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户外活动由于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儿童玩耍的天性充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践探索法,探究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材料、时间、环境、重要人物、情感 体验等特征元素,并提出了创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建议,即创设舒适有趣的户外活动环境,投放丰富适宜的户外 活动材料,灵活转换户外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机会,保证儿童获得积极的户外活动体 验以及合理把握户外活动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希望能够促进幼儿园户外活动有序开展。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起点,在幼儿园的 学习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学习态度,所以幼 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好动性强、玩 心重且注意力差等特征,幼儿教育多采用符合儿童特 征的户外活动形式,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
虽然幼儿园基本采用户外活动的课堂形式,但是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幼儿不能够适应活动组织的 情况,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充分 考虑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征。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 间存在认知范围、兴趣爱好、情感体验及环境要求等 差异,所以仅仅是幼儿园教师想当然设计出来的户外 活动方案是很难满足幼儿需求的。因此本文提出,教 师设计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要基于儿童视角,并对其活 动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优化幼儿教育,促进幼儿 健康成长。
一、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特征元素分析
(一)户外活动材料特征
幼儿园教师开展户外活动在选取材料时需要充分 考虑幼儿的需求,选取的活动材料应具备安全性、趣 味性、增长性的特征。首先,从安全性来分析,一方 面材料材质要安全、健康,对人体无损害。幼儿园的 幼儿年龄一般在 3~6 岁,这一阶段幼儿的身体正处于 快速成长阶段,抵抗力较弱。如果户外活动材料存在毒素, 就很容易被幼儿吸入并在其身体里沉积下来, 影 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户外活动材料必须使用符 合国家安全生产的材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材料使用 的安全性。户外活动材料是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工 具,材质使用的安全性异常重要。教师要避免选择有 尖头利刃和重量较大的材料,避免儿童在使用过程中 造成身体不必要的伤害。其次,从趣味性来分析,户 外活动材料的趣味性是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活动的前提。
幼儿园教师在选择户外活动材料时,要充分结合幼儿 的兴趣爱好, 从而使幼儿能够与材料产生积极互动 [2] 。 第三,从增长性来分析,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目的 是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所以户外活 动材料的选取要具有增长性,可以增长幼儿的团队意 识、综合素质等,不能仅为了娱乐而开展户外活动。
(二)户外活动时间特征
幼儿园在举办户外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物周 期来进行户外时间的设计。首先, 9:00~ 11:00 是举办户 外活动最佳时间。上午的时间, 幼儿处于兴奋状态, 更 容易融入户外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其次,11:00~ 14:00 不建议组织户外活动。一方面,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 或锻炼后,幼儿处于疲倦状态,如果在此时段开展户 外活动,幼儿容易出现身体疲软、乏力的情况,甚至 体质较差的幼儿可能会出现头昏晕倒的情况。另一方 面,幼儿由于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11:00~ 14:00 是身体机能感受到饥饿信号和睡眠信号的时间,因此为了 幼儿的健康成长, 不建议在这个时间段组织户外活动。 第三,14:00~ 16:00 建议组织活动强度没有那么高的 户外活动。14:00- 16:00 的时间段,幼儿已经经历过午 休, 虽然体能有所恢复, 但是运动神经没有那么活跃, 所以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动手或者动脑类的户外活动。 最后,由于幼儿的身体体能没有成年人那么强,所以 如果是体能训练类的户外活动,建议时长不能超过 20 分钟,如果是脑能训练类的户外活动,建议时长不能 超过 40 分钟,否则容易给幼儿身体增加负担。
(三)户外活动环境特征
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要基于幼儿需 求,充分考察户外活动的环境。一般情况下,适应幼 儿户外活动的环境具有相对开放又绝对封闭的特征。 首先,从相对开放性来分析,户外活动不像室内学习 一样,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秩序要求。幼儿在参与户外 活动时是相对自由的,户外有足够的场地让幼儿自行 活动,但幼儿的活动行为和活动范围会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限制,有些可能出现危险的行为会受到幼儿园教 师的制止 [3] 。其次,从绝对封闭性来分析,幼儿由于 年龄较小, 自我防御能力低且好奇心强,容易被不法 分子乘虚而入, 加上幼儿班级人数一般在 20~40 人, 幼 儿园教师很难实现全方位兼顾,所以户外活动的环境 必须是具有封闭性的,只有幼儿、教师、教务主任等 相关人员具有进出场地的资格。
(四)户外活动中的重要角色特征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角色主要有幼儿和幼儿园 教师,他们在活动中体现的特征不一样,所扮演的角 色也不一样。
首先,从幼儿方面来分析。幼儿作为幼儿园户外 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人物特征主要从年龄层面、心 理层面及外貌层面来分析。从年龄层面来分析,参与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幼儿年龄基本上是 3~6 岁。这个年 龄阶段的幼儿处于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年龄阶段,对世界充满了探知欲,贪玩好动且喜 欢在户外群体式玩耍。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参加幼儿 园组织的户外活动的幼儿由于受年龄和认知的限制, 在 心理上有很强烈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体现为在家会 依附于父母,而在幼儿园会依附于幼儿园教师,对教 师的信赖度极高,遇到各类事情喜欢跟幼儿园教师分 享自己的快乐和不快乐。从外貌层面来分析,幼儿身 体还在发育,所以高强度和难度的户外活动不适合在 幼儿园中开展。
其次,从幼儿园教师方面来分析。幼儿园教师作 为活动的组织者,是户外活动有序开展不可或缺的重 要人物,其角色特征主要从引导层面、亲和力层面来 进行构建。从引导层面来分析,幼儿园教师是户外活 动的统筹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引导组织能力的特 征,能够做好幼儿引导工作和各项活动的安排,从而 确保活动高效、有序地开展。从亲和力层面来分析, 户 外活动不是课内教学,幼儿园教师组织户外活动时要 具有亲和力,具体体现在行为上要柔和、语言上要温 柔及常带微笑等。
(五)户外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特征
基于不同角色特征,户外活动不同的参与者所享 受的情感体验不同。
首先,从幼儿方面来分析。幼儿参与户外活动获 得的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个人激情、同伴友情、团队义 气及师长关爱等。儿童体验到的个人激情来自幼儿园 教师组织策划的户外活动项目,项目要紧贴幼儿兴趣 才能让幼儿参与其中时充满激情。幼儿对同伴友情和 团队义气的体验主要是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游戏过程 中得到的情感体验。而师长关爱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 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幼儿的关注与帮扶。
其次,从幼儿园教师方面来分析。幼儿园教师主 要体验到的情感是师生情及对幼儿的关爱之情。虽然 户外活动的氛围相对轻松,但是从身份上来看,幼儿 园教师仍然是教师的身份,参与活动的幼儿仍然是学 生的身份,开展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知识,在娱乐中成长。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师 生情是开展户外活动中最基础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活 动过程中要不断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在这一过程 中,受幼儿的年龄和认知限制,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 关注和帮扶幼儿, 让幼儿拥有最佳的户外活动体验, 如 关注幼儿的需求,帮助幼儿分析活动规则,禁止幼儿 做出可能威胁生命安全的事情,协调幼儿之间的关系 等,所以对幼儿的关爱之情是幼儿园教师的另一个情感 体验。情感体验是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体验,也 是幼儿园在选择开展活动项目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创设建议
(一)创设舒适有趣的户外活动环境
幼儿更乐于参与舒适有趣的户外活动。因此,创 设舒适有趣的户外活动成为幼儿园教师组织户外活动 的重要着力点。幼儿园教师要想设计舒适有趣的户外 活动,可以从儿童调查、活动定位、环境氛围打造三 方面入手。首先,从儿童调查来分析,儿童喜爱的户外活动才是在儿童眼中最为舒适有趣的户外活动,所 以幼儿园教师在选择户外环境前,需对幼儿进行活动 兴趣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来寻找到大多数幼儿兴趣 的共性点,从而确定趣味性高的户外活动方向 [4] 。其 次,从活动定位来分析,幼儿园教师需要思考户外活 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思考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意愿是 否高,以及反思如何从环境层面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最后,从环境氛围来分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 活动时,需要提前对场地进行布置,将能够吸引幼儿 的亮点放在显眼的地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二)投放丰富适宜的户外活动材料
如何投放丰富适宜的户外活动材料是幼儿园教师 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具体可以从兴趣调查、材料选取、 材料布置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幼儿兴趣来分析,户 外活动材料需要选择与幼儿具有极高共鸣性的材料。 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查,并找出其中 的共性。例如,通过调查,幼儿园教师发现大部分幼 儿都喜欢看动画片《小猪佩奇》,就可以将小猪佩奇作 为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其次,从材料选取来 分析,材料选取首要考虑的是材质的安全性,幼儿园 教师在选择材料时需要选择达到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 产品,并且材质不建议太硬,如亚克力板材质的材料 就很容易弄伤幼儿,可以选择纯棉材质。材料选取其 次要考虑的是便捷性。幼儿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户外 活动场地是否能够便捷地使用材料,需要充分考虑场地规模和材料尺寸。最后,从材料布置来分析,材料布置 需要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活动的范围和操作要求 [5]。
(三)灵活转换户外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幼儿园教师是组织和推动活动有序进行的核心人 物,在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灵活转变活动角色。幼 儿园可以从教师认知、刻意训练、模范学习三个维度 加速教师的角色转变。第一,从教师认知来分析,幼 儿园需要从精神层面赋予教师对户外活动角色的认 知,让教师明白在户外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赋予这些认知的形式可以是座谈会、培训会及宣讲会 等。第二,从刻意训练来分析,从认知转变为行为的 桥梁是刻意训练。幼儿园可以组建专项的户外活动、 教师角色演练活动。幼儿园教师也可以私下多次演练 练习,其目的在于呈现给幼儿最好的状态,达到户外 活动组织效果最佳化。第三,从模范学习来分析,幼 儿园可以不定期选拔一批优秀的户外活动拓展模范教 师,并让幼儿园教师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教师在户 外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方式,如语言表达、神态特征、肢体语言及交流互动的方式,从而做好户外活动的角 色转变。
(四)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机会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户外活动设计时,需要保证幼 儿具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机会。首先,从学期整 体课程设计出发,幼儿园教师需要设计安排每个课程 的节数,并将户外活动纳入学期课程排课中,保证幼 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机会。其次,从每周的课程规划 来分析,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排课时,必须保证户外活 动拓展类的课程每周不少于 4 次,让幼儿有足够的时 间去参与户外活动。第三,幼儿园教师必须意识到户 外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并且幼儿园校方要支持教师的 户外活动拓展工作。只有教师和校方都意识到开展户 外活动的必要性,才能降低其他类课程挤占户外活动 的时间,从而保证幼儿有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下的户外 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五)保证幼儿获得积极的户外活动体验
要想保证幼儿获得积极的户外活动体验,幼儿园 教师必须保证活动具备活动主题积极性、活动筹备完 备性及活动过程引导性三个特征 [6] 。第一,从活动主题积极性来分析,要想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户外活动体 验,活动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在 进行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课程主题内容,一方面要 与幼儿的兴趣相挂钩,另一方面要具有儿童思维或行 为的引导性,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时得到积极的体 验。第二,从活动筹备完备性来分析,为了给幼儿更 好的户外活动体验,幼儿园教师需要确保活动筹备的 完备性,主要包含活动方案流程设计的全方位化、活 动道具准备充足、活动场地布置及时间安排有计划性、 活动当天组织与开展的策略等。第三,从活动过程引 导性来分析,由于受阅历和认知的限制,幼儿很难独 立从活动中领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幼儿园教师 就需要给予幼儿引导, 可以采取活动开始时介绍活动、 活动中间让学生感悟活动及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活动 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活动,并从活动中汲取积极乐 观成分,否则对于幼儿而言就仅仅是娱乐性地参加了 一场活动。
(六)合理把握户外活动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把握户外活动中自由与规则 之间的关系,并将自由与规则的理念传递给幼儿,规 范幼儿户外活动行为。首先, 从户外活动自由来分析,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相对自由,主要体现在天性展现自 由和行动自由。幼儿的天性就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有强烈的探知欲,并喜欢群体式地玩耍嬉戏。户外活动 受活动场地的影响及活动的非正式性场合的影响,使 幼儿能够在户外活动中充分展示天性,不被条条框框 限制,在户外活动中积极融入群体性、娱乐性的拓展 训练。而在整个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行动是相对自由的。 幼儿园教师只会推动活动的开展节奏,不会对幼儿的 行为有太多过于固定化、标准化的干涉。
其次,从户外活动规则来分析,幼儿园教师是户 外活动规则制定者,在制定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 爱玩的天性和幼儿活动的安全性。因此,幼儿园教师 要从时间、行为、活动三个维度来进行规则的设计。 从时间维度来看,幼儿园教师需要针对户外活动做出 一个统筹性的时间规划,例如,户外活动时间、幼儿 集合的时间、各个项目开展的时间及中场休息时间等。 时间的规定是能够保证活动开展呈现有序性和高效性 的基础, 是幼儿园教师推动户外活动开展的必要依据。 从行为维度来分析,行为规则主要是规定幼儿在活动 中能够做的事情及禁止做的事情。行为规则需要幼儿 园教师结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户外活动内容要求来 制订。当规定好幼儿的行为准则后,幼儿园教师需要 再三强调并宣导行为准则的内容,让幼儿清晰明白什 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从而从思想层面导入 意识形态,并用意识形态指导行为操作。从户外活动 的活动维度来分析,活动的组织需要幼儿园教师做好 活动统筹, 告知幼儿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地点、 活动内容及活动注意事项等。
结 语
幼儿园教育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启蒙教育。本文从儿童视角出发,从材料、时间、环境、重要角色、情 感体验等几个维度对儿童视角下户外活动的特征元素 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创设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建议。以 儿童视角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符合国家倡导的素质 教育目标,是未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 未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曾彬,杨文悦.幼儿园室外互动墙面环境创设及使用情况研究:以南充市12所幼儿园为例[J].教育与教学 研究,2022.36(5):53-64.
[2] 孙延永,张雨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合肥市M幼儿园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学报,2022.41(1):92-95.
[3] 赵大彦 .中班(4-5岁)幼儿视角下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6):112- 113.140.
[4] 王红飞,王景芝.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20(4):18-20.
[5] 王景芝,王红飞.学前教育“儿童视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7-19.
[6] 黄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3):21-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