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整合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1:1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整合阅读可以解决学生阅读碎片化的问题,培养学生形成整体、系统化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本文结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及学情、教情,在引领学生阅读学习时通过关注儿童立场、精选学习内容、加强整合实践、开放学习空间等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碎片化阅读极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整合的阅读教学形式,可以让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多元的视角看待语文学习,避免单一化、片面化、孤立化的学习。通过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一、关注儿童立场,凸显整合价值

  学生的成长性与连续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以整合的视角去展开教学。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建构,就需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以使整合后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新知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们很容易混淆一些同音字或者形近字,教师就可以采取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词汇知识学习增多,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整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把学过的动词、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景色的词语以及一些成语等词语先梳理出来,再进行总结、归纳和整合,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也能为学生之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除了字词整合学习以外,教师也要注重单元的整合。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落实双线目标。首先,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旁批初步习得预测阅读的基本策略,知道可以借助课文题目、课文插图以及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然后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这两篇课文时,前置“交流平台”板块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学过的预测策略进行回顾与梳理,并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与“交流平台”板块内容学习运用预测的方法进行阅读,最后,教师再结合本单元习作“续写故事”中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对两篇故事进行续编,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学习体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儿童立场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按照从学到用、从未知到已知的逻辑整合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经验方法的内化,使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能力,充分发挥出整合教学的效能。

以整合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论文

  二、精选学习内容,拓宽整合路径

  整合即联系,整合即组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学习之间的联系、组合、迁移,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呈现出网格化、结构化、系统化等特点,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知识经验转化为能力素养,这是整合教学的追求,也是学生整合学习的意义价值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链”,使学生经历由知识到方法、由方法到规律、由规律到经验思想的学习过程。

  以单元整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是整合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侧重于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蝙蝠和雷达》一文则侧重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偏重于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筛选问题。《蝴蝶的家》一文侧重于让学生提出问题,给问题分类,尝试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课文时,教师要善于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感受到单元内部不同课文之前的关联,然后为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意义建构。依据单元课文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单元内部逐层递进的活动为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整理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提问策略的体系化、结构化认知,在这些关联递进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建构过程,有助于提问策略的落实。

  以整合教材的方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培养学生的整体和系统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同一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整合,如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分别进行深入分析和教学。可以把不同流派的古诗词分别梳理、整合,如唐诗中的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宋词中的豪放派、婉约派等。也可以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整合在一起,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荷塘月色》、老舍的《猫》《母鸡》《草原》等。还可以把相关联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教师可以把《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整合在一起教学。通过整合、分析、比较式地阅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加强整合实践,实施互动评价

  用整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整合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明确的学习路径。营造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开启阅读智慧,陶冶品格情操。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是一个关于“有目的阅读”策略的单元。教学本单元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有目的阅读的策略运用到学校、家庭以及图书馆等学习环境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以让学生的有目的阅读策略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得以夯实。

  在学生有目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有目的阅读的互动评价,以整合的方式为学生的对话提供支撑。教师首先要以文本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目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和阅读视野,以引导性、激励性的语言来推动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有目的阅读在阅读实际中的运用情况,借助互动评价来推动学生有目的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语文”学习过程中真正开发智慧,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开放学习空间,注重学科融合

  整合学习离不开联系与整合,要想把学生纯知识的记忆性学习转变为智慧性的整合学习,就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视角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主题阅读可以使学生阅读的目的更加明确,眼界更加广阔,让学生在主题整合阅读与跨学科阅读整合中形成对所学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形成学习合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整合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论文

  部编教材选文丰富,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的编排更受学生们喜爱,学习这些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带领学生展开课内外整合阅读。比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童话故事单元时候,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童话故事,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学习三年级下册寓言故事单元时,让学生拓展阅读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并让学生说说中外寓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习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内容时,可让学生阅读中国的神农尝百草以及古希腊神话故事等,使其对神话神奇的想象与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认知。学习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的时候,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田螺姑娘》《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国外的民间故事等。教师以文本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以同类主题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整合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部编教材中还选编了不少跟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采访、调查研究、辩论演讲、成果分享等拓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从节日、美食、风俗等方面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习领域,以开放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作为一种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关注儿童立场,关注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多角度多策略引导学生强化整合学习意识,学会整合学习的方法,形成整合学习的能力,重构语文学科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4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