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5:43: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提到 :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 入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里 。 而语文是 一 门集情感 、 思想 、语言等多元素于 一 体的课程 , 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时机 , 借助适宜的内容 , 审时度势地对学生融入心理健康教 育 ,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 实现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提出几点看法 。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 可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 不利于心智发展与人格 完善 , 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工作在注重观念转变 、强 化知识学习的同时 , 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 质教育的一部分 , 严抓落实 。可以借助语文课程来 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情感 渗透 , 不管是古代诗 、童话故事或散文 , 均蕴含了 很多对学生心理健康塑造有利的内容 , 故而在小学 语文课堂上通过有效举措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具有可行性 。

  一 、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人才培养要求将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人才的定义不仅仅是要求专业技能高 , 还要是 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型人员 。现代人才要在竞争激 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 不仅应具备较强的思想文化 素质 , 良好的政治品行 , 还应有较高的 心 理 素 质 , 有团结合作的奋斗精神 , 有顽强的意志力与抵抗挫 折的能力 。 只有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跟 上社会发展中对 “人才 ”的新要求 。 因此 , 学校更应 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程学习相互融合 , 这 是现代教育改 革 的 重 要 体 现 , 也 是 社 会 发 展 必 然 要求 。
\

  2. 社会发展要求将德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的思想受到多元文化冲击 , 一些媒介中所传递的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等不适宜孩子观看的内容 , 难免有些会呈现在孩子视野中 。 同时 , 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 “攀比风 ”“以自我为中心 ”等社会现象均为学生心理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 , 教师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 , 通过适宜的 手 段 来 帮 助 学 生 进 行 健 康 心 理 塑造 , 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并自觉远离不良思想 。

  二 、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1. 语文教师注重自身良好心理品质塑造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 , 其自身的良好心理素养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重视语文教师自身心理素养的提高是深入 、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点着手实现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 。第一 , 愉快接受教师身份 。教师应增强职业认同感 , 对 教 师 工 作 充 满 信 心 , 具 备 积 极 乐 观 的 心态 , 对教 育 学 生 充 满 兴 趣 , 将 工 作 的 劳 苦 视 作 欢乐 , 展现出更好的教学状态 。第二 , 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工作的开展需教师在遇到问题后能够保持冷静 , 坦然面对 困 难 、挫折以及考验 。若教师不具备心理承受能力 , 在面 对困难时不知所措 , 不如意则灰心丧气 , 是不能将 教学工作落实 到 位 的 。 部 分 教 师 在 工 作 中 魄 力 不 够 , 遇事畏畏 缩 缩 , 不 想 管 或 不 愿 管 学 生 , 怕 麻 烦 , 面对调皮的 学 生 不 能 做 好 自 身 冲 动 情 绪 的 控 制 , 这些均属于心理能力承受弱的表现 。 因此 , 教 师加强自身良好心理品质塑造 , 应养成乐教善 管 、 态度温和 、诲人不倦的风格 , 并主动承担高难度或 较大压力的工作 , 使自身耐性得到磨炼 , 达到克服 困难的效果 , 实现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 , 从而更好 地为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

  2. 挖掘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 里 的 每 一 篇 课 文 均 蕴 含 了 作 者 对 人 生 、对生活的感悟 , 也有诸多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鲜 明 , 如李白的雄奇飘逸 、杜甫的沉郁凝重 、韩愈的 阳刚雄健 、欧阳修的阴柔温厚 , 都会引起学生心弦 的共鸣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需引导学生分析教 材中的人物特点 , 科学 、系统 、有的放矢地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 , 帮助学生通过 “榜样模仿 ”促进他们个 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快速提升 , 形成 “推己及 人 ”、理解他人的做事方式 , 促进其心智的成熟 和 发展 。例如 , 在《为 中 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黄 继 光》 《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的学习时 ,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 为国家繁荣以及民族振兴而发愤图强的远大理想教 育 ; 而在《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 高尚道德 、遇事沉着冷静 、一丝不苟的做人做事品 行教育 ; 在《陶罐和铁罐》教学中可为学生进行谦虚 友善 、和睦相处的良好品行教育 ; 在《铁杵成针》的 教学中可让学生知晓 , 只要有毅力 , 肯下苦功 , 事 情就能成功 。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能够成为教师对 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 , 能够作为心理健康 教育的渗透点 , 使学生在感受美文之际 , 达到心灵 的净化 , 从中获得正确的做人做事道理 , 实现良好 品行的塑造 , 助力健康心理的养成 。

  3. 通过学法指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俗话说 “授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 渔 ”, 教 学 不 是 一 味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 , 更关键的是为学生 进行知识学习的方法指导 , 使学生获得更多掌握知识的技能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学习 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将学法指导与学生心理健 康结合起来 , 探索出在学法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 育的模式 。

  第一 , 开展合作式学习 。将小组合作模式巧妙 地渗透至语文课堂教学中 , 可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凸 显 , 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利 , 帮助学生 理 解 知 识 点 ,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 同时 , 因现今大部 分小学生从小受到家长宠溺 、优渥生活环境等因素 影响 , 养成了自私 、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的不良性 格 , 这对孩子们的生长与后期发展造成不良 影 响 。 而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使用 , 能使学生懂得 , 彼此 协作就能依靠众人的力量获得成功 , 还可在合作过 程中慢慢学会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消除自己的自 私心理 , 彼此信任 , 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竞争与合 作价值观 , 也可实现语文知识点的高效学习 。

  第二 , 开展自主式学习 。 自主学习是相较于传 统学习而言的现代化学习方式 , 即学生作为学习的 主体 ,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独立地分析 、探索 、实践 等 , 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这 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教学模式 , 鼓 励学生多参与 、多探究 、多动手 , 让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自分析 、探寻 、验证等来得出最 终的结果 , 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效果 , 并在学习的道 路上能独当一 面 , 而不是一 味地依赖他人 , 形成独 立自主人格的养成 。例如 , 预习是属于学习活动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 , 它是在某个知识点学习前进行自 学准备以获得更好学习效果 , 将被动进行知识接受 向主动求知转化的过程 。课前预习属于自主学习能 力培养的有效举措 , 且课前预习主要是学生根据自 己现有知识水平与已知知识来进行的 , 可使学生对 课堂上所学知识点有更全面的了解 , 明辨其中的重 点与疑难问题 。对于不明白之处 , 在课堂上带着问 题听课 , 达到针对性学习的效果 , 实现自主高效学 习目标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 升 , 使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设置 , 强化学生学习责 任感 , 树立学生遇到困难勇敢探索 、乐观积极的良好心理素养 。

  4. 借助实践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范畴

  高质量且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有促进作用 , 故而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合理 地安排实践活动也很重要 。实践活动的开展方案非 常多 , 包 括 每 两 周 鼓 励 学 生 完 成 一 次 以 自 信 、 团 结 、友善 、互助等为主题的手抄报 , 使学生在手抄 报完成的过程 中 潜 移 默 化 地 受 到 感 染 与 教 育 。 又 如 , 在《雷锋叔叔 , 你在哪里》课文学习后 , 可鼓励 学生在周末做 10件好事 , 并将这些好人好事记 录 下来 , 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 自己从这件 事中得到的感想 , 以此使学生获得帮助他人后的愉 悦感 , 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行 。 同时 , 在 《大 自 然 的 声 音》一 课 学 习 后 , 可 告 知 学 生 , 人 类 一些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 导致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 生活的家园受到影响 , 而大自然里很多鸟兽类都已 经灭绝 , 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统计破坏 大自然 、破坏地球的各种行为 , 并根据这些行为发 表自己的感想 , 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热爱地球 、保护 环境的良好行为 , 消除一些如“人人都在破坏 , 我也 跟着破坏”的错误观念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 能够让 学生产生使命感和成就感 , 拓宽心理健康范畴 。

  5. 通过正确评价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 积 极 、 多 元 的 评 价 , 充分意识到宽容与善待学生 , 可使学生对生活 、对 学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让学生从中产生喜悦感 与成功感 , 达到保护学生自尊心的效果 , 使学生心 理健康素质得到提升 , 也可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 足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 进而对这些不足进行改 进 , 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 实现健康心理状态的养成 。

  第一 , 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实施多元评价 。缺乏 自信的学生需实施鼓励性评价 , 即 “你的作文写得真 好”“你朗诵的声音 真 响 亮”“你 的 字 写 得 更 好 看 了 ” 等 , 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效果 ; 而对于合作精神 缺乏 、 自我意 识 偏 强 的 学 生 , 则 给 予 期 待 性 评 价 , 即 “如果你能与小组里的同学相互讨论 , 并接纳他人 提出的结论来完善自己的答案 , 那么你的回答则更 完美”, 以此让学生收获和别人合作学习的快乐 。

  第二 , 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 。教学期间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地根据主观感受对自己的学习 、 品行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作出评价 , 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 , 树立学生良好的自我审视习惯 。

  第三 ,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通过互相评价可把他人优 、缺点中肯地指出来 , 而自己也在这 一 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 , 吸取经验教训 。被评价者因同学的鼓励 将 做 得 更 好 、更 加 自 信 , 做 到 胜 不 骄 败 不馁 , 并与同学共勉 , 这同样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建构 。
\


  总之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属 于 一 项 多 层 次 、 多 角度 、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 语文教师在做好自身心理素养提升的同时 , 需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 并通过合作教学法 、 自主教学法 、科学评价等举措 , 使这 一 系统工 程 顺 利 完 成 ,培育出有能力 、有健康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参考文献

  [1] 何艳 . 小学语文教学 中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渗 透[J] . 甘 肃教育 , 2020(10) : 162.
  [2] 张昌生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 , 2020(6) : 85- 86.
  [3] 张庆 萍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如 何 渗 透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J] .甘肃教育 , 2020(5) : 48.
  [4] 王宏强 .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科普童话 , 2020(6) : 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9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