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深化体育教学 渗透生命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09 13:37: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 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是教育的使 命 , 体育教学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 将生命教育依托于学科教学 , 培养学生对 生命的正确认识 ,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感 知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本文围绕生命教育的 内 涵与意义 , 深入剖析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对 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渗透 , 体现体育教学强大的育人价值 。

  一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 , 以教育为手段 , 倡 导学生认知生命 、尊重生命 , 珍惜生命 、享受生命 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涵盖人从出生到成长直至死 亡的整个过 程 , 与 人 的 生 活 相 关 , 关 乎 人 的 成 长、 发展 、本性与价值 。生命教育是将生命管理思想传 播给学生 ,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魅力 , 学 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展现生命的亮点 , 焕发 个人生命独有的光彩 。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长度 上 , 也要体现在宽度和高度上 , 生命的长短常常无 法左右 , 但生命的宽度与高度却可以从零开始不断 拓展 。生命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 只 有将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 , 才能凝聚成生命的 亮度 , 成为“我之为我”的生命亮点 。生命教育包含生 命意识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 忧患意识教育几大方 面 , 旨在帮助学生拥有正确且深刻的了解 , 建立起良 好的生命观念 , 获得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

  1.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点 , 要想学生能 够科学认识生命 ,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 使 学生能够走进生命中去了解生命 、尊重生命 , 感知 生命的来之不易 , 发现生命的独特性 。

  2. 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 也是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生命观的核心要素 。很多学生步入青春 期后陷入迷茫状态 , 不知道人该怎样活 , 更不知道 人活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 惶惶度 日 , 在无形中浪 费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 。生命价值教育是引导学生 透过生命的自然属性去进一 步了解生命的社会属性 和精神属性 , 对人生价值进行探寻 , 用理想与信念 来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富有意义 , 推动学生不断努力 完善自 己 , 不 断 超 越 自 我 价 值 , 建 立 起 正 确 的 价 值观 。

  3. 忧患意识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伤人 、 自残 、打架斗殴 、虐待动 物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 情感淡漠 、心灵脆弱 、责 任感差等现象尤为突出 。很多学生认为生命仅属于 自 己 , 完全由 自 己掌握 , 并没有意识到人处于社会 生活中 , 不仅要对自己负责 , 更要对家人 、对社会 负责 。对自己要珍爱生命 , 不轻易践踏生命 ; 对父 母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 深刻感知为人父母的艰 辛与不易 , 认识到要孝敬父母 , 而自己的身体发肤 受之父 母 , 自 然 也 对 家 人 具 有 责 任 ; 对 他 人 要 尊 重 , 用善意和理解来与他人相处 , 团结友爱 , 互帮 互助 , 在人际交往中不践踏生命 , 这 也 是 对 他 人 、 对社会有责任的体现 。责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责任 感 , 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 , 敬 畏 生 命 , 爱 护 生 命 , 懂得要好好地生活 , 要有意义地生活的人生道理 。

  二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生命 教 育 中 身 体 健 康 、 心 理 健 康 都 尤 为 重要 ,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曾经对身体教育做出精准 阐释 , 指出体育具有“文明其精神 , 野蛮其体魄”的 育人功能 , 体育可以“运动有恒”“有注全力之道”。 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教学来将营养 、运动 、安全健康 等基本知识 , 以及情绪管理 、环境适应 、压力纾解 等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 , 通过有规划的体育活动来 强健学生体魄 , 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和生命都持有更 加积极的态度 ,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对 提升生命的自然属性 、精神属性 、社会属性有着积 极的促 进 作 用 , 体 育 可 以 健 身 , 促 进 人 的 生 长 发 育 , 加强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 是提高生命质量最有 效的方法 。体育可以启智 , 人作为 一 个 有 机 整 体 , 在身体变得强健的同时思维也变得更加灵活 , 有助 于挖掘个人潜能 , 开发潜在智慧 , 显现出体育运动 对人智力的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体育精 神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 , 能够提高学生生 命的精神属性 , 使 学 生 形 成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与 价 值 观 , 提升生命的高度 。

  三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1. 学校方面

  (1) 通过健康体验活动 , 唤醒生命意识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 , 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身体 素质和运动技能 , 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 很多 学生对生命并没有形成认知 , 未能理解生命存在的 意义与价值 。为了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 教师可 以利用体育健康课来为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的机会 , 增加学生对生命的了解 , 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实现 生命觉醒 。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播放“生 命的诞生”多媒体课件 , 打破学生对生命仅停留在 青少年 、 中 老 年 这 种 笼 统 的 固 有 认 知 , 将 生 命 从 一颗受精卵开始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 , 家人的精心 照顾和养育逐渐成长为 一 个能说能笑 , 能跑能 跳 , 有思想有爱好的独立个体 。生动 、直观 、动态地将 生命的诞生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 使学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 , 深刻领悟生命不仅是自 己的 , 还是家人的 , 是社会的 , 培养一个人花费巨大的人力 、物力 、时间 , 进而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 , 深刻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 生命 是 最 宝 贵 的 ,要珍惜生命 , 敬畏生命 。

  (2) 构建生命课程体系 , 筛选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材中包含许多健康安全知识 、生命教育内容 , 比如初中体育教材中“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等单元蕴 含 着 丰 富 的 生 命 教 育 素 材 。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构建生命课程体系 , 在传授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生命品质 , 通过科学的身体认知 , 积极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心理调节 , 在体育课上品悟到生命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 积极运用科学方法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与休息 , 关注自身的技能发展 , 注重情绪 、心理 、适应能力 、思维品质的完善与 提 升 , 从 而 领 悟 生 命 教 育 的 真 正 内涵 , 感悟生命的价值与魅力 。 比如 , 初中体育教学中“营养 、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这节课 , 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学生懒得动 , 缺乏运动积极性 , 导致身体素质差 、身 材 肥 胖 的 问 题 来 进 行 深 入 剖 析 , 从 营养 、运动 、体重控制三者间的关联入手 , 将健康生活 、体育锻炼等相关生命教育知识渗透给学生 ,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如何提高 自身生命品质 ,用更好的状 态 和 健 康 的 身 体 迎 接 每 一 天 的 美 好 生活 , 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

  2. 家庭方面

  (1) 鼓励观看体育赛事 , 感悟生命价值

  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竞 技 性 , 在 体 育 教 学 中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紧张激烈的体育赛事 , 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 ,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 借助观看体育赛事的过程为学生渗透生命的意义 。 比如奥运会 、锦标赛 、世界杯等多种体育竞技赛事 , 都可以作为家长为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宝贵素材 , 用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为学生展示其为了国 家 、集 体 和 个 人 荣 誉 而 拼 搏 和 努力 , 不断地超越自我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依然从事体育事业 , 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一生热爱的体育事 业 , 将生命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家长的 指导下从对体育运动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 了解与感悟体育运动中伟大的体育精神 , 极大地丰 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 增加学生生命的厚度 。

  (2) 一 言一行言传身教 , 渗透生命责任

  陶行知 先 生 提 出的 “生 活 教 育 理 论”中 指 出 : “要在做中学 , 在做中教 , 教 、学 、做并非三件事 , 而是一 件 事。”强 调 只 有 将 教 、 学 、 做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整体 , 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在开展 生命教育的过程中 , 要从学生的 日常生活出发 , 从 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渗透生命教育 。家庭是孩子主 要的活动场所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 家长的 一 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育教学不 能仅依靠学校和教师 , 家长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的 亲子体育锻 炼 来 培 养 孩 子 对 体 育 锻 炼 的 兴 趣 和 热 情 , 并通过示范讲解 、言传身教将相关的体育安全 知识传播给孩子 。 比如 , 体育运动中时常存在 一 定 的危险性 , 比较容易出现磕碰 、拉伤等问题 , 家长 可以通过讲解运动规则和要领 , 提高孩子的安全意 识 , 使孩子知道该如何预防潜在风险 , 学会在体育 运动中保护自己 。有的中学生喜欢骑行去亲近和感 受大自然 , 但是在骑行过程中拉伤大腿 、岔气等问 题时有发生 , 家长可以告知骑行时要注意的安全健 康知识 , 能够有 效 避 免 孩 子 在 运 动 中 出 现 身 体 损 伤 , 并润物细无声地将生命责任渗透给孩子 。

  3. 社会方面

  (1) 加强生命教育宣传 , 建立交流平台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 培 养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能力和素养 。 随着体育强国 概念的提出 , 社会上掀 起 “全 民 健 身”“阳 光 体 育” 的风潮 , 在社会层面不断加大对体育与生命教育的 宣传力度 , 甚至搭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 , 鼓励不论 老幼都参与到全民健身 、全民运动中来 , 提高广大 人民群众对生命品质的重视度 , 引导人们积极通过 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 用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 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将珍爱生命的生命教育思想渗 透给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 、不同职业 、不同爱好的人们 。人们也可以在互动交流平台上展示体育锻炼 中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美好体态 , 为人们彰显出体育 运动中的生命风采提供广阔的平台 。

  (2)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 普及生存技能

  学校是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 家庭是学 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 社会环境则是检验学生学习成 果的试金石 。在学生生命教育中 , 学校 、家长要积 极响应社会层面组织的各类生命教育活动 。 比 如 , 政府消防部 门 会 定 期 组 织 一 些 消 防 安 全 课 程 或 活 动 , 可以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生存技能 。社会层面的 生命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 , 需要 学校 、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将生命教育系 统 、科学 、全面地渗透给学生 , 使学生掌握丰富的 知识与技能 ,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建立 正确的生命观 。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生存技能 与体育知识有机结合 , 如躲避危险时需要等待他人 救援 , 需要学生具备爬到高处的能力和身体 素 质 ; 当发现身体失去平衡快要摔倒时 , 可以利用体育课 上学到的翻滚技巧来降低身体伤害 ; 发现他人有溺 水等危险时 , 想要救人就可以利用体育课上学到的 投掷知识 , 向其投掷救生绳 、游泳圈 等 救 生 用 具 。 体育教学与社会生存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 不仅 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 同时也提升学生生存技能的 理解掌握 ,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互救能力 。
\

  四 、结语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 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 , 彰显人的本性与价值 , 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 原点与归宿 , 不仅影响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 , 也是 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重要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 建立学校 、家 庭 、社 会 三 位 一 体 的 教 育 模 式 , 将 三者形成合力 , 为学生带来系统 、全面 、深刻的生 命教育 , 使其体会到生命存在意义与价值 , 从而深 刻认识自我 , 彰显出 自我价值 , 展现出 自我风采 。

  参考文献

  [1] 王鹏. 体育教学中渗 透 生 命 教 育 途 径 探 微[J] . 小 学 教 学研究 , 2022(3) : 49- 50.
  [2] 张雪华. 初中体育教 学 中 生 命 教 育 的 渗 透 研 究[J] . 当 代家庭教育 , 2019(35) : 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