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然后论述了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包括基于自 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类型及设计原则、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模型构 建、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实践三个方面。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 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是中职公共基 础课程的一 门必修课程,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应 用性和职业性等特点 。 由于中职的办学特点,公共基 础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这使得数学课程教学缺乏系 统性和持续性,因此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就成为数学课 程的一种补充学习方式,可以辅助课堂教学,满足学 生学习需求。
一、研究背景
中职数学课程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 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但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 发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后 仍存在知识弱项和学习盲区,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中常 常找不到学习切入点,同时在资源选择、时间安排、效 果反馈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方法,这导致其当前 的自主学习更像是一种盲目、随意、无序的独立学习, 学习效率不高[1]。
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学习内容、学 习资源、学习时间具有微型化、结构化、多样化的特 点,并且可通过多种信息平台开展学习,具备便捷性, 能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学习[2]。概言之,微学习资 源具有的知识全面、内容简洁、形式多样等特性,能让 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明晰、轻松、自 由地选择要学习的 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数学微学习资源能为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突显自主学习辅助课堂教学 的作用 。因此,教师设计能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中 职数学微学习资源,并加以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 应用
(一)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类型及 设计原则
1.资源类型。结合文献研究,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 数学微学习资源可按照知识类型和呈现形式进行分 类,具体如下。
第一,按知识类型分类 。从知识形式和知识内容 两个心理特征维度来看,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 学习资源可分为以下四类:①联结— 陈述类微学习资 源,用于呈现事实规定类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具 有信息意义,无须进行思维运算,因此该类学习资源 的内容呈现要简单直观,避免出现不必要信息;②运 算— 陈述类微学习资源,用于呈现通过认知操作得到 命题概念的学习内容, 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中 “所以然”的知识,如思维运算推导出来的概念、性质、 定理、公式等,该类学习内容既有信息意义,又有智能 意义;③联结—程序类微学习资源,主要用于呈现规 范程序的学习内容,该类内容也具有信息意义,还需 要进行操作活动;④运算—程序类微学习资源用于呈 现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该类学习内容需要先进行分 析、推理等认知操作,再进行合适的计算程序。
第二,按呈现形式分类 。具体分为以下五类:①视 频,该种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丰富 直观体验,可以用于呈现运算— 陈述类、联结—程序 类、运算—程序类微学习资源;②课件,该类微学习资 源呈现的内容同视频形式一样,能使学生更好地调控 学习进度,但对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③图文,该种 形式分为图片和文本,也可有机结合,用于呈现内容 简单、篇幅短小的联结— 陈述类内容,让学生能迅速明确学习内容;④在线练习,该类微学习资源的设置 主要为学生提供学后练习,习题可从题库随机抽取, 也可以固定模式来设置,学生自选完成,实时出结果, 并呈现答案解析;⑤微学习单,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学 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记录学习进程,进行学 习评价,帮助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设计原则 。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及其 他要素的积极影响下,主动开展学习的学习方式,具 有自主能动性、独立有效性和开放自由性等特征 。微 学习是一种学习内容微小、学习媒介灵活的非正式学 习,具有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内容微小、学习过程简 单、学习媒介多样等特点 。微学习资源作为微学习的 具体化体现,具有其特征,表现为资源的形式多样,承 载的学习内容呈单元化、模块化,短小松散又联成系 统;依托学习媒体,在微学习资源的辅助下,学习者能 轻松进入微学习,学习过程简单、短时、有效[3]。
基于对文献的梳理,结合微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 征,并以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理 论为指导,可以归纳出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 习资源设计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具体如下所示 。①学 习者原则。学习者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故中职数学微学 习资源的设计应关注学习者,即中职学生,以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为设计目标;全面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 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 。因此,学习 者原则具体包括主体性、差异性等两个小原则 。②学 习内容原则。这包括完整性、关联性、学科性三个小原 则,体现在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的设计上,主要是保 证知识内容的完整性,即学科知识的自包含;关注完 整知识架构下单个知识单元之间的关联;关注学习内 容所具有的包括知识特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方 面的中职数学学科特点。③微学习原则 。支持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应体现出学习时 间短、内容体量小的“微”特点,能使学生短时间内习 得少量有效的知识;资源的呈现界面应简洁明了,符 合“低技术门槛”,即学生能通过学习设备轻松学习; 资源的呈现应形式多样, 即教师要根据不同知识类 型,选择适当的呈现形式,使知识内容的呈现过程最 优化[4]。因此,微学习原则可以细化为微型化、简易性、 多样化等三个小原则。
(二)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 应用模型构建
微学习研究专家马丁·林德纳提出, 微学习资源的完善需要经过分析、设计及开发等步骤,因此 AD- DIE 模型对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模式的构建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 ADDIE 模型,结合微学习、微 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特征等相关理论,笔者尝试构建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模 式,具体如图 1 所示。
该模式包含前期分析、资源规划、设计制作、应用 实施、效果评价五个阶段,具体如下所示。
1.前期分析 。在设计微学习资源之前,要对学习 者、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对学 习者的分析,可从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及应用微学 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两个维度展开;对学习内 容的分析, 应先从中职数学课程的角度进行总体把 握,再从“章”的角度,分析该章内容的学习要求、知识 结构与课堂教学效果等,最后从“节”的角度,对学习 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知识关联等进行分析;对 学习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对所在学校教学条件等进行 分析。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旨在为微学习资源 的设计提供指导信息,对学习环境的分析则有助于微 学习资源应用实施方案的制定。
2.资源规划 。本阶段是微学习资源设计的重要阶 段。首先根据前期分析,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细分, 并建立关联, 以确定微学习资源要呈现的学习内容, 再依据设计原则和资源类型形成微学习资源的整体 规划。
3.设计制作 。本阶段将根据资源规划设计微学习 资源,具体包括编写微学习资源设计表、对微学习资 源的设计进行再梳理,接着根据资源设计表制作具体 资源,最后依照资源规划整合成总资源。
4.应用实施。本阶段将根据前期分析内容,制定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应用方案并加以 实施。
5.效果评价 。对基于自主学习的微学习资源的评 价由学习者评价和设计者自评组成,评价结果可为完 善微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 应用实践
在前面构建的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 源设计与应用模式基础上,笔者以中职数学“直线的方 程”部分为例,规划设计微学习资源并进行应用。
1.前期分析。首先,以问卷调查与教学观察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学习者分析,旨在了解学生中职数学学习 情况和应用微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学习 内容、微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自主 学习需求情况,为微学习资源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其 次,对中职数学“直线的方程”部分学习内容进行分 析,先在总体上分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知识结 构、课时安排,接着从章节方面进行教材和学情分析, 并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最后,结合所在学校 的办学理念、制度和条件等方面进行学习环境分析, 以确定微学习资源的应用方案。
2.规划设计 。根据前期分析情况,确定设计思路, 对微学习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
第一,设计思路。依据设计原则和资源类型,确定 遵循设计原则和优化资源呈现两个方面的设计思路 。 ①遵循设计原则: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设 计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数学学科特点,让学生能 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一般数 学学习过程, 知识内容按照短时少量原则来设计,并 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以便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 。结 合细化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按照“章节— 小节—学 习单元”对学习内容进行两级细分,确定微学习资源 的学习单元结构,如图2 所示。②优化资源呈现:数学 知识一般分为定义、性质、定理、公式、应用等内容,并 遵循“概念导入—例题讲演— 习题巩固—拓展应用” 的学习过程进行排列,因此微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学习 单元的知识类型选择适当的呈现形式 。即按照资源类 型分类,如“直线的方程”部分的知识中,“直线的倾斜 角定义”“直线的斜率定义”“截距的定义”“直线的 一般式方程”等规定类定义和性质,属于联结— 陈述 类微学习资源呈现的学习内容, 该类内容简单明了 , 可选用图形加文字说明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像“斜率公式”“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两条直 线平行的概念”这类需要通过运算推导的概念,属于 运算— 陈述类微学习资源呈现的学习内容,可采用视 频形式呈现,让学生逐步推演整个思维运算过程, 最终得到概念;对于需要经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程序 的内容,如例题讲演,一般是概念的具体应用,这类内 容属于运算—程序类微学习资源要呈现的学习内容, 也应采用视频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认知操作过程; 将已确定的规范程序进行应用的内容,属于联结—程 序类微学习资源的范围,如在例题讲演基础上的习题 训练,即应用规定的步骤进行解题,可以选用课件形 式进行呈现,这有助于学生自行调控学习进度,经历 “给出题目— 自主解题—演绎解析”的过程。
第二,资源设计。根据设计思路,将“直线的方程” 部分的学习内容细分到若干个学习单元,按照一个学 习单元对应一个微学习资源进行微学习资源的设计 , 如表 1 所示 。在具体设计微学习资源时,教师应结合 学习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资源呈现的学习 内容、环节和进程,并在学习进程的前后端分别提供 预备知识和学习总结,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拓展,不呈 现无关内容。
3.应用实施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行的 是半封闭模式,学生非假期时间全体住宿,并且教学 时间内对学生的手机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建立晨读、 晚自习自我管理和班级自主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在校 期间利用课余和晚自习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 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直线的方程”部分的 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设计的微学习资源通过学校教学一体化平台同步提供给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 学生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在专业机房或放学后通过 移动终端,结合课堂学习情况与自身学习需求,自定 时间、自选内容,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并在提供的微 学习单上做好学习记录[5-7]。笔者在该部分课程学习期 间还安排了练习测试和阶段测试, 并进行学生访谈, 以便能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4.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笔者将几 次测试的成绩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发现两个班级的 学生成绩都有了提升,特别是平时成绩在中下段的学生,成绩提高更为明显 。结合学生访谈与之后进行的 问卷调查, 笔者了解了学生对微学习资源的评价,以 及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学生应用微 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总体成绩有较为显著的提 高,并且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知识习得、学习态度、 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8- 12] 。由此可以看出,以前 期分析为基础,规划设计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并加以 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近些年,国家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有 机融合、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开发包括公共基础课 程资源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助力教师组织实施 教学,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13-15]。在此背 景下,作为中职数学课程教师,笔者通过构建基于自 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模式,设计 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希望在 今后能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服务广大学生,提高 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 年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何克抗 .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中)[J]. 电化教育研究 , 1998(3):3-5.
[4] 莫雷,朱晓斌.论学习的基本类型与教学设计[J].心理学探新,1999 (3):3-5.
[5] 王玉兵,赵在民. 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J]. 中国教育学 刊,2003(1):38-40.
[6] 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 中国 电化教育,2008(2):10- 13.
[7]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3):17-21.
[8]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等.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 学习的实用角度[J]. 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9] 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12-20.
[10] 王晓晶.移动互联时代下微学习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融合模式 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53-54.
[11] 夏彦灵.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2015.
[12] 冯园新.高中解析几何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 师范大学,2016.
[13] 余敏.基于微型学习资源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研究[D].上海:上海 师范大学,2017.
[14] 马威.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吉林:北华 大学,2018.
[15] 姜慧枫.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