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探索本科麻醉学专业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文章以 2020 年 7 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院麻醉科实习的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 30 位 实习生,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在实习过程中专门开设了超声相关基础知识和模拟实践环节,传统教学组则 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方法,未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实习结束后,向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发放超声相关教学和学习 情况调查问卷,并进行超声应用课程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最后基于实习生在超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实习生的超声学习效果,论述了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其独特的 优势—可视化、无创、简单、价格低廉,使越来越多 的临床医生倾向于运用超声解决临床问题,超声在临 床麻醉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成为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 方向。超声的应用可贯穿整个临床麻醉过程的方方面 面,其不仅被深入应用于患者病情的评估、诊断和治 疗领域,而且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管理的重要工 具[1]。超声提高了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各种临床麻醉 相关操作的安全性,已经成为麻醉医生临床麻醉工作 中重要的辅助和指导工具, 被喻为现代麻醉医生的 “第三只眼睛”。为了促进麻醉医生对超声的学习,中 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专门发文,用以指导超声引 导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技术、床旁超声和围术期超声 心动图等围术期超声相关培训[2] 。临床麻醉工作中常 用的超声技术是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需要掌 握的临床技能,如何让麻醉学专业实习生更好地学习 超声技术也成为临床麻醉教学的重点 。此外,超声作 为一项可视化技术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利器,学生 可借此直观地了解患者解剖结构及穿刺操作要点,增 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 量[3] 。但是目前在麻醉学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尚 缺乏超声相关标准课程, 导致实习生进入临床后,普 遍存在理解困难、手眼协调性差、相关解剖结构难以 理解、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缓慢等问题[4] 。在麻醉 学专业课程中增设麻醉相关超声内容的必要性日渐 突显,相关问题已引起部分教学单位的关注[5] 。为此, 本研究拟初步探索在麻醉学专业实习阶段向本科实 习生开设超声应用课程,以促进实习生对超声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提高实习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 2020 年 7 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院麻醉科实习的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最 终总共纳入 60 位实习生。
(二)研究方法
按照是否开设超声应用课程教学,分为超声应用 课程教学组(以下简称“超声组”)和传统教学组(以下 简称“传统组”),每组 30 位实习生。
传统组为第一批进入麻醉科实习的 30 位实习 生,采用传统常规实习带教方法,未专门开设超声相 关基础和实践课程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带教教师 根据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病例,介绍相关超声基础 知识和指导超声的临床实践。
超声组为第二批进入麻醉科实习的 30 位实习 生,在实习期间,专门设置超声相关基础知识和模拟 实践环节,并由临床带教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理论学 习安排如下:每周一早晨 7:20~08:00 进行超声理论知 识授课,课程时间为40 分钟;学习内容包括超声应用 基础知识、人体神经解剖、人体各部位神经的超声扫 查方法及超声引导下的阻滞方法、超声对心肺功能的 评估、超声对困难气道的评估等理论知识 。人体模特 超声实践带教(超声 Workshop) 安排如下:每次理论课 后,在当天 18:30~ 19:30 进行超声人体模特实践教学, 以实习生为教学模特,进行当天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 超声应用教学,具体教授实习生如何使用超声探头扫 查目标神经和超声引导下的目标神经阻滞方法,以及如何采用超声进行相关器官功能的评估, 并指导实 习生之间相互进行超声实体扫查模拟训练, 以掌握 常见操作方法和技巧, 其余临床实践带教情况与传 统组相同。
(三)问卷调查及考核
实习结束时,向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发放超声相关 教学和学习情况的不记名调查问卷,且所有实习生在 完成麻醉科实习后要进行超声应用课程基础知识和 实践技能的考核。
1.问卷内容 。 问卷分为实习生问卷和带教教师问 卷,实习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实习生对超声的兴趣及 主动学习超声相关知识的情况、对超声的学习和理解 难易程度、对超声相关教学的满意度、开设超声应用 课程的必要性及超声教学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带教教 师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带教难易 程度、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开设超声应 用课程的必要性。
2.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超声应用基础知识考 核和超声临床技能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 。超声应用 基础知识考核的重点包括超声设备基础知识、人体 各部位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各部位神经阻滞的适 应证和禁忌证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心肺功能超声 评估基础知识 。超声临床技能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为 临床麻醉工作中常见神经阻滞的超声扫查和超声引 导下的神经阻滞方法,考核重点包括超声引导下神 经阻滞前相关用物的准备、超声仪器的参数调节、超 声探头的选择和放置、目标神经血管的识别和鉴别、 规范操作熟练程度、规范化的语言描述超声扫查所 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神经阻滞结束后探头的处 理 、操作过程中有关注意事项的提问及操作过程中 的人文关怀问题等。
二、结果
对 60 位实习生总共发放问卷 60 份,回收有效问 卷 60 份,回收率为 100%;对 16 位带教教师发放问卷 16 份,回收有效问卷 16 份,回收率为 100%。
(一)实习生问卷
1.实习生对超声的兴趣。90.0%的传统组实习生表 示对超声学习非常感兴趣,6.6%的实习生不感兴趣,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感兴趣时,部分实习生的回答为看 不懂、难理解;93.3%的超声组实习生表示对超声学习 非常感兴趣,3.3%的实习生表示一般。
2.主动学习超声相关知识的情况。30.0%的传统组实习生表示会经常主动学习超声相关知识,50.0%的 实习生表示偶尔主动学习,20.0%的实习生表示从不 主动学习,当被问及原因时,实习生的回答主要是难 理解、看不懂、超声学习资料不容易找到;66.7%的超 声组实习生表示会经常 主动学习超 声相关知识, 30.0%的实习生表示偶尔主动学习,3.3%的实习生表 示从不主动学习,当被问及原因,实习生的回答主要 是没时间、超声学习资料不容易找到。
3.实习生对超声的学习和理解难易程度。63.3%的 传统组实习生认为超声学习困难程度较大,20.0%的 实习生表示非常困难;23.3%的超声组实习生认为超 声学习困难程度较大,6.6%的实习生表示非常困难, 其余实习生认为难度一般或容易。
4.实习生对超声教学的满意度。56.7%的传统组实 习生表示对超声教学满意或非常满意,13.3%的实习 生表示对超声教学不满意,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涉及超 声基础知识教授较少、麻醉学专业相关超声教学内容 不全面、动手操作较少、内容听不懂等方面;93.3%的 超声组实习生表示对超声教学满意或非常满意,6.7% 的实习生表示一般,无不满意的实习生。
5.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所有实习生均认 为有必要开设超声应用课程。
6.超声教学方面的问题及建议。传统组实习生认 为由于实习前没有学习过超声应用相关知识, 进入 临床后实践学习较难,学习速度慢,动手机会少,建 议增加超声相关基础及模拟实践课程;超声组实习 生建议增加模拟实践课程次数, 以便能熟练掌握超 声操作技能。
(二)带教教师问卷
针对实习生的带教难易程度,75.0%的带教教师 对超声组实习生的评价为容易,18.8%的带教教师认 为一般;37.5%的带教教师对传统组实习生的评价为 容易,50.0%的带教教师认为一般,12.5%的带教教师 认为较难,当被问及原因时,带教教师认为主要是实 习生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反应较慢、不容易理解,以及 眼手协调性差 。针对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所 有带教教师均认为有必要开设超声应用课程。
(三)实习生超声考核结果
1.超声基础知识考核结果。83.3%的传统组实习生 考核结果为合格,16.7%的实习生为良好;13.3%的超 声组实习生考核结果为合格,66.7%的实习生为良好, 20.0%的实习生为优秀。
2.超声应用实践能力考核结果。63.3%的传统组实 习生考核结果为合格,30.0%的实习生为良好,6.7%的 实习生为不合格;23.3%的超声组实习生考核结果为合 格,53.3%的实习生为良好,23.3%的实习生为优秀。
三、讨论
(一)实习生在超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超声学习和应用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 因为 超声切面下的解剖显像会随着超声探头扫查动作而 不断变化, 这就要求实习生熟悉各种超声切面下的 相关解剖结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解剖基础不牢、空间想象力差的实习生来说,想 要学好超声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因此如果带教 教师只是在临床操作中短暂仓促地进行讲解, 许多 实习生就会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 这就要求带教教 师在临床教学的同时, 相关理论与模拟实践教学也 要跟上 。本研究中超声组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入了 超声相关知识的理论与模拟实践学习, 由此实习生 对超声的显像原理 、使用方法及各部位超声下的影 像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临床工作中就能快速跟上教 师的带教节奏,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临床操作。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发现, 两组实习生都对超声学习 非常感兴趣,但是在主动学习方面,超声组实习生的 兴趣(66.7%) 明显高于传统组实习生的兴趣(30.0%) , 这是因为经过超声理论和模拟实践学习, 超声组实 习生更能了解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优势, 并认 识到超声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临床技能 。 同时 由于对超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超声组实习生可 以比较容易地看懂超声相关学习资料, 再加上教师 的引导,其便会主动地学习超声相关知识 。而传统组 实习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超声相关知识及临床操作方 法,超声知识基础薄弱,且带教教师时间较为有限, 故实习生往往听不懂、看不懂、记不住相关理论与操 作, 这严重影响了传统组实习生对超声的主动学习 意愿 。可见,在临床教学中开设超声应用课程,有助 于实习生快速掌握超声的临床实践方法, 还可增强 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另外,由于麻醉学专业没有 专门的超声学习教材, 有少部分实习生表示超声相 关学习资料不容易找到,这也提示我们,在超声教学 活动中还应给实习生提供一些超声相关的学习材料 或学习资源,以便促进实习生的超声学习。
(二)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转折阶段, 而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习生 的学习效果 。实习生对超声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 尤其是超声的临床操作实践更是需要带教教师 “手把手”带教 。而在实际带教过程中,教师会面临诸 多问题,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第一,带教时间与精力 有限 。超声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超声探头的扫 查操作技能,还要能灵活进行超声图像的解读,此外 对于麻醉医生来说, 还要学会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神 经阻滞操作, 这无疑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6],要求带教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实 习生进行指导 。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为例,实 习生需要掌握臂丛神经从椎间孔出来后的走行,以 及神经走行周围毗邻的肌肉、血管和筋膜组织,还要 熟悉超声探头的选择和扫查方法、技巧,另外还要掌 握各种穿刺操作技巧及学会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 。对带教教师来说,其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按目标进行带教, 使实习生能深入地学习操作实践技 能 。但现实情况是,带教教师一般都要承担繁重的临 床医疗工作,教学时间往往受限,很难有足够的时间 和精力一对一指导实习生和改进其存在的不足,尤 其是动手操作方面的问题, 这就会极大地影响教学 效果 。第二,带教方式欠妥 。部分带教教师在带教过 程中过于刻板,教学方式单一,只注重实习生操作能 力的训练,而忽略了与理论知识联合起来进行指导, 使得实习生缺乏思考, 对很多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 所以然,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此外,带教过程中,带 教教师还会遇到实习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不够积极 主动,与实习生沟通不畅等问题,这或多或少地会影 响教学效果 。而实习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效 果的直接反映, 是带教教师发现及解决带教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的重要依据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组 实习生教学满意度(93.3%) 明显高于传统组实习生 教学满意度(56.7%),13.3%的传统组实习生表示对 超声教学不满意, 主要集中在超声基础知识教授较 少、麻醉相关超声教学内容不全面、动手操作较少等 方面 。传统组实习生面对临床应用实践更容易出现 理解困难、难以记忆、操作缺乏信心等问题,以致出 现学习慢、动手少的情况 。而通常实习生在临床工作 中表现出超声相关知识薄弱 、实践操作动手或学习 能力差后,带教教师给予其操作实践的机会会更少, 所以传统组实习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超声组实习生 少, 这反映了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方式欠妥的问题 。另外,由于传统组没有进行超声理论和实践 的学习, 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 精力才能让实习生对这些内容有所熟悉, 而在繁忙 的临床工作中,留给教师带教的时间并不多,这就可 能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实习生的超声学习效果
对于超声的学习,实习生需要具有相关解剖基 础和超声影像学知识, 再加上模拟操作演练和教师 的临床带教实践,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7] 。超声 不仅是临床中常用的诊疗工具, 还是非常有效的教 学工具, 尤其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更为明 显[8],超声技术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对解剖结构的识 别,在超声显像下,人体器官的解剖位置更直观、更 立体,因此实习生在学习超声知识的同时,麻醉解剖 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学习, 如此其对人体组 织器官的解剖位置也能理解得更深刻 。通过超声教 学,尤其是模拟操作的训练课程,实习生能够准确辨 识超声图像上的解剖结构 。从实习生的考核情况可 知,超声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更好,这是因为他们经过 了超声理论和实践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超声基础知 识的掌握更好, 而且通过前期的人体模特带教学习 和练习, 已经基本熟悉了超声扫查的相关操作方法 和技巧,故而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能快速理解超声各 种扫查切面下的图像变化, 并能对超声图像做出快 速的解读和调整 。而传统组实习生没有参与超声理 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 在超声基础知识的储备和超 声的操作实践上表现出不足, 甚至存在考核不合格 情况 。部分超声基础知识只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才会涉及, 而一些超声操作的细节也只有在反复的 练习中才能熟练掌握 。超声组实习生经过超声理论 和实践基础的学习, 在临床工作中更容易理解相关 知识,能快速掌握相关操作要点,并能积极地进行思 考,具备更高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处理临床问题的能 力也得以提高[9]。
(四)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超声作为一项可视化技术, 使临床各种操作和 评估实现了从盲探到可视的跨越式发展, 极大地提 升了疾病诊疗的及时性、安全性 、微创性及经济性 。 随着医用超声设备的不断发展, 超声医学技术在临 床诊疗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近年来,其在临床麻醉中 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已经成为麻醉医生临床麻醉 工作中重要的辅助和指导工具, 同时超声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可视化应用极大提高了麻醉质量, 也是 保障麻醉安全的重要手段 。借助超声进行各种器官 功能评估及麻醉相关操作引导, 已成为一名合格麻 醉医生的临床必备技能 。 因此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如 果没有学习过临床麻醉中常用超声技术的相关课 程,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超声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应 用必然存在一定难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实习 生及带教教师均认为有必要开设超声应用课程 。传 统组实习生没有系统学习过超声应用相关知识,也 没有提前进行过模拟操作训练,进入临床后,临床实 践学习理解难、操作不规范,故带教教师为保证患者 诊疗过程的安全性, 必然会减少实习生的临床动手 实践机会, 所以实习生渴望增加超声相关基础及模 拟实践课程 。研究发现,模拟操作训练有助于提高超 声引导区域麻醉的操作技巧和能力[10]。超声组实习生 经过超声应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超 声基础,学习压力较小,在实习过程中,对各种超声 技术的掌握也就比较快, 实习期满后超声组实习生 对超声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表现明显优 于传统组实习生,实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 因此,开设超声应用课程十分必要。
总之,在实习阶段有必要面向麻醉学专业本科实 习生开设超声应用课程, 这有助于降低实习生临床超 声应用的学习难度,同时可降低带教教师的带教难度。
参考文献:
[1] 赵美美,韩志强.超声影像学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医 学综述,2018.24(1):155-159.
[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超声学组. 围术期超声培训指南(2020 年 版)[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8):815-820.
[3] 张帆,郑泽兵,朱昭琼.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改革中的 应用分析[J].教育界,2017(30):41-42.
[4] 闫琦,马晓冉,霍飞,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教学难点与对 策[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2):167-170.
[5] 李永华,蒋鑫,傅海龙,等.麻醉系课程增设围术期超声内容的可 行性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4):701-704.
[6] 张翠,程文,张艳华.如何提高新生代医学生超声教学的质量[J]. 教育教学论坛,2020(5):327-328.
[7] 何妹仪,李志鹏,周健,等. 围麻醉期床旁超声可视化技术的教学 体会[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101-102.
[8] 梁亮,储璇,张伟,等.麻醉解剖学中超声断层解剖教学和科研思 维锻炼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170-172.
[9] 王晖,吴安石.麻醉医生主导的超声影像和麻醉实践与教学[J]. 中 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34-36.
[10] 林增茂,孔昊,张锋,等.模拟培训在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教学中的 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1):55-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456.html