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器乐进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常规课堂中开展口风琴特色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艺 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口风琴具有音准好、携带方便、可供全班同学吹奏的优点,较之其他乐器更适合课堂教学。教师应帮助学 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技巧熟练吹奏口风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 而发展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对口风琴特色实践教学展开探究。
一、口风琴特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音乐兴趣
音乐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期积累、 反复练习, 大部分学生学习精力有限, 到了初中阶段就逐渐减少了对音乐的 训练,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降 低。音乐课在中学的教学体系中占比 有限,单一传统的赏析式音乐教育模 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素质教 育大力倡导器乐进校园的背景下,教 师可以用口风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 趣。口风琴特色教学能够让学生快速 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单向 教学模式,形成双向参与、师生互动 的教学新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音 乐兴趣,使其对音乐产生更深的认识 和理解。
(二)提升乐理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由教 师歌唱示范、学生跟唱模仿进行机 械重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跟随 模仿, 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这么唱、 如何去唱、如何从理论层面找到方 法。一旦更换曲目, 学生便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学会乐理 知识。口风琴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 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辅助教师 讲解乐理知识、节奏、节拍,以及 认识键盘和简单的手指触键方法等, 让学生通过学习曲目演奏深度参与, 进而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 己的音乐技能。
(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口风琴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集体荣誉感。口风琴的演奏对 学生的要求较高,而每个学生对音 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感觉、对音准 的掌握都不相同,同样的曲目对不 同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不同的学生吹奏出来的效果也是完 全不同的。如何把这些学生组合成 一个和谐的整体,让他们能够完整 表现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作品,都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 学生学习口风琴的吹奏过程,就是 一个培养团队意识的过程,只有大 家相互照顾,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更好的呈现效果。
二、口风琴特色实践教学的方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1. 选择内容翔实的教材
教师要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口风 琴演奏、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 教材内容要包含基本乐理、演奏技巧 和谱例。基本乐理需涵盖音符、节拍、 常用演奏符号、音程、和弦、调式等 基本内容;演奏技巧需简明易懂,例 如从演奏的姿势、呼吸与手型等方面 进行详细讲解;谱例的选择需立足于 中学课程标准与音乐教材, 适合独奏、 合奏、伴奏等多种形式演奏。教师可 以从中选取经典中外音乐作品进行教 授, 如《山楂树》《乘着歌声的翅膀》 《彩云追月》《鸿雁》《欢乐颂》等。 优质的教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口风琴 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乐理和口 风琴的基本演奏技巧,为今后的音乐 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融入民族文化,体现思政元素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指出了“感受和理解我国深 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 文化自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学习目标。教 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以艺术 素养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 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 族音乐,完善评价机制。在教学内容 上,要尽可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 学生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师可以运用口风琴的吹奏提升学生 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加强学生 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 德情操,强化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爱 国主义情怀。例如,在教学内容选择 上可以选择红色文化主题音乐, 如《义 勇军进行曲》《我爱你,中国》《歌 唱祖国》等歌曲,这些曲目有慷慨激 昂的旋律,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时代 记忆,催人奋进,促使其更加珍惜现 在的幸福生活, 加深认同感与归属感。
3. 增加流行音乐元素,让口风琴 演奏更时尚
我校音乐学科教研组对本校学生 进行了“关于流行音乐的认识”的问 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 82% 的学 生喜欢流行音乐,其主要原因是节奏 感强、活泼、优美,能够反映现实生 活及真实感受,容易打动人心,产生 共鸣。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歌词健康、 催人奋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感人作 品。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融入让 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接触更加频繁,大 量的音乐元素冲击着学生的听觉, 这些都增强了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 爱。音乐教育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把学生的关 注点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以取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 作为口风琴的学习曲目,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例如,笔 者选择了《隐形的翅膀》这首作品作 为学习曲目,在吹奏时可以发现学生 的积极性与表现力都明显提高了。歌 曲的每句歌词以及欢快的旋律都激励 着学生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面对困 难勇往直前。口风琴与流行音乐相结 合,有了鲜明的时代感。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1. 趣——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在 口风琴教学中同样适用,初中生对口 风琴这种乐器比较陌生,也没有深入 的了解。让学生熟悉这门乐器,并且 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初学阶段最主要的 任务。这个阶段主要以情境体验、音 乐熏陶为主,教师可以做口风琴的示 范演奏,组织学生观看口风琴演奏视 频,曲目的选择要以流行音乐为主, 让学生充分感受口风琴演奏的别样风 格。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 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演奏,让学生充 满信心与热情。
2. 范——为学生做吹奏示范
在示范演奏前,教师要先给学生 讲解口风琴的基础知识,包括口风琴 的分类, 如“25 键”“32 键”“37 键” 几种形式;口风琴的结构由琴身和吹 管组成;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初 学者可以将琴放平使用吹管演奏,熟 练以后可以将琴直立,用吹嘴吹奏。 基础知识讲授后则是示范过程。教师 可以示范演奏学生熟悉的曲目,让学 生对口风琴有更直观的认知和感受,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亲自 参与的欲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审美能力。
3. 练——指导学生做演奏练习
学生在刚刚接触口风琴时,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要鼓励 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感受。有的 学生有乐器基础, 学习过钢琴、电子 琴等键盘乐器,能够举一反三很快 掌握口风琴的原理及演奏技巧,而 没有乐器背景的学生可能会很茫然, 没有学习方向, 这时要鼓励学生之间 相互交流、相互讲解,以更快的速 度熟悉口风琴。掌握基本的口风琴 吹奏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开 始讲解基础乐理,让学生学习口风 琴的同时掌握音乐理论, 一举多得。 指导学生演奏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 握琴姿势、手型、指法以及吹奏的 规范,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接受 正确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为后续的合奏打下基础,也让学生 能够通过课堂真正掌握一门乐器。
4. 赛——以赛促学提升能力
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就应该检验 学习成果了。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把 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内部比赛,每个组的组长由 有乐器学习经历的学生担任,这样 组长可以指导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学 生快速进步, 达到一起学习的目的。 比赛的形式为合奏, 比赛曲目自选, 这样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自主能 动性,他们的凝聚力也会进一步增 强,集体荣誉感也会明显增加。参 赛的准备过程也是练习与提高的过 程, 由此促进学生对口风琴的学习, 效果非常显著。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1. 口风琴与范唱形式结合
音乐教学中,范唱是重要的教学 形式之一,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学生要跟随 范唱曲目学习演唱,感受乐曲的魅力 与音乐要表达的情感。范唱的过程还 可以增加学生对曲谱的记忆,使其对学习的曲目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口风 琴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吹奏上, 也要运用范唱的引领,促进口风琴的 学习。口风琴结合范唱可以让学生准 确记忆曲调,多样化的教学也能提高 学生对口风琴学习的兴趣。
2. 口风琴与合唱形式相结合
中学阶段的合唱重点是两个声部 的合唱,要求每个声部对节奏和音 准的把握要平稳,两个声部要保持 独立,不受彼此影响,这是合唱对 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掌握了合唱 技巧后,才能把合唱曲目唱好,达 到两个声部融合的合唱效果。这种 形式也可以用在口风琴当中。口风 琴的教学完全可以通过“合演”的 形式进行吹奏的训练,让口风琴练 习形式更加丰富,提升口风琴学习 效率。例如,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 即高声部和低声部,运用口风琴各 自吹奏每个声部的旋律,最后由两 个声部配合练习。首先,教师可以 进行低声部的范唱,由高声部的学 生进行吹奏,让学生感受实际的演 奏效果,激发学生对口风琴演奏的 欲望。然后由低声部的学生演唱和 高声部的吹奏配合, 完成作品。最后, 声部互换, 低声部吹奏、高声部演唱, 达到全面体验练习的目的。这样的 教学形式, 可以促进口风琴的练习, 使学生既学习了合唱的技法, 也练习 了口风琴的演奏,增加了学生的参 与度, 提高了口风琴训练的趣味性。
3. 口风琴与分层教学形式结合
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背景、学习 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同,因此学习进 度也会不同。如果在口风琴教学中制 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那么 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学 进度,甚至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与兴 趣。本着不落一人的原则,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进来,感受口风琴学习的乐趣和成就 感。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按照学习能 力和乐器学习经历分为三组:第一组, 教师进行快速教学,多安排几首曲目 进行吹奏练习,并且曲目难度呈递增 趋势;第二组,教师进行正常进度教 学,安排难度适中的曲目练习,并多 加关注;第三组,教师进行缓慢进度 教学,安排难度较低的曲目练习,且 应该重点关注。分层教学效果使全班 学生都可以稳步提高口风琴的吹奏能 力,合奏曲目的吹奏也能达到理想效 果。
三、口风琴特色教学的反思
(一)口风琴特色教学需要有良 好的学习环境
口风琴特色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 的大力支持,学校要把口风琴作为音 乐特色。学校有所倾斜,教师教授才 有空间,才能出成果。另外,硬件设 备也要跟上教学的需要,学校要保证 每个学生都有琴可吹,有琴可弹,必 须人手一把,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 展。最后,要有展示的空间,学生认 真学习吹奏口风琴的成果,可以通过 比赛或者汇报演出的形式展示,让学 生的学习动力持续加强,让他们的学 习见得到成效。
(二)口风琴特色教学需要不断 更新教学内容
口风琴教学的内容要不断更新, 教师自身要根据新的曲目不断加强自 身口风琴技巧练习。学生看到教师对 新曲目的优秀示范,才能有持续学习 的热情。不能永远吹奏几首不变的“老 歌”,这会使学生失去最开始的新鲜 感。“经典曲目”要学,但是要有新 的内容穿插其中, 要与流行音乐结合, 教授学生吹奏喜爱的最新曲目,尝试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增加口风琴的 应用场景,让学生看到口风琴演奏的 广阔空间并发自内心想学想吹,这样 才能获得成就感。
(三)口风琴特色教学需要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口风琴教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 效果光有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讲授 是不行的, 还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增加学 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关 注点入手,结合流行音乐元素,让 学生把口风琴当作乐器和爱好学习, 不能仅当成放松的课程看待。在学 习的过程中,我校教师做过一些调 研。有的学生表示: “能用口风琴 吹奏喜欢的歌曲, 很有成就感。”“学 习口风琴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了, 少了几分浮躁。”“吹口风琴,增 强了自己的信心。”这些都反映出 学习口风琴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与改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边思 边行, 让口风琴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参考文献:
[1] 陈华 . 口风琴教学模式探索 [J]. 教育艺术 ,2013(06):62-63.
[2] 辛卉. 口风琴进课堂,优化中学生 音乐素质 [J]. 山海经 ,2019(14):22.
[3] 陈婉 . 口风琴进课堂之教学有效 性研究 [J]. 北方音乐 ,2018(05):200.
[4] 印滢斐 . 口风琴教学与学生音乐素 养的提升探究 [J].黄河之声,2017(19):55.
[5] 李莉 . 口风琴融入音乐教学的实 践与思考 [J].成才之路 ,2021(13):94-95.
[6] 张 婕 . 口风 琴 教 学 与 学生音 乐 素 养 的提 升探究 [J]. 中 学教 学参 考,2020(21):1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