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8 14:27: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 》在新增 体育与健康课时量的同时,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设置六大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是其中之一。中华传统 体育项目多种多样, 同时具有趣味性、文化性。学生通过参与中华传统体育活动, 可以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 建 立良好的文化认知,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积极自觉参与各类活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指出,在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精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堂,助力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体育,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策略

  引 言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发展。在新 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凸显了 “健康第一”这一教育理念。同时,《义务教育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 培养为引领,融合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促 使学生塑造健康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为使“健康 第一”教育理念落地,《课程标准》在增加体育与健康 课时比重的同时,设置了六大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 是六大类运动之一,具有地域特色鲜明、技法形式多 元、健康养生一体、文化形态多样等特点 [ 1] 。如此特 点表明,学生通过参与中华传统体育活动,既可以掌 握多样的体育锻炼方法,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塑 造健康身心,还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增强中华民 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基于此,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要精选传统体育项目,依据教学需要,将它融入 体育与健康课堂,实现中华传统体育的育人价值,推 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一、精选传统体育项目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课程标准》中介绍 了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如八卦拳、太极拳、中国式 摔跤等) 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 荡秋千、跳竹竿等)。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在参照《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遵循适宜 原则,进行筛选、分类,选择合适的传统体育项目。

  在筛选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依据学生实 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内容,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传 统体育项目,如跳绳、跳皮筋、滚铁环、跳房子、打 陀螺、翻绳等。然后, 教师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 教 师可根据运动场地、学生特点进行分类。例如,根据 运动场地需求, 教师将翻绳、拍三角等作为室内活动, 将跳房子、滚铁环、跳绳等作为室外活动。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天气情况,组织室内活动或室外 活动。又如,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将拍三角、翻绳、 编花等作为低年级体育项目,将跳绳、跳皮筋、踢毽 子等作为中年级体育项目,将滚铁环、扔沙包等作为 高年级体育项目。如此可以确保每个年级学生都能获 得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的机会,实现良好发展。

\

 
  二、改造传统体育项目

  改造传统体育项目是指教师在选择传统体育项目 后,编创多样的技术动作或玩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 中,教师要分析选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编创多样的技 术动作,设计不同的玩法。

  以踢毽运动为例,这是一项有氧运动。在体验此 运动时, 学生可以借助腿部运动, 进行全身肌肉运动, 活动筋骨,放松身心。此外,踢毽运动还是一项彰显 技巧和智慧的运动项目。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智慧,灵活组合不同的动作技巧,编创多种 多样的动作,实现娱乐放松、活动筋骨。基于踢毽运 动的特点, 教师可编创不同的技术动作, 如踢、拐、压、 打、雀、蹦、掰、飞、串等。例如, 在进行拐踢时, 首 先要双脚自然站立,上体略微向右侧转动,右手持毽 于胸前,向上抛起毽子。接着,当毽子落到与膝盖高 度时,弯曲右腿,向上抬起,摆动小腿外侧,脚趾向 外勾, 脚内侧稍微外翻, 脚外侧端平, 用脚外侧踢毽。 在踢毽时,身体稍微右转。右脚落下后,左脚随着毽 子方向向前移动一步。学生掌握不同的技术动作后可 以灵活组合,提高踢毽运动的价值。

  在编创技术动作后,教师可围绕单踢、群踢,创 设不同的玩法。以“溜毛儿”(群踢玩法)为例,一名 学生站在队伍前方, 为溜毛儿者, 其他学生横向站立。 溜毛儿随心使用不同的踢法,毽子踢向其他学生。其 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接住毽子,并 将它踢向溜毛儿者。无论是谁,只要没有成功接到毽 子就会被淘汰出局。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会细心观察, 认真判断,使用恰当的动作踢毽,锻炼反应能力、肢 体协调能力等,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

 
  三、融入传统体育项目

  (一)开展专门训练活动

  专门训练活动是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活动。在 此活动中, 教师要依据传统体育项目特点, 以学、练、 赛为重点,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学生 通过体验活动,可以扎实掌握传统体育项目动作技 术,将技术转化为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以 24 式简易 太极为例,教师可如此开展专门训练活动。

  1. 练中学

  练中学是指在练习中学习动作要点 [3] 。小学生的 模仿能力较强。在模仿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思 考,发现动作要点,不断练习,提高动作技术水平。 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传统体育 项目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练中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左右野马分鬃”时,教师可先采 用亲身示范法做出标准动作。教师的亲身演示,很容 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在观看时能够初步了解左野 马分鬃和右野马分鬃动作。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 描述动作要点。在描述时,大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 但是,学生也会因此提高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 播放微课。在微课中, 专业人士做出慢速分解动作, 同 时讲述每个动作的要点。学生边听边看,完善已有认 知。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专业人士的动作。

  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认真分析,总结动作要点,自主 演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发现问题,主 动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演示动作, 发 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要认真倾听、观看,掌握 正确动作,并主动演示。通过一次次的演示,大部分 学生了解了动作要点。于是,教师随机选择一名学生 代表,鼓励他当众演示动作。在学生代表演示时,其 他学生细心观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动作 问题, 提出完善建议。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 观 看学生的演示,描述并演示正确动作。经过这样的集 体演示、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查漏补缺,掌握正确 的动作要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进合作小组中, 轮 流演示, 互相观察, 互相帮助。学生通过不断演练, 将 动作要点转化为动作技能,有利于提升技能水平。

  2. 赛中练

  赛中练是指通过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 进行演练 [4]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在强烈竞争意 识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乐于体验各种竞赛活动。尤 其在体验竞赛活动时,学生会踊跃地展现自我,获得 进一步提升。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可以 依据学生的学、练情况,组织竞赛活动。

  比如,在学生学习“左右野马分鬃”后,教师可 以组织竞赛活动,将整套动作分解为十五个动作,并 展示相关挂图。教师可要求其他学生化身裁判,对照 挂图和学生演示的动作,判断动作正误,正确动作计 1 分。最后,得分 14 分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在 竞争意识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会利用赛前时间,踊 跃练习,尽量做出标准动作。在竞赛活动开始后,每 个学生轮流上台演示动作。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观 看,做出判断,认真打分。在观看时,其他学生会一 次次地认知、记忆标准动作,扎实掌握动作要点。在 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动作问题。

  在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依据得分情况为学生 颁发奖励。同时,教师也要指出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 题,演示动作,讲述要点,如“弓步时,不可将重心 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 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蹩脚时,先屈后腿,腰 后坐,同时两臂自旋。”学生继续观看、倾听,弥补认 知不足。同时,大部分学生会利用课后时间,继续演 练,做出标准动作。

  (二)开展趣味训练活动

  1. 应用于热身环节,做好学习准备

  热身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此环节,学生要体验走、跑、跳等活动,做好身心准 备 [5] 。在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采用 单一的方式,机械地引导学生走、跑、跳。这使学生 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 影响了体育课堂学习效果, 甚 至会引发学生的身心问题。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 和新颖性。因此,在热身环节,教师可利用传统体育 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积极体验, 做好身心准备。

  鉴于大部分学生会玩滚铁圈, 于是, 在热身环节, 教师便可组织开展多样的滚铁圈活动,如“单人滚铁 圈”,在此活动中,学生沿着跑道滚动铁圈。又如“滚 铁圈接力”,在此活动中,各组成员站成一纵队,每组 第一个学生在听到哨声后,滚动铁圈前进,到达终点 后,快速返回,并将铁圈交给本组的第二个学生,由 他接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若跑出跑道,或铁 圈停止前进,则需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最终,用 时最少的一组为获胜方,获得奖励。在竞争意识的驱 动下,学生积极体验竞赛活动,做好了学习准备。

  2. 应用于课中环节,进行趣味训练

  课中环节是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环节。在此环节 中,学生可以掌握体育项目动作要点,将认知转化为 行动,提高技能水平。在传统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大 部分教师使用单一的方式组织课中活动。学生无法感 受到训练乐趣, 甚至逃避体育训练。针对这种情况, 教 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传统体育项目,增强 训练趣味。

  比如, 在课堂上, 学生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探究、 认知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 师可利用跳房子,组织趣味训练活动。具体而言,教 师可在地面上画出不同的“房子”,并为每个小组分配 不同的“房子”。接着,教师提出训练要求:“请大家 采用立定跳远的方式跳房子。当遇到一格的时候,双 脚同时落入这个格子中;当遇到两格并列的时候,双 脚分别落入不同的格子中。”趣味活动很容易引发学生 兴趣。学生迁移已有认知,尽量做出标准动作。教师 要细心观察,发现动作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在体验 此活动时, 学生不断地进行立定跳远, 提高了技能水平。 同时,不少学生也会因此感受体育训练乐趣, 自觉体 验不同的体育训练活动,塑造健康身心。

  3. 应用于课后环节,调整身心状态

  课后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学生经历了多样活动。在课堂即 将结束时,学生或精神兴奋,或身体疲惫,这样往往 会影响后面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 以选择运动量小的传统体育项目, 调整学生身心状态。

  比如,太极拳是一项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的运动 项目。在打太极拳时, 学生会排除杂念, 集中注意力, 进 入良好的身心状态。通过参与专门训练活动,大部分 学生能掌握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招式。因此,在课后环 节, 教师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 和学生一起打太极拳。 学生在调整身心状态的过程中,还可以巩固太极拳招 式,一举两得。

  结 语

  总而言之,融传统体育项目于体育课堂,可以在 丰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同时,让学生 扎实掌握体育内容, 积极锻炼, 塑造健康身心, 推动“健 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地生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 中,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机遇,遵循《课程标准》 要求,高度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同时,教师要依据学 生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学需要,精选、改造传统体育项 目。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精 心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和趣味的训练活动,切实融入 传统体育项目, 使学生发挥自主性, 体验多样活动, 建 构良好认知,锻炼体育技能,塑造健康身心,提高发 展水平,助推体育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张建祥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 的开发运用与实施研究[J].知识文库,2022(15):166-168.

  [2] 张鹏程.民族传统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2022(5):25-27.

  [3] 成国强 .浅谈传统体育游戏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新智慧,2022(2):16-18.

  [4] 王艳艳 .探析小学体育课堂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4):59-60.

  [5] 王明明.巧用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资源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J].文理导航,2021(6):69-70.

  作者简介:纪艺宏(1979.1-) 男,福建漳州人, 任 教于漳州市龙海区白水中心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 历,曾获漳州市骨干教师、龙海市优秀教师。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0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