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生本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路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1:2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教师应自觉提升语文教学的交互性、主体性、 能动性与高效性,努力打造生本课堂,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高频化、主体合作亲密化、灵感交互体验化的 生命乐园。文章介绍了生本课堂的概念,研究了生本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契合性,剖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 高年级学生的匹配以及生本理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立足教学实践深度考量生本课堂背景下小组合 作学习的有效路径,旨在帮助小学生借助集体智慧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路径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课文在内容上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性、思想性与情感性。小学生要想在课文的文本信息中深度挖掘高品质、高价值的人文素材与教育元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本课堂,为小学生建构一个开放自由、主体能动、互助交流的成长环境, 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钻研, 互助成长。小组合作学习与生本课堂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与一致性,是建构生本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生本课堂概念简介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以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为科学指导,在语文课堂上利用个人的教学智慧有效导引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互助交流与整合学习,帮助小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认知主人。生本课堂具有非常高的交互性、独立性、生本性与互助性,能够充分释放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性,推动小学生积极进行互助交流,使小学生切身体验集群认知、共同进步的快乐。因此,生本课堂能够帮助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二、生本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契合

  在生本课堂上,小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主体,需要进行独立思考、个体挖掘及深度总结。语文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究难度, 学生只靠“单兵作战”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生本课堂上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主流形式,小学生能够借助集体智慧与群 体能力,更好地展开互助交流。另外,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为小学生创设很多表现机会与交流空间,而小学 生恰好具有明确的表现动机与荣誉诉求,渴望得到同 学与教师的关注与赞扬,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参与积极 性、表现主动性与探究能动性,这有利于生本课堂的 科学构建 [2]。


\

 
  三、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匹配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思维 能力、交流能力及整合能力,能够将个体思维融入集 体智慧,借助同学的认知灵感与奇思妙想整合出属于 自己的个性化解决方法,实现个人的主体探究与任务 拓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非 常高的匹配性。借助小学生的集体智慧与群体能力, 教 师能够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堂预设任务 [3]。

  另外,高年级正是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 推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阶段,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过 程中高频率与高质量的信息交流与方法沟通非常有助 于小学生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以及逻辑推理活动。因 此,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 彩的实践机会,为他们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 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维启迪。

  四、生本课堂背景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在生本课堂背景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建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认知律 动的开放性生命课堂,助力小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 性,高效认知。因此,在生本课堂背景下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主体能力与核心素 养,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生本课堂背景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 为教师设计与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 好方法,既能凸显小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也能借助 群体认知和互助交流收获良好的探究与认知效果。因 此,在生本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推动语文课堂 教学走向设计化、策略化、生本化、高效化 [4]。

  最后,生本课堂背景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 以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为指导思想有效落实科学育人 观,借助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性与价值性有条不 紊地完成素质教育任务,同时也能帮助教师积极践行 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语文教学释放活力,高效率、 高质量地开展。


\

 
  五、生本课堂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支架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实施


  支架教学是指教师借助教学智慧帮助小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为小学生预留一般难度的 探究任务,并以教师的知识讲解为教学支架,开启小 学生的群体探究与互助交流。支架教学与小组合作学 习具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师可以借助支架教学与小 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开展,实现教师智慧与学生思维能 力的互助发展,建构一个设计合理、过程顺畅、科学 高效的生本课堂 [5]。

  例如,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 课《落 花生》是一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寓意深刻、耐人 寻味的好文章,需要教师利用教学智慧有效启迪小学 生的群体思维。花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食物,用 途很多,然而花生的生长方式却很特殊,因为农民收 获花生需要从土里将它挖掘出来。而且,作者恰恰利 用花生的这一特性将它上升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与品质”,自然具有一定的思维跨度与认知难度。因 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先展示花生的 外在形态、开花颜色以及收获过程,以此为教学支架 为后续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集体讨论“借物喻 人”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降低主题思想的理解难度, 帮 助小学生将“花生”与“人”联系在一起。这样,小 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集体讨论花生的味道、用 途、价格与习性,全面了解花生以后自然就会明白课 文如何循循善诱地完成“借物喻人”的。

  (二)对分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实施

  对分教学是指教师以重难点知识简述为起点,以 小学生的互助交流与主体探究为过程,以教师的知识 小结为结尾的规范性教学方法,力求实现对小学生认 知思维的科学点拨。由此可见,对分教学与小组合作 学习具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师可以借助对分教学为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活动辅助,确保小学 生获得高品质与高收益的主体认知,构建高水平、高 效率的生本课堂 [6]。

  例如,在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8 课《慈母情深》的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亲情教育 为话题引子,组织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 小学生一起探讨本文的精巧匠心。小学生可以讨论一 下场面描写、对话描写、人物描写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也 可以讨论作者为什么将《青年近卫军》这本书作为事 件的核心内容,更可以讨论“旁边女人”的插话有什 么作用。这样, 小学生就会自由交流个人的主观看法, 渐 渐明白残酷的工作环境能够塑造出一位远见卓识、令 人钦佩的伟大母亲形象。小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与集 思广益还能够总结出场面描写、对话描写、人物描写 对人物形象刻画的积极作用。最后,教师在知识小结 中再次简略地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 激 励小学生积极学习, 感恩父母, 惜时奋进与实现梦想。

  (三)驱动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实施

  驱动教学是指教师为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互助交 流提供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内容,以承载教师智慧的 探究任务,引导小学生互助交流与结伴成长,确保小 学生主体探究的质量与层次性。驱动教学与小组合作 学习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7]。教师可以借助驱动教学为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任务导引,确保小学生的探 究方向正确认知效率高,建构一个充满灵动、富有活 力的生本课堂。

  例如,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5 课《草 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神奇人 物,对他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为小学 生设定一些探究任务,指导小学生的文本信息处理和 信息交流。例如,第一,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立下军令 状说明什么?第二,你认为大雾天曹军不出战,只放 箭合情合理吗?第三,周瑜让诸葛亮负责造箭,有什 么用意?第四,草船借箭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这样一 来,小学生就会在积极识读、认真思考中快速积累足 够多的主观信息,并在小组交流中自由展示,快乐表 现,以教师提供的探究任务为导向,科学高效地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

  (四)翻转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实施

  翻转教学是指教师为小学生确定具体的探究任 务,让小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思考与精心准备,然后 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展示认知成果、思维方法与主体个 性,以此实现小学生的主体探究与互助成长。翻转教 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高的兼容性,教师借助翻转 教学,可以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活动平 台,为主体探究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与互助空间,有 助于构建展示生命能动的生本课堂 [8]。

  例如,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2课《桥》 讲述了“老支书”在洪灾中指挥村民过桥逃生的感人 故事,尤其是“老支书”将安全留给他人、将危险留 给自己的无私精神令小学生非常感动。本文的语言浅 显易懂、质朴无华、情真意切,非常适合开展翻转教 学,小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中高质量地掌握人物形象 与课文内容。因此,小学生能够在课下预习中初步感 知到“老支书”的高尚与无私,更能够在集体讨论与 互助交流中感悟到“老支书”身上的担当与责任,借 助集体智慧清晰塑造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课文的悲惨结局能够给予小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心理 震撼与情感体验,从而展示出悲剧的冲击力与教育性。

  (五)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实施

  尝试教学是指教师将语文课堂上的主导权交给小 学生,由小学生借助集体智慧去积极尝试, 主动探究, 互 助交流,共同成长,为小学生释放生命活力与主体能 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具 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师可以借助尝试教学为学生小 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推动小学生展示自 我,展现才能以及张扬个性,建构充满生命活力与主 体能动性的生本课堂 [9]。

  例如,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8 课《匆 匆》语言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艺术价值非常高, 适合小学生在静静品读中慢慢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同时,小学生还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互助交流 与思想碰撞,共同感悟时间的“匆匆”以及一去不复 返,自觉强化惜时奋进、积极学习的意识。因此,教 师可以让小学生尝试着有感情诵读,尝试探究课文中 表达“时光匆匆”的词语, 尝试着解答如何不负韶华, 实现梦想。这样,小学生就在尝试教学法中得到充足的 主体训练与实践成长。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人文价值、思想价值与教育 价值的科学落实离不开小学生的积极感悟与欣然悦 纳,需要坚固的主体基础与能力保障,从而为生本课 堂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现实的教学需求与实 现的可能性。因此,教师以生本课堂理念为指导,以 小组合作学习为实施平台, 并借助支架教学、对分教学、 驱动教学、翻转教学以及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实 现融合开展, 构建高品质、高价值与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这样, 小学高年级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有指导、有平台、 有策略、有效果的生本课堂,尽情体验主体探究、互 助交流、结伴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沈美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初 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2(16):19-20.

  [2] 张德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 究[J].学周刊,2021(18):33-34.

  [3] 张玉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学习[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98-99.

  [4] 李德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 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2021(7):16-17.

  [5] 李秀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J].天津教 育,2021(9):156-157.

  [6] 瞿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亚太教育, 2021(13):110-111.

  [7] 于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 究[J].读与写:中旬,2021(11):102-102.

  [8] 曹晓媚.合作互学 自主探究:小学语文写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心得[J].华夏教师,2018(17):12-13.

  [9] 商春艳.部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有效实施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 234-235.

  作者简介:余有俊(1968.3-),男, 甘肃永昌人, 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祥瑞小 学, 一级教师,专科学历。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0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