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红色文化选文的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11:19: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进程中长期积累和沉淀的一种文化,以革命中涌现的先进事迹、英雄人物和革命 精神为载体。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下,小学语文部编版选取红色文化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养、联系生活实际、巧借思维导图和信息多媒体及开展红色实践活动等策略充分学习和弘扬红色文 化,从而促进德育渗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教材是青少年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 文教材经过几次改版,但每一版中都 有很多红色文化选文,这些文章传递 着革命先辈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小学语文作为 小学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 自信、学习革命精神、贯彻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红色文 化选文的必要性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 2022 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 修订原则中明确指出,语文教材修改 坚持的目标导向,要将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 课程思想性。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 想的启蒙阶段,语文教材以它独特的 优势,对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 优秀传统、革命传统,用文字讲述革 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递宝贵的红色精神,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在学生 心底埋下希望的种子,起到非常重要 的启蒙作用。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 语文课堂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 地。语文课本中一篇篇红色革命文章, 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他们为了 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发展,作出 不懈努力,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新时代的学生树立的伟大的榜 样,传递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爱 国主义革命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 师要将这些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学生, 通过一些体验活动和方式,激发学生 爱 国情怀, 增强 民族 自豪感与 自信 心,从而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形成稳定持久的爱国主义意识 和行为。

  (三)道德教育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中坚持德育为先,通过一篇 篇红色选文启发学生对道德品质的思 考,结合课文开展德育活动,在活动 中学生身体力行,对学生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起到指导作用,为 学生的人生发展指明方向,着力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

 
  二、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红色文 化选文的选编情况

  翻阅每一个年级的语文教科书, 基本每一册中都会有一篇甚至是多篇 有关红色文化的选文,他们在整册教 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也表示部编版 教材对红色文化、革命历史传承的重 视。具体分布如表 1 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部编版 教材一共收录文章 414 篇,其中有 39 篇文章是关于红色文化的, 占总选文 的 9.4%。从年级分布来看,各年级分 布不一,但明显可以看出在高年级的 文章数量比较多。六年级上册有 10 篇 之多,超过整本书选文的 1/4.下册 有 5 篇,占比约 13.9%,五年级上册 4 篇, 占 比约 11.1%, 下册 4 篇, 占 比约 13.3%,四年级上册 3 篇,占比 约 8.1%,四年级下册 4 篇,占比约 10.5%。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会有所提高, 部编版教材红色选文在高年级增多较 为合理,对选文的理解难度、人物关 系、历史背景也会逐渐增加,学生在 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和感受红色 文化、体会红色精神,更加有利于学 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三、小学部编版教材红色文化教 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传承红 色文化

  教师在拿到教材后要充分地了解 和掌握这篇红色文化选文的主要目标, 并且深入学习当时的革命历史背景, 自身对红色文化理解,这样才能更好 地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感兴趣。 有时一篇文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可 能跟之前学习过的某一篇文章有关联, 某一时期的文章他们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与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要有较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只有当教师 自身能够多阅读红色文化经典,提升 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的语文专业素养, 对红色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与 体会,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和传 承红色文化。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 理解力

  现实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有很多 红色文化的印记,学生通过语文课堂 红色选文的学习,打破了文本的限制, 让课文与实际发生联系,可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如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升国 旗》这篇文章,在学习这一课时,教 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就可以补充说明 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国旗上的星星 都代表什么含义,我们的国歌《义勇 军进行曲》是怎么来的,从歌词的含义就能带领学生们感受当时先辈们为 了革命事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 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再引导出我们 为什么要佩戴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 的一角,是先辈们革命精神的传承, 这样学生会理解升旗时庄严的礼仪,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 血换来的,因此,我们需要铭记,面 对国旗,我们要“立正”“敬礼”。

  (三)巧借思维导图,厘清文章脉络

  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利用图文符 合,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 层级表达出来的放射性立体层次图, 通过每个关节点与中心主题进行连接, 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人物和事件的 理解。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红色文化 选文中,有很多是描写人物的,如: 低年级教材中有毛泽东、朱德、王二 小、邓小平、雷锋; 中年级教材中有宋庆龄、周恩来、梅兰芳、雨来、黄 继光、钱学森;高年级教材中有刘伯 承、毛岸英、毛泽东、方志敏、五壮 士、郝副营长、李大钊、叶挺、周恩 来、老班长等,通过人物故事、事迹 传递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但在实际教 学中,往往一节课上完后,有的学生 一头雾水,不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更不会像讲故事那般把课文内容复述 出来,这样就不能做到深刻理解课文 里面刻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了。这时, 教师就可以巧借思维导图,让学生找 出对应人物,描写人物的关键词,从 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中心句; 通过这些文字的描写能够反映出人物 的哪些形象,传递怎样的精神等等。 让学生们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 给出指导建议即可,这样学生就把整 篇课文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达出来,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加 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语文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整理和归 纳知识的能力。

  (四)信息多媒体助力红色文化教 育,渲染环境氛围

  现如今信息时代发展迅速,网 络、多媒体已经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教育资源,助力 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教学,这对渲染文 本情感、丰富环境氛围,让学生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 在学习有关长征历史故事、人物时, 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 纪录片《长征》,观看视频,了解历史 背景,通过视频中环境、人物的呈现, 感受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环境之恶劣, 条件之艰苦,但就是在这样的困难面 前,他们没有低头,没有退却,为了 心中的信念坚持到底。再回归到课文, 看到那些描写环节,通过一个个关键词语、句子的描写等,学生的脑海中 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被革 命先辈的这种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

  除了书本中出现的文章,教师也 可以补充一些时代热点,如有关《建 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这 些影视资料,通过这些视频的观看, 将学生带回革命年代,感受革命先辈 当时无比澎湃、人民高呼的激情。回 到课本,播放音乐渲染,学生们在诵 读文章时更加充满感情、慷慨激昂。 《长津湖》是这两年的热门电影,基本 每一位学生都看过或者听说过,也有 很多同学之前对抗美援朝战争不是很 了解,通过观看电影,再结合书本中 的描写就更能理解、更加钦佩“最可 爱的人”了。

  (五)开展红色实践活动,领悟革 命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 们现在已经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但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红色实践活动, 重温红色经典,领悟革命精神,将红 色文化代代相传。

  “红领巾寻访”活动是少先队一 直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通过寻找我 们身边的革命前辈或是其后人,将他 们请进学生课堂,亲口述说着当年他 们经历过的革命故事。革命前辈声情 并茂的讲述,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不一 样的革命情怀,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萌生学英雄、当英雄的意识。

  “班班唱”是学校每年迎新或其 他节日经常开展的活动,学校可以定 期开展以“红歌”为主题的班班唱活 动,像《黄河大合唱》这样的曲目无 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人以震 撼的感受,学生通过学红歌、唱红歌 来感受红歌,在激情的旋律中体会当 时革命战士的坚毅与坚强, 自信与昂扬,敢于斗争无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红色研学”通过学习课本以外 的知识与内容,让学生走一走革命烈 士曾经走过的路,体验他们曾经经历 过的苦难,感受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 么来之不易,加强新时代学生的使命 感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 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不仅可以唱出来, 还可以诵读、绘画、书写、情景剧等 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们学习了相关红 色选文,了解历史背景,通过一次次 感受与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红色精神 的理解,增加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四、结语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地了解 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弘扬红色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红色 选文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与研究,提 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 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继而做到传 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 色精神,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 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4.

  [2] 陈至立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报告 [N]. 中国教育报,2000-11-06 (001).

  (作者唐玉婷,江苏省昆山市花桥 徐公桥小学教师、办公室主任;陆凤琴,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副校长)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6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