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4:01: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意 义,最后提出了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岗课证 融通,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共同发展,适应幼儿保育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一老一 小”重要性的提升及全面三孩政策 的放开,社会对保育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对保育 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近几年,中职学校为 了应对社会对保育人才的迫切需求,纷纷增设幼儿保 育专业,且为了适应新形势,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努力 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幼 儿保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重“教” 轻“保”早在 2020 年,教育部职成司发布的《关于做好中 等职业学校国控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 出, 自 2020 年起,不再增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点,同时 已设置该专业的幼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应逐步 缩小招生规模,其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今明两年分批 转设为幼儿保育或相关专业 。在该政策背景下,中职 学校撤销了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增设幼儿保育专业[1]。
\

  学前教育专业偏重 “教”, 幼儿保育专业体现 “保”,保教有分工,保教要融合。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 培养幼儿教师,与之相比,幼儿保育专业培养的学生 的目标岗位是幼儿园、儿童福利机构保育教师,以及 早教机构、托儿所育婴师,要求学生掌握更多保健、保 育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 。但是不难发现, 在转设后,大多数中职学校培养的方向还是以幼儿教 师为主,在课程设置上还是重弹唱跳画、幼儿园教育 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缺乏幼儿园保育、婴幼儿家庭 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等课程设置。 因此,中职学校不能满足政策的号召和社会对人才的 需求,也无法找到适宜的教学策略,这就降低了对专 业性幼儿保育人才的培养效果。

  (二)缺乏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教学能力较薄弱

  陶行知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 由此可见,教育乃国之 根本、国之未来,好的教育能使学生终身受用 。而教师 又是振兴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扎实的文化与学科专业知识、深 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师队伍,从而推进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 师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对 知识的吸收情况,需要加以重视。

  然而,目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师缺乏不断进 取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没有及时学习、吸收新 的幼儿保育知识和理念, 从而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 程 。同时,面对专业的转设,教师缺乏幼儿保育方面丰 富的教学知识,知识更新速度慢,不注重教改和科研, 被迫反思与总结,且不重视研究和掌握幼儿保育前沿 的教学规律与理论知识,“穿着新鞋走旧路”, 不能全 面认识和掌握幼儿保育市场的发展现状,也无法深入 了解当今保育机构、幼儿园对人才的需求,从而降低 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幼儿保育知识 的全面理解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 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3],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能提高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然 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基本还是 以教师的“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模式单 一,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创新性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指出,专业课程内 容应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以人为本,身心 兼顾”“一见一学,学见结合”,重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 业技术能力培育,并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紧密结 合,有机融入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严谨态度、团结协作等精神教育,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 发展需求,分类分层设计课程内容,以培育学生职业 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目前,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中,教学内容陈 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材更新速度慢, 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多数幼儿保育专业采用 的还是学前教育时期使用的教材, 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以“育”为主,缺乏“保”方面 的相关知识,这就违背了幼儿保育“保”“育”结合的岗 位要求 。二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广博性、新颖 性。近年来,幼儿保育专业受学业水平考试的影响,教 学内容以学业水平考试专业课为主。故为了提高学生 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考试内容 的掌握情况,且“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死记硬背 知识点,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 。三是不 注重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入,缺乏实践性 。幼儿保育专 业以后的工作对象是一群稚嫩的孩子, 他们娇嫩脆 弱,更需要保育教师以德育为先,将正确的“儿童观、 教育观、保育观”“爱心、耐心、细心”“不怕脏、不怕 累、不怕苦”等职业精神融入教学 。但是,在实际教学 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教学与岗位、与实际 相脱离,无法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 四)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校企合作不深入

  教学评价是指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依据科学 的标准,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 程[4] 。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成效与缺陷, 激励教师做出调节和整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评 价对象来看,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实际教学往往侧重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从 评价内容来看, 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考试成绩 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实践能力等 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内容 。从评价方式来看,主要 采用课堂检测、期末考试这种单一 的书面打分形式, 且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 、他评、企业导师 评价等评价方式。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支持、双向介入、资源互用,共同培育市场和社会 所需人才[5]。校企合作落实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是指 学校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福利机构等的合作,双方通 过互相介入融合,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优势互补,从 而使校企都实现长远发展 。但是不难发现,中职幼儿 保育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对象几乎都是幼儿园,缺少与幼儿照护、早教机构的合作 。同时,与幼儿园的合作内 容单一,大多都是建立基地、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且学 生到幼儿园跟岗实习、幼儿园教师到中职幼儿保育专 业兼职授课流于形式,只是走过场,双方缺乏深度学 习、交流和探讨。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强化教师素质,提高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 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育的根本 。 中 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能够促使教师做出改 变,这有助于优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 师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掌握最新的学科技能技巧, 丰富幼儿保育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提 高个人素质。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内 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要 不断交流研讨,互帮互助 、取长补短,发挥群体的力 量,这有助于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此外, 教师要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应用到自己 的教学实践中,这样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幼儿保育 专业人才的需求

  调研发现,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理论基础薄 弱,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学习动机 不强,缺乏钻研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沉闷, 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学习积极 性不高,学习效果差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教学改革 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生活,辅以案例,将抽 象的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方便学生理解,如此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水平 。同时,在教学 改革中,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立足幼儿保育发展现状, 对接“1+X”幼儿照护证书制度,有助于培养一批动手 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理论功底雄厚的“好用、能用、实 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市场对幼儿保育专业人 才的需求。

  (三)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职业教育进一 步深化改革

  产教融合是指学生边产边学、边学边产,这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适应岗位需 求,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政策 引领和支持下,在教学改革中,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与 幼儿园、幼教保育机构构建了“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了教育 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开拓创新, 进而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

  1.定位“懂理论、会保教、有素质”的“三全”人才培 养目标。目标是方向,只有目标正确,改革才能持续、稳 定地推进。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教学改革中,要紧跟时 代变化和社会需求, 转变长期以来以培养幼儿园教师 为人才目标的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改 革过程中,应面向托幼园所及早教、育婴、儿童健康指 导等机构, 培养与幼儿保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相适应,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懂幼 儿保育理论且基础扎实,会根据岗位需求、结合所学专 业技能对婴幼儿进行保育,身心健康,能说会道,具备 良好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即“懂理 论、会保教、有素质”的“三全”幼儿保育人才。

  2.革新课程体系,彰显职业特色 。课程建设是保 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革 新课程体系 。即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婴幼儿心理与保 教、婴幼儿营养与卫生、婴幼儿家庭教育、0— 3 岁婴 幼儿智能开发 、早期教育 、感统训练等课程, 做到 “保”“育”相结合[7] 。同时,要促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 程相结合,在追求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 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彰显幼儿保育 专业的职业特色。

  (二)岗课证融通,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1.重构教学内容,实现岗课证融通。教师不是教材 的搬运工,“照本宣科”“以书本为准绳”等过时的做法 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及社会与市场对幼儿 保育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 革中,教师要重构教学内容,使内容“源于大纲、高于 大纲”“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同时,在内容教授过程 中,教师应注意不脱离教材的逻辑体系、核心内容和 重难点知识,增加教材上没有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幼儿保育理论技术、学生发展需要相关的一些 内容。另外,教学内容的重构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适应 社会的发展 。除了给予学生幼教理论知识、提高学生 专业技能,教师还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增添学生就 业、立足社会、创新创业等相关的教学内容。

  岗课证融通是指在广泛调研和听取幼儿保育行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保育员、育婴师、早教 师、儿童健康指导师岗位及相关岗位能力目标,将幼 儿保育国家职业标准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 穿专业课程[8]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应与幼儿 保育岗位要求紧密相连,实现课程教学、岗位工作、职 业证书高度融合 。实现岗课证融通的途径有以下三 种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 要与企业深度合作, 要求教师到企业中跟岗学习,与 一线幼儿保育人员交流、探讨,了解幼儿保育最新理 念,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技术。另外,可邀请一线幼儿保 育精英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兼职授课,传授最新保育 理论和专业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对象不 止是幼儿园,还可以是早教机构、卫生保健机构、家庭 教育咨询机构。二是知行合一,打造校园实训中心。中 职学校应创建幼儿园、“1+X”幼儿照护等实训室,把幼 儿保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使教学落到实处,让 学生模拟岗位任务,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进而让学生 学以致用 。三是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实现课证融 通 。教学内容中应融入保育员、育婴师、“1+X”幼儿照 护证书考核的具体内容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 建“分析幼儿保育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幼儿保 育专业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评定考核—获取职业资 格证书”模式,以实现教学设计与职业考证需求对接、 教学环节与考证内容对接。

  2.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台 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已适应不了中职幼儿 保育专业教学,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为这种教 学方式中,“教师讲得腻, 学生听得烦”, 课堂氛围沉 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 因 此,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要根据教学标准、人 才培养方案,依据“1+X”幼儿照护证书制度及育婴师、 保育师认证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情分析,不断完 善教学方式,创建综合性的教学情景模式,形成一系 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形式 。 同 时,丰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观能动性。第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传统的 课堂讲授法。教师应精心设计、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在 讲课的同时辅以 PPT、视频音频、投影及宝宝巴士、幼 教口袋、幼儿园虚拟仿真等软件,使生硬枯燥的说教 变为栩栩如生的情景呈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 愿学、乐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第二,采用案例教 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将幼儿保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呈现案例,模拟幼儿保育实际工作环境,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明确目标,通过师生齐探、生生互研, 从而解决问题。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 究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 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头 脑风暴,完成任务,从而解决问题。

  3.多方参与,评价方式多元化。中职幼儿保育专业 教学改革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 增加 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企业方评价、教学平台打分等评 价方式,通过多方参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增加评价 的有效性[9] 。同时,改变传统的以课中评价为主的评价 方式,将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构建自主学习的完 成度、积极探究的参与度、小组合作的完成度、保育操 作的规范性、幼儿引导的有效性、以人为本的执行度、 课后作业的完成度等多维度评价指标, 实现评价过程 全程化、评价结果数据化。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 台对学生课前的学习、课上的参与、课中的自测、课后 的拓展等情况进行评价,形成可记录、可分析、可反馈 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形成数据库,有效地促进教与学 。此外,改变传统的 以一次评价定高低、理论考试打分的评价方式,实行阶 段性、综合性评价,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职业 素养能力等评价[10],将理论性与实践性评价有机结合, 创建完整的评价体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师生共同发展,适应幼儿保育专业发展需求

  1.教师要增强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教师的基 本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元素,是教学改革 的重点内容之一 。因此,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师要学 习最新的幼教保育专业知识,研究与幼儿保育相关的 科研成果,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积极参与教研会议与活动, 深入课堂, 相互听课、评 课,以研促改;深入一线,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发 展形式、工作现状、最新技术,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珍惜每次的培训机会, 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的改革成 果,充分吸收好的教学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 知识、新内容不断反思总结,增强专业素养,实现自身 的专业成长 。此外,中职学校要更好地指导学生获得 专业发展及就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即鼓励幼儿保 育专业教师取得保育师、育婴师、营养师、“1+X”幼儿 照护等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2.学生要强化专业能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生专业能力关系着教学改革的质量,是教学改革的着眼点 。它涵盖面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 素养等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 以下三种途径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学生实现全 面、可持续发展 。首先,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 全面掌握幼儿保育专业基础知识,读透、学透、懂透, 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技能比赛,使学生能运用 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幼儿保 育问题 。其次,提高专业技能 。要求学生能说会做、能 唱会跳、能观察会组织、能“保”会“育”,鼓励学生考取 保育员、育婴师、“1+X”幼儿照护等职业资格证书,提 升自身专业技能,使自己具备的专业技能够适应以后 幼儿保育工作岗位的需求。最后,提升专业素养。要求 学生热爱幼儿保育事业,尊重、关心、爱护婴幼儿,能 吃苦、有担当、敢创新,身体与心理健康 。值得注意的 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 程,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不可为了追 求短期利益而揠苗助长。
\

  四、结语

  在幼儿保育教育日趋重要的今天,更要重视中职 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发现问题,剖析原因 。 同时, 通过领悟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明确人 才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革新,开展校企合作,提 升教师和学生能力,最终促进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实现 深度改革。

  参考文献:

  [1] 邱玲.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实践与探索, 2012(9):230.
  [2] 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 陶星珍, 肖明华.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设计与实践[J]. 信息与电脑,2020.32(7):224-226.
  [4] 吴宜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实践与评价 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5] 刘婧.美国 iSchools 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调查及对我国的启 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8):113- 116.
  [6] 宋彩虹,张艳娟.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 究:以上海市学前教育现状为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2): 14- 17.
  [7] 张振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 北师范大学,2007.
  [8] 黄碧珠. 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 究,2019(12):35-37.
  [9] 李红霞.五年制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 实践: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J]. 山东化工,2017.46(23):118- 119.
  [10] 杨凤霞.《超声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大众科技, 2017(11):98- 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3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