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美育社团是新时期学生接受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组织,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对于美育社团建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标准也越来越规范。本文主要以初中音乐教师参与美育社团建设为例,论述教师要强化社团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体会和创造美的元素,并延伸社团活动的范围,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从而更好地发挥美育社团的作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积极乐观地成长。
关键词:初中,美育社团,建设路径,实践活动
社团是新时期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展示教育成效的主阵地,尤其是对于学生智育以外各种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延时服务阶段,还是课余时间,艺术类社团都是学生的最爱。为学生建设美育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音乐、书法等美育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发现艺术、感受艺术,从而促使学生创造艺术。美育社团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加强美育社团建设,提高美育社团运行质量,以此推动美育发展,培养学生审美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更加积极阳光地生活和成长。
一、初中美育社团建设的概述
教育行为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发生在校园中。社团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自然也具备相应的育人功能。在课堂上,师生需要共同面对学科学习,是以知识学习来促成学生能力提升,符合一般学习的意义建构,讲求系统、规范、逻辑和强制性,多以个体学习呈现。在校园中,师生面对的是兴趣小组,是以参与兴趣活动来达成学生学科深度拓展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更多是教师组织、学生全面参与,也就是所谓的社团,其中就包括目前广受学生喜爱的美育社团。美育社团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储备力量,需要教师用好用足社团育人功能,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阵地。
二、初中美育社团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双减”大背景下,教师在实施美育社团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传授专业知识的桎梏,多实施积极的育人活动,以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首先,教师需加强社团建设,利用好美术、音乐、书法等与美育有关学科特有的教育资源,实现美育教育效果提升。其次,教师应把握好以生为本、因地制宜等原则,多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开展美育社团建设时,需要强调大生态观,以开放、包融的姿态,充分吸纳和消化更大区域的优秀建团因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美育元素,丰富和充实学校美育社团建设内容。再次,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美育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材料支撑,在需要对接校外建设和活动资源的时候,能积极承担起责任。最后,还需要我们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营造美育社团育人氛围,鼓励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社团建设,以此不断提高学校社团开办水平,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三、初中美育社团的建设路径及活动策略
1.融入文化图谱,彰显美育社团软教育力量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美育社团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注重社团文化建设,这是吸引学生参加美育社团,提高社团凝聚力的基础。其次,融入其中的文化要体现美术、音乐学科的特点,彰显文化力量,让学生在美育社团中获取无尽前行力量。所以,美育社团文化必须具有温度,体现情感,将文化融入学生血脉中,让学生在文化影响下积极思考与行动,将美育成果转化成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在打造美育社团文化的时候,需要积极利用本地区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悟地方文化背后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人文意义。教师还可以在社团活动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有关艺术史、艺术家的小故事,提高活动室文化氛围。
例如,初中音乐教材中有较多描述传统文化、边疆文化的音乐作品,这可以作为社团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社团文化打造时,可以带领学生探寻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不仅能认识到传统文化,而且能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多敬仰与崇拜。一旦将敬仰与崇拜融入血脉中,就会实现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行为习惯的端正,也就能实现深层次的美育教育。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玉门关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历史文化遗址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且与教材中的《华夏乐章》《爱我中华》等作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了将传统文化引入社团建设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研学活动,不仅要收集传统文化的线索,还要通过遗迹、文物、故事感受教材中音乐作品的文化力量,体会到这些地区传统文化载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以此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层次理解,对莫高窟、玉门关等历史遗产的新时代价值有全新认识。这样,在吸收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更能将自己理解的传统文化体现到美育社团文化的建设中,作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力量之源。
2.注重社团活动,彰显美育社团活力
初中生好动,喜欢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因此,社团教师在开展社团活动的时候,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活动室内,也不能延续课堂开展专业知识讲解的模式,而是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欣赏活动,以此作为社团各项教育活动的根本支撑。因此,要加强社团活动设计,并将其融入社团活动中。一方面,活跃了社团氛围,让学生享受轻松的社团氛围,从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另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对艺术作品更直观的感觉,让学生能感受到生活美的存在形式,理解生活美,试着创造生活美,从而实现美育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当前,初中美育社团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互动交流、演唱活动、乐器演奏等,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小型音乐会、联欢会等。在这些美育社团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彰显学生的社团活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推动整个社团活动的主力军,从而实现社团建设的根本目标。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社团建设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场社团演唱会活动。活动主要流程是学生根据常见演唱会的模式完成舞台布置,可以在其中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机会,是实现美育教育的关键支撑。在演唱会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多媒体情境,作为学生演唱的背景,带给“听众”更美的享受,愉悦学生身心。整个演唱会的组织、实施、主持等环节,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唱会。这样的社团活动建设,符合初中生兴趣爱好,还能结合美育根本要求,所以会得到学生的积极支持,能实现美育社团建设的初衷。在初中美育社团建设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体验,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参与社团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以生为本的社团活动,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初中生美育需求。
3.打造展示舞台,彰显学生个性
社团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最主要舞台,打造一个合适的展示舞台是社团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展示舞台,尤其是艺术性更强的美育社团,更需要给予学生绘画、歌唱、舞蹈、演奏的机会。这样的舞台是初中生展示自己的可贵之处,也是社团吸引学生的关键之举。为此,初中教师要加强展示舞台打造,包括社团内部的表演活动,这种展示舞台,参与人数虽然少,但是可以常态化开展;还包括学校的各种活动,这是学生展示自己各种技能的重要契机,也是美育社团争取学校支持的关键之举;也包括社会活动,通过参与社会演出活动,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展示舞台,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初中教师在社团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打造舞台,展示才华,让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展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教师要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创作任务,并且能给学生留一段表现时间。要引导学生乐于创新、积极创造,能对学生的创新与创作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少一些负面批评与否定,以此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
例如,每年国庆节期间,教师可以借助爱国主义这个契机,组织开展“社区唱红歌”社团活动,根据学校周围社区计划开展活动,积极对接,全面“推介”本校美育社团的红歌歌唱特色,洽谈将红歌演唱融入社区活动中的可行性。通过这一表现舞台的打造,可以在更大舞台上让团员放声歌唱,激发他们更强的表现意识,提高表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一次难得的培养机会。在团员参加社区表演期间,家长也能积极主动参加,作为团员表演的后援团,给予团员更大鼓励,这样有利于提高表演效果,也会让团员对于参加社区表演这一活动乐此不疲。在美育社团展示舞台打造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搬至”展示舞台上,教会学生要善于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发掘,并且能将发掘出的美尽情展示出来,以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及灵感。
四、结语
美育社团是有效落实美育教育要求的关键阵地。为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加强美育社团建设,包括环境氛围的打造和社会活动的开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融入文化图谱,彰显美育社团软教育力量,注重社团活动设计,彰显美育社团活力,打造展示舞台,彰显学生个性,从而保证美育社团有氛围、有吸引力。这样,学生愿意积极参加各种美育活动,有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品德修养等学科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韩玥霄.普通中学古筝社团的教学现状研究—以长春市D学校为个案[J].戏剧之家,2022(19):121-123.
[2]黄富英.“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社团课程在课后服务中的思考[J].亚太教育,2022(8):4-6.
[3]王冬梅.试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J].戏剧之家,2021(36):122-123.
[4]刘林娜.浅谈社团在初中舞蹈教学中积极作用的发挥[J].黄河之声,2020(3):162.
[5]刘海涛.艺术完善素养,社团提升品质—音乐社团在农村初中寄宿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9(17):128.
[6]才让卓么.浅析初中舞蹈社团如何打造趣味化课堂[J].才智,2019(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