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科之间的整合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为了有效实现跨学科教 学,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基于此,问题导向模式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本文分析了小学 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思考了怎样在问题导向模式下开展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关键词 : 问题导向,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学科教学逐渐突显出 一定的缺陷,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基于此,跨学科教学的概念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并 且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从实际情况来看, 小学数学中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构建数 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由于不同学科均有各自 的优势,所以通过学科之间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取长 补短,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将 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给 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趣味性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中,除了将不同学 科的教学内容适当整合之外,还需要利用问题导向模 式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这一过程,发 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 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质量.
1 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尽管当前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并且在未来的教学中 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不断探索小学数学跨学科 教学模式依然是极为必要的.具体来讲,其必要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极为重要的一 点,就是强调新时期的人才要具有综合素.基于这一 要求,不但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更要 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综合性 的知识.
第二,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 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同时, 新课标强调在落实这一要求的过程,不能仅仅关注 数学自身的特点.此外,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 课程需要突出发展性、基础性.针对以上要求,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需要以数学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获 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从而在技能、情感、思维、价 值观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学科属性的必然要求.数学是一门综合性 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研究的领域也 比较广泛.仅仅依靠课内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很难完 全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在日常教 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不同领域的方法与知 识.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需要进行跨学科教学.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为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切实提高 数学学科教学的质量.
2 问题导向模式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出跨学科教学活动的教血效果, 需要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遵循一些科学的原则, 而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第一,教学视角全面性.在以往的单科教学中, 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对本学科中某一章节的具体知识 进行深入的挖掘,其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 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不会打破学科之 间的界限.尽管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更加准确,但学习的视野往往存在局限性. 而在跨学科教学中,则要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组织教 学活动.除注意对知识的深入挖掘之外,还要横向思 考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跨学科 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二,教学内容合理性.教师应该明白,跨学科 教学并非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简单叠加和拼凑,也 并非每堂课都需要进行跨学科教学.开展跨学科教 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使学生掌 握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 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准确把握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寻找学科内容最佳的结合点.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 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 实现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出跨学科教学的作用.
第三,教学方法知识性.无论任何学科,在教学 过程中都传递着学科知识.之所以强调跨学科教学 方法的知识性,是由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趋向 于“研究化”.即通过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跨学科教 学当中获取直接经验.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寻找知识之 间的联系,并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第四,教学过程主体性.在问题导向模式下,跨 学科教学中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向讲授与灌 输,而是更加重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经 验知识建构的过程.相对于教师的直接讲授,不但可 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在学习中开 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产生 比较准确的理解.
3 问题导向模式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 策略
3.1 融合科学元素,强化思维能力
数学与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通常来 讲,科学活动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强调通过观 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发现研究对象中包含的科学规 律.不难发现,数学与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 的重叠,研究的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相似性.将两者 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比如教学《扇形统计图》时,通过本课学习,学 生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应用方 式.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任 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需要寻找 100 粒任意植物的 种子.之后,要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每组种子放在 不同的地方种植.几天之后,要观察种子的发芽情 况.同时,学生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 1 ) 每组种 子的发芽率各是多少? ( 2) 能否用扇形统计图统计 每组种子的发芽情况? ( 3) 什么样的条件下的种子 发芽率更高? 在这次任务中,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以 及此前所学的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准确的理 解.此外,通过动手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了植 物发芽的科学现象,使学生明白了在什么样的条件 下植物可以更好地发芽生长.由此可见,将数学知识 与科学元素相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2 融合语文元素,培养理解能力
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性 与人文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条 件.在数学课程中,语文书写习惯会直接影响解题过 程的准确性,阅读能力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表 达能力则会影响解题过程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应准 确把握数学学习和语文元素之间的关系,将语文知识恰当地迁移到数学学习中,以此来逐步促进学生 数学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应注意以下两 点 : 第一,体会关键词的作用.在数学问题中,关键的 字词往往可以影响数学问题的含义.为了准确理解 关键字词,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 一是换一换.以此来 对比换词前后句子的意思是否会发生改变.通过不 断的积累,可以使学生逐步了解哪些词汇的表意是 相同或者相反的.比如在数学问题中,“总是”和“任 意”可以表示某个数学条件一定是成立的.二是将 词汇去掉,然后对比数学结论是否仍然成立.比如教 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在理解梯形定义的过程 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 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中“只有”这个词去掉,结论是 否仍然成立?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明白了梯形 定义中的关键点 ; 第二,采用多种读题方式.数学学 习中的读题不但要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更要准确 把握句子中要传递出的条件以及要解决问题的基本 要求.借鉴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方法,数学学习中的读 题.除了要进行整体的阅读之外,还要注意咬文嚼 字.在数学课程中阅读材料的内容通常是比较少的, 所以材料中蕴含的信息往往会比较集中.因此,学生 在阅读中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理解,必要的时候 还可以做一些批注.
3.3 融合艺术元素,提升艺术素养
艺术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领域.从本质来讲, 艺术领域的课程实际上是一种美育课程.所以在小 学数学课程中融入艺术元素,实际上就是将智育和 美育相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鼓 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蕴含的艺术之 美.同时,还要利用恰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 导和点拨,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一过 程,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发展 学生的艺术素养.
比如教学《轴对称》时,对称图形作为一种特殊 的图案,表现出了一种对称之美.因此,我联系现实 生活设计了问题: (1)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 ( 2) 生活中有物体存在轴对称现象? 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 称轴在什么地方? (3) 能否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等方法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案呢? 通过观察与动手 操作,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中的艺术之美.
3.4 融合历史元素,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 历史,这也体现出了数学与历史元素之间的联系.因 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溯数 学史,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文化的深远,并感受数学 文化的魅力.
比如教学《时、分、秒》时,结合所学知识,我在 教学中简单介绍了关于“时间”的发展历史.在远古 的时候,人们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在人 们的生活中只有“日”和“夜”.后来,有些聪明的人 发现可以通过滴水、滴沙以及测量物体影子长短的 方式对时间进行推算.于是沙漏、滴漏、水钟、日晷、 影钟等记录时间的物品被发明出来.再后来,就逐渐 出现了钟表.到现在,钟表已经不再仅仅是实物钟 表,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电子表.从实际的教学效果 来看,通过历史元素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 “时间”概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来说,简单生动的 历史材料是十分有趣的.所以借助历史材料,能够充 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热情.
综上,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跨学科教学逐 渐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有意 识地在问题导向模式的指导下逐步探索数学课程与 其他学科元素有机结合的方法.同时,随着教学活动 的推进,还需要及时对跨学科教学策略加以调整.只 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实效,从而逐步促进学生综合 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穆洋.跨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J].新课程,2021 (5) : 145 .
[2] 张淑卿.跳出“学科”看数学——— 小学数学跨学 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1.18 (14) : 157 .
[3]马丽珍.小学数学试题融入跨学科知识命制探析[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2020(8) : 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