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使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得到真正落实,英语课堂需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本文以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为例,探讨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主题内容要求归纳的育人目标,分析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有效策略,包括深入挖掘教材主题,提升育人能力;拓展学科实践活动,优化育人途径;注重思维品质培养,实现双轨育人,最终将育人目标落实到英语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 育人目标 育人策略 课程育人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教育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从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阐述了英语课程育人的价值、表现以及英语课程与育人的关系。本文以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教材为例,帮助初中英语教师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英语教材的育人目标,并通过一系列育人策略来实现这些育人目标。
一、明确初中英语育人目标
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教师要利用好作为实现育人目标主阵地的英语课堂,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跨文化沟通能力、审美情趣等,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教材,有丰富的语篇,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年龄特点,同时又不止于学生生活,将目光投向国际与未来生活,蕴含着多方位、多元化的育人价值。笔者结合新课标以及现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将全方位育人目标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见表1。
各育人目标的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内容:
1.家国情怀—包括国家认同、故土情怀两方面。
能够用英语介绍传统节日、优秀文化,能够用英语推介对祖国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实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热爱家乡,能够用英语介绍家乡历史变迁、文化风俗、名胜古迹等;热爱学校,能够迅速适应校园环境,了解校情校史,积极用参与英语学科的校园活动,使用英语表达和抒发对学校和家乡的热爱。
2.国际理解—包括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两方面。
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用英语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能够阅读关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英语语篇,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3.健全人格—包括珍爱生命、心理阳光、责任担当三方面。
从英语故事中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会用英语表述自我保护的做法、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并用英语表达、交流、制作海报、拍摄视频等方式来展示;通过英语学习,汲取优秀精神品质;能够通过英语写作方式与他人交流问题,获得建议,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通过英语学习,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用英语参与社会活动;尊重自然,养成绿色生活方式,能用英语表达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重视。
4.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科学精神三方面。
能用英语制订劳动计划、描述劳动过程、表达劳动感受。能用英语介绍校园内、家庭内的劳动活动,并进行宣传呼吁;通过查找英文资料、运用英文工具,在英语情境中获取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运用英语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尊重事实和证据,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在实际教学中,育人目标可不局限于以上内容,教师应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实施初中英语育人策略
1.深入研读教材主题,挖掘教材育人价值
牛津初中英语现行教材以单元为主题单位,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多方面、多元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教师应深入探究教材主题,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通过对不同类型语篇的深入研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开放的心态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悦纳自我、善待他人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进行自我评估,能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能通过努力奋斗,向理想靠近。此外,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与志愿服务,并能在自己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话题是Know Yourself,第三单元的话题是Tenage Problems,第四单元的话题是NeverGive Up,这三个单元的主题与九年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涉及正确认识自我与自我评估,青少年的烦恼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能够在面对九年级生活与处于人生分岔口时给予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导、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以及面对挫折与挑战时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要深入探究语篇内容与主题以及育人意义的交叉点,让语篇服务于教学以及主题探究。再如八年下册的第二个模块,其第五单元的主题是GoodManners,第六单元的话题是SunshineFor Al,第七单元的话题是InternationalCharities,第八单元的话题是A Gren World,四个单元的主题聚焦“权利与义务”,属于“人与社会”范畴,在学生进入八年级后,需要认识到作为社会公民,可以行使应有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在实施这个模块教学时,要注意结合本校德育内容,如慈善义卖、慈善行走、垃圾分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感知主题意义,深化学生对于“善举”的共鸣和认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拓展英语实践活动,优化育人途径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建构,通过交流和表达,呈现和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单元与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真实情景,结合跨学科知识,进行项目化学习。
八年级上册Unit4的IntegratedSkils对话部分是关于三明治制作,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劳动教育主题,举办“学厨”实践活动,请学生自带制作三明治需要的食材,以小组为单位现场三明治制作,并用英文介绍制作过程。学生在制作和品尝美食中感受到了劳动和分享快乐,也在交流和展示中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体会到生活的丰富与多彩。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Task板块的写作任务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南京本地的濒危动物—江豚来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首先,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江豚的信息,参观江豚博物馆,以深入并多角度了解江豚;其次,结合Task板块撰写保护野生动物的写作指导,小组合作完成一篇“保护江豚我们在行动”作文;最后,通过海报、演讲、宣传单等方式来号召周围的人保护江豚。通过引入真实的写作任务,结合跨学科“生物多样性”知识,学生用英语完成了设计、计划、问题解决、作品创作、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并检验,切实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思维品质培养,实现双轨育人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初中英语育人,不仅仅包括德育,还包括智育。教师应从理念、认知和行动上,改变英语教学方式,从关注学生的背诵、记忆等低阶思维向概括与总结、推断、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的培养上转换。因此,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以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通过设计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对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A Gren World阅读板块教学时,教师在文本分析环节中可以设计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和总结这三类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整合瑞士如何保护环境的信息,继而帮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
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OutdoorFun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在阅读两部分简版选段后,有没有产生疑惑或者不解?”引导学生发现由于简版教材对原版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写进行了大规模改写和缩略,导致在逻辑上、人物塑造上产生诸多问题,激发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思考,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产生好奇和兴趣。阅读教学既要获取文本信息,也要解读文本、构建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通过设计追问式、探究式、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和解惑,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可以说是思维的最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障碍。教师首先要抛却思维定式,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培养,关注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4 A Good Read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段落进行提问,如果你是Guliver,你会怎么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可以得出与书本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应指出其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肯定与鼓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结合英语育人目标,深入挖掘教材,科学解读文本,通过设计结合主题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类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目标。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实践性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加深认识,增进理解和同理心,使得育人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达到育人目标。此外,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摒弃英语教学简单、重复、缺乏思维深度的问题,提升学生思维深度、广度以及宽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Barak M,Levenberg A.A modelofflexible thinking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J].Thinking skils and creativity,2016(22):74-85.
[2]程晓堂,从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及实施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45(6):1-7.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1-42.
[4]徐洪利.探究语篇主题内涵,实现英语学科育人[J].学园,2022,15(32):65-67.
[5]赵连杰.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52-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