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线上心理教学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0 10:18:23 文章来源:SC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线上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学生兴趣低、教学参与度不足、师生互动质量不高、课堂掌控受限等。对此,本文围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线上心理教学策略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心理课堂实效,促进心理发展。主要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环境轻松、民主,学生情绪表达、抒发;课堂教学内容以问题生活化及开放性问题促进自主学习;课堂过程为多向信息交流;课堂结果以学生自主总结提升为主。

  [关键词]自主学习;线上教学;心理发展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迭速度快、周期短,学生未来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减负增效、提升学习效率的需要,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保障。在线上教学中,心理课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参与度低、信息交流效果差、线上互动方式受限、心理能力发展慢等,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果。对此,本文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进行心理教学策略探索,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课堂实效,促进心理发展。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建立在教育的终身化、个性化观念之上,不仅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更是强调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调动自主学习能动性、发挥个性潜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齐莫曼教授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并提出了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体的促进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张瑾(2005)依据齐莫蔓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和内在机制,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表现特点构建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框架(见表1)。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线上心理教学探索论文

  该教学模式框架强调,整体的教学模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教师的教授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由师生共同参与,是活跃的双边活动过程。其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两种模式均分为四个步骤,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为基础,相对应的四种要求均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和心理发展。

  二、线上教学策略

  心理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启迪智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框架逻辑清晰,操作指导性强,在线上教学的特殊学习状态下,良好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本文基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索的教学策略为:

  (一)创设相关条件

  自主学习的相关条件创设,既要打造轻松、民主的外在课堂教学环境,又要关注学生内在情绪的表达与抒发。

  1.课堂教学环境轻松、民主。在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体验到尊重感及平等感,更能表现出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等最佳状态。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轻松的心理气氛以激发学生兴趣,协调情感,如允许同学之间的问题争辩;鼓励大胆质疑,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互相尊重,多表扬、缓评价、勇发言、会倾听。

  2.学生情绪表达、抒发。情绪映射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代表着课堂上的学习适应情况,情绪表达出来的信号反馈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问题,进一步影响着后续的学习行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学生情绪的表达与抒发,以个体为例,引发集体的互动思考,催化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此外,教师适当的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绪处理融入全体学生中,会使学生们获得尊重平等以及朋辈心理支持。

  (二)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线上教学,问题是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用生活化问题、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1.生活化问题。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学生在较单一的线上学习中能充分结合已有经验,有所思、有的说。用生活化问题导入课堂学习内容,要选择与课堂主题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例,促使学生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与相关知识,在现有发展水平上自主探索新知识,再将所学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的发展。

  2.开放性问题。相较于封闭式问题,开放性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封闭式问题答案较为单一,且无须通过过多的思考就会得出,会降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和表达欲。而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多样化,问题本身也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创造力,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回答问题,此外,同学给予的反馈、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都能打开看问题的新思路,进一步引发质疑、研讨,形成智力交锋,拓展新思维。

  (三)注意反馈点拨学生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自由民主的“放”,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也要及时反馈点拨的“收”,使学生巩固总结,学有所得。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线上心理教学探索论文

  1.深化师生间信息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首要的显性互动,可使师生间发生知识、情感、观念的碰撞与融合,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推动者,可随时主动地进行点拨反馈,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其目标设置、计划、复习策略,甚至是列提纲、头脑风暴等,教师要能从中提炼整合出一般性学习策略和常见领域内的具体性学习策略,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并推广至全体学生掌握练习,这样才能使信息交流互为补充。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反馈,这样的信息交流互为补充,激发火花,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2.关注生生间信息交流。生生互动,学生要有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让屏幕前的学生们彼此之间产生联结,可利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角色扮演、作品分享等活动让学生间产生信息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体现其自主性、独立性、个别性、整体性。

  (四)引导学生总结提高

  自主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是学生的总结提高,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监控自我成长与发展,进而达成自我实现。学生的及时总结提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总结提高可采用个人式的“自我反思”“学习评估”“进步日记”等方式,也可采用集体式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提高,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完善认知结构,发展元认知水平。

  三、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进行学识、技能的教授,更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关注学生持续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知识的积累,提升能力,促进素养的发展。在线上教学期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未来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68-74.

  [2]谢蔚,方国敏.数学教学中良好课堂气氛的心理成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81-82.

  [3]张瑾.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16-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1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