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4:00: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了解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文章对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发放调查问卷,从课程思政认知、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态度和建议四个方面对学生展开调查,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思政;问卷调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后,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2]。此后,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及方式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重庆邮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也在2017年开始规划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几年间,依托校级“金课”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逐步推进此工作,以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理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覆盖面广,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和优势,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载体和平台[3],因此我校理学院大学物理教研部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课程思政在我校部分大学物理教学班级中已经实施了完整的一学年,为探寻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并调查实践现状,笔者对2020级授课班级进行教学问卷调查,其结果有助于分析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现状,以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中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过程

  本文基于我校2020级授课班级开展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在线腾讯问卷,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以匿名、自愿的方式参与。问卷内容为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及课程思政认知、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态度和建议,如表1所示。调查结束后,共收到274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270份,大二和大三各2份。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

  二、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在统计完学生基本信息后,笔者对学生有关思政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可知,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学生人数仅占4.4%。此外,87.6%、71.9%和62.0%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分别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助于增强职业信心。81.7%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课程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比较大甚至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在94.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思政课基本甚至完全达到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爱国情怀等的培养的基础上,仍有超过一半(67.2%)的学生认为针对大学物理课程需要引入思政,这说明学生对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引入并不反感,相反,他们从心理上是接受且认为有必要的。47.8%和38.7%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教学中非常适合或比较适合融入思政元素,原因如图1所示。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

  针对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是否产生影响,65.7%的学生认为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18.6%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影响,仅有15.7%的学生认为会使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下降。同时,77.3%的学生认为需要根据专业知识内容,适当或偶尔加入思政即可。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接受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其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思政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需要把握度和量。对于思政引入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笔者也做了相关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即学生希望课程思政不占用他们的课后时间,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学业压力大,课后需要时间完成相关课程作业任务。在课堂中,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教师讲授和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内容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4]。人类观察到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系,许多技术的发展都要用到物理知识,因此该课程会介绍许多基础的物理问题,根据这些基础的物理问题可以引申到某些尖端前沿领域和科学技术上,尤其是我国在物理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贡献,由此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另外,大学物理课程主要讲述的就是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强调物理的对称性和普适性。物理学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秉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通过物理发展史的学习,可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体可以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感染学生,使课程教学过程寓道于教和寓德于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求真、臻善和达美的精神品质,以及家国情怀。此外,还可以物理学家的成长故事作为切入点,给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其具备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据上所述,笔者对相关思政内容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人类探索世界的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及我国在物理方面的成就更感兴趣。该结果有一定的启示性,即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相应的策略优化课堂的教学环节,使课程思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

  针对2020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笔者也进行了相关的问题设计。调查结果显示,65.0%的学生当堂就能体会到教师在物理知识教学中进行过思政元素的融入;96.0%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或经常会把一些思政元素,如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技发展、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素养等融入课堂;86.9%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大学物理时,增加的思政元素和课程本身能有机融合,并有助于理解本课程。上述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只要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学生就能体会到相应的思政元素,并且可以有效地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同时,课程思政的引入跟相关物理知识的传授并不冲突,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另外,82.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很自然和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上引入思政元素,该结果是对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一种肯定,但仍有17.5%的学生认为教师引入得不太自然,说明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

  为了考查2020学年大学物理引入课程思政后对学生的影响,笔者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2.8%和2.2%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后对自己知识面的拓展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40.1%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这些帮助不仅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知识面更广,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更深刻,觉得学习很有意义,而且对于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的热忱更高,并影响了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指引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得到了提高。另外,59.9%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物理中融入课程思政后对自己将来面对挫折、解决难题等有很大的帮助。大学物理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复杂、科学性强、授课群体广泛等特点,面对复杂的数学公式和严谨的逻辑推导,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引入课程思政后,调查结果显示,71.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在大学物理中引入课程思政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互融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培养学生求真、勇攀高峰的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四)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态度和建议

  如图2所示,在开展了一个学年的课程思政后,分别有28.1%和56.9%学生在主观上认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比较有兴趣和非常有趣,这是因为融入课程思政后丰富了教学内容。超过8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物理中引入课程思政比较重要。另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希望涉及的思政内容形式多样化。上述调查问卷结果说明学生希望教师在今后继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这可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即呈现课程思政内容的方式比较单一化,引入的时事热点还不够及时和丰富,基于此,如何将思政内容与大学物理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是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2020级授课班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了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达到了“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同时也发现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

  首先,定期开展系统性的思政培训,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作为重点[5]。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讲座、宣讲、课程班等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此过程中逐步增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与认同,使其主动承担起课程思政的责任,真正做到从内心出发。其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做好相关经验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在教师中通过开展示范课程、教学研讨、集中备课等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6]。在相互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共享线上资源、分享线下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和成功案例,能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最后,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其他教师的引领者,最终形成一支专业和思想都过硬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二)推进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元素与大学物理课程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紧密围绕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针对相关知识点,提炼立德树人元素,积极寻找思政教育与大学物理的结合点[7-8]。其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紧密联系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讲解我国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介绍我国重大科研成果,探索开展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空间。最后,适当调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交流,提高思政教学效果[9]。教师可线上通过学习软件上传学生感兴趣的课前资料,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线下则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式教学、发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明确将育人要求纳入评价体系,要求相关授课教师从被动变主动,从硬性要求变行为自觉[10]。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中,在传统考试成绩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蕴含思政元素的考核题目,逐步完善并建立大学物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新的考核体系,使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得到真实的反馈与评价。

  总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开展满意度较高,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在后续教学中,笔者将针对这些薄弱环节一一做出调整,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开展,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郑艳彬,王学勤,梁兰菊.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J].物理通报,2021(8):63-69.

  [4]王小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54-57.

  [5]王敏,王晓琴,楼宇丽,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20):185-188.

  [6]金鑫宇,汪亚平,毛新云,等.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物理与工程,2022,32(4):74-83,90.

  [7]冯博,张刚,汪津.《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问题及实践探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4):119-124.

  [8]陈真英,孙立萍,杨昌亿,等.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1-2,5.

  [9]姚秀伟,高红.深度挖掘思政资源线上线下混合育人[J].物理与工程,2019,29(S1):114.

  [10]孙亚伦,倪晗.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3):91-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6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