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术权力感知对高校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30: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对高校教师流动意愿、学术权力感知、组织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构建了学术权力感 知影响高校教师流动意愿计量模型,最后分析了实证估计结果,发现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感 知对教师转岗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尊重学术自主性、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感知对教师转 校意愿、转行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学术权力感知中尊重学术自主性除了直接影响教师转校意愿,还可 通过业绩认同的中介作用对其施加间接影响。

  关于教师流动意愿的研究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 研究对象,如刘昱宏、范国锋、关成华等[1-3]研究了影响 中小学教师流动意愿的因素。至于高校教师流动意愿 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较少,主要是从教师个体特 征、高校工作环境、薪酬、组织认同等方面展开研究 的 。赵莉莉[4]探究了东北地区高校学术职业实践现状 与困境,并检验与揭示了教师流动机理;李志峰等[5]分 析了影响高校女性教师流动的因素;胡诗瑣[6] 发现男 性教师的流动意愿高于女性教师,年轻教师高于年长 教师 。此外,何洁、郝金磊、李琴等[7-9]也对高校教师流 动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但鲜有从学术 权力感知视角对此进行探讨的研究。故本文构建计量 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学术权力感知对高校教师流动 意愿的影响,并揭示了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

  一、高校教师流动意愿、学术权力感知、组织认同 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如下:一是教师流动意愿,通过三道题目进行衡量,题目陈述为“您有转换到其他岗位 的意愿吗?”“您有转换到其他高校的意愿吗?”“您有 离开高校、转换到非教育行业的意愿吗?”;二是教师 感知到的学术权力,通过四道题目进行测量,分别是 “感知到院校领导尊重教师学术自主性, 给予信任支 持”“感知到教师能够了解学校和院系的决策信息,并 具有话语权”“感知到学科专业教师团队和睦、相互尊 重、相互关心”,以及“感知到学校行政部门服务意识 高,保障教师教学科研的投入”,以上四道题目强调学 术权力主导;三是中介变量—— 教师组织认同,通过 三道题目衡量,即“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所在 高校一致,达成共识”“对所在学校有较强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工作成绩被单位高度认可”;四是高校教师 的个人特征,如性别、职称等。对于学术权力感知与组 织认同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点法计分 。本文采用线上发 放问卷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回收有效 问卷 160 份。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 1 所示。
\
\

  二、学术权力感知影响高校教师流动意愿计量模 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
  Yi=a1+a1i χi+b1iλi+c1iξi+d1iθi+ε1                              (1)

  ψ=a2+a2i χi+b2iλi+c2iξi+d2iθi+ε2                              (2)

  Yi=a3+a3i χi+b3iλi+c3iξi+d3iθi+e1iψi+ε3                  (3)

  模型(1) 是学术权力感知影响高校教师流动意 愿方程,Yi 表示高校教师流动意愿,Y1、Y2、Y3 分别为 转岗、转校、转行意愿,是一个二分变量,“有”用“1” 表示,“没有”用“0”表示。χi 是影响高校教师流动意愿 的个人因素,χ1、χ2、χ3、χ4 分别表示高校教师性别 、职 称、学历、婚姻状况;λi 是学校类型,ξi 表示工作特征 , ξ 1、ξ2、ξ3 分别表示月经济收入、教学压力、科研压力; θi 表示高校教师学术权力感知,θ 1、θ2、θ3、θ4 分别表示 尊重学术自主性、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 感知、服务意识感知 。模型(2) 是学术权力感知影响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方程,因变量 ψ 是高校教师组织 认同,其他变量含义与模型(1) 相同 。模型(3) 是组 织认同中介作用方程,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 ψ 是中介 变量。

  (二)估计方法选择

  模型(2) 采用线性回归 。 由于模型(1) 和(3) 中的 因变量都是二分变量,故选择 Logit 模型进行估计[10]。

  三、实证估计结果分析

  (一)学术权力感知对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分析

  1.学术权力感知对教师转岗意愿的影响分析 。如 表 2 所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学校特征对教师 转岗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本科高校教师的转岗 意愿更低。另外,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感 知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教师转岗意愿有显著的 负面影响,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感知越 强,教师的转岗意愿越低。
\

  2.学术权力感知对教师转校意愿的影响分析 。如 表 3 所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学历对教师转校 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学历越高的教师的转校意 愿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学历越高的教师在劳动市场更 有优势,容易寻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 。尊重学术自主 性、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感知在 1%的显 著性水平下对教师转校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学 校越尊重学术自主性,学校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 感知越强,教师的转校意愿更低。在 5%的显著性水平 下,服务意识感知也对教师转校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服务意识感知越强,教师的转校意愿更低。
\

  3.学术权力感知对教师转行意愿的影响分析 。如 表 4 所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月经济收入对教 师转行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经济收入越高的教 师的转行意愿更低 。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 作感知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教师转行意愿有显 著的负面影响,即学校学院决策感知、教师团队合作 感知越强,教师的转行意愿更低;尊重学术自主性也 对教师转行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尊重学术自主 性的学校,教师的转行意愿更低。
\

  (二)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如表 5 所示,从模型 1、2 的估计结果来看,尊重 学术自主性 、业绩认同对教师转校意愿均有显著的 负面影响;模型 3 的估计结果显示,尊重学术自主性 对业绩认同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模型 4 的估计结果 显示,尊重学术自主性、业绩认同对教师转校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因此可以判断,学术权力感知中 尊重学术 自主性除了直接对教师转校意愿施加影 响, 还可以通过业绩认同的中介作用对教师转校意 愿施加间接影响 。而理念认同(或一致) 、学校归属感 在学术权力感知与教师流动意愿中的中介作用并不 显著。
\

  四、结语

  基于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研究学术权力感知 对高校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 对于分析教师人才流 动趋势、探讨维系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方法、促进 高校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此次实证研究表明,学术 权力感知对教师转岗意愿、转校意愿、转行意愿有显 著影响, 其中尊重学术自主性除了直接影响教师转 校意愿, 还可通过业绩认同的中介作用对其施加间 接影响 。故高校要推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 与融合,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扩大教师在学校学 术事务的话语权,提高其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 的参与度,从而增强教师的学术感知,让高校教师爱 岗敬业,保持较高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度,最终促进 高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 。同时,高校要关注不同群体 的诉求,精准施策,以确保教师队伍稳定。
\

  参考文献:

  [1] 刘昱宏,许川勇.县域内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20(13):34-36.
  [2] 范国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流动意愿研究:基于河 南、山西、湖北的实证调查[J].郑州师范教育,2020(2):10- 16.
  [3] 关成华,邢春冰,陈超凡. 中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流动意愿及其 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的经验证据[J].北 京社会科学,2021(3):84- 102.
  [4] 赵莉莉. 东北地区高校学术职业者流动机理研究[D].徐州:中国 矿业大学,2022.
  [5] 李志峰,胡诗瑣.什么在影响高校女性教师的流动:基于不同层次 类型高校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版),2018(增刊 1):75-83.
  [6] 胡诗瑣.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教师流动差异性研究[D].武汉:武 汉理工大学,2018.
  [7] 何洁,王灏晨,郑晓琐.高校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现状及相关因素分 析[J].人口与发展,2014(3):24-32.
  [8] 郝金磊,王朝雪.“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倾向影响因素研 究[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6):117- 124.
  [9] 李琴,石学彬.高校青年教师流动意愿调查与思考:以江苏某高校 为例[J].教师,2015(5):104- 106.
  [10] 王红青, 陈波,赵祖平,等.基于二元 Logit 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学 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40-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5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