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目标真正落地,何香凝纪念学校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香凝正气”校本课程,创新构建了“四三三”立德树人体系,形成了实施任务清楚、项目内容齐全、制度完善、操作有效、质量保证得力的“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明确了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为贯彻落实这一具体举措,何香凝纪念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以“五育”并举的具体举措引领课程建设,逐步建构起独具特色的“香凝正气”课程体系。
一、“香凝正气”课程体系品牌定位
学校原名为广东省南海县海心沙镇田心学校,成立于1931年,地处何香凝的桑梓,为缅怀这位老一辈革命者而于1992年更名为何香凝纪念学校。爱国爱民、正直坚贞、博学多才、自强不息,凸显出的是何香凝的浩然正气,学校提出“香凝正气”,将其作为学校的品牌及文化基因。
二、“香凝正气”课程体系教育理念
(一)办学理念:修艺立品成己达人
学校提倡学生“修艺”,通过艺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学校强调学生要“立品”,将传承何香凝的优秀精神品质作为学校教育的要义。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正是“五育”并举的校本化体现。
(二)办学宗旨:育才第一品德为上
在育才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品行的养成,育才的基础就是立德。这就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坚定不移地执行落实。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三)校训:爱国爱民、正直坚贞、博学多才、自强不息
“香凝正气”是学校的中心价值目标,是学校教师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其具体含义是爱国爱民、正直坚贞、博学多才、自强不息精神。将其作为校训,希望师生以何香凝为榜样,时刻以“香凝正气”要求自我,不断成长进步。
三、“香凝正气”课程体系的核心素养
学校的校训涵盖了本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向,并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给予落实。“香凝正气”课程体系的核心素养主要在四方面,每方面都有具体的内涵释义。
(一)爱国爱民
在发展学生爱国爱民核心素养方面,其内涵释义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应知晓国旗、国徽、国歌的内容和意义;了解国家的土地与海洋、民族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多样的习俗;认识个人、家与国的关系,明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的道理,有报效祖国的志向;尊敬师长、爱护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在班级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为班集体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正直坚贞
在发展学生正直坚贞核心素养方面,其内涵释义是学生能够判断事情的是非对错,并坚定地做正确的事;为人处世公正、坦率,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对待出错的事情能勇敢地提出和改正,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做法并纠正;有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面对困难依然能奋力前行。
(三)博学多才
在发展学生博学多才核心素养方面,其内涵释义包括喜爱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面广;兴趣广泛,课余能对各学科进行拓展阅读与训练;在日常学习中,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对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运用图书专业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难题;有自己的爱好,有一门以上的技艺特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四)自强不息
在发展学生自强不息核心素养方面,培养学生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和坚忍的品格,在学习和生活中,勤奋努力,积极进取;面对挫折,迎难而上,顽强克服,坚持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不半途而废;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梦与自己努力学习的密切关系等。
四、“香凝正气”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体系1.完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按照《意见》的要求,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并在国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渗透“香凝正气”的价值理念,国家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教育、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学校结合各学科素养进行校本化实施,如语文重在渗透“香凝正气”中爱国爱民、正直坚贞、博学多才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国爱民、正直坚贞重在正确价值观与优良品性的养成;博学多才重在语文知识与语言积累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如使用网络工具查阅资料、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借助文字理解世界、解释世界和应对世界。数学重在渗透“香凝正气”中博学多才、自强不息两方面的内容。博学多才重在数学知识的丰富和数学能力的提升;自强不息重在培养面对难题,勇于面对、积极克服的精神。英语重在渗透“香凝正气”中博学多才方面的内容。学习过程注重英语语言积累,形成英语需要的思维品质,在全球化的当下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其他学科也都有相对应的校本化实施内容。
2.注重国家课程与本土资源融合实施
充分结合当地资源,让当地资源与学科教学充分结合(见表1)。
(二)“香凝正气”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香凝正气”的价值引领,围绕其爱国爱民、正直坚贞、博学多才、自强不息的核心品质,建构了“香凝正气”课程体系,相应地包含四大模块课程,分别为仁德课程、明义课程、博才课程和毅行课程。
1.仁德课程
仁德课程模块以“香凝正气”内涵中的爱国爱民为价值引领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香凝正气”“党史寻踪”和“岁时节令”三门主题课程。
“香凝正气”课程依据学习主体不同,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香凝故事与香凝精神”,一是以家长为主体的“走进何香凝纪念小学”。
“党史寻踪”课程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与党史相关的爱国主义研学基地,加深爱国主义精神的培植。
“岁时节令”课程借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使学生深入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和文化习俗,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爱国情怀。
2.明义课程
明义课程模块以香凝正气内涵中的正直坚贞为价值引领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诗中有义”“墨上风骨”和“学道进德”三门主题课程。
“诗中有义”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香凝先生的诗词,在诗词中深刻体悟伟大的爱国精神并培植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墨上风骨”课程以国画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国画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道进德”课程学生通过听取以“香凝正气”为核心的演讲内容,提升自我对是非的认知、修炼正直坚贞的人格品性。
3.博才课程
博才课程模块以“香凝正气”内涵中的博学多才为价值引领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科普探秘”“各显俊才”和“正气讲堂”三门主题课程。
“科普探秘”课程旨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目标。
“各显俊才”课程学校提供多样的社团课程,满足自身个性发展的需求。
“正气讲堂”课程学校借助名人大家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盛宴。
4.毅行课程
毅行课程模块以“香凝正气”内涵中的自强不息为价值引领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雅正言行”“躬行实践”和“生命之旅”三门主题课程。
“雅正言行”课程中,学生应掌握文明礼仪,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固基础。
“躬行实践”课程下含年级劳动课程与盆栽修艺特色劳动课程两门主题课程。使学生在多样的劳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提升劳动能力。
“生命之旅”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五、“香凝正气”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深挖内涵,彰显特色
何香凝是中国近代的杰出代表,我们充分运用了这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修订并完善了“香凝正气”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特色教学项目的结构、教学保障体系、教学及渗透结构、评价体系,在学生品格、学科学习、艺术素养、体育、劳动等方面对学生开展“特色+特长”培养,并已初步展现出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效,逐步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香凝正气”教育品牌。
(二)“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以‘香凝正气’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健全党建带群团工作体系,创新构建了“四三三”立德树人模式,即构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大策略,聚焦校园、社区、网络建设三个矩阵,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将“五育”并举的理念贯彻到各科教学当中、贯穿到学生校园生活的各阶段、拓展到学习成长全领域。
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大思政课”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本、进培训、进读本,坚定不移用中国共产党的新理论铸魂。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中小学思政课与党史学习融合教育成果征评活动中,我校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多方联动,整合资源
全面发掘了赤岗党组织遗址故事、香凝与党的故事、广州起义、裕安围革命根据地精神故事等优秀的红色资产,并推出了红色文化基地“清单”,制订课程计划。党支部注重践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社会实际,采取了建立红阵地、发展红研学、宣传红故事等方式,让红阵地越办越大、红基因入脑入心。
(四)健康第一,快乐成长
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聘请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开设“青苗课程”,邀请儿童心理咨询师、驻校心理辅导员教师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普查对孩子的作用,让香凝学子学生体验了人生的价值与成长的快乐。我校在2022年被评为荔湾区五星级心理健康室。
(五)躬行实践,劳动教育
结合劳动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实施,学校继续健全完善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制度,积极拓展了社区资源,获评广州市劳动课程资源试验学校,并被批准为广东基础教育劳动教育专业科研实验学校,多措施创新了劳动教育实施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技能。
(六)评价激励,促进发展
学校每年评选“香凝正气”教师、“香凝正气”中队、“香凝正气”少年、三好学生。本校三好学生率达40%以上,操行评价优良率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80%以上,获评为广东省红旗大队、广东省绿色校园、广州市平安文明学校、广州市红色文明示范校、广州市卫生校园、广州市无烟单位。
参考文献:
[1]陈培瑞.新时代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解读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9(14).
[2]阮瑜.由“分”到“合”的嬗变:基于国家课程的学科整体育人路径探索[J].未来教育家,2021(11).
[3]阮瑜,“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海港小学“有为·领航”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