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学习任务群为指导,组织单元课文内容,展现了大单元教学 理念。鉴于此,在实施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应用多样策 略进行单元教学。文章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详细介绍高中小说大单元教学策略。
所谓的大单元教学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 依 据教材特点、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提 炼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开发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优化单元学习评价,促使学 生通过体验活动,完成系列任务,建构良好的语文认 知,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 [1]。众所周知,小说是 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 是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语言、 思维、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教师应 把握时机,实施小说大单元教学。本文以统编高中语 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阐述如何实施小说大 单元教学。
一、提炼大单元主题,整合大单元内容
(一)提炼大单元主题
大单元主题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学习任务群的 具体划分,是大单元教学的指引。大单元主题存在于 单元导语或大单元课内题材内容中。大单元主题极具 概括性,完整地概括了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 点,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因此,在实施高 中语文小说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先研读教材,从不 同内容入手,提炼大单元主题。
首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隶属 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的 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学作品阅 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文学作品的相关艺术手法并 运用于写作中。对此,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决定 从“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写作”两个角度入手。
其次,单元导语部分给出关键信息。教师以五篇 小说为基础, 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深入理解人物, 思考人情世事。学习提示指引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 基础上, 从性格、内心所想两个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感 受人物性格特点,探寻造成人物如此命运的原因,以 及作者塑造其他次要人物形象的原因。通过分析单元 导语和学习提示, 教师提炼出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为:“人 情世态,悲悯情怀”。
最后,单元学习任务栏目展现了三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概述小说中的社会环境特点,分析它对人物 命运的影响。该任务指向了对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任 务二:探寻小说中使用的表现手法,运用该手法书写 读书札记。该任务指向语言实践。任务三:立足自身 经历或合理想象, 书写文章。该任务指向“以读促写”。
综合以上分析,教师提炼出本单元主题:“洞察人 情世态,品味人生百态”。
(二)整合大单元内容
大单元教学关注有密切联系的课文内容 [2]。在实 施小说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应用适宜的方式,整合 有联系的教学内容,生成大单元内容,为推动大单元 教学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时,教师先站在整体角 度,研读教材内容,对整个学段和单元的教学内容建 构整体认知,尤其探寻不同内容间的联系,确定重点 和难点, 将它转化为教学目标, 然后依据单元导语, 将 教学内容整合为联系密切的大单元教学体系。例如, 在分析第六单元时,教师沿着“读单元内容—寻找重点 和难点— 梳理内容”的路径,确定了大单元内容: (1)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发展;(2)小说人 物特点及形成原因;(3)小说主人公思想性格的变化 及原因,运用的艺术手法;(4)小说的创作背景,作 者的生平经历;(5)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套子”“变形”等 词语的特殊意义和隐喻表现手法的使用效果。
二、聚焦大单元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一)聚焦大单元教学目标
首先, 核心素养是大单元教学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抽象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的过程中无法明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所 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身学 习过程为依托, 注重发展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感悟能力。
其次,学习任务群是大单元教学的指导。统编语 文教材受到学习任务群的引领,将有关联的文本集中 在一起。同时,学习任务群为各个单元分配了合理的 教学课时。不同的教学课时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课 时目标汇集为大单元教学目标, 指明大单元教学方向。 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时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 教师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中的五篇小说为基础,设计大单元教学目 标:(1) 梳理小说情节, 感受人物命运的变化;(2) 了 解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及成因,感受人物形象在 社会上的意义;(3)探究作者使用的艺术手法,及产 生的不同表现效果;(4)进行合理想象和联想,运用 小说的艺术手法,书写文章。这四项目标,紧密结合 大单元教学主题、大单元教学内容、小说特点以及学 生学情,指向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便于 推动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大单元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组 织学习活动的依据。同时,学习任务也是实现大单元 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以 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考虑本单元要教什么,教到什 么程度,怎样教。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会什么,掌握哪些知识。
在实施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联系大单元教学目 标以及学生情况,决定开展以“洞察人情世态,品味 人生百味”为主题的小说报告会,顺其自然地创设真 实的学习情境。报告会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会 踊跃参与。之后,教师直接以小说报告会为基础,创 设系列活动, 驱动学生完成系列任务。在此过程中,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与社会的关系,使他们多角 度分析事物,了解人物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并因此提 高事物分析能力,发展鉴赏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基 于此,本单元主要设计四项学习任务:整体感知,梳 理情节;精读课文, 鉴赏人物;探究背景, 升华主题; 脚踏实地,开展实践。教师由此引导学生站在整体角 度,梳理小说内容、情节、主题等。围绕这四项学习 任务,本单元设计了十个学习活动,加一个评议写作 活动,借此使学生在了解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做 到学以致用, 达成预期目标, 提高小说大单元教学质量。 三、紧扣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以第六单元任务一(整体感知, 梳理情节) 为例,教 师如此组织学习活动。
(一)前置课堂,自主阅读
小说大单元教学整合了数篇小说内容。课堂教学 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引导学生一一阅读每篇课文。前 置课堂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前置课堂为学生提 供了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 有 针对性地自主阅读小说内容,初步建构认知,为进行 课堂深入阅读做好准备。对此,在完成任务之前,教 师可以先围绕此项任务设计自读任务,并将自读任务 呈现给学生,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人物形象是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关键。梳理故 事情节也是学生了解人物形象的途径。在课前阶 段,教师设计如此自读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前时间, 自读本单元的五篇小说,边阅读边勾画描写主人公形 象的语句,尝试用三个左右的词语概括这些人物形象 的特点。”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阅 读这五篇小说, 迁移批注阅读的经验, 边阅读边思考, 边勾画边书写,做到读写结合。由此,不少学生透过 语言文字,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形象,对小说内 容建构初步认知,为进行课堂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是合作探究的具体表现。通过合作交 流,学生能够展现个性认知,提出不同看法,由此碰 撞思维, 逐步达成统一认知, 完成学习任务。对此, 在 小说大单元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交流任务,驱动学 生探究。
例如, 在课前阶段, 学生初步梳理了小说情节, 了 解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在电子白板 上呈现人物特点评价表(见表 1),并提出合作交流任 务:“请与小组成员合作,以 5 个特点为基础,从“情 感强烈”“简单扼要”“生动形象”“用词准确”这些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能概括人物特点的内容,共同完 成主人公特点评价表, 交流、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觉地进行小组交流。 大部分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提出不同的看法。在 思维火花的作用下,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特 点和故事情节。在规定时间结束后, 教师搭建舞台, 鼓 励小组毛遂自荐, 展现评选表内容, 并就此进行表述。 在小组代表表述时, 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 发 现问题,就此进行集体讨论,进一步梳理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及故事情节,初步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生完成此项任务后,教师继续提出其他任 务, 如“通读小说内容, 找出主人公的命运转折点, 分 析转折点前后的命运差异, 总结发生变化的根源。”“依 据主人公的命运变化,绘制‘命运变化曲线图’,标注 出影响主人公命运的突发事件,表述突发事件对小说 内容的影响”等,以此生成其他学习活动,进而推动 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改进评价方法,实现科学评价
立足小说大单元教学特点,教师要善用过程性教 学评价法。过程性评价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的推动力, 而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在实施小说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 础,创设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并让学生展现学 习所得, 就此进行过程性评价, 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实施第六单元教学时, 教师围绕任务三, 设 计评议写作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们联系自 身经历,发挥想象力,运用小说的艺术手法,写出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发 放作文评价量表(见表 2)。
在学生写出文章后,教师鼓励他们依据作文评价 量表,与小组成员共享各自的文章,并有针对性地做 出评价,指出各自文章的优点与不足, 尤其围绕不足, 提出完善建议。学生则在他人评价的支撑下,自主完善 文章。最后,教师依据评价量表内容,阅读每个学生 作文,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但使学生 了解了自身学情,还使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有利于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小说大单元教学,可以增强 小说教学效果。鉴于此,在实施高中小说教学时,教 师可以以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以及教材特点为基 础,树立大单元教学理念,从单元主题、单元内容、 单元目标、单元任务、单元活动、单元评价入手,应 用多样策略进行大单元教学,使学生在认知单元内容 的同时, 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小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国珍.基于大单元大概念的高中语文任务型教学 构想:以统编必修下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教育文 汇,2022(5):37-41.
[2] 郑嘉璐.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 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