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基于创客思维概述,首先阐述了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与原则,然后分析了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创客思维;美术构成教学;中职
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构成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美术设计和创作的基础,构成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由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的对形体重塑和构建的过程。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构成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将创客思维运用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并在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与掌握多变的构成组合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将创客思维与中职美术构成教学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同时加强学生创客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成为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创客是指对创意设计和制造充满热情的团体,可以将脑海中的各种全新的创意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创客的共同点便是对艺术对象的设计制作进行创新并对创意与作品进行分享[1]。创客思维是对创客概念的延伸,是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对设计进行创新和实物制作的思维过程,而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目标。
一、创客思维概述
(一)创客思维的内涵
创客思维源自创客,创客指的是基于创新创造将自身的创意通过实践制作变为现实并进行分享学习的群体。创客思维是创客的核心能力,它不单单是一种思维倾向,更是一种思维能力。创客思维提倡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勇敢进行尝试,对对象进行创新创造,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将自身的认知与知识重新整合的思维活动。创客思维在培养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与优势,是传统的思维方式无法比拟的。具体来说,创客思维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分析发现不同之处,从而赋予事物新的内涵与创新层面:在发现的新内涵的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提炼出新的内涵的内在联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想法与途径,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相对成熟的创新制作方法。创客思维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提升综合素质至关重要[2]。
(二)创客思维的特征
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相比,创客思维更为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思考者和实践者,主张加强对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对人的问题意识、思考分辨能力与批判能力同样重视。创客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发现问题能力。创客思维注重对身边事物进行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导向。
2.创新创造能力。在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创新思考,打破传统理念与模式的束缚,提出更符合需求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3.整合性能力。在对作品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涉及的学科及知识是多层面的,是多方位的联动,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技能,而创客思维可以使设计师更好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将思维的变通性和综合性展现出来。
4.冒险与探究精神。创客思维倡导的创新创造能力,需要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故设计师需要具有冒险和探究精神,如此才能很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永不畏惧、永不放弃[3]。
二、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与原则
(一)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的意义
创客思维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与国家最新颁布的新课改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都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创客思维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切实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故将创客思维广泛运用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创客思维运用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可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能够优化传统的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体系,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进而推动美术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创客思维,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创新能力,能真正实现中职美术教育的价值[4]。概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构成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在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美术素养。
(二)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的原则
1.引导性原则。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进行创客教育时需要遵循引导性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思考倾向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冒险与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美术构成知识的理解,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从而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确保其建立正确的思维逻辑,有效培养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
2.冒险探究性原则。冒险探究性原则,指的是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融入创客思维时,在引导性原则的导向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其保持对万事万物强烈的好奇心与冒险探究的心理,从而为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性原则。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平面、色彩和立体构成是中职美术构成教学的三大主要内容,在这三者的基础上,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对构成理论、构成形式和绘画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目前,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创客思维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客思维培养定位不清晰
将创客思维运用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创客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教师对创客思维的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进而难以使相关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是否对教学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对教学质量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力。但是,目前的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更为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专业设计技能的培养,对创客思维培养模式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式,导致学生虽然有着较强的实践制作能力,但是因为不具备创新意识,作品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久而久之,这会导致学生的创客思维匮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限制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对于绝大多数中职美术学生而言,选择美术专业是因为喜欢,且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创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只要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将创客思维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就能更好地挖掘和释放自身潜在的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将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然而,目前的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被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对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中沟通交流的时间少,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学生缺乏构成设计材料制作的练习
在具体的中职美术构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进行美术设计是一个的重要环节。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运用创客思维,完善创客空间环境,利用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3D打印技术及传统的练习材料与工具等搭建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的构成设计材料和工具,培养思维创新意识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还有部分学生的练习情况受到限制,依然停留在纸面绘画上,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深化学生对创客思维的认知
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化学生对创客思维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创客思维重要性和价值的重视。具体可通过对创客思维教育理念的宣传,提高学生培养创客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在学习美术构成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培养自身的创客思维,在美术构成实践中运用创客思维对作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在理论与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制作出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作品,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创客化的美术设计制作教学环境
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构成教学的质量,具体可对美术教室进行重新布局,构建创客化的美术设计制作教学环境:首先,在美术教室中布置创新绘画作品展示区,在该展区中进行线上线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美术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在展示优秀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培育和发展创客思维;其次,建立现代化的美术设计电脑区域,提升学生对电脑技术方面美术硬件及软件的运用水平,在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学会通过电子设备将作品展现出来;最后,建立美术制作实践区,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的设计创作工具与材料,从而制作出呈现自身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作品[6]。
(三)建设模块化的美术设计制作创客教学资源
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被广泛应用于中职美术教学,如图形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工具软件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7]。而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设计,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创意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学习精神。教师在将中职美术构成教学资源进行创客模块化分类和整合时,应遵循以点带面、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加强整体统一和个性模块的相互联系。另外,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等因素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四)将构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创客思维化
1.对构成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转变。中职美术构成教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与材料进行作品创作。例如,在中职美术重复构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纸上对相同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而在运用创客思维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转变,将其定义为美术标志设计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同的图形进行不同的重复排列组合,最后制作出能够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作品。
2.对构成教学实用化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加强。创客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实用化,体现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便是教师可以依托身边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用品进行教学导入。例如,在构成设计教学中的点、线、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设计日常生活场景和生活用品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作品当中对点、线、面进行设计创作,以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更有价值与意义[8]。
3.彰显构成教学的创意性目标和内容。创意与创新是创客思维的核心内涵,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构成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需要彰显创意性。在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彩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并让其观察改变后的形状与颜色,还可让其以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是否有其他的方法与可能性。由此可在不断的冒险与探究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9]。
4.加强构成教学与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的运用,为整合构成教学和其他学科体系提供了条件,如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手工制作的引入等。将创客思维应用于构成设计制作教学时,教师必须加强对其他学科内容的引入,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创客思维的作用[10]。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圆”的创意和制作为核心,以点带面地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圆进行创新的自由组合排列,以体现其思维创新能力。
(五)将构成教学过程进行创客思维化
1.将构成教学的内容趣味化和可操作化。创客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趣味性,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抽象的构成形式与内容进行趣味化,并提供可操作的创作主题及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作[11]。例如,在对“形”进行教学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将“形”进行范围的缩小,像圆形,然后让学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形”的事物,并对举例说明的事物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按照构成设计的规律对圆形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制作。
2.将构成教学的内容项目化。中职美术构成教学是创客思维运行的载体,教师将构成教学的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小项目,这对构成教学的实用性有着显著的加强效果。仍以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的“形”为例,在创客思维的运用下,教师可将课堂要点转变为让学生设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或产品,而且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3.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自身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创客能力。如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学生要对切割重构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运用创客思维将图形具象化为三维立体图形,然后对具象出的图形进行切割重构,通过整个具现及切割重构过程,学生可从形式、思维等方面直观地了解构成设计中的创客思维。
(六)通过构成教学实践任务体现创客思维
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的联系,以此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因此,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创客思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确保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实践任务,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如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美术实践活动或任务,让学生运用构成设计知识设计书籍封面或包装盒,像利用现有材料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或是运用色彩构成知识对服装图案进行平面效果图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七)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创客思维发展
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对学生的创客思维进行启发。
第一,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客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虽说客观但是不够全面,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评价,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创客思维的价值,需要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教师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观察,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12]。具体而言,应改变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向激励性评价进行转变,从而促使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如此优化评价体系,以创客思维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引导学生强化冒险和探究精神,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创作能力,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在优化评价机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学生自身评价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进而与教师评价机制一起,三方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内容,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加强评价机制的时效性,可让学生清楚自身的优势与短处,有助其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可以将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制作过程及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使其认真听取他人的评价,在评价中汲取精华,从而更好地培养创客思维,创作出更有内涵,被社会大众欣赏的作品。
总之,构成教学是现代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客思维运用到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也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在提高中职美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惠.创客思维在中职美术构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170-172.
[2]金鑫.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应用与实践[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
[3]董黎明,焦宝聪.创客教育中创新思维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5):95-101.
[4]王传胜.转变创新角度,力掘创客思维[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74-77.
[5]李媛媛.探究中职学生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的教学改革[J].中国文艺家,2021(3):137-138.
[6]唐云.用户思维对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启示[J].科教文汇,2021(24):133-134.
[7]李桂荣,梅丽娟.融合创客教育理念赋予美术课堂新潜力[J].数字教育,2021,7(5):69-73.
[8]曹旭.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初探[J].艺术科技,2019,32(5):270-271.
[9]陈秀丽.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22(1):76-78.
[10]张艳春.新时期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2(4):14-15.
[11]陈燕.创客背景下中职美术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48.
[12]郑兰,徐海洋.中职美术静物创意色彩学习中的有效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