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可以缩短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感 , 明显减低学生学习难度 , 促使师生合作互动更有效果 ,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 进而促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 当前经过受疫情影响下网课的持续开展 , 教育者更应该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 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 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关键词 :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
传统历史教学以“讲史“说史”为主要课堂教学模式 ,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融合优化历史教学 , 可以有效激活课堂生机活力 。
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 , 大力推 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 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 为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 工具 。课堂教 学 融 入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可 以 改 变 学 生传统学习方式 , 使 之 不 再 依 赖 教 师 的“讲”与 教 材的“学”, 而 是 依 靠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和 数 字 化 资 源 , 自主 对 资 源 收 集 、探 究 、发 现 、创 造 、 展 示 进行学习 , 进而 树 立 完 成 学 习 任 务 的 信 心 , 提 高 学习兴趣和爱好 , 全 面 有 效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和主动性 , 激发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 进 而 达 成 历 史 课 堂教学高效性 。
传统历史教学以“讲史”“说史”为主要课堂教学 模式 , 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整合优化历 史教学 , 有效激活课堂生机活力 。有效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 , 学生便可以直观便捷地观看到大量与历史 内容相关的音像 、动画等资料 , 最大限度利用现代 化信息处理技术复 原 历 史 原 貌 、“再 现”历 史 过 程 ,使学生“闻其声 、见其形 、 临其境”。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 音像资料的播放使学生快速进入历史情境 , “亲身体验”当时历史场景 ; 展示历史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 , 调动活跃学生学习情绪 ; 通过图片来还原人物事迹 , 使历史人物有更加鲜明的形象 ; 将数字材料转化成图形 , 使学生有兴趣观察 。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历史教学过程 , 除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 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保持 。
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历史学科自身的要求 , 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 有助于缩短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感 , 凸显历史人文功能 ; 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有助于促使师生合作互动 , 实现教学相长 。结合校情学情 , 立足于课堂实际 , 历史教师应努力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
二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实践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 的 单 一 教 学 ,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许多不足 , 它可以使知识由静态变 为 动 态 , 使 学 生 认 知 过 程 更 形 象 化 、具 体化 。 同时 ,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声 、光 、形 、色等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情 。
1. 有效利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可 以 缩 短 历 史 与 生活的距离感
案例一 : 人民版必修三“毛泽东思想”教学片段
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东方红》, 在背景音乐渲染声中 , 教师讲述 : “这 一 课 , 我 们 要接触一位世纪巨人 , 要感悟一个重大理论 , 那就 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历史并不遥远 , 我深深地 记得小时候外婆家大厅正中挂着毛主席画像 , 上面 写着‘毛主席万岁’。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 大家 能爱上伟大领袖毛主席 , 能理解毛泽东思想 。”
接着播 放 一 段《开 国 大 典》视 频 ( 时 间 约 一 分 半) , 感受“中国人民 从 此 站 起 来 了”。再 用 多 媒 体 提供以下材料 , 介绍毛泽东生平 。
材料一 : 毛泽东故居湖南韶山图片 。
材料二 : 毛泽东 17岁时写的励志诗 。“孩儿立 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 生无处不青山 。”
材料三 : 毛泽东的《沁园春 · 长沙》手稿图片 。
材料四 :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 , 毛泽 东非常勤奋 , 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他有几个学习习 惯 : 一是好问 , 他经常与同学切磋或向老师请教学 术问题 ; 二是做课堂笔记 , 写读书心得 。此外 , 毛 泽东还十分注意锻炼身体 , 冷水浴 、野外露宿 、长 途步行都是他锻炼身体的方式 。他主张 , 一个人应 该“文明其精神 , 野蛮其体魄”。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培养 健 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 弘扬民族精神 , 进一 步提 高人文 素 养 , 形 成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历史学科是对学生 进 行 人 文 素 养 培 育 的 重 要 学科之一 , 有着其他许多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 用 。 它阐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发展 进步的历程 , 涉及 内 容 广 泛 。 但 是 历 史 知 识 都 属 于过去的 , 历史学 科 所 学 习的 内 容 都 是 具 有 过 去 性的 , 无法再现 和 重 演 。 可 历 史 与 现 实 之 间 有 着 非常密切的联 系 , 历 史 就 是 过 去 的 现 实 , 现 实 是 将来的历史 , 也 是 正 在 演 绎 着 的 历 史 。 如 何 把 过 去的历史学习与 活 生 生 的 现 实 生 活 联 系 起 来? 把 容量大 、直观性 强 、 生 动 有 趣 的 现 代 多 媒 体 信 息 技术优势有效运 用 到 历 史 学 习中 来 , 便 轻 而 易 举 解决了 。
2. 有效利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可 以 降 低 学 习 难度 , 实现教学减负增效
案例二 :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片段
教师首先用 多 媒 体 播 放 电 视 剧《长 征》剪 辑 片段 , 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的基本历史过程 , 把学生带进特定历史氛围 。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一 张红军长征地图 , 使用鼠标依次点击 , 动态演示出整个长征路线图 : 江西瑞金到贵州遵义 , 四渡赤水河到巧渡金沙江 , 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 , 爬雪山到过草地 , 最后到达吴起镇及会宁会师 。伴随着鼠标的跃动和地图上箭头的流动 , 学生身临其境 。
教师 抓 准 时 机 , 边 讲 述 边 提 问 , 启 发 学 生 思考 : 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红军长征为什么要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长征精神指什么?
案例中 , 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演示 , 学生仿佛置身于长征 , 自己就是里边的 一 名红军 战 士 ,经历千山万水 、艰难跋涉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 而备感自豪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 不仅还原了历史真实感 , 进而降低了学生对长征路线图的记忆难 度 ,还使学生接受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洗礼 。用传 统 讲 授 方 法 , 这 些 内 容 讲 完 需 要 三四十分钟 , 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 , 整个教学过程节奏明快 、 内容简洁 , 直观高效浓缩教学内容 。
传统单纯的讲授枯燥 , 借助现代技术用音像视频资源 进 行 教 学 , 就 可 以 把 静 化 动 、抽 象 变 得 具体 、深奥化成浅显 , 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 , 能有效激发 和 调 动 学 生 兴 趣 和 注 意 力 , 打 造 高 效 课 堂教学 。
3. 有效利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可 以 促 使 师 生 合作互动更有效果
案例三 :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洋务运动”教学片段
教师首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收集左宗棠 、李鸿章等人 的 相 关 资 料 。 接 着 把 学 生 分 成 五 大 组 , 第一小组收集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 曾国藩等人物的图片资料 ; 第二小组收集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相关资料 ; 第三小组收集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相关资料 ; 第四小组收集洋务运动中 创建的近代海军的相关资料 ; 第五小组收集洋务运 动中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的相关资料 。
之后 , 各 小 组 把 收 集 到 的 资 料 制 成 PPT, 课 堂上每个小组 派 代 表 展 示 他 们 的 学 习 成 果 。 在 这 一过程中 , 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历史资料 、分析历史 资料 、处理与组织历史材料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 又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在学生主体地 位得到 提 高 的 基 础 上 , 打 造 高 效 课 堂 。 在 学 生 讨 论 、交流的基础上 , 教师可以设计 一 个主题“如 何 评价这些历史人物”, 指 导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观 点 撰 写 一篇小论文 , 进而培养学生信息分析 、加工能力和 文字写 作 能 力 。 通 过 这 一 活 动 , 学 生 就 能 比 较 客 观 、全面地认识历史上这些真实的洋务派人物 , 不 仅要肯定他们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 又能认 识到他们是封建统治的守护者和屠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刽子手 , 从而让学生懂得要结合历史环境来评价 历史人物 , 培育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
互联网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 资 源 信 息 , 还能实现自主 学 习 与 合 作 学 习 。 在 洋 务 运 动 案 例 中 , 一些 原 本 学 习 基 础 较 差 , 但 是 网 络 很 好 的 学 生 , 能在整个过程中大显身手 。他们在活动过程中 收集 、发现信息资料 , 分享给小组其他成员 , 得以 圆满完成小组学习 目标 。与此同时 , 他也体会到成 功的快乐 , 进一 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4. 有效利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可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历史学 习 能力
案例四 : 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 特色”教学片段
教师先播放一段《诗经》的声像资料 , 用多媒体 展示以下材料 :
展示一 : 琼瑶与《在水一方》:
投我以木桃 , 报之以琼瑶 。—《诗经 · 木瓜》
展示 二 : 孔 子 对《诗 经》的 评 价— “诗 三 百 , 思无邪 。”
展示 三 : 孔 子 说 : “诗 , 可 以 兴 , 可 以 观 , 可 以群 , 可以怨 。”
“兴”— 就是“振奋”, 表现于当代就是指振奋 民族精神 ;
“观”— 就是提高观察能力 , 即观察社会的能力和观察自然的能力 ;
“群”— 指增强集体观念 , 即增强凝聚力 ;
“怨”— 就是指针砭社会弊端 。
然后按专题逐一展示《楚辞》、唐诗等有关图片和音像资料 , 同时抛出 问 题“分 析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引导学生边 看 、边 听 、边 思考 。这样学生做到了眼到 、耳到 、脑到 , 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理解 。
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这些内容 , 不仅在规定课时内难以完成 , 更不可能有更多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之外丰富的材料 , 更谈不上有充足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 、探究 。相反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把教学内容有效高度浓缩 , 留足更多课堂时间师生 一起展开充分讨论 , 更加有效养成学生思考 、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
三 、结语
素质教育的关键 , 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 如 何 开 发 学 生 内 在 个 性 潜 能 。 陶 行 知 先 生说 :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 不是教学 生 , 而 是 教 学生学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只有 不 断学习 , 不断为自己‘充电’, 教师才能修炼成为有较深文化底 蕴 的 智 者 。”高 效 课 堂 要 求 教 师 在 单 位 时间 、空间里 , 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 当前 , 新教材内容多 、课时少 , 打造高效课堂才是最好途径 。准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和要求有准确把握 , 才能真正做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
参考文献
[1] 李金艳 . 利用多媒体技术 优 化 高 中 历 史 教 学[J] . 中 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12(5) : 106-107.
[2]林银妹 . 信息技术在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运 用[J] . 名 师在线 , 2019(21) : 89-90.
[3] 陶 行 知 . 陶 行 知 教 育 文 选 [M] . 北 京 : 教 育 科 学 出 版社 , 1981: 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