: 好像有点不对,到底哪里 有问题呢?快快讲来!
学生: 大王您想,以往赛马时, 您的马与田忌相同等次的马跑得速度 都差不多;而刚刚结束的第一场赛马 中,您的马却比田忌的马快了很多!
老师: 好像是这样,可这有什么 问题吗?
学生: 有问题,大王!如果田忌 拿下等马对您的上等马,他就还剩下 上等马和中等马。接下来,他拿上等 马对您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咱们 的下等,就会连赢我们两场,三局两胜,这一次的赛马我们就输了!
老师: 噢—— 你讲得很有道理, 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 莫急,大王!我们现在悄 悄地将第二场的马换成下等马,去对 田忌的上等马,我们输一场;第三场 我们就可以用中等马对阵田忌的中等 马,就有可能获胜。因为,如果第三 场赢了,前面已经赢了第一场,这样 三局两胜,我们就赢得了本次赛马最 后的胜利。
老师: (轻拍桌子)太对了,(恍 然大悟)你讲得很有道理,就按你说 的办!
“观察—思考—表达”,既可以吃 透孙膑的“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赛 马策略的巧妙,还可以用孙膑的策略 反过来战胜田忌,为齐威王赢得了赛 马胜利的机会。说服齐威王的过程, 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还能锻炼口语表 达的能力。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 在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得 到了充分的激发。
综上,教师应准确把握新旧教材 的差异,以及“差异”与统编教材编 排意图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奠定 教好统编版小学语文的基础。找准了差 异,理解了编排意图,教学旧版教材中 积累的经验便能重新焕发光彩,从而 开启创新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梅明松 . 以“视域融合”提 升阅读教学效率 [J]. 江西教育 ,2022 (28):55-56.
[2] 于芳芹 . 浅谈思辨教学在小学 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以统编教材为例 [J]. 试题与研究 , 2022(24):106-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